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妨先看兩條相關時訊,然后再繼續討論。
【1】美國會議員再提人民幣議案 外交部回應:別搞保護主義
據東方早報2011年09月15日報道,每隔幾個月,美國國會總會對人民幣施壓一次。據路透社報道,一直揪著人民幣問題不放的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13日又表示,將在未來幾周通過迫使中國停止壓低人民幣匯率的議案。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昨日則第一時間對此回應稱:“我們敦促美國會有關議員認清中美經貿關系的重要性和互利共贏的本質,不要尋找借口對中國搞保護主義,以免損害中美經貿合作大局”。
據報道,里德13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關于人民幣,這也是一個就業的法案。”他還強調,參議院將通過一個獨立的方案,并已得到共和黨的支持。美國經濟至今仍未走出金融危機后的低迷,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加之中國對美國巨額貿易順差(2010年高達2730億美元),美國不少經濟學家和議員指責中國故意壓低人民幣匯率,取得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不過昨日也有分析人士稱,目前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對迫使人民幣升值的法案興趣并不大。眾議院籌款委員會貿易小組主席布拉迪表示,因為人民幣匯率問題對進口中國產品提高關稅“懲罰”的是美國的消費者。他說:“中國的貨幣是一個老的、重要的問題,但并不是我們面臨的唯一挑戰。”布拉迪說,初秋之時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將就中國貿易問題舉行聽證會,涉及中國本土創新的要求、知識產權的侵犯、重要原材料出口限制、資本流動限制等問題。
去年,美國眾議院曾通過一個法案,將“貶低貨幣”視同為出口補貼,允許美國公司對取得這種不公平優勢國家的出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但該法案最終未能在參議院通過。昨日,可簡單理解為人民幣官方匯率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3945。以此計算,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漲幅已逾3%。
【2】“雷人”房產廣告暗示:“買得起房子的就是人,買不起的就是猿”
據浙江在線2011年09月15日訊,住在杭州“口水樓市”論壇里掛出一個帖子,專門曬房產廣告,打頭的就是杭州某房企在濱江區的一個樓盤的廣告,廣告詞是這樣寫的:“老家的人都說,我在杭州事業很成功。我卻總覺得,在杭州有一套房子,才是真的成功。”廣告詞看著并不浮夸,被這么一曬,卻引來無數“板磚”,論壇上有人罵,微博上也是口水一片。
買房人都“傷不起”
有客氣一點,如網友sswwjj888留言說:“在廣告公司(做)創意的人,就是這個社會最底層的人,無非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但取笑,就不對了,畢竟罵了自己。”也有在杭州打拼多年,至今仍買不起房的網友,看了直斥:“這不是把我們這么多年的努力都否定了嗎?在杭州沒有房子就不算成功,這是什么邏輯?”杭州的樓盤廣告常被詬病過于浮夸,滿眼“豪宅”、“至尊”,辭藻華麗卻不知所云,難得有一則看上去很樸實的廣告,卻因為言語之間顯得不近人情而備受譴責,連開發商自己都沒有想到,只能嘆買房人真是“傷不起”。
如果這則廣告算是“傷人”,還有“雷人”的。在去年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董藩“丈母娘推高房價”的理論最盛行的時候,杭州也有樓盤曾經借用丈母娘理論做廣告,說“你可以不買房,除非擺平丈母娘”。還有網友,做了鄰近兩個樓盤的PK,看誰更能“搞定丈母娘”,使得該樓盤的搜索量達幾十萬,成為一時熱門。這則廣告之火,甚至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借以說明80后買房結婚的現實問題。雖然“雷人”,但至少火了一把。
還有更“雷”的。某城市公寓,廣告語說“如果你不能給她一個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言詞直白讓人瞠目,被網友稱為“二奶樓”,指責其“傳遞的是什么樣的價值觀”。后來這個廣告被網友“人肉”搜索出,是臺州的一個樓盤。
是說了真話傷人,還是目標客戶明確
房產廣告上的內容太赤裸裸,引起了很多爭議,有人說這是“說的都是實話,實話都不中聽,真話才會傷人”,也有人說這是不顧社會公德和道義。南京曾有一個樓盤的房產廣告,也是引起了廣泛爭議,只有一句話:“價格都不能承受,還談什么生活享受?”房價高企,早已飽受詬病,為了一套房子,多數年輕人不得不成了“啃老族”,還要在今后的十幾二十年里背上沉重的房貸,這一切已經談不上“享受”了,開發商再說出這樣的廣告語,難免有居高臨下之嫌。
“如果換個角度看,其實這句廣告也可以理解成,如果房價都不能承受,那么就談不上生活享受,所以這可能是一個低價入市的樓盤,以爭取工薪階層的購房者為目標客戶。”從事房地產廣告策劃多年的一位業內人士坦言,其實有時候廣告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不同的人來解讀就有了不同的含義,特別是在高房價的前提下,購房者都“特別脆弱”。
海口有一個樓盤,用了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來反映住房與身價的關系,從廣告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想法,簡單明了,但在購房者看來這卻是一種侮辱,要求有關部門查處這則廣告,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則廣告隱含了“買得起房子的就是人,買不起的就是猿”。甲乙雙方的理解大相徑庭,這與杭州這則“在杭州有一套房子,才是真的成功”的廣告頗有相似之處。
客觀地說,杭州的房產廣告倒是沒有太多的有違社會公德的問題,多的是“隱射”和“暗示”。比如杭州很多樓盤從戶外廣告到效果圖都很喜歡用外國人做形象代言,以此作為一種生活品質的象征。曾有樓盤在戶外廣告中,使用了多位國外知名設計師和音樂人的頭像,讓人誤以為這些曾經或正在影響著世界的人都是這個樓盤的代言人,或者在這個樓盤買了房子,其實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廣告傷人于無形,雖然目前有對廣告用詞的監管,但多數停留在用詞的規范上,對其表達出的滋味,卻沒有具體的界定。
【3】網聞博評:中國人為何“傷不起”?
