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佟學作詞、云朵演唱的歌曲《新東方紅》在網絡上引發了廣大網民的強烈抨擊。
這首歌的要害在于:它一方面從標題上碰瓷了勞動人民衷心歌頌人民領袖毛主席的經典革命歌曲《東方紅》,一方面又用“冰雪融”這樣的字眼,把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在前三十年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輝煌歷史,比作“冰雪寒冬”、一片黑暗,用心可謂極其歹毒。
不過,筆者對于這種不倫不類的歌曲的出現并沒有那么義憤填膺。從廣大網友的反映來看,這種歌曲篡改其實起到了很好的“反面教員”作用,充分暴露了創作者的反人民立場,哪怕是在年輕人為主的B站也引起了集體反對。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流行起一股“改詞”潮,很多經典的“紅歌”歌詞都被認為是“時代產物”、“不合時宜”,而遭到篡改。
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刪除毛主席”:如《我們走在大路上》把“毛主席領導革命的隊伍,劈荊斬棘奔向前方”改成了“共產黨領導革命的隊伍,劈荊斬棘奔向前方”;胡松華將自己創作的《贊歌》歌詞中的“感謝偉大的共產黨,祝福毛主席萬壽無疆”改成了“美酒飄香鮮花怒放,歡樂的歌聲飛出胸膛”;《金瓶似的小山》把“北京城里的毛主席”,改成了“東方升起的金太陽”;《為偉大祖國站崗》把“毛主席就在我身旁”改成了“五星紅旗就在我身旁”;《紅太陽照邊疆》,把“毛主席領導我們勝利向前方”改成了“共產黨領導我們勝利向前方”;《咱們的領袖毛澤東》,不僅將毛澤東的名字挖掉了,連“挖斷了苦根翻了身”也挖掉了……
還有一類是將經典紅歌中的“革命性”內容閹割掉:如原本有三段歌詞的《歌唱祖國》在絕大多數場合只唱第一段內容,主要就是為了回避第三段中的“我們領袖毛澤東”;1957年發行的憶苦思甜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在新時代演繹的時候就只剩下前面主歌部分的反復吟唱,歌曲高潮以及精華所在的副歌部分(“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完全聽不到了;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映山紅》,后來演繹的各種版本基本不去唱“映山紅喲映山紅,英雄兒女喲血染成;火映紅星喲星更亮,血染紅旗喲旗更紅;高舉紅旗喲朝前邁,革命鮮花喲代代紅”這段副歌……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夠真正打動普通工農群眾的藝術作品,恰恰是能夠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反映工農群眾的生活、反映工農群眾的情感。
而經典紅歌正是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年代,人民群眾及音樂工作者對毛主席、共產黨及新中國深厚感情的凝結,因此也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階級立場。紅歌不是不能改編,而是大多數改編打著“與時俱進”的旗號,完全站在“非毛化”、“非黨化”、“非無產階級化”的立場進行改編,普通的工農群眾又怎么可能喜歡呢?
改編者的做法等于是自絕于人民,是自身立場的充分暴露。
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道:“在拿槍的敵人被消滅以后,不拿槍的敵人依然存在……”拿槍的敵人不是最可怕的,人民很容分辨出來;不拿槍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他們可以偽裝成人民。所以,毛主席對尼克松說:“我喜歡右派”。
打著毛主席的旗號干壞事,遠比打著反毛的旗號干壞事,迷惑性更大、危害更大。這導致那些沒有經歷過毛澤東時代或者對毛主席了解不深的人,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算在了毛主席頭上,這對毛主席來講是一種嚴重的污名化。
所以,歷次發生的“刪除毛主席”的事件的性質固然是非常惡劣的,但并不全是壞事。從幾幾開到一腳踢開,是一個暴露,是一個告白,是一個宣示。
這正應了毛主席那個話,“被敵人反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對待毛主席的態度是檢驗一個人真實立場的試金石,“不拿槍的敵人”暴露的越多,暴露的越明顯,不是越好嗎?施加于毛主席身上的種種污名終將被洗去,越來越多的糊涂派,也將重新拾起毛澤東思想這本勞苦大眾的“圣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