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漸成美軍方“宣傳部”
《壯志凌云2》計劃開拍!湯姆•克魯斯將再度披掛上陣。更令全球影迷和軍事愛好者興奮的是,阿湯哥在新片中的座機已經內定為美軍未來主力、有“世界戰斗機”之稱的F-35“閃電II”。25年前的《壯志凌云》因為宣傳了F-14“雄貓”戰機得到了美國軍方鼎力支持,被譽為戰機“活廣告”,鑒于其強大的公關效應,五角大樓與美國軍工企業對重裝上陣的續集滿懷期待。有評論尖銳的指出:如今好萊塢已成了美軍的“宣傳部”。
軍方用電影“拯救”F-35
事實上,美國媒體在形容《壯志凌云2》對F-35項目的意義時,直接使用了“拯救”這個字眼。作為美軍有史以來最燒錢的武器計劃,近10個參與國對F-35的總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加上嚴重的成本超支問題,很多人對F-35的未來持謹慎態度,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甚至警告說,該機很可能陷入“死亡漩渦”。
去年年底,五角大樓關于F-35的一份內部報告經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后,這款“世界戰斗機”的形象再受重創。報告指出了F-35的“13宗罪”-13處危險的設計缺陷,其中就包括對安全著艦至關重要的尾鉤:知情人士稱.在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航空作戰中心進行的模擬著艦試驗中,F-35嘗試了8次都未成功。由此觀之,《壯志凌云2》為突出主角麥德林的高超技巧,刻意安排著艦鉤故障的情節,也算是承認了該機還有諸多不足。
另有分析認為,在無人機越來越顯現出優勢的今天,花這么多錢去打造一款總是被人挑出毛病的傳統戰機完全沒必要。正如香港某網站評論:“F-35本質上是一種返祖產物……空戰的未來屬于無人機,它們更便宜,續航時間更長。”若此話當真,《壯志凌云2》讓X-47無人機扮演“反派”并被F-35指揮擊落.就有些針鋒相對的味道了。
今年初,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走訪多名資深專家,詢問“在如今預算吃緊的情況下,哪個國防項目應被削減”,得票最多的就是F-35。如今,《壯志凌云》續集開拍“恰逢”F-35遭輿論圍攻.五角大樓及軍火商必然試圖借助電影幫該機說好話,哪怕掙回一點同情分也值得。難怪有人懷疑,F-35此次“飛”上銀幕.二者恐怕暗中出力不小。
傍上軍方才能贏
想讓美國軍方為你的一部電影服務,出動大量的坦克和最先進的戰斗機。對不起,這是你花錢也買不到的。
但對好菜塢的導演們來說,卻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當初,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為拍攝電影《世界大戰》請了400名士兵做群眾演員,在每名士兵身上只需花點兒伙食費。此外,一輛“悍馬”軍車的租金是67美元,而租用一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使用一天,五角大樓僅收取1400美元。
一直以來,好菜塢為電影達到最逼真的效果不惜血本地花錢,但很多時候花錢并不能買到美國軍方的服務。因為五角大樓將形象效益置于經濟效益之上,軍隊的武器庫并非向任何人敞開。
但是,與軍方合作所帶來的實惠又是顯而易見的--從“悍馬”吉普到隱形戰機各式“道具”任其選用,而且,制作成本極其低廉。
在影片《黑影墜落》中,8架直升機、幾名技術最精湛的飛行員和100名士兵的租金共計300萬美元,不要忘了,美國國防部把它們送到摩洛哥參與《黑鷹墜落》的拍攝。
因為有軍方的鼎力相助,反映美軍突擊隊員在索馬里“浴血奮戰”的《黑鷹墜落》一片,在裝備方面耗資也就這300萬美元。與該片高達16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更夸張的還在后面,美國軍方對《變形金剛2》投入了史無前例的熱情:
五角大樓不但讓劇組使用美軍的白沙導彈試驗場,而且還讓他們跟隨呼嘯而過的戰斗機從空中拍攝;
有一部分場景是在海軍的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上拍攝,拍的是海軍陸戰隊也加入攻擊部隊對抗來犯的變形金剛一幕;
此外,接動用的資源大致有:2架A-10戰機,6架F-16戰機,10輛裝甲悍馬,“金騎士”軍方跳傘隊,2輛MIA2坦克,2輛M3A3坦克,2輛自行導彈發射車.2輛裝甲車,軍用炸藥和炸彈,休假的軍人。
有人開玩笑說:《變形金剛2》動用的美軍資源,足以應付一場小型戰爭。