因為已經傷痕累累,所以就“傷不起”。因為受傷的總是弱勢,所以就“特別脆弱”。這或許便是中國人對“語言暴力”的敏感病根,也是當今中國社會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這種心理敏感與脆弱,也并不是現代“時髦病”,而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百年沉疴。因此,盡管最近30多年來,西方列強一再教導中國人不要“延續仇恨”,不要有“受害者心理”,要盡快邁入世界上正常的成熟民族行列。但遺憾的是,中國人至今還是這樣“特別脆弱”,依然是這樣“傷不起”!
看來,“心病”還得用“心藥”,“老病”還得查“病史”。一句“絕不會延續仇恨”的明誓,并不能了卻活生生的“傷不起”病癥。
買不起房、上不起學、看不起病,這“民生難”的“三座大山”是怎么來的?還不是房改、教改和醫改給改出來的嗎?而這種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接軌的源頭,還不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嗎?中國當今的高房價及“輸入性通脹”,還不是美聯儲濫印美元造成人民幣“外升內貶”的雙重盤剝導致的嗎?難道這就是“中美經貿關系的重要性和互利共贏的本質”嗎?
當下之時,進一步“迫使人民幣升值”,對進口中國產品提高關稅“懲罰”的是美國的消費者,這只是美國在短期內如何“盤剝”中國的兩難選擇。其更長遠更心狠的手法,則是“涉及中國本土創新的要求、知識產權的侵犯、重要原材料出口限制、資本流動限制等問題”。把這種含蓄的外交語言換成通俗話的來講,就是保持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壟斷管制和“專利費”的征收,就是中國要將包括稀土在內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繼續以“賣白菜價”出口,就是讓華爾街金融巨鱷自由馳騁吞并中國的金融和能源及軍工等“國企壟斷”產業,就是徹底操控中國的實體產業和國家經濟命脈。而在此期間,施壓人民幣升值只不過是“順手牽羊”的策略,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最后的收官之戰,才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水到渠成”,也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以便能夠讓華爾街金融壟斷寡頭與美聯儲聯手自由操控。
更通俗來講,最后就是完全剝奪中國的貨幣主權,把人民幣變成“世界貨幣”的“子幣”。從“開關通商”,到市場經濟“國際慣例”接軌,再到世界金融壟斷的貨幣操控,這就是全球“貨幣殖民”時代“美元帝國”的中國戰略。
美國的這個經濟戰略實施,實際上是“冷戰”時代“和平演變”戰略的繼續。其向中國輸入的“普世價值”,便是換了個馬甲的“文化鴉片”。其所謂的人性人道,就是激活人的自私物欲原始本性。其所謂的自我自由,就是放開手腳不擇手段地積斂金錢財富。其所謂金錢財富是個人價值與奮斗成功的衡量尺度,就是赤裸裸地宣揚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其所謂的名牌時尚和追星與“造星”,就是赤裸裸的名利場“炫富”。而“拜金”與“炫富”,就是要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窮人在西方富國面前自慚形穢而失掉尊嚴。
在“拜金”與“炫富”誘惑上道之后,西方富國便開始布道“致富秘訣”。這堂“入門課”,就是所謂的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接軌。如果實習效果不佳,譬如出現了社會腐敗和貧富兩極分化的“不適癥”,那么接下來就進入體制改革攻堅的“診病”和“治病”階段了。這時的全球通用“處方”,就是所謂的自由民主“普世價值”。如果還不奏效,那么就再“普世價值”一遍,也就是所謂的“政黨輪替”。就像現在的“阿拉伯之春”,便已經是第二次“普世價值”的革命了。假若還依然不奏效,那么就再來一次“普世價值”折騰,以致反復無窮。反正這個全球通用“藥方”是不會有錯的,犯錯的總是“得錯了病”的“病人”。要么,咋能叫“普世價值”?
