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友福山(Francis Fukuyama),二十多年前提出“歷史終結論”,一夕成名。經過多年的沉淀,他已經不再高捧民主與市場。他最近連續出書倡導新思路,大聲呼吁二十一世紀國家間競賽的主軸是國家能力建設。
福山會有這樣的思路轉變是因為兩個趨勢:第一、很多新興民主國家并沒有步上良好治理的坦途,反而陷入惡質民主的困境進退不得;第二、在過去三十多年,在“自由化”、“市場化”與“私有化”的主導思維鞭策下,國家的職能不斷被消滅,逐漸失去了增進人民經濟福祉與維護社會公平的能力,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根本無力回應民眾的需求。
福山提出一個簡潔有力的口號:“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我可以用一個淺顯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
以民主方式產生政府,就好像讓一輛巴士上所有的乘客,透過投票選出一位駕駛。這位駕駛要負責將巴士駛向多數人想要去的目的地,也要決定如何讓大家分擔汽油費。
國家機構就是這部巴士,如果巴士的性能好、馬力足、耗油少、配備齊,交給任何一位夠格的司機掌控,都游刃有余。一個失敗的國家就像引擎故障的巴士;一個孱弱的國家就像馬力不足的巴士。國家機構不健全,無論選出誰來當駕駛都無能為力。
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世界各地推行民主,卻忽視國家建設,這是非常偏頗而天真的舉措,也背離自己的歷史經驗。殊不知,大多數西方國家在一百多年前引進普選式民主之前,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現代國家機構及其職能,包括常任文官體制、獨立司法機構、專業化軍隊、基礎教育體系、現代財稅體系、市場監管能力、中央銀行等。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引進代議民主的時候,現代國家機構及其職能都還處于發育不全狀態。
最近,許多以援助發展中國家為職責的國際組織已經意識到,國家建設比民主建設更為關鍵,但也更為艱巨。他們也領悟到,在現代國家機能發育不全的條件下,貿然實施普選式民主,反而可能阻礙國家能力建設。從這個角度來看,臺灣與韓國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民主化是在現代“國家”建設比較健全的基礎上開展。
但不容否認,近年來頻繁的藍綠惡斗,讓任何一位駕駛都無法緊握方向盤專心開車;“立法院”已經淪為金權政治的溫床,“立法委員”成為扭曲公共政策制訂與妨礙公權力正常運作的元兇;再加上全球化與市場化浪潮的沖擊,我們的“國家”機能逐漸萎縮、公務人員士氣低落、稅基也不斷流失。
政府在面對貧富差距懸殊、人力資源供需失調、出口產業競爭力衰退、薪資階級實質所得下滑、基礎設施不夠先進、土地超限利用等這些難題時,愈來愈蒼白無力。
如果我們不能設法全面提升這輛臺灣巴士的性能與配備,如果我們繼續讓每四年選出的駕駛無法握緊方向盤專心開車,臺灣將在二十一世紀的競賽中節節敗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