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華西大隊成立五十周年兼紀念人民公社成立五十三周年
認識華西村——大陸“第一村”
華西村原名華西大隊,位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是個江南小村,比1958年4月20日中國農民為了修好水利自己便集中組織起來創立了第一個人民公社——河南省遂平縣成立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晚了三年即1961才成立。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千萬分之一。當時全大隊共有3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集體所有制以來就是中國農村的先進典型,上世紀八十代初中國農村普遍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華西大隊實行大隊統一核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即“包產到戶”的小崗村模式,華西村卻頂著巨大的壓力還是實行大隊核算。在我國農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華西大隊改為華西村。
大隊變大華西村-一村兼16村
華西村從2001年起,吳仁寶和華西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統”(一分,就是村與企業要分開,把新合并的16個村規劃成12個村,合并后的原村委會還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選舉。五統,一是經濟由華西統一管理,二是勞動力在同一條件下統一安排,三是福利由華西統一發放,四是村莊由華西統一規劃建設,五是華西村黨委統一領導。) .和周邊的16個村一起組成了大華西村,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擴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2000多人增加到5萬多人 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華西村人均工資收入12.26萬元。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華西人的收入是全國農民的41.76倍、城鎮居民的13.01倍。
華西人始終堅持集體所有制原則,努力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奮斗,服從分配,實績到位”的華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全村產業結構隨著形勢的變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華西特色,基本實現了農村城鎮化,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
1:堅持走集體所有制名揚天下
華西建村初,是偏處一隅,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小村落。六、七十年代,以革命的集體主義精神,改變生產面貌,奪得糧食連年高產,吸引著市內外、省內外眾多的參觀者。1978年起正式對外開放,它堅持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先進典型和旖旎的江南田園風光吸引了來自五大洲的人們, 已有109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到華西訪問、旅游。 1994年參觀華西的國內外賓客達80多萬次。
2:家家百萬富翁
1961年建大隊,那時年分配水平只有五六十元,社員“吃糧靠集體,用錢靠自己”,地薄、隊窮、人心散。如今村民住大房子,開小車子,房子都在400平方米以上,村里有小轎車400多輛,村民存款少的有100多萬元,多的有1000多萬元,攝像機、等離子彩電、中央空調等各種高檔用品成為尋常之物,家家有人出國旅游過。
3:互助互愛
“六愛”: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成立了別具一格的“精神文明開發公司”,每周村民開大會,每季黨員開大會,書場、劇場、溜冰場等各種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4:黨群魚水情
“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干部不聽群眾話;不怕群眾不聽話,就怕干部說錯話”。華西村的干部堅持有事同群眾商量,群眾盼望的,馬上就辦,而且一定要辦好,群眾暫時不理解的,加強溝通引導,等群眾思想覺悟了再去辦。個別人做錯了事,也交給群眾討論,由群眾來評議。華西村的干部一是堅持勤奮學習,二是傾聽群眾呼聲。“老百姓是最講良心的,干部為他們做了好事,他們會記住。干部虧待了他們,他們也記住。他們記住的不是你個人,而是共產黨,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同黨的威望緊密相連。”
5:人盡其才
“量才錄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財”。華西村先后舉辦了英語、紡織、冶金、管理大專班,與國內10多家大專院校建立了紡織、冶金和“三農”研究所。吸引了2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前來創業,外貿公司90%員工為大學畢業生,與美、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做起網上生意。華西旅行社連續4年躋身“全國百強旅行社”,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超百萬人次。