更重要的是,這個“普世價值”的配方標準“專利權”,只能是美國獨家享有。其它西方列強,也僅僅只有一點“分紅權”。這個“世界標準”的壟斷,才是“全球霸主”的最高權威所在。就像市場信用評級的標準,也都集中壟斷在美國所操控的三大評級機構手里。“老歐洲”與日本雖然有看法,但也照樣沒辦法。至于美國政府與標普演的“雙簧戲”,只是為了給世界表現標普評級的“鐵面無私”,并繼續維持這三大評級機構的壟斷地位。
不過,在關于美債危機的內部爭吵中,美國總統與議會的“民主鬧劇”,卻還是把自己的“普世價值”戲給演砸了!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政客,都是按照“選票市場”的游戲規則“勝出”的。所以,政客戲子的木偶繩線,總是牽在幕后“金主”的手里。不管是“驢子黨”還是“大象黨”,也都是在維護各自資本集團陣營的商業利益。所謂的“三權制衡”,實際上是為了平衡最大幾個資本集團利益的角力。這個政治游戲的最高“裁判所”,既不在白宮,也不在國會山,而是在華爾街。政治交易的討價還價,還是那里的金融寡頭最在行且最具權威。因此,美國總統與國會的政客表演越是激情,就反而越是暴露出作秀的虛假。
現在,圍繞人民幣匯率和中美貿易的口水已經開始飛濺,又一幕總統與議會的“普世價值”大戲就要上演了。這里面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哪些是暗語?哪些是戲詞?不要怪中國人太敏感,也不要怪中國人太脆弱,因為中國人至今依然的確還是“傷不起”!
【4】現代“錢奴”的前世今生
無論是“房奴”還是“學奴”,歸根結蒂都是“錢奴”。弱勢群體的名字,就是叫奴隸。這話雖然很直接,也很“傷人”,但卻是殘酷的現實。赤裸裸的真話“傷人”,而花言巧語的假話卻更“害人”。不愿“受傷”,最后就難免落得“受害”。兩害相權取其輕,對弱勢而言歷來就是兩難!
自人類進入奴隸制時代的階級社會以來,便有了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等級之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是從奴隸主階級開始的。縱觀幾百萬年的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個“走出叢林”和“重返叢林”的歷史輪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及其形成的“食物鏈”體系,那是人獸不分的原始野蠻。人類“走出叢林”告別野蠻,首先進入的是人人平等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接著,由于人類自私物欲的野蠻本性復活,便又重新返回了“叢林法則”的野蠻時代,這就是私有制的奴隸社會。
不過,野蠻就是野蠻,奴隸社會的“叢林法則”,也有著野獸般赤裸裸的樸真。奴隸主貴族階級是上等人,破落貴族后代是平民,而奴隸就根本“不是人”。而且,奴隸主還會反復強調,要奴隸們記住自己與“主人”的關系和地位差別。在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最強大的商業城邦之一斯巴達,奴隸們被固定在土地上,從事艱苦的農業勞動,每年將一半以上的收獲繳給奴隸主,自己過著半饑半飽、牛馬不如的生活。在節日里,斯巴達人常用烈酒把奴隸灌醉,然后把他們拖到公共場所肆意侮辱。奴隸們即使沒有過錯,每年也要被鞭笞一次,目的是要他們記住自己的奴隸身份。
但終究因為,奴隸們記憶深處總有一絲朦朧的人人平等潛意識。即使奴隸主再怎么馴化和壓制,奴隸們的“人性”還是開始慢慢頑強地蘇醒了。于是,奴隸主貴族階級的文化精英們,就不得不對奴役的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其中包括,承認奴隸也是人,并解放奴隸,給奴隸們自由。但土地依然掌握在貴族階級手里,奴隸們要生存,就得靠給地主打工糊口。這樣,奴隸主貴族們就搖身一變,成了貴族地主階級。獲得了自由的奴隸們,就成了農民階級。但強勢群體與弱勢群體的等級差別,還依然是壁壘分明。為了讓弱勢群體承認并接受這樣的社會等級格局,貴族階級的文化精英們又編制了一整套仁義道德“天經地義”的說辭。至此,弱勢群體同樣是被奴役,但社會主流的語言,卻已經變得不太“傷人”了。
再后來,有一部分被自私物欲折磨得快要發瘋的貴族精英,感覺到依靠農民土地耕作的自然生產周期,已經難以滿足他們對財富的貪欲。而通過直接搶奪和商業貿易,財富積累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于是,繼承了古希臘商業文化基因的歐洲人,就開始憑借“堅船利炮”進行世界遠洋探險和征服。販賣非洲“黑奴”和在“新大陸”建立奴隸莊園殖民地,就是西方資本列強“先富起來”的發家史。這種世界性的征服、屠戮和奴役,其赤裸裸的野蠻程度,已經不亞于古老的奴隸制時代。這時的話語“傷人”,也是毫不顧忌的。對中國人來講,“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的記憶,以及“華人與狗不得進入”的警示,距今也不過百十年的歷史。
再接下來,也同樣是對財富生產與積累的貪欲,又把西方世界先行帶進了大工業機器時代。這時對弱勢群體的奴役方式,就從靠土地剝削勞動變成以金錢資本來剝削勞動。于是,“先富起來”的貴族群體,就變成了資本家階層,也就是資產階級。而廣大被奴役的弱勢群體,就成了工人階級。直至當今世界,所謂的“錢奴”,依然是弱勢群體。而強勢群體階層內部,也同樣是有等級差別的。這個世界資本金字塔的頂端,是“美元帝國”及其華爾街金融寡頭集團。其次的上流階層,就是老牌的西方列強后世傳人及其資本寡頭集團。其余的廣大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依然被壓在中下層。當然,在各個第三世界國家社會內部,又有了以跨國資本與“洋買辦”和本國資本富豪及官僚權貴為上層,以知識分子和廣大工農大眾為中下層的本土等級格局。
