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林文藝討論會(24-4)
荀 圖:我眼中的搖滾樂
引子:
近幾年來,音樂節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正越來越多的進入主流視野。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在同一個時刻聚集在同一個地點,與臺上的樂隊和歌手激情互動。開闊的室外演出場地,風格各異的音樂和熱烈的現場氛圍讓現場的年輕人激動不已。樂手或是長發披肩,或是刺青紋身,或是光頭墨鏡,或是濃妝艷抹,或是奇裝異服,很多看慣了斯斯文文的晚會節目的人們分外錯愕詫異。很多人直接對這種類似“流氓”風格的音樂形式感覺反感和抵觸。尤其當有關媒體報道音樂節結束之后,現場垃圾遍地混亂不堪,更是加重了人們的負面印象。到底應該怎樣看待這種新近的文化現象?這對文藝群的朋友們來說,尤其值得探討一番。
搖滾樂簡述
鑒于很多朋友對搖滾樂的認識僅限于雜志或電視等大眾媒體的獵奇式報道,這里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搖滾樂的大致發展過程。這也是我們對搖滾樂形成基本認識的重要根據之一。
20世紀50年代
一般認為,搖滾樂(rock n’ roll)正式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這個時代的標志性人物是“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Elvis Presley)。俊朗的外貌和時髦的裝扮使得貓王成為唱片公司老板著力打造的偶像。據貓王本人回憶,當他第一次在臺上演出的時候,不過是跟著音樂隨意扭動屁股。這引起臺下觀眾的歡呼和尖叫。但他那時不知所措。老板告訴他,把剛才的動作再重復的表演下去就行。說來似乎很簡單,但這樣的一種表演風格特點不經意間創造了搖滾樂。
也正是因為貓王的出現,搖滾樂與黑人徹底絕緣,甚至直到今天,黑人都極少涉足搖滾樂。從搖滾樂這個側面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種族歧視的嚴重程度。毫不夸張的說,是黑人創造了搖滾樂,但搖滾樂的成果卻與他們無緣。熟悉西方流行音樂的人們都知道,黑人多是活躍在爵士(jazz)、布魯斯(blues)、靈歌(soul)、說唱(rap)等領域,而這些領域也幾乎是白人歌手從不涉足的領域。這不是因為白人不想涉足,而是他們無力涉足。
20世紀60年代
1960年代被樂評公認為是搖滾樂的盛世時代。相比1950年代起步時期的單一,這個年代豐富多彩。這個時期出現的很多樂隊和樂手成為了后世的大師。即使很多不了解搖滾樂的人們至少也聽說過的甲殼蟲(the beatles)、滾石(the rolling stones)都是來自60年代。當然,這個時代也不只是出現了以上兩支聞名遐邇的樂隊,大門(the doors)、感恩死亡(greatful dead)、鮑勃·迪倫(bob dylan)、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卓普林(Janis Joplin)等也是這個時期重要的樂隊和樂手。他們或是開創了一種音樂風格,或是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文化風尚。
1969年出現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伍德斯多克音樂節。這是音樂節的鼻祖。中國前些年剛剛出現迷笛音樂節的時候,就總有人拿伍德斯多克音樂節做比較。這個音樂節對中國搖滾音樂節的意義就像諾貝爾獎對于中國科學家的意義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的搖滾樂也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運動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深陷越戰泥潭,并且受到世界范圍內反殖反霸運動的深刻影響,很多搖滾樂的主題也是和平反戰。但同樣不能忽視的是,搖滾樂對于這種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反抗,多是消極的態度。有人曾給西方的六十年代的嬉皮士用三個詞定義:吸毒、搖滾樂、性解放。和這些元素并列,更加加重了人們對搖滾樂的惡劣印象。
對和平的呼喚,對政客政治的逆反和對社會平等的追求成為那個時代年輕人的普遍追求,黑人民權運動也發生在這個時代。這是搖滾樂與社會現實聯系最為密切的時代,也是搖滾樂最為輝煌的時代。同時,在更為非主流的歌手當中也出現以底層工人階級為表現對象的音樂,除了前邊說到的鮑勃·迪倫(bob dylan),還有他的老師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elie),以及菲兒·奧克斯(Phil ochs)。
