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康菲官方網站上以“鉆井平臺漏油事件提升知名度”為由在中國“招聘業務精英”的廣告再次羞辱中國人。
與動車追尾事故中耍賴吹牛做秀不同的是,很多人對康菲漏油這樣的大事似乎漠不關心。前者,涉及到的是人的生命,對人的尊重;后者不僅是環境保護和實際利益,也是國家的尊嚴,卻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和處理。
為什么很多人不太關注康菲漏油的事呢?原因很簡單,這是來自美國的皇親國戚的事兒,也就是外資的法內特權。由于幫閑文人及磚家學者通力合作,康菲漏油事件讓中國人有點為難。
康菲公司與中海油在中國渤海灣合資共同開發中國海上油田,也就是中海油把油田送給康菲公司開采,然后雙方按照51%和49%的比例分成。康菲漏油事件發生以后,中海油有關人員并沒有站出來說話,有關部門的高層人員也不表態,只有國家海洋局等少數人在與康菲公司周旋。在這次漏油事件中,康菲的傲慢與無理,有如當年大清的皇親國戚。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是洋大人的事,似乎可以高抬貴手,這就是某些中國人倡導的的西方價值。
不同于以前,除了價值觀以外,現在講究的是法治精神,致力于為以西方標準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康菲公司之所以有恃無恐,依仗的恰恰是最高罰款不能超過20萬的中國法律,而這個所謂的法律條款,又恰恰是在康菲公司進入渤海灣時制訂的,與WTO條約同時產生,幾乎就是為康菲公司掠奪式在中國采量石油量身打造的法律。此外,中國法律規定,只要向法院繳納一筆押金或者有一定資產擔保,外資公司或國內公司就可以讓當地法院凍結任何一個中國公民的財產,并且可以無期限凍結。這些法律足以讓“管閑事”的中國人望而生畏。由此看來,康菲在中國的特權比當年租界內的洋大人更加特殊。
會不會再有一個康菲公司出現?又會有多少有站出來說話?誰也不知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