世界是運動的,這是基本原理,所以事物的存在、發展都需要正確的運動,運動不等于折騰,折騰是錯誤的運動。什么是折騰?折騰不是不動,乃是盲動,不是為了某個目標而動,而是為了動而動,如無頭蒼蠅,目標不明干勁大,不管方向地到處亂闖,比如南轅北轍。折騰不是正確的動、理性的動,而是亂動,不調查、不研究、不思考、不計劃、不修正,全憑著主觀臆斷,想當然,只要求無條件服從,不聽取不同意見,比如抱薪救火。
所以說,折騰的本質在于兩點:一是方向上錯誤,二是方法上錯誤。方向正確和方法正確,是干好事、干成事的前提,也是區別折騰和有作為的根本依據。要做到不折騰,就在于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方法。
要堅持正確的方向,首先就要承認動的方向性,明確動的方向,明確動要達到的目的和標準,而不應該是把動本身當作方向或者目標,模糊甚至于否認動本身的方向性。付出那么多的人力、物力,究竟要做到什么,做到了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這樣是不是一定能夠做到,不這樣是不是就不能做到?這些都是要動之前,必須解決和解釋的問題,如果連這些都能解釋或者不敢解釋,就只能說是盲動,是折騰。盲動者是違背實事求是原則的,最害怕用實際的效果來檢驗,也就最喜歡用符號化的語言來掩飾自己的空虛,最喜歡以別人這樣干來證明自己也應該這樣干。一些地方政府,不顧還有很多群眾沒有解決溫飽,大搞形象工程,老百姓還住在土坯房里,沿路的“遮羞墻”是琉璃瓦,宣傳費比救濟款還多,就是典型的折騰;一些國有壟斷企業,高薪聘請形象代言人,就是典型的折騰;一些所謂學者教授,在一些自己根本就不懂的領域道聽途說、大放厥詞,就是典型的折騰。
司馬遷說:“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選人如此,做事也是如此。愿望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對也不行。很多人也是想干好事的,但是干出來的未必就是好事,有時候就不免變成折騰人的事,甚至是壞事。正確的方法,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必要的程序問題,那就是必須要經過調查、研究、思考、計劃、反饋、總結、修正的過程;另一個是一個態度問題,也就是聽取不同意見的問題。前者的必要性和如何操作,已經有很多關于決策管理的專業書籍進行剖析了,本文就不再進行贅述。本文要強調的是后者,因為折騰的人,無論是折騰自己、折騰別人、折騰企業、折騰地方、折騰國家,都在具備一定能量,而且是根本不聽相反意見的。一個在單元樓里深夜把音響放得震天響的住戶,要讓他停止折騰和以后別在這樣折騰,就必須讓他知道別人對此不滿,必要的話還應該報警,不然他很可能以為他那是在“與眾樂樂”的。所以說,無論是要預防折騰和制止折騰,都必須注意對相反意見的保障。是不是折騰,感覺到被折騰的人最有發言權,也最反對折騰。
總之,不折騰本身是好事,因為折騰本身不是好事。不折騰,不在于不干事,而在于保證更好更高效地干事,通過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方法去避免盲動和亂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