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天上地下這里都有;帳篷,大小中外這里紛呈——災區歸來談感受(8)
風云嘯
在江油去北川的汽車上,我曾經揣測羌族人有什么特征。只見上車下車的人和漢族沒有什么兩樣,不過喜歡背竹簍而已。一個中途上車的四五十歲農村婦女引起了我的注意。體格較為粗壯,面相和身架讓我聯想到新疆等地少數民族的中年婦女。但穿著和當地漢族人沒什么兩樣,依稀記得應該是短袖褂和褲子吧,反正是沒有穿裙子,勞動人民嘛。
剛下車,我嚇了一跳。這里的女子穿著好時髦,上衣胸開的好低,我在火車上做了二十多個小時的車,這樣的低胸見得也不多。我覺得自己有點少見多怪,覺的這里治安真好,老百姓有一種自然的安全感。
后來上山,在山路上,也見到過穿著低胸連衣裙的年輕女子。就疑惑:她們穿的衣服是不是大城市捐過來的啊?
在邊遠村,村民們在勞動,穿的也不好,顯得很舊。聽他們發牢騷:外邊捐的舊衣服,發給了我們;新的和好的,那些人自己留下來,或發給他們的親戚朋友了。還說:你們不配穿新的。看不起人嘛。
到中學去,學生穿的蠻好,都是適合學生的服裝,也沒有低胸。我問:你們穿的是自己買的還是捐的啊?她(他)們說:是捐的。還是名牌呢!
問了問一個志愿者,他告訴我:這邊保障給災民的,是T恤每人三至五件,褲子每人一至兩條,兩件居多,僅夠夏天穿的。我從帳篷區過,也感覺這里災民的穿不是問題,所以至今才談到它。
因為要爬山,就和大學生志愿者一塊去買鞋。他們看中了兩種鞋:15元一雙的綠色解放鞋,店主說:(解放軍)3513出的,質量硬的很,不是3513不要錢。另一種是7元一雙的布鞋,我隨著買了一雙,透氣,輕便,適合爬山,穿著也很舒服。
在安置點的路上,在帳篷區,感覺真象走進了帳篷博物館。
最多的是那種藍色的救災帳篷。普通小房子形狀,門開于平時所說的屋山上,一般都還帶窗。這種房子簡單實用,但是,暑天里真的太熱。見到一些災民在相鄰帳篷上方拉一個黑色的防曬網,下邊也因此變的清涼些。
至于四方的軍用帳篷,是迷彩的,上邊四面都是斜坡頂,象四棱錐,往往是政府機構在用。往往在前邊再放一個帳篷或搭一個棚子,供接待來人。感覺,這些帳篷在防風、防曬上性能不是多么好。
很欣賞具有阿拉伯風格的白色帳篷。里面形狀好象類似于普通小房子,但是,在房頂各向一側拉了一面斜坡,繩子做筋,斜坡面緊挨、釘牢在地上。這種帳篷只要方向好,就特別防風。由于兩層布間的空氣流通好,在暑天也涼快些。感覺,這種帳篷所用布的材質也有專長。上面有新月和星星標記,我想也許是巴基斯坦捐過來的。
水滴型的小帳篷讓我感覺很別致實用。老鄉把床搬到外邊棚子下,床上就恰好可放一個這樣的帳篷。四個角各向上豎起一個彎桿,在中央相聚變為彎梁,這樣,四面流線型的坡頂圍在一起就成了帳篷。這種帳篷好多大學生志愿者都自帶了一頂,單人的只要一二百塊錢一頂,較大的應該有五、六個平方米。在露天里,在板房里都見過這種帳篷,在晚上睡覺時用,保暖、防蚊。如果將四面的防雨布換做蚊帳布,這就是一個很出色的蚊帳。
見過的最好的防潮墊是一個從五月份就過來的大學生志愿者用的。是充氣的,象單人床那個面積,有二、三十厘米厚,長期打地鋪用這樣的防潮墊有利于保護身體。
看,是不是“穿著,天上地下這里都有;帳篷,大小中外這里紛呈”啊?這不正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最好體現嗎?
二○○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