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標題】Scientific Socialism Thoughts of Marx and Engels and Their Modern Value
【作者簡介】石云霞,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內容提要】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變革。馬克思、恩格斯是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創立者。馬克思、恩格斯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出發得出確切結論,科學揭示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并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不斷擴展和深化對開創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認識。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價值在于,指引我們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更加自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關 鍵 詞】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思想/當代價值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變革。恩格斯指出:“社會主義自從成為科學以來,就要求人們把它當作科學來對待,就是說,要求人們去研究它。”[1](P38)研究科學社會主義,既要進行本體論研究,把握其科學性;又要進行價值論研究,弄清其當代意義,更加自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是當今時代和實踐對我們提出的根本要求。
一、馬克思、恩格斯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創立者
恩格斯在評價馬克思的時候曾經說過:“現代運動當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于他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沒有他,我們至今還會在黑暗中徘徊。”[2](P558)這一論斷,同樣適用于恩格斯本人。馬克思、恩格斯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偉大創立者。《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標志,《資本論》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嚴密論證,《反杜林論》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系統闡述。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是: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兩大發現,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唯物史觀為社會主義變成科學奠定了堅實基礎。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過去在歷史觀和政治觀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種混亂和隨意性,被一種極其完整嚴密的科學理論所代替,這種科學理論闡明,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如何從一種社會結構中發展出另一種更高級的結構;而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與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因此人類社會自從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會解體以來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即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統治階級和被壓迫階級之間斗爭的歷史;這個階級斗爭的歷史包括有一系列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任何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劃分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那個階級即資產階級的控制下解放出來。這一對歷史學像達爾文學說對生物學所作出的如此偉大貢獻的思想,正是貫穿科學社會主義誕生標志的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
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揭示了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在于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學說闡明了工人受剝削的關鍵是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而資本家利用這種交易來強迫工人生產出比構成勞動力價值多得多的東西。正是資本家與工人間的這種交易創造出隨后在各類資本家及其奴仆之間進行分配的全部剩余價值。馬克思剩余價值學說徹底厘清了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揭露了在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是怎樣進行的,證明了現代資本家也像奴隸主或剝削農奴勞動的封建主一樣,是靠占有他人的無償勞動發財致富的,而所有這些剝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這種無償勞動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這樣一來,有產階級的所謂現代社會制度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公道、正義、權利平等、義務平等和利益普遍協調這一類虛偽的空話,就失去了最后的根據,于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就像以前的各種社會一樣被揭穿:它也是微不足道的并且不斷縮減的少數人剝削絕大多數人的龐大機構。
對這一理論的科學闡述,是馬克思的經濟學巨著《資本論》劃時代的功績?!顿Y本論》是工人階級的政治經濟學,它所得出的嚴密的科學結論,任何人不管他對社會主義采取什么態度,都不得不承認,社會主義在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學的證明。它不僅使唯物史觀由假設得到了證實,而且使社會主義者早先像資產階級經濟學者一樣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經濟領域,得到了明亮的陽光的照耀。科學的社會主義就是從此開始,以此為中心發展起來的。
正如恩格斯所說:這樣就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生產的過程,“這兩個偉大的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和通過剩余價值揭開資本主義生產的秘密,都應當歸功于馬克思。由于兩個發現,社會主義變成了科學”。[1](P797)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更重要的還在于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之上。這就是:
第一,科學社會主義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所謂只有社會主義才適合人性的斷語,而以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客觀分析證明了它轉變為更高的社會形態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一方面神奇地發展了社會的生產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它同自己所產生的社會生產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歷史今后只是對抗、危機、沖突和災難的歷史。結果,資本主義生產向一切人(除了因自身利益而瞎了眼的人)表明了它的純粹的暫時性。”[3](P443-444)
第二,馬克思、恩格斯首次闡明了科學社會主義主要之點,即無產階級作為社會主義創造者的世界歷史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功績,在于他們闡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日益把大多數居民變為無產者,同時就造成一種在死亡的威脅下不得不去完成這個變革的力量;向各國無產者指出了無產者的作用、任務和使命就是率先起來同資本進行革命斗爭,并在這場斗爭中把一切被剝削的勞動者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從而擯棄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只是把無產階級看作軟弱無力的、受苦受難的群眾的觀點。馬克思指出,無產階級是現代社會中唯一徹底革命的階級,因此它在一切革命中都是先進的階級,“這個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后消滅階級。這個階級就是無產階級”。[4](P90)
第三,科學社會主義指明了無產階級的任務不是臆造種種改造社會的計劃,不是勸導資本家發善心,不是策劃密謀,而是組織自己的政黨,進行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組織社會主義社會。正如列寧所說:“以為只要說服大多數人,只要把社會主義社會的美好遠景描繪出來,大多數人就會擁護社會主義的那種天真的、空想的、虛構的、機械的和書生氣的社會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拿這些童話供自己和別人消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承認階級斗爭的必要性的馬克思主義說:人類只有經過無產階級專政,才能達到社會主義。”[5](P813)
二、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科學揭示
