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是指一國或一個地區擁有財產總量中貧富不等人群擁有數量的差距,可以用來研究收入分配制度和如何規范收入分配秩序。
怎么來衡量貧富差距呢?可用下面的統計表(以意大利2000年的統計數據)加以說明。
意大利2000年的統計數據:(左邊兩列是將人口平分得出的結果,右邊兩列則是左邊的累加產生的結果。)
人口的百分比 收入的百分比 人口的百分比 收入的百分比20 8.7 20 8.720 14 40 22.720 18.1 60 40.820 22.9 80 63.720 36.3 100 100
從該統計計算中可以得知:2000年意大利最貧窮的20%的人口僅得到8.7%的收入;最富有的20%人群則得到了36.3%的收入。
但是,這還未能衡量出2000年意大利全國擁有財產總量中貧富不等人群擁有數量的差距,而藉助洛倫茲曲線計算出基尼系數,得出的基尼系數則可以滿足我們的要求。
洛倫茲曲線和計算基尼系數
1905年,美國統計學家洛倫茲(M·Lorenz)提出了洛倫茲曲線,用來比較和分析一個國家在不同或同一時代的收入與財富的平等狀況。其描繪方法,第一步,把社會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為 10個等級,每個等級人口10%;第二步,將這10%人口的收入除以國民收入,得出每一等級人口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所占的比重,然后,以累計的人口百分比為橫軸,以累計的國民收入百分比為縱軸,畫出一個正方形圖;第三步,根據每一等級人口的收入在國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體數字,描繪出一條收入分配的曲線,這條曲線即洛倫茲曲線。洛倫茲曲線彎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1922年,意大利統計學家基尼(K·Gini 1884—1965)根據洛倫茲曲線,提出一個定量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的指標,用來反映一個國家貧富的差距,稱之為基尼系數,是把洛倫茲曲線圖中洛倫茲曲線與完全平等曲線之間的面積用A表示,將洛倫茲曲線與完全不平等曲線之間面積用B來表示,基尼系數就表示為:G=A/(A+B),(參見示意圖)實際的基尼系數介于0和1之間。基尼系數越大,則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數越小,則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基尼系數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絕對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
示意圖:G = A /(A+B)
(上列兩圖引自《貧富差距,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為準確地擬合洛倫茲曲線方程由此求出精確的基尼系數,目前常被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幾何計算法:根據分組資料,按幾何圖形分塊近似逼近計算的方法。
(2)間接擬合法:先擬合求出收入分配的概率密度函數,再根據概率密度函數導出洛倫茲曲線。
(3)曲線擬合法:選擇適當的曲線直接擬合于洛倫茲曲線,常用的曲線有二次曲線、指數曲線、冪函數曲線。
聯合國依據基尼系數可以反映一個國家內貧富的差距,遂做出規定:一個國家內貧富的差距,其基尼系數低于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基尼系數 0.2-0.3表示比較平均;基尼系數0.3-0.4表示相對合理;基尼系數 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基尼系數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
對我國基尼系數認識產生了分歧
我國基尼系數計算分為三種,即:全國居民基尼系數、城鎮居民基尼系數、農村居民基尼系數。
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近五年,全國居民的基尼系數數據為: 1995年0.389, 1996年0.375,1997年0.379,1998年0.386,1999年0.397。
改革開放以來的城鎮居民基尼系數從1979年到1999年分別為:0.16,0.16,0.15,0.15,0.15,0.16,0.19,0.19,0.20,0.23,0.23,0.23,0.24,0.25,0.27,0.30,0.28,0.28,0.29,0.30,0.295。
農村居民的基尼系數從1979年到1999年分別為:0.2124,0.2407,0.2406,0.2417,0.2416,0.2439,0.2267,0.3042,0.3045,0.3026,0.3099,0.3099,0.3072,0.3134,0.3292,0.3210,0.3415,0.3229,0.3285,0.3369,0.3361。