20世紀70年代
這個時期的搖滾樂既有對六十年代的保留和繼承,也有對六十年代的變化和發展。那些發端于六十年代的樂隊和歌手有很多繼續在七十年代活躍。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搖滾樂也有新的氣象。齊柏林飛艇(Led zepplin)、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皇后(Queen)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等樂隊橫空出世。考察這些樂隊會發現一個獨特的現象:與六十年代不同,那時的搖滾樂樂隊與歌手以美國為主,而七十年代基本以英國為主。從外表來看,美國和英國基本同屬盎格魯撒克遜人,差異不明顯。但在音樂風格上,兩者差異是很明顯的:美國的風格粗野狂放,偏重偏硬;而英國則藝術氣息濃郁。因此,七十年代是藝術搖滾的天下。在皇后(Queen)的音樂里可以聽到歌劇的味道,在平克(pink Floyd)的音樂里可以領略深邃的音樂空間。
七十年代缺少六十年代轟轟烈烈的政治變革和社會運動,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國家普遍陷入經濟危機。因此,這個時期的搖滾樂多對于對政治集中反思與批判,對以資本主義為主要特征的西方社會有更為廣闊的思考。七十年代具有開創意義的事件是朋克(punk)的出現,代表樂隊是撞擊(the clash)、性手槍(sex pistols)。朋克不僅是一種音樂風格,也是一種與嬉皮士對應的特定人群。從“punk”這個詞的本意看,它是“地痞、流氓、阿飛”的意思。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他們刻意與嬉皮士對立,他們不留長發,相反要將頭發直豎起來。他們的音樂非常簡單,和弦不過三個,時間不過三分鐘。他們的政治態度是無政府主義。朋克對于政治的極度失望和極端的批判使得他們注定是一個短命的存在,(當下的流行朋克僅有其外形,沒有其實質,不在此列)。
比起朋克的尖銳和直接,藝術搖滾的代表平克(pink Floyd)則更為冷靜和深刻。他們對主流教育的批判和控訴讓今天的人們看來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墻上的另一塊磚》(
20世紀80年代
如果說之前的搖滾樂還更多是一種比較純粹的亞文化的藝術形式,到了1980年代,搖滾樂的商業化已經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特點。搖滾樂開始走出英美國家而逐步在世界范圍推廣。六七十年代的搖滾樂盡管也有娛樂的功能,但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是極為關注的,也是很嚴肅的。到了八十年代,搖滾樂對政治和社會也繼續關注,但去政治化的傾向也同樣明顯。
這個時期的搖滾樂最流行的風格是金屬(metal)。金屬又從內部細分出其他風格,如重金屬、流行金屬、力量金屬、哥特金屬、泥漿金屬、激流金屬、死亡金屬等。金屬樂的從七十年代逐步發展起來的金屬樂終于在八十年代大行其道。
八十年代搖滾樂的主題從廣泛性來看,幾乎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沒有什么不能進入搖滾樂的主題。但這非但不能說明搖滾樂的豐富,反而體現了搖滾樂的單調。因為搖滾樂的豐富是娛樂層面的豐富,搖滾樂的單調是指它思想上的單調。從這個時候開始,搖滾樂隊于外在元素的重視前所未有,包括技術、樂器,甚至樂隊名稱、容貌、著裝。細心的人們會發現,這個時期的搖滾樂隊幾乎都有吸引眼球的樂隊名稱,帥哥式的樂隊主唱和衣著時尚的樂手,作品也更加旋律悅耳。這一切都符合唱片工業的推廣與宣傳。
金屬樂隊(metallica)、槍炮玫瑰(guns n’ roses)、戴夫·萊帕德(def leppard)、邦·喬維(Bon Jovi)、AC/DC、潘多拉(Pantera)、麥格戴斯(Megadeth)、毒藥(poison)、莫特里·克魯(moteley crue)等樂隊是這個時期呼風喚雨的著名樂隊,他們最為人知的作品也多是個人生活和個人感情經歷的作品,雖然偶有關注社會問題的作品,也大多淹沒在其他作品之中。甚至有些作品根本就沒有什么意義,單純的樂器演奏(instrumental)、獨奏(solo、riff)也比較常見。