這個時代的強勢主流文化,表現得很矛盾也很糾結。一方面,繼承了傳統農業社會的尊卑貴賤等級思想,并改進成為所謂“橄欖球型”的等級說,即上流階層、中產階級和貧民階層。但不管怎樣進行數據模型的拉拽,這三個等級的劃分依然是“天經地義”的。而另一方面,為了掩蓋階級剝削的本質,緩和階級矛盾,麻痹“錢奴”們的抗爭意識,資本買辦文化精英們就又發明了這一整套“普世價值”說。其核心意圖,又恰恰是以所謂的平等互利和平發展迷幻劑,來極力模糊人與人之間的階級差別,進而掩飾奴役與被奴役的殘酷社會現實。既要維護尊卑貴賤等級格局的“天經地義”,又要強調自由平等互利雙贏,你看這糾結不糾結!
要說從古代奴隸制到“資本奴隸制”是有巨大的文明進步,那么最主要就體現在前者是赤裸裸地在強化奴隸的身份記憶,而后者卻是在極力模糊和麻痹“錢奴”的身份記憶。資本文化精英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也便在于此。人類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培養和馴化,也的確是在與時俱進。
想當年,帝國主義終于夾著尾巴逃跑了,那是中華民族百年浴血抗爭的偉大勝利。而如今,西方資本列強換了個“發達國家”和市場經濟的新馬甲又回來了,我們卻似乎真的已經不認識了。但“錢奴”還依然是奴隸,不要換了個馬甲,就連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了!
【5】鑒古往而知興替,讓歷史告訴未來
亦如網聞博報小社員在此前的《貿易戰爭:斯巴達軍國主義的復活》、《冷戰當頭:為何非要打市場經濟戰》及《美歐危機:讓中國負責的難言之隱》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系列文章所述,回望來路,從“向錢看”爭先富,到接軌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到形成出口導向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再到貧富兩極分化和“黃賭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現在的美債危機和“輸入性通脹”危機,我們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大蛋糕”,卻原來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頂多,只算是給救美國救歐洲救世界作出了“負責任大國”的貢獻。
為何會這樣呢?難道我們不正是從“向錢看”開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貨幣真當成了自己的財富嗎?可到頭來,自己真金白銀的物質財富,卻被“虛擬”給了西方富國,而自己僅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來很美”的數字和不斷貶值縮水的紙鈔!現在,中國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和“輸入性通脹”危機,還看不到盡頭。與其說這是以“東莞模式”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倒不如說是“向錢看”的思維模式已經陷入絕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財。自私自利,反倒自損自殘。
拜金拜富,就得學習世界上最富裕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接著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西學東漸”,西方資本買辦精英通過世界輿論大合唱,順著中國人“向錢看”爭先富的“求學”愿望,又循循善誘地給我們送來了“科技崇拜”、“市場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價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這里面最核心的教義,還是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簡稱“市場經濟”。
于是,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全球財富盛宴狂歡中,世界經濟繁榮景氣時,貧窮的中國人以血汗勞動供養美國和西方富國消費。而當經濟景氣低迷危機海嘯來臨時,遭受“血汗錢”縮水蒸發和“輸入性通脹”打擊最慘重的,還是貧窮的中國人。窮國供養富國,窮人供養富人,這究竟是哪門子的“國際慣例”和“普世價值”?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對敵人的視而不見與寬容,就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犯罪。我們今天實現危機突圍的出路,同樣需要回歸到歷史的起點上再出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