6:老有所養,安居樂業,兼濟天下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少數人富也不是社會主義,一村富了不算富,先富必須帶后富”。華西村先后為20多個省、自治區舉辦了100多期基層干部培訓班,直接培訓1萬多人,帶動了10萬人脫貧致富。2001年以來,先后有15個周邊村加入華西村,為周邊村直接和間接解決了1萬多人就業,老人按月領養老金,如今還在全村境內開通了兩路公交車,有1000多戶村民喜遷新居。
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2009年,華西村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村,華西村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是中國目前最富有的村子。 2010年,中央黨校“三農”研究中心授予華西為全國“三農”實踐基地,還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范村民委員會、全國文明鄉鎮企業、全國鄉鎮企業先進企業、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等多項榮譽。
吳仁寶從華西大隊成立的1961年就擔任華西大隊黨書記,帶領全大隊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6年全村實現銷售超300億,2010年超500億元,每戶村民的存款最低600萬元--2000萬元。華西村黨委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經營管理之路。他們在處理積累與分配的問題上一直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少分配、多積累,少拿現金、多入股,凡村辦企業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領取30%的工資,其余的70%存在企業作為流動資金,到年底一次性兌現。獎金通常是工資的三倍,但并不發給職工,而作為股金投入企業,第二年開始按股分紅。對承包企業的超利潤部分實行“二八”分成,二成上交村里,八成歸企業分配。留給企業的部分,10%獎給廠長,30%獎給管理人員,30%獎給職工,30%作企業積累。承包者個人所得的獎金以入股形式留在企業,作為風險抵押金。
二:華西人50年堅持集體所有制,堅持艱辛創業,使華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村民知識化:49年之前華西村沒有一個中學生,絕大部分是文盲,讀到小學已是“文化人”。現在初中以上的村民占總數的86%。其中大、中專生200余人,還有3名青年曾出國留學。通過引進和培養,現有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00多人。村領導班子里有大學畢業的18名。還培養了英語、日語、俄語、德語等六種語言的翻譯人才。
二:舊貌變新顏。過去,零零落落十二個小村落,建村后小村并大村,茅房、矮房變新房。現在,戶戶住上了水、電、氣配套的別墅樓。村內娛樂、休閑、體育、購物、旅游設施配套齊全,已是一個萬人規模的小城鎮。華西在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切實加大新村公共設施建設,美化村容村貌。過去的泥路、小道,已經全部脫胎換骨,變成平坦、寬闊的水泥路。田邊綠樹成蔭,河塘黃石駁岸,工廠整齊清潔,地面草坪成片,鳥語花香,人人喜氣洋洋,初步建成了社會主義現代新農村,成為江南田園風光旅游中心。村內旅游設施完善,可同時容納3500人食宿。
三:一村兼16村——華西村更名為華西新市村
經江陰市政府批準,華西村最近正式更名為“華西新市村”。 2001年6月,華西村周邊的三個行政村加盟華西村,合并成為華西一村。此后,華西村周邊的20個經濟薄弱村先后加入華西村大集體。10年間,華西村發展快速倍增。據悉,華西新市村將在新10年里投資200億元用于民生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村莊里的都市”。他們通過有償兼并、開發合作等辦法,擴大了6000余畝耕地,3000余畝山地,還在寧夏和黑龍江開墾荒地10000余畝。
四:工業產品變多變好。1977年,華西從小敲小打的手工業,為農業和生活服務主要建筑的小產品。現在,引進了許多“洋”設備,辦大廠高科技,創名牌,搶占國內外市場。全村58家企業,已形成帶管、毛紡等六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10000多只產品的生產規模,有50多只產品獲省、市和國家優質產品稱號。“華西村”牌系列酒、煙暢銷四方,“仁寶”牌、“華西村”牌西服、襯衫等產品已成為“三真”(說真話、售真貨、定真價)、“三公認”(用戶公認、專家公認、主管部門鑒定公認)產品。
五:共富。華西發展合資、合作聯營、股份、私營等多元化、混合型經濟,加快了經濟發展速度。全村現有固定資產21億元,一、二、三產總產值人均300萬元,比建村初期人均300元,增了一萬倍。 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采用多種形式的分配方法,確保村民收入年年遞增。全村的公共和村民生活設施比較完善,家家達到“八通”。全村做到沒有一個暴發戶,也沒有一個貧困戶,家家都是余錢戶。家家有人出國旅游,人人就業,安居樂業。美國客人來華西村訪問時說:“像這樣的社會主義,我們也要!”