金屬樂的流行并不意味著其他搖滾樂風格就沒有市場。后朋克(post punk)、另類(alternative)、硬搖滾(hard rock)等也都在此時出現。而且,有些樂隊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風格,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取向。同時,搖滾樂開始在世界范圍內流行。除了西方國家的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北歐、亞洲都開始產生了自己的搖滾樂。在中國,崔健正是在八十年代開啟了中國的搖滾樂歷史。
搖滾樂的這種深刻的變化和發展同樣與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有著深刻的關聯。進入到八十年代,世界范圍內的政治局勢逐漸向單極化發展,前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冷戰中逐漸衰微,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逐漸獲得了掌控世界的主導權。在國際上的對手實力慢慢削弱的同時,國內的壓力也陡然減輕,所以撒切爾和里根在英國和美國的改革使得英美國家的資本主義以更加肆無忌憚的方式蔓延擴展。
在這種形勢下,搖滾樂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同時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具體表現形式,也必然受到影響。資本主義的壟斷也包含唱片工業的壟斷。唱片工業壟斷的后果就是搖滾樂被有選擇的推廣。那些符合商業利益需要、符合政治宣傳需要、符合意識形態動員的樂隊和作品就會被優先考慮。一些著名的樂隊在成名之后都會發行一張B面歌曲(B-Side)專輯(因為擔心簽約樂隊創作的歌曲不符合商業利益和政治需要,所以唱片公司通常要砍掉這些作品。但后來樂隊因為成名而有更大自主權,所以將之前的作品重新制作發行,這就成為B面歌),那時因為在題目成立之初不能對自己的作品有任意處置的權利。只有經過唱片公司篩選過濾、修改加工之后才可以放在專輯里進行銷售。搖滾樂隊和搖滾歌手對于商業化的反抗從未停止,但從未真正影響過商業化的進程。
20世紀90年代
時光進入到1990年代,搖滾樂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搖滾樂逐漸開始成為主流文化,伴隨西方國家強勢的文化地位,搖滾樂搭上全球化的順風車,風靡全球。這個時期也是搖滾樂自身最為矛盾的時期。早期接觸搖滾樂的人們大都還有印象:搖滾樂是不屑于和主流音樂相提并論的。搖滾樂早期的批判性和叛逆性,甚至革命性令人印象深刻。但隨著八十年代以來的商業化浪潮滲透,搖滾樂開始分化,這也包括某支樂隊或歌手自身的分化。
1994年著名的涅槃(nirvana)樂隊主唱科特·柯本自殺,這個事件的影響延宕至今。這是樂隊自身的追求因與客觀現實極端矛盾而發生的極端事件。涅槃樂隊最初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地下樂隊,他們的風格是后來被稱為垃圾朋克的grunge。簡單的和弦,暴烈的吉他轟鳴,兩段式的曲式和簡單而不失尖銳的歌詞是這種音樂風格最為鮮明的特點。主唱柯本曾經為自己的第一張唱片能夠公開出版發行激動的痛哭流涕。接下來的幾年里,涅槃樂隊商業上異常成功,一路順風,風光無限。到柯本自殺的時候,他已經擁有過億資產。這對一個以反抗現行社會體制的樂隊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柯本在《強暴我》(
與涅槃具有相似處境的樂隊還有珍珠醬(pearl jam)。這是一支同樣來自西雅圖的grunge風格的樂隊。他們堅持批判現實不妥協,盡管他們的音樂受到很多樂評的高度評價,但始終無法在商業上取得與之相稱的成功。他們的知名度主要依賴于他們音樂上的才華和能力,而不是依靠商業的推廣和宣傳。另一支來自美國的暴力反抗體制(rage against the machine)樂隊也是一支這樣的樂隊,他們的政治指向非常清晰明確——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他們的歌曲幾乎都是政治鼓動歌曲,他們是說唱金屬這種搖滾風格的開山鼻祖。不論是在音樂形式上,還是在技術上,也還是在音樂感染力上,這支樂隊堪稱偉大。他們的思想更是其他樂隊所少有,但這支樂隊并不為主流所欣賞。
進入90年代以來,搖滾樂開始逐漸失去其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性內核,并逐漸和商業合流,直到后來逐步被主流商業收編招安。90年代的時候,很多樂評和文章還經常會討論商業化對于搖滾的侵襲滲透和改造利用,樂隊也以自己特立獨行的態度堅守搖滾樂的尊嚴。但到了今天,人們已經懶得去做這樣的討論和評價。評價的標準只剩下一個——商業上是否成功。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搖滾樂逐漸被主流所接納。今天人們已經很難看到搖滾歌手與流行歌手格格不入的場景。國內的搖滾歌手鄭鈞曾毫不客氣的批評香港四大天王,“在我眼里,他們的音樂就是垃圾”。現在更多是的時候是流行歌手與搖滾歌手雙雙攜手出現在某音樂頒獎晚會。搖滾歌手不再堅持獨立、批判的態度,轉而追求唱片銷量和利潤。
