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眼鏡大王欠債20億出逃 溫州老板集體失蹤名單瘋傳》的報道再度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由“‘老高’來了”和《溫州老板怕被誤會因借貸問題“跑路”不敢關手機》看溫州民間借貸模式,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不是,此是“龐氏騙局”呢,還是高利貸呢?亦或者說,“龐氏騙局”和高利貸本就是沒有什么區別的孿生兄弟呢?
據資料介紹:“龐氏騙局”源自于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1878-1949)的意大利裔美國人;1919年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人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后,龐齊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于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齊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沖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后人稱之為“龐氏騙局”,意思是指用后來的“投資者”的錢,給前面的“投資者”以回報。2008年發生在美國華爾街的“麥道夫事件”,讓我們見識到什么是“龐氏騙局”,以及它對金融、社會、家庭和個人所造成的危害。
又據資料介紹:高利貸是指索取特別高額利息的貸款;有的地方叫大耳窿、地下錢莊等稱謂。這些現今稱為“放數”的放債人向“高利貸”借錢,一般毋須抵押,甚至毋須立下字據;它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自清光緒初年至1946年,我國境內民間的高利貸有驢打滾、羊羔息、坐地抽一等種類,“驢打滾”之利滾利,是最厲害的復利計算形式。
從資料介紹不難看出,其關鍵都在于高額的利息;但是,什么樣的產業\實業能夠產生如此高額的利潤來支付這高額的利息呢?恐怕除了軍火、毒品等有數的商品外,沒有什么產業能夠做到了吧。
由此前《江蘇泗洪 瘋狂高利貸催生貧困縣出現寶馬鄉》、《廈門連爆高利貸崩盤大案 民間資金流待疏導》這類現實來看,稱之為是“龐氏騙局”式的高利貸,是不是更貼切呢?就如《民間借貸金字塔鏈條:一人跑路上千戶血本無歸》這類高利貸來說,其又是不是“麥道夫騙局”的翻版呢?
題為《溫州市委書記:應對民間借貸風險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一文道:“公檢法將嚴厲打擊暴力討債”可從題為《江蘇泗洪高利貸崩盤 村民活埋上線灌辣椒水討債》報道來說,恐怕是一廂情愿;特別是《溫州高利貸老板潛逃被抓 八成債主為當地公務員》報道的“溫州當地政法界一些人士也告訴記者,官員私人資金進入民間高利貸的情況‘非常普遍’\官員資金進入高利貸不僅普遍,且明顯\今年年初,溫州市龍灣公安局在偵查周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時,發現債主名單中的人均為當地司法機構人士,牽涉的受害人資金從 2000多萬、1500萬、2075萬、3500萬到8000萬不等\‘你一般的級別或者額度,人家高利貸還不要你。’龍灣的一位公職人員私下告訴記者,‘通常的規則是,我幫你辦事,你幫我放高利貸,互相利用,其實形同一種變相的行賄行為’”所述屬實的話,暴力討債又怎樣打擊呢?何況,從古今中外已發生的事實來看,高利貸基本必然會伴生出黑社會和暴力討債行為。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從眾多報道看,不論是信泰集團,還是此前的江南皮革、三旗集團、港尚記、波特曼、天石電子等均是當地知名的民\私營企業,信泰集團更是被稱為中國的眼鏡大王,這都與“中小”二字不搭界吧,以此來說中小企業貸款難等問題,難道不是南轅北轍嗎?
其實,不論是“龐氏騙局”,還是高利貸,其核心的關鍵都在于沒有實業、或實體經濟的支撐;或者說,有些高利貸雖然有實業支撐,但卻并不能夠產生足以支付高昂利息的利潤,因此崩盤是可以預期的。就中小、微型企業貸款難來說,銀行的逐利性、追逐資源要素優配才是問題的本源所在,這與企業所屬性質并沒有什么關系;看看美歐、日本、韓國等等國家的中小、微型企業,有多少貸款易呢?
有意思的是,美國“次級住房按揭貸款”起源于其房地產市場的高額利潤,進而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這三大著名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給予了這類債券3A的最高評級;而由已曝出的高利貸崩盤事件來看,眾多高利貸資金也是流向了能夠產生暴利的房地產市場(或許不少還流向了暴利的高速公路),此時,某些主流經濟學家、論者卻在振臂高呼高利貸利國利民,呼吁全民參與放高利貸。然而,3A級的次級債亦然破滅了,高利貸離徹底崩盤還遠嗎?迄今為止不僅“麥道夫們”紛紛的顯現,美國政府支持的房利美和房地美還在泥沼中苦苦掙扎,高利貸又將呈現給我們什么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