2000年全國居民的基尼系數達到0.417(《南方都市報》2003年3月12日),2001年達0.45(《中國青年報》2003年5月18日)。開始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財政部綜合司司長王保安說,2000年中國居民個人收入的基尼系數高達0.485。2002年中國的基尼系數達到0.454(世界銀行估算2001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47),超過0.4的警戒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委托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組織撰寫的《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5》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基尼系數已超過0.4,甚至可以達到0.45。
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基尼系數:東歐0.289;高收入國家0.328;南亞0.318;東亞和太平洋0.381;中東和北非0.380;拉美和加勒比地區0.493。我國的基尼系數明顯偏高。自此, 關于中國收入分配不平等問題的討論驟然升溫,基尼系數受到廣泛的關注,成了輿論關注的一個熱點。0.47,這是中國目前的基尼系數(《上海證券報》2006年3月13日)。在亞洲僅次于菲律賓,并超過了所有的歐洲國家。
對于這樣一個相當敏感的話題,認識上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基尼系數只可參考,不能絕對化。
世界各國對基尼系數的運用并不完全一致,在不少國家,基尼系數都有不同的標準和界線,基尼系數只可參考,不能絕對化。由于我國是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國家,城鄉差距大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不能簡單地套用基尼系數的一般標準來衡量我國的收入差距。持這種觀點的論者卻往往陷入自相矛盾:一方面認為基尼系數只可參考不能絕對化,另一方面又大談逐步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無形中還是承認了基尼系數在經濟學和和社會學的意義。其終極目的只是要申明,可以承認我國收入差距呈現擴大趨勢,但不能得出已經出現兩極分化的結論。(《2005:理論熱點面對面》一書,是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作品。)
2003年3月9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表示,中國目前的貧富差距總體上是合理的。“雖然一些看法認為中國基尼系數已經超過警戒線,但中國是一個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的國家,不能以基尼系數一般的標準來看待中國。對一個不是二元經濟的國家,基尼系數可能管用,但中國農村人口占大多數,基尼系數要放大一些才管用。”
2006年06月14日,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但我國不能照搬國際統計口徑,因為我國城鄉差距大是造成基尼系數較大的原因。分別來看,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基尼系數統計都低于0.4,“這就是為什么我國基尼系數到了0.45也沒有引起社會動蕩的原因”, “應該正確認識基尼系數,給基尼系數打一個‘國情折扣’”。這里提出的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基尼系數要打一個“國情折扣”,或是用購買力平價理論來計算不同地區的真實基尼系數,都是對基尼系數存在的意義的挑戰。
另一種觀點則明確地認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應該用基尼系數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問題,即使能夠使用,現階段我國也并不具備使用的條件。”
2002年1月,顧海兵先生發表的《基尼系數批判》,表述的就是這種觀點。其理由是: 1.基尼系數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勻”或差異程度,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與“公正”程度,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分布不均是正常的,因此,將其用于市場經濟是不合適的。2.如果想使基尼系數反映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則必須修訂基尼系數的計算方法。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人為地拿出一條公平的收入分布曲線,市場經濟天然地追求差異。基尼系數在地區間不具可比性,在同一地區不同時期之間也不具可比性。4.