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改革開放前沒有腐敗嗎》
有一種議論流傳得很廣泛,即改革前的“過去年代沒有腐敗”。這種觀點認為,改革前年代的特權、腐敗比現在輕微得多,人民生活不富裕,但很公正。
?。墼u:改革前的“過去年代沒有腐敗”,這句話對不對?嚴格的說,不對?為什么?因為正如世界上沒有純凈的東西,所以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是純凈的。但我覺得它又是對的。為什么?打個比方,我們所說的純凈水,哪個真的純?誰認為純凈水真得純,那它就是一個不折不扣地傻瓜!水干凈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成為干凈的水了。再者,所謂干凈或純凈的概念是相對的,老百姓的語言不可能拿儀器現測量一下,然后再說水是干凈的,只要相對干凈,或者他認為比較干凈,也就說是干凈了。]
有必要首先破除這個一廂情愿的美化。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絕非伊甸園,同樣存在特權、腐敗和社會不公正,存在社會矛盾和民眾的怨氣。
?。墼u:不錯,一切美好都是一廂情愿地,伊甸園里不時也有誘人的蛇嗎?一切社會,一部分人總不是那么順心,事實上,從階級立場上講,一個階級順心了,另一些階級就要不順心了,任何社會都這樣。共產主義社會,大家就都能順心了,我看也未必?。?/p>
那個時代的不平等并不是首先表現在經濟上,而是在政治上。黨員和非黨員、團員和非團員,甚至積極分子和非積極分子之間,在升學、提干、參軍等前途攸關的大事上待遇是大不一樣的,而更廣泛、更嚴重的是,人們根據家庭出身的不同,從一生下來就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以后的個人努力和個人表現基本上不作數。
?。墼u:記得改革開始時,批得是什么?批得是平均主義大鍋飯,哈哈,徐有魚先生的一番言論,不是否定了那時是“平均主義大鍋飯”了嗎?難道改革之初批得是莫須有之罪狀?我一向認為經濟不平等,政治是不可能平等的。經濟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基礎。事實上,改革前的社會連經濟平等都還沒達到,談何政治平等?就這樣,我們有些號稱共產黨員的領導干部就不想前進了,他們就想維持著經濟不平等,去維持他們的政治不平等。]
這種整體性的歧視政策在“文革”中發展成為赤裸裸的血統論,以“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渾蛋”著稱,最突出的表現是1966年8月,北京大興縣原地主、富農及其子女300多人被殺,其中最大的80歲,最小的才出生38天。
?。墼u: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渾蛋”的邏輯曾經被某些人奉為法寶,仗著老子的氣勢,隨便抓人打人,正是他們才引起了文革之初的混亂,應該懺悔的不僅僅是他們,還有他們的老子,幕后的指揮者,正是他們害了自己的兒女,讓兒女去為自己去當擋箭牌,去沖鋒陷陣,晚年還好意思裝出一幅愛護兒女的樣子?。荨 ?/p>
后人了解和評價以前的社會狀況,基本上依靠流傳下來的文字材料,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現在回憶當時的情況,多半依賴自己的個體經驗。問題在于,和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媒體時代相比,當時是極其封閉的,所以,關于以前的貪污、腐敗,從文字和記憶中能了解的情況是少之又少。
[評:的確,后人了解和評價以前的社會狀況是很難的。但改革以前的日子離的畢竟還不太遠?,F在可真是個信息時代,任何隱瞞哄騙都不靈了。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人還很多,人們有嘴,可以說啊!怎么會少呢?當然,主流少,網上多,公開少,私下多,官方少,百姓多。正如,貴文開頭:有一種議論流傳得很廣泛,即改革前的“過去年代沒有腐敗”。您所說的這些議論也只能來自網上,或來自老百姓的私下的談話中?。?/p>
可以舉兩個例子,第一,關于飛機失事,直至上世紀80年代還屬于“陰暗面”不準報道,難道我們可以說,中國真是今不如昔,以前飛機從不出事,現在經常出事?第二,以前談論“陰暗面”消息是嚴重的政治問題,要受到處罰。比如上世紀60年代初城里的職工回鄉探親后知道農村餓死了很多人,回來后談論就被加上“丑化社會主義”等罪名。
在這種情況下,負面信息的傳遞是非常困難的??梢韵胍幌?,上世紀60年代初河南信陽出現“餓絕”現象,但有多少人知道?所以,憑抱怨聲音的多少和大小來評判腐敗的程度是不可靠的。
?。墼u:三十多年來,揭露的還少嗎?什么餓死三千萬,什么殺死多少人。駭人聽聞,就是還沒聽說那個時代把中國給滅絕了!可是無端的猜測,表現了他們惡毒的心理,社會主義下的大干快上,社會主義取得累累果實,你怎么一點也不說呢?不到三十年,在一個農業大國就建起了基本完善的工業化體系,怎么不說呢?兩彈一星,朝鮮和越南打敗了美國佬,他們還一個勁的詆毀呢?。?/p>
上面說了這么多,并不意味著否認現在存在特權、腐敗、社會不公問題,也不意味著因為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對任何單項指標作今昔對比時就只能說現在好。應該看到,因為市場化的經濟改革,貪污、腐敗的機會、誘惑比以前不知大了多少。在今天的中國,貪污、腐敗的原因主要是錢權交易,而過去的時代是突出政治和政治壓倒一切的時代,錢還不是社會生活的主旋律,經濟的空間比現在小很多。
?。墼u:其實,一個務實的問題就是現在的特權、腐敗、社會不公是否比那時大得多呢?你都承認那時小,可那時還一直要縮小差別,一直批判資產階級法權,而現在在這些地方還諱疾忌醫呢?既然突出政治和政治壓倒一切能壓制腐敗,為什么要棄置不用呢?毛主席一次次的社教,一次次的整黨,一直喊著走資派,不都說明了那時有腐敗勢力嗎?但,難道那時有腐敗,現在就應該腐敗有理了!一聽,那時也有腐敗,一聽外國也有腐敗,于是乎,自己腐敗就正常了。對不?]
其實,更重要的是應該看到,盡管過去年代與現在年代,在腐敗上有程度和規模的不同,但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問題至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因此,進一步改革的方向是清楚的。如果把“腐敗嚴重不嚴重”或“有沒有腐敗”作為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社會的定性,那就大錯特錯了。
[評:但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問題至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怎么解決?要進一步改革,是要拉大差距?還是縮小差距?這是個問題。]
(《改革開放前沒有腐敗嗎》摘自2007年8月23日《中國新聞周刊》,作者徐友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