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不宜選作高中精讀課文
千里緣
·
2010-09-01
·
來源:烏有之鄉
創作于1927年夏的《雨巷》一詩,是奠定戴望舒作為中國現代詩壇象征主義大詩人的代表之作,時至于今,一直為不少青年男女吟詠陶醉。但作為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文,此前是經過了十多年埋伏鋪墊的。當然那時是編在《選修》教材中,即使編入《必修》教材中,也是作為自讀篇目的。那樣,教師可以靈活處理,至于學生讀不讀的出什么來,聽其自便,影響不夠大,也就無話可說。但現在作為全國最新通用教材《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指定的精讀課文,那就有話要說了。
實事求是的說,《雨巷》在新詩的音節和意象的虛實相生上,為當時的詩人從藝術形式上對現代新詩進行探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鑒,也使我們很好的認識到了西方象征主義詩歌的特點。但象征主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方就已經開始沒落了。西方的象征派詩歌先驅、法國的波特萊爾是十九世紀人,其代表作《惡之花》,篇名一詞就有多義,有邪惡、丑惡、罪惡、苦痛、疾病等義,波特萊爾稱作“病態的花”,這個病就是世紀病。可見,象征主義詩歌的內容都是病態社會中的一些病態現象、病態心理。病態的花,當然是藝術之花,就是詩。
美的形式包藏著一些病態的內容,特別是文學作品,對于一些沒有藝術鑒別力的青少年來說,為害甚大。《雨巷》對于剛踏進高中的學生來說,就有這個嫌疑。
本詩開篇,“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孤獨,自憐,感傷撲面而來,任何一個激情飽滿的人,隨著節奏,進入意境,馬上就會情緒低落,惆悵之情油然而生,和詩人一起來做白日夢。而夢中要逢著的那個姑娘也是“結著愁怨的”。為什么不是一個陽光爽朗、清秀自信的姑娘呢?
那個姑娘“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完全就是一個街頭幽靈,夢一樣的來,又夢一樣的去,只是留下“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讓你呆呆的站在街頭發愣。
有人說,那個姑娘就是象征啊,象征了作者的理想,作者的追求,或者是破滅了的理想和失敗了的追求,這,完全就是牽強附會,無中生有。
另外,本詩用詞,色彩陰暗,聲音喑啞,感覺晦暗迷離。人往往是會產生與此相應的這種情緒的,但絕對不能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時年23歲的戴望舒,因為生理的缺陷,感情上一直無著落,愛上了好友施蟄存的妹妹施降珠,而又苦于自卑沒有勇氣,此詩就是這種痛苦折磨中的情緒的傾吐,當然也有那個時代在他心靈上的自然投影。戴后來愛上小他12歲的中學生穆麗娟,僅僅五年后,哪怕他以死相逼,妻子也毅然決然地離他而去,可見戴的情感本來就有些病態。
《雨巷》現在作為精讀課文,讓學生去讀,而且是帶著無限的美感去反復地讀,而且在教師的一再鼓勵暗示下,結果會是什么?一種空虛落寞的個人情感,把它無限美化,在反復的吟詠之中,會潛移默化于靈魂,讓人如嗜鴉片,最后毒害精神,無病呻吟地強作愁。而新教材把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詞由多年的精讀篇目變更為自讀課文,兩相對照,新教材的意圖昭然若揭。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