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察價值規律對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作用時,發現斯大林的論斷和恩格斯的論斷似乎出現了“對立”。
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指出:我國的商品生產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產,而是特種的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在我國的制度下不能起生產調節者的作用。他還指出:價值規律只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在存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情況下,在存在著競爭、生產無政府狀態、生產過剩危機的情況下,才能是生產的調節者。這表明,斯大林實際上認為價值規律不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
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說:“價值規律,恰好正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
這樣,似乎恩格斯和斯大林“對立”起來了。但是,通過仔細全面地考察恩格斯的話,可以發現,這種“對立”其實是虛假的。
恩格斯完整的話是這樣的:“‘勞動和勞動根據平等估價的原則相交換’——這句話如果還有某種意義的話——也就是說,等量社會勞動的產品可以相互交換,就是說,價值規律,恰好正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從而也就是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即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規律。”可以看出,所謂“價值規律,恰好正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實質是說價值規律是交換、商品交換的基本規律。
至于恩格斯說這個規律——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即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規律,我們的理解,是由于交換、商品交換貫穿于整個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即貫穿于整個資本主義生產(生產、交換、分配、消費),比如,在資本主義生產環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購買都是商品交換,因此,作為交換、商品交換基本規律的價值規律就成為商品生產的最高形式、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規律。總之,在這里,恩格斯說的是價值規律是商品生產最高形式的基本規律,并不等于說價值規律是一般、所有商品生產形式的基本規律,這實際上就為價值規律不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開辟了進路。
按照上面分析的恩格斯的思路,價值規律不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基本規律的更強有力的論據是:交換、商品交換并不貫穿于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因此,作為交換、商品交換基本規律的價值規律并不會成為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比如,很明顯,在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公有制商品生產)的生產環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都不是通過商品交換購買得來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的生產資料不是商品,勞動者是社會的主人,因此,勞動力也不是商品。
綜上所述,斯大林價值規律不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調節者、價值規律不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基本規律的觀點是符合恩格斯的思路的,這樣,斯大林和恩格斯的“對立”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附: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樹立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正確認識。同時,很多人認為有計劃商品經濟也是商品經濟,根據恩格斯“價值規律,恰好正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的觀點,價值規律應該是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基本規律。在1992年以前,雖然堅持了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為主,但是,在理論上沒能徹底否定價值規律是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基本規律的觀點,現在看來,根源就在于沒有正確理解恩格斯“價值規律,恰好正是商品生產的基本規律”這句話的含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