用基尼系數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勻程度,收入是指全部實際收入,必須是真實統計。我國目前無法滿足這一點:相當一部分職工有數額不少的非現金福利收入;城市之間、城鄉之間在享受基礎設施、第三產業設施方面存在很大的成本差異;我國灰色收入、黑色收入數額巨大。由于收入數據的口徑問題,不同研究者便會得出不同的基尼系數。5.基尼系數不能反映合理分配或公平分配的本質:絕對貧困程度。市場經濟條件下,有貧富差距、較大貧富差距是正常的,這恰恰是市場經濟動力之源。其結論是:批判基尼系數,不等于不要研究收入分配及其差距問題;收入分布不均不等于收入分配不均、不公;收入差距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收入差距大一些比小一些更有利于經濟發展。
這兩種觀點卻未能產生真正的說服力,因為人們要求回答的事,為什么在全世界都通用的經濟計量學統計和計算方法,到了中國就不適用、不全面,要受到“批判”,要打一個“國情折扣”。在一些爭論文章中,有的甚至認為這是一種以學術取媚于政治的行為。
我國計算基尼系數的合理性
基尼系數計算,要求把一個社會中的人按收入高低均分為幾組(一般是5組),算出每組人群的總收入在全社會總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然后代入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得到基尼系數的數值。
在中國的統計年鑒中,城鎮和農村居民的收入統計調查數據是分列的。
城鎮居民的收入是按如下分組進行調查統計:收入分組 在城鎮居民戶中的比重(%)最低收入戶 10%低收入戶 10%中等偏下收入戶 20%中等收入戶 20%中等偏上收入戶 20%高收入戶 10%最高收入戶 10%農村居民的收入統計則按下列分組進行調查統計:人均年收入分組 在農村總收入戶中的比重(%)500元以下 0·7500-1000元 1·71000-1500元 3·41500-2000元 5·02000-2500元 6·42500-3000元 7·1
這樣,城鄉居民收入分組方法不同,使得計算城鄉合一的全國基尼系數,不僅難以進行,而且很難準確。
一種觀點,認為這樣分開計算切合實際。
厲以寧先生就認為,基尼系數通常適用于市場經濟國家,而中國目前處于體制轉軌過程中,并且是個二元經濟的國家,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結構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別很大,不能籠統地用基尼系數來說明問題。按中國現階段城鄉二元經濟的情況來分析,可以先算出兩個基尼系數:一個是城市的基尼系數,另一個是農村的基尼系數。然后再用加權平均方法算出一個基尼基數。就是說,把城市收入最多的一組同城市收入最少的一組比較,農村收入最多的一組同農村收入最少的一組比較,忽視了二元經濟的特征,就會夸大基尼系數的數值。
還有一種觀點,在肯定這樣統計方法的同時,想方設法把這種難以計算的方法搞得更簡易些。
胡祖光先生的《基尼系數的理論最佳值和簡易計算公式》(《經濟研究》2004年第9期),就提出了一個計算基尼系數的簡易公式:G =P5-P1,基尼系數等于收入5分法中收入最高的20%的人群的收入百分比與收入最低的20%的收入百分比之差。他提出的前提條件是,要把農村的總戶數分為低收入、次低收入、中等收入、次高收入、高收入五組,每組為總戶數的20%。胡祖光在《基尼系數和統計數據——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中,還進一步論說了這種計算的方式方法。
另有一種觀點,認定一個是城市的基尼系數,另一個是農村的基尼系數的這種計算方法根本不能成立,是在對基尼系數計算開玩笑。
認為這樣將全國切成兩大塊,“各與同類人相比”,理由只是“中國存在城鄉二元經濟”,其實質是回避了造成國民間收入差距極大、形成貧富特別懸殊的一個重要因素。說什么“如果注意到‘城鄉二元經濟’造成‘基尼系數’過高的‘客觀現實’,我國的‘基尼系數’就不是過高的了。”這種方法是在從政治、經濟和社會心理等方面強化社會分配的不公正,強化“城鄉二元結構”存在的“合理性”,所計算出的只是“國產”的“基尼系數”,當然也就沒有任何價值。
其實,應該認識到基尼系數是相當模糊的一個數據,它只能大致反映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及相對合理程度,對其產生絕對化的信賴感也是欠妥當的。基尼系數和洛倫茲曲線的計算方法,也適合于財富、資產等等的基尼系數的計算。在調查研究中為了對相關指標綜合比較,進行相關分析。基尼系數可以有多種:有消費的,有收入的,有家戶的,有個人的基尼系數。
從統計科學的發展史上,我們也得知: 1986年,凱伯里特(Keebleetc)將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用于測量行業在地區間分布的均衡程度。1991年,克魯格曼(Krugman)計算了美國3位數行業的區位基尼系數。1997年,阿米第(Amiti)計算了EU十國的3位數水平的27個行業的基尼系數及五國65個行業的基尼系數,以檢驗EU國家在1968-1990年期間的工業是否更為集中了。2003年,南京大學先生梁琦用基尼系數研究中國工業的區域集聚程度。
