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1985年將這一天設立為了教師節。
有人認為教師也是勞動者的一員,沒必要單獨設立教師節。但筆者認為還是有必要的,但是不是非得設立在毛主席逝世的第二天呢?
教師是一項崇高的職業,盡管在教育產業化的今天,很多教師已經不配為人師表,但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珍惜自己的職業、珍愛自己的學生。例如,前不久被刷屏的張桂梅老師,放棄了城市優越的工作條件,堅守滇西貧困地區40多年。
前天晚上,筆者陪著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一起做了一份精致的手工,要在今天送給她的老師。女兒的老師是一個很正直的人,常常在學校忙到晚上八九點以后才下班,有時候晚上十點多還在群里答疑,對班里的每一個孩子、哪怕是調皮搗蛋的學生都很關心,有什么問題都及時與家長溝通,還拒絕家長的任何物質“感謝”……
像筆者所在的這種二線城市,公辦學校的教師工資水平并不高。正是因為這樣,在一個充滿銅臭氣的社會,女兒的老師這樣的人才更加顯得可貴。漫漫長夜,我們總能從最基層、最普通的勞動者身上看到光明,他們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脊梁。
女兒老師的丈夫收入還過得去,能供得起一套房子,這就使得女兒的老師沒有后顧之憂,可以把“人民教師”當作理想事業來做,投入絕大部分身心;如果這個客觀條件不具備,女兒老師這樣的教師是不是也得想著怎么去掙更多的錢養家呢?
所以,不要責怪普通的勞動者,不是現代社會教師個人的品質怎么樣了,而是殘酷的現實逼著很多底層的人去當“壞人”,造成了“人對人是狼”的一種“互害”局面。而今,每一個勞動者都被困在了這樣的局面里,這一點,在筆者昨天的文章《今天,我們都被困在了毛主席致力于砸碎的系統里》里已經寫到。
而為什么張桂梅會獲得那么高的關注和榮譽?正是因為東西差距、城鄉差距的不斷拉大,“個人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個社會利益最大化”的歪理橫行,才逐漸凸顯出了張桂梅式的人物的稀有。削峰填谷,“損有余以補不足這”,這其實不是個人該做的事情,而是公權力該做的事情。
張桂梅是落戶云南山區的東北女知青,是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培養出來的;在那個知青返城、傷痕文學興起、控訴聲浪傾瀉的時代,張桂梅成了少數的“逆行者”和時代“遺民”。可以說是前一個時代培養了“知青”張桂梅,后一個時代成就了“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
1966年5月初,毛主席讀到了“關于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由軍隊搞生產,毛主席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里,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由此形成一個體系。這才有了著名的“五七指示”:
如果按照毛主席的設想,從社隊企業出發,通過這樣的“大學校”,把農村辦得和城市差不多,還會有東西差距、城鄉差距嗎?知識青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人人都是“雷鋒”,還能不早就出成千上萬個“張桂梅”嗎?,“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這樣的典型,也就不足以成為典型了。
事實上,在毛澤東時代中后期,新中國的人民教育事業按照毛主席的設想,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強國論壇的一位網友曾精辟地指出,“子曰”念了兩千多年,中國絕大多數還是文盲;“毛主席教導我們”念了10年,絕大多數中國人有了基本文化。
——千百年來的統治階級奉行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統治信條,孔夫子的“克己復禮”被他們高高舉起,孔夫子的“有教無類”卻被棄之一邊;而毛主席卻為了摧毀剝削階級復辟的基礎,教導中國人民要學習文化、要關心國家大事。紅軍時期,毛主席就主張紅軍戰士一邊打仗、一邊學習;早在1945年,毛主席提出,在80%的人口中掃除文盲,將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新中國成立后,一場“政府領導、依靠群眾組織”的識字掃盲運動在全國各地迅速展開。到1964年,全國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經下降到50%;到毛澤東時代結束,文盲率已經下降到30%。
——毛澤東時代中后期基礎教育普及工作同樣成就巨大,小學入學率即由1963年的57%,大幅提升至1976年的96%;普通初中招生數從1963年263.5萬大升至1976年2344.3萬;普通高中招生數從1963年43.3萬大升至1976年861.1萬。1975年小學數量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05.7萬所,學校被開到了農民家門口。后來隨著知青返城、教師下海、撤點并校,小學數量逐步減少,到2016年,全國小學的數量已經下降到16.7萬所。看到這個數字,你還敢說毛澤東時代虧待了教師?
——毛主席不僅教給人民群眾文化知識,更教給了人民群眾自我解放的思想武器,教導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條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馬克思指明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方向,列寧開創了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但革命勝利之后怎么辦?馬克思只是有所設想;早逝的列寧還沒有機會去實踐;斯大林對這個問題的則是沒有認真思考過;只有毛主席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進行了大量復雜艱辛的實踐探索,通過深入的思考,對“勝利之后怎么辦”的問題給出了解答。毛主席在1962年八屆十中全會上指出,“在社會主義這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看到種種現實的王震將軍在毛主席逝世二十多年后驚呼:“毛主席比我們早看50年”!
