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先生,你不能這樣亂說
瀟湘古月 于2008-09-02 強國論壇
茅于軾先生在他的宏文《三十年前的中國》中,憤恨地說:“統購統銷,以糧為綱,全民學大寨,口號一個接一個,政策加強再加強,可是糧食產量始終上不去”,真是聳人聽聞!
---他的其他話真不真實我不知道,但這句話卻明顯是有假的!
我記事前的情況我不知道,我不敢說。
說一點我記事后所親歷或懂事后所聽說的事:
我們家在湖南中部,屬于丘陵地區,解放以前,以至于解放后的前幾年,確切地說是大躍進以前,只種一季水稻。畝產一般在400—600斤(市斤)左右徘徊(有些山沖里的田,我們那里叫“干魚腦殼”,一遇到干旱,顆粒無收就是必然的。這樣的田,有的人家可能種點拖泥豆,但大部分時間收成也不行)。當時屬于靠天吃飯的低水平自然農業經濟時代,當時還沒有生產隊。盡管經過土地改革后,農村做到了耕者有其田,雖然經過初級社、高級社,土地相對有些集中,但水利建設并沒有真正有效地開展起來,其他科學種田的手段當然就更開展不起來了,何況那時也沒有什么科學種田手段,好多人在大躍進和文革以前,連“科學”這個詞都沒有聽說過。“科學”這個詞,大部分農民是從他們那些讀農中的子女那里第一次聽說的,所以,農田的產量很低也是必然的。
水利建設并沒有真正有效地開展起來的原因,一方面是農民仍然安于原來的粗放的生產方式,一方面是沒有人能進行有效的組織,再一方面是,當時土地還分散在一些戶數很少的低價社、高級社里,如果要修建水塘,就要牽扯到許多人的利益,有的要廢掉一些人的道路,有的要廢掉一些人的山地,有的甚至要廢掉有一些人的部分田地;如果要修大型水庫和大型水渠,牽扯的人可能就會更多。如果要搞水利建設,得利的當然高興,利益小的或沒有利益甚至還要出力氣的,可能就不干了,甚至還要出來阻止。你說沒有水利這一起碼的生產條件,農業怎么會發展呢?
中國搞了幾千年的小農經濟,我們那里的生產水平也就是我前面說過的那個水平。
所以,要改變農業的落后面貌,首先必須搞水利建設。而要搞水利建設,就必須首先沖破小農經濟的樊籬。
如何沖破小農經濟的樊籬?只有將農民組織起來,將土地相對集中起來,并號召農民為大家(當時叫集體---現在香港和臺灣好像叫團隊)最終也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向自然開戰!!
只有將土地集中起來公有,在進行水利設施建設時,才不會犧牲任何個人的土地,使得任何失去土地的人,仍然與大家一起有田可種,而不至于像解放前一樣流離失所。
這就有了人民公社和大躍進運動。
據說,這期間全國就修了許多許多的大型水庫,許多許多的大型渠道,小塘小壩和小型渠道與河流的修建與改造就無法統計了。
我們家所在的鄉,在大躍進期間,就修了至少6個水庫。說來也怪,原來非常懶散的人,在那時居然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變得非常勤勞而積極了。當然,偷奸耍滑的人、居他功為己有的人也依然存在,而且一直快樂到了現在。當然,那時也有過左的行為,比如為了為加快建設速度而邀功,有的干部就對干活慢的人,進行打罵;也有的干部,貪大求全,而出現不科學的抉擇,造成了不必要的勞動與物質浪費。。。。。。正像后來“反五風”時所指出的那樣!
有了水,我們那里就開始推廣兩季稻了,有的地方在晚稻田里還種上了油菜和紫云英(一種特別好的可以作有機肥的植物),有的田里還種上了麥子。種油菜和麥子及留下當種子的紫云英田,一般用來當晚稻的秧田。那時,一到開春,我們那里到處黃燦燦的,油菜花和紫云英花散發的芬芳太令人陶醉了,現在,晚稻后,田里卻什么也不種了!
全國有名的韶山灌渠(華國鋒在湖南時組織修建的,雖然取了這個名字,但當時,連支流也沒有到韶山)的支流,也在文革期間連到了我們那里,我們那里就更是水旱無憂了。
本人出生較晚,沒有參加韶山灌渠主渠和大水庫的建設,但參加了七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有些水利設施的建設,和同時進行的利于拖拉機進隊進田的機耕路的建設。韶山灌渠通到我們家門前的大壩里的支流,就是我和我的鄉親們一起手挖肩挑出來的,每次回到故鄉,我都要為我參加了這些建設而自豪,盡管當時年少,感到干活時有些勞累,甚至痛苦。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那里的田變成種雙季稻以后,加上大量出現的農業技術員(每個大隊都有),及新稻種(開始是農墾—58,產量非常高,也好吃,可惜后來退化了,當然后來又不斷出現了其他新的品種)的不斷出現,和化肥、農藥的使用,糧食產量一直在穩步上升。到1976年前后,早稻單產由原來的500多斤,提高到了600-750斤左右;晚稻單產則由500斤左右,提高到了700-800斤左右。當時(1977-1980年前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正在我們那里開始制種,我親自參加過用竹竿將雄性水稻的花粉趕到過雌性水稻上面的勞動。
試想,一個地方,經歷過大躍進、以糧為綱、農業學大寨(不是“全民學大寨”,我們那里的農業學大寨的內容主要是利用農閑時間,新建或維修水利設施,或平整農田與進行機耕路建設,或開荒造田與開荒造林建設。現在看來,相對而言,開荒造田的事少一些,成績也不大)、科學種田運動,畝產量由1958年前的400—600斤,變到了1976年的1300-1500斤左右,糧食不知是不是增加了?
當時,干什么事都是全國一盤棋,我們那里應該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吧。
我想請聰明的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拍著良心真實地算一算,中國的糧食產量,真的是幾十年始終沒有上去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