行業區位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的統計含義在于:基尼系數是一個從宏觀上反映每個行業在區域范圍內分布集中還是分散的很好的度量指標。洛倫茲曲線下凹的程度越小,基尼系數越接近于0,說明行業的空間分布比較均衡;反之,曲線下凹的程度越大,基尼系數越接近于1,說明行業的空間分布比較集中,或者說,行業的地方化程度較高。
這就說明,基尼系數計算方法是可以而且能夠在多方面應用的,我國的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分類統計并無不可,問題的關鍵在于全國的基尼系數的計算得出方法是否科學和數據是否準確。
還有學者則認為:現在能有這么一套基尼系數計算是好事,任何統計數字都是動態的、變化的,基尼系數確實可以凸顯中國貧富差距,它能時刻提醒著政府行為的主要指向。
應用基尼系數是多層面的計算,實際上,我國居民個人財富差異的基尼系數,比居民收入分配差異的基尼系數還要高。2004年,占城鎮居民20%的高收入群體獲得了城鎮全部可支配收入的40%強,而占城鎮居民80%的中低收入群體只獲得了城鎮全部可支配收入的60%,收入分配嚴重地向高收入群體集中。社會保障、醫療和教育費用的急劇增長是制造貧富差距、加劇社會不公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勢人群,更是飽受其苦,如何快速構筑起一道社會保障屏障,保護低收入家庭不被拖垮,更是政府當下要盡快解決的問題。
也有人擔心過多談論基尼系數和貧富差距問題,會使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甚至強化民眾對不平等的抱怨和仇富心理。很多文章都指出,這是一種不信任人民群眾的政治態度。
對我國基尼系數偏高后果的估計
魏杰先生在《基尼系數理論與中國現實的碰撞》(2006年7月12日)中論說:基尼系數處于0.4,代表收入差距過大毫無爭議。但是警戒線一詞,被理解成對社會影響的警戒線則是混淆了概念。這里的警戒線一詞是指收入差距判斷,并不是收入差距影響判斷。
基尼系數的評判標準,是基于西方國家經驗的抽象,這些國家完成了城市化、工業化和國際化進程。基尼系數平均為0.32,收入差距適當,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比較穩定,經濟發展的水平高。
拉美國家基尼系數都在0.43以上,平均為0.52。是一種不均衡的發展,社會出現財富的過度集中,實現了城市化,城市里卻到處是貧民窟,人們不能充分就業,收入差距過大,經濟發展停滯,社會問題嚴重,出現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收入差距判斷和收入差距影響判斷是重合的。
處于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基尼系數往往要高于完成城市化和工業化后的國家,這是正常現象。
中國的基尼系數超過0.4,進入收入差距過大的區間,收入差距判斷超過了警戒線,但工業化、城市化的步伐仍在繼續,對于經濟的負面影響并不突出,因此不能認定收入差距影響判斷超過警戒線。
針對有的人認定基尼系數高,就可能引起社會動亂的擔心,蕭灼基先生在2006年7月10日談話:《中國的基尼系數并不嚴重》(《北京日報》2006年7月11日)他認為:從世界各國和我國的情況看,由于基尼系數高而引起社會動亂的可能性都不大。何況,我國還有獨具的特點:一、我國經濟處在一個發展上升階段,貧困人口總體是在下降和減少,廣大群眾生活水平在提高。二、我國有三條保障線:貧保線、低保線、下崗職工最低補助線。國家對最低、最貧困的群眾的生活做了適當安排,通過最低保障線,保障了他們基本的生活需要,對他們的情緒和行為起到穩定作用。三、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國家通過各種措施,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健康水平,增加就業崗位,逐漸地保障貧困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極少數沒有勞動能力的人以外,多數人都有改變現狀的希望,這樣,我國能夠保持總體的穩定,不會出現大的動亂。這是蕭灼基先生在2006年7月10日的談話要點。
在蕭灼基先生談話之前,2006年6月14日,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發表了基尼系數超過國際警戒線 統計局稱應打國情折扣的談話。他表示,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但我國不能照搬國際統計口徑,因為我國城鄉差距大是造成基尼系數較大的原因。目前分別來看,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基尼系數分別統計都低于0.4,“這就是為什么我國基尼系數到了0.45也沒有引起社會動蕩的原因”,他說,“應該正確認識基尼系數,給基尼系數打一個‘國情折扣’”。
這些談話引起社會很大不滿意,因為事實不容否認,在2001-2005年間,城鎮低收入戶尤其是困難戶的絕對收入水平下降,產生了不滿情緒,只是由于政府的救濟收入有所增長,才沒有引發激烈的社會問題;我國現有的城鄉差距,政府為調節城鄉差距,使用了多種財政手段和政策傾斜,才控制在人們承受能力之內;當前社會的不公開、不公平、不公正現象,促使著各種矛盾激化,政府從沒有忽視我國特色的收入差距格局的內在變化。