——“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要想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有大量的堅定無產階級革命家。而社會主義是一個嶄新的事物,不是一個人不知道怎么當省委書記,而是大家都不會。毛主席不搞“不換思想就換人”那一套,作為教員的毛主席一面自己親身實踐、探索、總結,一面殫精竭慮、言傳身教、幾乎是在手把手地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干部人才。1993年,原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出版了一本《一個省委書記回憶毛主席》,開卷篇便是《毛主席教我們當省委書記》。陶魯笳主政山西時,跟毛澤東主席接觸不下40次,參加毛主持的小型會議20 多次,同桌進餐也有八九次。他的這本書主要是回憶當年毛主席怎樣耳提面命、言傳身教地教導陶魯笳這一代的干部當好省委書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毛主席的言傳身教中,陶魯笳學而思、思而踐、踐而悟,把毛主席的光輝思想都轉化為具體實踐,帶領三晉兒女共同奮斗,使當時的山西農業合作化運動走在了時代發展前列。
——作為師之典范,毛主席十分清楚“躬身先行”的道理,時刻以一個革命者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給共產黨人做表率。抗美援朝戰爭,毛主席第一個將自己的兒子送上了前線;搬到菊香書屋辦公和居住以后,毛主席堅持繳納房租和家具租金;喜歡自然的毛主席,看到菊香書屋門口多擺了幾盆花草,就趕快讓工作人員搬走,他就擔心有些人“有樣學樣”來給自己腐化墮落找借口;國民經濟遇到困難,毛主席帶頭降工資,三個月不吃肉(可恨的是,某些官媒微博一到每年9月9就發“紅燒肉”或“紅燒排骨”,一到11月底就發“蛋炒飯”、“蒸水蛋”,行徑何其卑劣、用心何其歹毒);關于火葬,毛主席更是帶頭倡議并最先簽署,只是有人違背了他的意愿,卻不小心搬起石頭打到自己的腳——造就了今天“毛澤東熱”浪潮中最搶眼的一幕,幾萬人排起的長隊成為“人民呼喚毛澤東”的重要標志;而他在生前不愿被宣傳,直到去世以后,他的遺物被展出,人民才知道:原來毛主席在物質上是這么的貧窮,連睡衣都打滿了補丁……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員”,毛主席深知“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毛主席一生與書為伴,他究竟讀了多少書,讀過哪些書,無法做完備統計。僅在中南海住處留存的藏書,即達1萬余種,近10萬冊,許多書中留下了他的批注和圈畫,他睡的床上更是大半邊堆滿了書。毛主席逝世前一天的凌晨5點多,在全身布滿多種監護搶救器械的情況下,還讀了《容齋隨筆》7分鐘。
——不僅僅是讀書本里的書,毛主席更是要讀社會這本大書。他在學生時代便通過窮游的形式做社會調查,他更是把調查研究當作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要求堅持了畢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做群眾的先生,首先要做群眾的學生”,毛主席一生都在向人民學習,把人民看得至高無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主席一生以身作則,向人民學習,做人民的學生,為人民服務。上面提到的“五七指示”毛主席就是從基層戰士那里汲取到的智慧。
——毛主席一生都在勇于學習,勇于實踐,勇于總結經驗教訓,勇于理論聯系實際,勇于從實踐中建立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再用實踐檢驗理論。毛主席創立的毛澤東思想是集古今中外最優秀的文化之大成而創立的中華文化新珠峰。毛澤東思想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通過實踐、實踐、再實踐反復檢驗過的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理論,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有人說他的思想是群眾智慧的結晶,可是,沒有毛主席這樣的胸懷,沒有毛主席這樣的智慧,沒有毛主席這樣的人民立場,你倒是“結晶”一個給大家看看?
——作為一名出色的“教員”,毛主席還有著獨到的“教學思想”。毛主席曾回憶他在抗大講課的情形,“不能照書本去講,那樣講,聽的人要打瞌睡。自己做準備,結合實際講,總結革命經驗,聽的人就有勁頭了。”脫離實際的講課不僅使學生缺乏興趣,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且還背離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毛主席講課時不僅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形式多樣,且富于變化,而且十分注意語言藝術,生動活潑、幽默風趣,深受學生歡迎。著名語言學家邢福義曾說過:“在語言運用上,毛澤東主席既是高超的理論家,更是卓越的實踐者。”誰都不能否認的是,對現代漢語貢獻最大的,一個是魯迅先生,一個就是毛主席。今天即便是反對毛主席的那些人,一不小心也會說出毛澤東式的語言。
——對于學校的教育,毛主席在“五七指示”中指出:“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這樣革命性的“教學理念”難道不是徹底站在勞動人民立場、最為前沿、最為先進的教學理念嗎?
毛主席不是不重視教育,恰恰相反,毛澤東時代比任何時代都更加重視教育。而且而且毛主席注重教育的公平化,他在建國初期要指示周總理要立即取消“貴族學校”。毛主席要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教育事業,要的是確保勞動人民掌權的新式教育,而不是那個追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會導致兩極分化的舊式教育。今天,像筆者這樣的底層,女兒在公辦學校還能遇到開頭提到的那樣的好老師,不也得感謝毛主席留下的遺產嗎?當然,也得“感謝”吸血鬼沒有把教育產業化進行到底。
孔子的“有教無類”在私有制下只是個空想,毛主席卻通過公有制把它變成了現實!
面對以上這樣的“教學”成就,這樣的“教學”理念,從孔子到陶行知這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大家,有哪個能與毛主席相媲美?
所以,在1985教師節來臨之際,請告訴我們的孩子,請告訴他們的老師,毛主席才是最偉大的人民教師!
1970年,毛主席在接見斯諾時說道,“‘四個偉大’(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我還是當教員,其他一概辭去。”看來,毛主席最中意的還是“教員”這個稱呼。
如果要給天下的教師們選一個節日,那就選在最能體現毛主席教育思想的“五七指示”發出的5月7日吧!
僅以此文紀念偉大的革命導師毛主席逝世45周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