在這種商業大潮的趨勢中,各種音效設備和技術手段被極度重視,而歌詞日漸空洞,曲風日漸浮華萎靡,這是搖滾樂逐漸被抽離了思想之后的必然結果。搖滾樂的這種下場并不是搖滾樂本身的問題,這和唱片公司的強勢地位高度相關。在八十年代以前,除了幾大國際唱片公司,還有很多獨立的音樂廠牌,這些廠牌支持很多有思想但非主流的樂隊和歌手,但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大廠牌或是倒閉或是被兼并,那些希望保持獨立的樂隊和歌手也失去了生存土壤。
新世紀至今
新世紀到來,搖滾和主流(流行)的界限日漸模糊,搖滾追求歌曲悅耳取巧,流行音樂也借用有滾歌手狂放不羈、個性十足的外形,大家彼此合流,合作愉快。到今天,人們難以判斷有些音樂到底算不算搖滾樂。因為縱然身在地下的樂隊也并非會對社會現實有什么關注,更談不上什么深刻的思考。搖滾樂給大家提供的便利似乎僅僅在于樂手可以無所顧忌的表現自己拙劣的音樂,有什么批評,就用搖滾做擋箭牌。所以中國搖滾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搖滾成了一種時髦且不負責任的標榜。無論是公眾,還是搖滾圈,都對中國搖滾的極度失望。
從世界范圍來看,搖滾樂在各國遍地開花,這也是音樂節被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所接受的客觀原因。中國的音樂節最早是北京迷笛音樂學校在自己的學校舉辦,以學生的畢業演出為主要內容。開始并不收費,后來規模越做越大,影響力日益增強,音樂節的商業價值也開始體現,其他音樂節開始蜂擁而上。
音樂節上的音樂風格盡管復雜到無以分辨,但其主要思想卻越來越單一。很多人去音樂節現場,并不見得都是沖著音樂本身,更多的是尋找一種娛樂方式,或是對于生活現實不滿的發泄。
搖滾樂在今天已經融為主流娛樂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偶有樂隊或歌手創作出反映社會現實、關注政治的作品,但也是鳳毛麟角。在這些零星的作品中,很多觀點的表達也嚴重受制于主流媒體的宣傳,而缺少真正的思想性。那些真正反映社會現實并兼具思想性的音樂卻難以進入主流。
為什么應該重視搖滾樂?
如果搖滾樂僅僅是一種隸屬主流且消極的文化形式,任其自生自滅即可,但搖滾樂恰恰與這個社會最為活躍的年輕人密切聯系。搖滾樂為什么會吸引年輕人?這就不僅關涉搖滾樂,更與年輕人的心理特點相關。
列寧曾說,“青年天生就是革命家”。年輕人對于社會不公和黑暗現實有著天生的敏感和反抗精神。這也是很多革命家出自年輕人的重要原因。搖滾樂盡管自身已經被商業化和娛樂化浸染的面目全非,但比起純粹嘩眾取寵的流行音樂仍然具有“真材實料”(樂隊的創作能力、演奏技術和現場表演能力)的優勢。又因為成名的樂隊都曾有過地下的生活狀態,所以他們的音樂也更接地氣,這能讓很多青年人產生共鳴;搖滾樂隊無所顧忌、放蕩不羈的風格讓很多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受到壓抑的年輕人心神向往;另外,搖滾樂時尚的氣質更是讓喜歡追星的年輕人得到極大滿足。所以搖滾樂在年輕人當中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
考察這幾點原因就會發現,搖滾樂現象從根本上說是社會問題在年輕人當中的反映。社會中的人是以原子化的方式存在的,個體的力量根本無法撼動盡管不合理但卻固若金湯的社會運行秩序,伴隨這種秩序的意識形態甚至讓多數人自動喪失抵抗的意志。這就讓人們在現實的束縛和壓力面前只能不斷自我調整,但無論怎么調整,都無法改變這個社會中越來越多的精神病患者不斷迅速增加的事實。這時搖滾樂以一種激烈反抗一切的形象(盡管事實遠非如此)出現了,怎么可能不吸引熱愛生活、喜歡幻想的年輕人?另一方面,有關愛情、有關生活、有關理想的作品經過藝術化的處理之后,更激發了年輕回避現實、向往美好的熱情。
搖滾樂就像一種藥,它的作用在于緩解現代化條件下活著的人們的精神緊張或是提供過一種精神滿足。但這種藥卻對社會無效,它是社會的附屬品,是社會塑造的結果。它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現實哪怕一丁點兒的不合理。
面對這種現實,我們既應該多多理解同情青年人的現實處境,也應該珍視青年人的熱情與理想。只有給予他們切實有益的引導、支持與幫助,才能最終凝聚他們的力量并最終改造社會。
(2014-6-24 成都)
(群號:22517496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