六:富幫窮。華西富了,堅持“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災區。20多年來,共向國家繳納稅金3億多元,人均繳納稅金20多萬元。集體拿出5000余萬元,支持鄰村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鄉鎮企業。華西人本著扶貧先扶志,扶貧先育人的豪華的別墅精神,花較大的精力和財力,為中西部地區培訓干部100多期,累計1萬余人。
七:農村城市化。與中國大部分地方農民硬要擠進城市抱棄農村進行城市化不同,華西建全國第八高的金牛大廈,讓城里人到華西村消費,讓城里有的華西村都有甚至還超過城里。2011年9月5日,1噸重的金牛(價值達3億元)已安裝到華西村的“華西增地空中新農村大樓”。這座設計高度328米、74層的大樓總投資超過15億元,名列中國第八高樓,為世界高樓第15位,并在2011年10月8日華西村建村50周年時投入使用。 10月8日 ,由華西村村民每戶出資1000萬元,籌資30億元人民幣建起高328米的“黃金酒店”——龍希國際大酒店剪彩開業。 該酒店是中國國內最大的單體酒店之一,也是華西村為迎接和慶祝華西五十年村慶的一大獻禮。而酒店開業后更顯豪華,頂部的61層會有空中花鳥園、空中游泳池;酒店二樓則設有2000平方米的購物區。帶領華西發展的傳奇人物吳仁寶曾幽默地談及大樓改328米是因為北京最高的樓328米,華西村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筆者小人之心度吳老之腹其實是在諷刺三十年以來中國執政最高層,因為高層要求是分田到戶的小崗式大包干,華西居然頂風實行集體所有制從而變成中國“第一村”,說這話也許是出于自保和諷刺。
八:飛機旅游看華西
中國第一個進口美國飛機的村子大搞旅游業,華西村花費9000萬,在2010年夏天,向美國麥道公司、法國歐直公司分別購買了型號為MD902和型號為AS350B3的兩架直升機,推出“空中看華西”活動。 兩架飛機現有十人團隊,包括飛行員、機務、安檢等。至今已有近1400名華西村民參與,其中最小年齡不低于9歲,最高年紀不超過70歲。目前飛機申請的航線主要位于華西村上空,以機場為中心,半徑為4公里的范圍之內,飛行高度在300米以下,飛行一圈約15分鐘,每次搭乘2-4名村民。據悉,這兩架飛機平均每小時的飛行運行成本為3萬元左右,每天平均飛行2-3個小時。
、
華西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已超過200萬人,旅游業日益成為綠色產業。華西的“空中旅游項目”已醞釀多年,早在建村35周年、40周年、45周年的時候,村里就特地從外地租了幾架直升機,讓村民們初步實現了空中看華西的愿望。 而經過村黨委會討論后,一致認為目前長三角還沒有正規的空中旅游項目,這是一塊空白點,如果華西村先行起來,可以在日后成熟的市場中搶占先機,立足華西,輻射長三角。老書記吳仁寶更是直接表示,華西買飛機,既可以讓村民和賓客“空中看華西、看江陰”,又可以“南看蘇錫常、北看通泰揚”。 2010年夏,華西村花費9000萬從美國購買直升機,發展空中旅游。2011年5月初,有消息稱華西村將來的發展目標是籌建自己的航空公司。
華西村目前正在向國家民航局遞交申請籌建自己的航空公司,在此前提下,飛機只能以托管形式委托給上海的一家公司管理,兩名飛行員也是外面聘請的。 對于直升機的未來,華西村顯得雄心勃勃。然而,飛機好買,飛行員難找。雖然前景樂觀,但低空空域開放發展目前最大的難題之一是飛行員嚴重不足。目前,我國持有執照的通用飛機飛行員不到2000人。華西村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已經與國內兩大專業培養飛行員的高校合作,預計培養100名飛行員,他們將全部是華西村的員工,以實現“華西人飛華西村”的愿望。 華西村的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擁有五架直升機、一架公務機。其他的飛行航線也在報批之中。
華西村內設有中、高檔床位3500多張,餐飲一次可接待5000多人,適合各類層次消費。華西村自1974年經國家批準對外開放以來,已成為江南田園旅游中心,共接待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來華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