既然,基尼系數在全世界各國都實用,為什么到了中國,在學術界就有了這樣多的說辭。
另一種觀點則是:收入差距拉大,已經影響國家的安定團結,社會治安不好,跟貧富差距過大有直接關系,中國收入差距邁入了世界最嚴重國家的行列。
“這些年群體之間的信任度明顯降低,一旦富人、官員出了事,網上輿論一片喝彩,”“收入差距已經到了不解決不行的地步,現在到了強調公平公正的時候了。”中國收入差距已經邁入世界上最嚴重的國家行列,中國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改革以不成功為多數,如社會保障、義務教育、公共衛生、住房改革等。持這種觀點的人,站在政治或道德的角度抨擊社會的不公正,指責改革的失誤,卻沒有提出有效的、可操作的縮小貧富差距方案,其客觀影響只是在加劇貧富階層的對立意識。
可見,主張深化市場改革的經濟學家認為要縮小貧富差距,政府應該繼續推動市場化改革、減少腐敗和行業壟斷。強調基尼系數的學者則通過渲染貧富差距的嚴重性,質疑市場化改革方向,強調政府應強力干預收入分配來保證社會公平。
于是,有人指出,當前對我國基尼系數的重新炒作,已經超出了有關認識基尼系數的范圍,實質是要對前一階段改革進行反思和評價。
如何全面解釋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
既然基尼系數測度收入分配是一種簡單但不全面的方法,今后應以什么方法解釋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呢?
一種觀點是,認為有理由對基尼系數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產生置疑,研究基尼系數理論背后隱藏的內容,比基尼系數的數據更重要。
《基尼系數理論與中國現實的碰撞》一文,認為有理由對基尼系數理論在中國的適用性產生置疑,如何評價中國的收入不平等狀況?中國對于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如何根據基尼系數反映出來的收入差距,來正確判斷中國的問題?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對基尼系數理論背后隱藏的內容進行分析,并結合中國的現實做出判斷。
所指出基尼系數具有的局限性,主要有:
1、基尼系數評判標準的局限性:基尼系數的評判標準主要是基于西方國家經驗的抽象,這些國家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完成了城市化、工業化和國際化進程;
2、基尼系數在動態分析中的局限性:可以反映收入差距的靜態指標,不能反映出各個收入組動態變動的情況;
3、基尼系數面對二元結構時的局限性: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城市內部和農村內部居民的收入差距都很小,但是城鄉居民之間的差距很大,導致整體的收入差距變得很大;
4、基尼系數在收入結構分析中的局限性:基尼系數雖然綜合了各個收入組的信息,但并不能體現出收入結構的不同。
一種觀點認為:不要局限于對基尼系數的把握,而要把握住影響收入分配的四個比較穩定的、主要的、在較長時間內才會變化的變量:受教育程度,金融發展程度,老百姓自由程度,財富的分配。
鄒恒甫先生是這類觀點的代表人物。他認為:是經濟增長帶動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還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帶動了經濟增長,這是一個有爭議性的問題。為什么中國改革二十年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差距會這么大。經濟增長越快,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就越大;可是,經濟增長速度比較慢,大家收入都差不多,這樣的平等卻不是人們所盼望的。這證明了收入分配平等不應放慢經濟的增長,收入分配不平等也不應放慢經濟的增長。只能說經濟增長的加快,使得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更加惡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是永遠得不到“收入分配越平等,經濟增長速度就越高”這樣符合人們道德和意識形態的結論的。要使市場完全有效率是不可能的,在體制不完善、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就是完全有必要的。
要把握住影響收入分配的四個比較穩定的、主要的、在較長時間內才會變化的變量:受教育程度,金融發展程度,老百姓自由程度,財富的分配。
