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的最高境界
安慶仁
今年使用率最高的詞匯,大概要數“拼爹”了,但我們不能不說,曝光于網絡和報刊的“拼爹”故事,實在是缺少技術含量,那些拼爹之輩張嘴就喊:我爸是某某局長。這種拼法,簡直蠢到了家,實在不入流。
“拼爹”這個詞匯,盡管是不久前才發明的,但“拼爹”這個事物則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今天的人對拼爹頗多怨言,其實是對歷史的無知,因為在古代,中國人不特拼爹,還拼娘,無論王侯將相或商賈地主家庭,小老婆生的孩子,待遇上就比大老婆生的孩子差了一大截,比如《紅樓夢》里的探春,死抱王夫人大腿,也沒能改變低人一等的結果,一番風雨三千路,而王夫人的親上女兒元春,貴為皇妃。
“拼娘”現象,直到1949年后才得以改變,新中國法律規定,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待遇。
以上只能算是額外話,本文真正想說的是,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在拼爹,新中國成立后盡管反對拼爹,也沒能阻止住拼爹現象,比方說走后門送孩子當兵、上大學、入黨、提干等,是個普遍現象;再比方說,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次經商大潮,玩的就是拼爹,那些有一個好爹的人,最后都發財了,所以當時就流行一句話,學通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可悲的是,中國人習慣于看表象而忽略本質,在拼爹問題上,總是抓住一些小人物和很表面的事情大做文章,而真拼出水平和財富的卻視而不見。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網絡和報刊上,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文章,標題是:《前國家*****之子***最近撰文稱:……》,若論“拼爹”,這才叫會拼,所以人家才會贏。
但這還算不上拼爹的最高境界。當年上高中的時候,語文教科書中有這么一篇課文:《一封沒有發出去的信》,很多年以后據說,這封信根本就不存在,之所以把沒有的說成是有的,一是要賺人熱淚,二是拼爹。不然我們看,正是因為受了“這封信”的啟發,很多人借著名爹大出風頭。
目前則更了不得了,小字輩們厚著臉皮把名爹往圓了吹,無論其爹能否消受得起。很多人都批評文革造神,但文革終究只造了一個神,如今可是好嗎,整個一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差不多所有的名爹都變成了神仙,甚至于就連娶了好幾房的爹,都完美無缺了。真想奉勸一句,快饒了你爹吧。
2011-09-1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