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過聽過一句話,叫做一個人真正的死亡,不是死去,而是是被人遺忘而消失成灰燼。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太多的人向死而生,但是他可能是這最特殊的那個。他所做的事,遠遠超出了以國界劃分的范疇。不但漂洋過海,甚至傳遍全世界。
他給這個世界的被壓迫人民帶來了光明,很多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人,至今都懷念他。
孩兒立志出鄉關之時,他孑然一身,腳下是飽經滄桑滿目瘡痍的土地,身邊是愚昧麻木的勞苦大眾和作威作福的地主買辦。而他的手里握著的武器,卻只有自己的性命。他其實都只是個普通人,一個從未放棄過初心和理想的普通人。
他是敢愛敢恨喜怒形于色的意氣少年,他是敢做敢當有膽有謀的真心英雄,他是怒發沖冠憑欄處行俠仗義的孤膽俠客,他也是口無遮攔嬉笑怒罵的段子手。他唯獨不是面不改色的廟里供奉的佛像。
在那個軍閥混戰、列強橫行的年代,是他一次次地將中國革命拯救于失敗的邊緣,建立人民自己的武裝、反圍剿、四渡赤水等等都離不開他的身影。在一片質疑和嫉妒的聲音中,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從未停止。
留洋派排擠他,讓他靠邊站。他的戰友質疑他,問紅旗還能扛多久。就連他一手帶出來的隊伍也不喜歡他,打到哪吃到哪不舒服嗎?為什么要發動群眾辛辛苦苦搞革命根據地?于是他一次次被排擠,一次次被針對,一次次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又一次次在生死存亡之際被拉回來給大家找條活路。
終于,最后成立了一個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圣地,那時候的延安,是無數有志青年心目中的凈土,其存在的意義,就是支撐無數中國人抗爭到底最后的動力,如果沒有延安,請問當時的中國青年們應該去哪里?
從他干革命開始,就有很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是私敵。他始終如一,貫徹始終的,從來都是作為革命家解放者的身份。他一生都在戰斗,為無產階級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解放而戰斗。
1975年8月的一個夜晚,他由身邊的幾個工作人員陪著看一部表現革命英雄主義的老片子《自有后來人》,京劇《紅燈記》就是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改編的。當銀幕上的革命者走向敵人刑場英勇就義時,畫外響起雄壯、低沉、有力的國際歌的樂聲。
本來,電影將近結束,放映時間已經很長了,他把頭仰靠在沙發上,兩手隨意搭在沙發扶手上,顯得很疲憊了。但《國際歌》的樂曲一響,他立刻把頭向前移動一下,身子也挺得直直的,還把他的中山裝的衣角拽了拽,一副正襟危坐的神態。然后他側臉見身邊的護士小孟依舊歪靠沙發坐著,便輕輕捅了她兩下,意思讓她也坐好。
到了垂暮之年,他依舊是那個一生都是為實現英特納雄耐爾而奮斗的戰士。甚至晚年那一場押上剩余生命和后世聲名的孤獨探索,讓他成為了無產階級永遠的導師。
我曾經看過一條新聞,一位失憶的老人迷路了找不到家,警察叔叔費盡口舌也不能讓老人家接受救助,直到警察輕輕哼起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一個毛澤東”,聽到他的名字,老人家的眼睛瞬間被點亮了,問:是他讓你們來救我的嗎?警察使勁點頭:“是,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讓我們來帶你回家的”。
老人安靜的上了車,順從的接受了救助。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老人可能忘記了一切,卻無法忘記他,大概老人終其一生都會記得毛主席是老百姓的大救星。
我想這就是過去這么多年了,人民的答案為什么依舊是他,因為他的答案是人民。
有很多人調侃,2021和1921是如此的相像,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帝國主義的嘴臉還是一樣的無恥和貪婪。而共產主義的幽靈也從未走遠,而他,依然在時代的前方等待我們,舉目望去,在歷史的地平線后,是一片霞光燦爛的遠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