馬克思、恩格斯科學預見和論證了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但是取代資本主義的未來新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呢?它區別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是什么呢?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陷入空想,沒有提出任何一勞永逸的現成方案。他們只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出發得出確切的結論。
1886年1月,英國費邊社的一個領導人愛·皮斯,請求恩格斯為該社準備出版的小冊子《什么是社會主義?》寫一篇簡要敘述社會主義者提出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基本要求的文章。恩格斯明確表示不能寫這樣的文章,他說:“無論如何應當聲明,我所在的黨并沒有任何一勞永逸的現成方案。我們對未來非資本主義社會區別于現代社會的特征的看法,是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中得出的確切結論;不結合這些事實和過程去加以闡明,就沒有任何理論價值和實際價值。”[2](P582)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科學剖析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上,揭示了未來社會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趨勢。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當《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時候,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有著明確的思想界限的,但是到19世紀70年代以后,馬克思、恩格斯在一定意義上默認了社會主義的提法,這是因為馬克思的思想被那些社會主義的信奉者們普遍接受了,“社會主義”的思想科學化了。恩格斯后來追溯這一段歷史時曾經說過:“現在情況不同了,這個詞也許可以過得去……對真正的政黨說來,名稱總是不完全符合的;黨在發展,名稱卻不變。”[2](P305)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第一次闡明了共產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并且對第一階段即低級階段與高級階段作了明確區分,指出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還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后來,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中把這個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社會,這一論斷被各國馬克思主義者所普遍接受。
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內容和資本主義私有制,明確提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6](P414)這個論斷表明,馬克思、恩格斯把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看成是區別于資本主義的最本質的規定,或者說,社會直接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即實行生產資料的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最根本的特征。馬克思、恩格斯又進一步指出,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對全社會的生產進行計劃調節,生產者將按照共同的計劃從事社會勞動,以消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分配制度,實行社會勞動產品直接分配給勞動者,根據生產力發展的不同程度,在初級階段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高級階段實行按需分配的原則;在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前提下,商品和貨幣將失去作用而退出經濟生活的舞臺;隨著階級和階級差別的消滅,隨之而來的是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的國家也將失去原有的政治性質和功能,國家政權將逐步地由對人的統治轉變為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指揮;未來社會將改變由舊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所產生的一切舊觀念,教育、科學、文化、藝術將得到充分發展,通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途徑造就出全面發展的新人。實現上述一切的最根本的物質前提,是生產力的普遍而高度的發展;而實現社會主義的根本保證,是無產階級的政權和共產黨的領導。
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主義社會本質特征的揭示,是對伴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高度發展而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和深刻危機的科學理論解答,而非空想或臆斷。他們以其嚴格的科學性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說:“實際的社會主義則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各個方面的一種正確的認識。”[1](P273)
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恩格斯晚年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堅守。他利用各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闡述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澄清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誤解,捍衛科學社會主義,表明自己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這里僅舉出以下幾點:
第一,他在馬克思去世后所撰寫的《共產黨宣言》的五篇序言,始終堅守和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在這些序言中,他強調從原始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無產階級必須堅持進行階級斗爭使自己從資產階級的剝削、壓迫和奴役下解放出來;堅信“《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6](P386)重申“《共產黨宣言》的任務,是宣告現代資產階級所有制必然滅亡”;[6](P389)預言“新的歷史紀元正在到來”,期待著出現“一個新的但丁來宣告這個無產階級新紀元的誕生”。[6](P397-398)
第二,他通過反思自己早期的著作進一步修正、完善和闡發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1886年2月,恩格斯為他在美國出版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寫了一篇序言(后來作為“美國版附錄”發表)。在這篇序言中,恩格斯所放棄的,是他早期不成熟的著作中帶有德國古典哲學的痕跡,明確反對抽象地侈談全人類利益和全人類解放,著重關注和強調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工人階級單獨地準備和實現社會革命;指明首先應是工人階級的自我解放(階級的解放),而后才談得上全人類的解放,最終實現共產主義。
第三,他通過出版和再版馬克思的重要著作和以增寫序言的方式進一步闡發和傳播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例如,1891年,在巴黎公社20周年時出版的馬克思《法蘭西內戰》的德文第3版中,恩格斯在所寫的《導言》中強調和論證了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寫道:“近來,社會民主黨的庸人又是一聽到無產階級專政這個詞就嚇出一身冷汗。好吧,先生們,你們想知道無產階級專政是什么樣子嗎?請看巴黎公社,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1](P55-56)又如,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在馬克思生前沒有公開發表,1891年,為了反擊日漸猖獗的機會主義思潮,肅清拉薩爾主義的影響,幫助德國黨制定正確的綱領,恩格斯不顧當時黨內某些領導人的反對,將這一著作在《新時代》雜志上發表,并為之寫了1891年版序言。恩格斯這些做法,表明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鮮明的原則立場。再如,1894年1月,他在柏林出版的《〈人民國家報〉國際問題論文集(1871—1875)》的序言中,著重闡明了共產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的區別,解釋了為什么“根本不把自己稱做社會民主主義者,而稱做共產主義者”的原因,指明:“這是因為當時在各個國家里那些自稱是社會民主主義者的人根本不把全部生產資料轉歸社會所有這一口號寫在自己旗幟上。”[2](P304)“因此,對馬克思和我來說,選擇如此有伸縮性的名稱來表示我們特有的觀點,是絕對不行的。”“對于經濟綱領不單純是一般社會主義的而直接是共產主義的黨來說,對于政治上的最終目的是消除整個國家因而也消除民主的黨來說,這個詞還是不確切的。”[2](P305)
第四,他反復強調未來社會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區別于現存社會的根本特征。1890年8月5日,他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強調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決定分配方式,批評了那種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并不是不斷改變、不斷進步的東西,而是穩定的、一成不變的東西”的形而上學觀點,指出分配方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只能隨著生產和社會組織的進步而改變。半個月后,即1890年8月21日,他在致奧托·馮·伯尼克的信中又一次強調,“我認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它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當然在于,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先是國家的)基礎上組織生產。即便明天就實行這種變革(指逐步地實行),我根本不認為有任何困難。”[2](P60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