受教育的程度、金融的發展程度、老百姓自由程度都是和收入分配緊密相關的。這四個因素能夠比較好地解釋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分配趨勢走向平等;老百姓的自由程度越高,收入分配趨勢走向平等;財富分配的基尼系數越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就會加劇,收入分配的變動是很緩慢的,從世界上看,16世紀的英國,直到工業革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都沒有大的改變。直到工業革命普遍興起后,收入分配的差距才開始拉大。但從那時起,直到現在,又沒什么大的變化了。中國發生這種變化現象,是經濟社會劇烈變化的產物。現階段的收入分配變化很大,過二三十年分配結構就會穩定下來。當前中國經濟收入分配不平均的現象是 “能進麥當勞和星巴克咖啡館的人天天都能進,不能進這些地方的人永遠都不能進。”但是要不了幾年,就人人都能進了,這需要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許多學者試圖用城市化程度、經濟對外開放程度、國土面積、地理環境、海岸線長度、市場經濟體制是否完善、腐敗現象、壟斷現象等等,還有一些其他方面,來解釋當前的收入不平等現象,這些都不可能解釋和改變收入分配和財富分配,因為唯一能改變貧困狀況的辦法,不是進行收入的再分配,如提高所得稅等等,而是要創造經濟增長。只有經濟發展了,餡餅變大了,才能解決貧困問題。
令人感到無比欣慰的是,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問題。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強調指出,理順收入分配關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堅持從我國實際出發,把解決好收入分配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組織,扎實工作,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會議強調,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社會收入分配體系,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到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抓好。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使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要積極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理順分配關系,完善分配制度,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規定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公務員工資制度的要求,深化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建立科學完善的公務員薪酬制度,努力解決當前公務員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逐步縮小地區間收入差距,適當向基層傾斜,以促進公務員隊伍建設,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要完善地區津貼制度特別是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制度。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調整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完善機關工人工資制度。要隨著經濟發展,適當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各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城市低保對象補助標準,并注意提高其他低收入人員待遇水平。
這實際上是為如何認識我國的基尼系數提供了明確的結論。
本綜述引用的主要相關資料:
胡錦濤主持政治局會議 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2006年5月26日)
厲以寧談縮小收入差距問題(《光明日報》 2002年1月7日)
顧海兵:《基尼系數批判》(《宏觀經濟觀察》2002年1月30日)
邱曉華:基尼系數超警戒 稱貧富差距總體合理(《中國新聞網》2003年3月10日 )
范劍青:《基尼系數的警示》(《人民日報》 2003年11月4日 )
黎 明:《思量“基尼系數一國兩計論”》(《書屋》2003年第5期)
胡祖光:《基尼系數的理論最佳值和簡易計算公式》(《經濟研究》2004年第9期)
鄒恒甫:《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華爾街博客》2006年2月23日)
《基尼系數要打一個“國情折扣”》(《中國證券報》) 2006年6月14日)
《中國收入差距被夸大 中國基尼系數不準》(《北京晨報》2006年6月27日)
蕭灼基:《中國的基尼系數并不嚴重》(《北京日報》2006年7月11日)
魏杰:《基尼系數理論與中國現實的碰撞 》(《新浪財經》2006年7月1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荷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