這部電影是有史以來美國海、陸、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最大的一次聯合拍攝行動,如果單純的計算花費.恐怕再多的錢也買不到這樣的效果。但在美國軍方的支持下,一切都實現了。
在軍方的幫助下,導演也有了專業的技術顧問。隔行如隔山,將文字轉為影像,說外行話,做外行事,勢必影響票房。倘若得到美軍的支持,情形就大有不同?!秹阎玖柙啤分?,飛行員在機艙中地道的對白,就是由軍方技術顧問親自改寫的。
此外,有了美軍的支持,也有了倍增的宣傳力度?!逗邡棄嬄洹飞嫌呈字?,國防部長親赴影院觀看,一時成為熱門話題,為影片拉動了不少人氣。美軍全力支持的大制作《珍珠港》獲準在陣亡將士紀念日登上海軍“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舉行首映禮,迪士尼公司甚至透過美軍公關邀請來了小布什親自主持。
日趨緊密的“良性互動”
20世紀4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夫蘭在美國陸軍中以電影實驗法驗證了傳播的勸服效果,這一研究讓美國軍方有了醍醐灌頂之感。此后,美國軍方公共關系部門開始關注電影形象傳播,試圖通過影響好萊塢達到美化自己的效果。
二戰結束后,戰爭片的娛樂價值不可估量,戰場外的人們渴望了解戰史,戰爭親歷者們沉浸于追憶往昔,美軍毫不猶豫地為《中途島戰役》、《虎!虎!虎!》等影片提供了支持,形象宣傳立竿見影。
此后,從《巴頓將軍》到《壯志凌云》再到《拯救大兵瑞恩》,雙方的相互支持曾成就一批傳世的名作。
在美國軍方的引導下,好菜塢軍事電影不外乎三大共性--光榮、英雄氣概和技術為依托。類似影片有:幫助招募士兵的《金牌天兵》;讓少數民族融入軍隊的《風語者》;改寫越南戰爭的《越戰忠魂》;重建人們對美軍不可戰勝信念的《壯志凌云》;為反恐戰爭提供依據的《真實的謊言》;讓觀眾對“世界警察”美國的軍事行動習以為常的《美國戰隊:世界警察》;讓世界對使用微型核彈做好準備的《世界末日》等。
相關鏈接:美國軍方對電影也挑剔
一直以來.美國軍方對資助電影拍攝有一個不太明確的方針,即電影必須有助于民眾“理解軍隊”或者有利于“國家利益”。
為拍攝《珍珠港》,美國海軍為好萊塢提供了20艘退役戰艦:為了電影的首映式.還將“斯坦尼斯”號航母從加利福尼亞派往了夏威夷。但軍方斷然拒絕為《現代啟示錄》的拍攝提供合作。因為在這部電影里,一名軍官接到了殺害另一名軍官的命令。
《火星人玩轉地球》也被拒絕,因為拯救地球的不是士兵.而是一首民歌。在《獨立日》中,電影中的軍官束手無策也妨礙了和軍方的合作。盡管《阿甘正傳》對越南戰爭的描寫沒有過失,但它也沒有獲得軍方的合作,因為它讓人想起招募低智商士兵的“十萬”計劃。
對一些禁忌主題,美國國防部也是拒不理睬,比如生物武器實驗室(反映在電影《極度恐慌》中),批評領導層(描寫古巴危機的電影《驚恐13天》中的勒梅將軍),以及嘩變、種族主義、錯誤行動、性騷擾、濫用毒品和美軍士兵的戰爭罪行等。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賦予了好萊塢導演們新的靈感,也讓一度沉迷于“炒冷飯”的戰爭片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主管協調工作的美國軍人們也比以往忙碌了許多。
為盡量搞好關系.軍方早在2003年曾邀請一批“影壇大牌”親赴前線觀摩。然而,由于這場戰爭隨著時間推移而愈發不得人心,連審查人員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今為止收到的伊戰主題劇本幾乎沒有一個合乎五角大樓的胃口。
相比之下,《我們曾是士兵》、《黑鷹墜落》等“一路合作愉快”的電影,就成為官方推薦的入伍軍人必看片,并且作為“主旋律”作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環球視野》綜合新華社、《都市文化報》)
鏈接:五角大樓如何“強奸”好萊塢(般若)
近日,曾以《拆彈部隊》摘取2010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凱瑟琳•畢格羅最新投拍的反恐題材電影《刺殺本•拉登》確定了上映日期——2012年12月19日的圣誕檔。
《刺殺本•拉登》是凱瑟琳•畢格羅與《拆彈部隊》的編劇馬克•鮑爾再度合作,該片講述了美國軍隊對拉登的一次不成功的暗殺行動。不過,隨著本•拉登被擊斃,影片的故事結局將進行重新設計:美軍海豹突擊隊在巴基斯坦,用一場40分鐘的突擊戰殺死了拉登。
《刺殺本•拉登》一波三折
愛恨交加,沒有第二個詞更能準確地描述美軍與好萊塢多年來的孽緣。例如這部《刺殺本•拉登》,它幾乎就是美國國防部與導演畢格羅爭吵出來的產物。
事實上,美國海豹突擊隊和中情局特工隊2011年5月在巴基斯坦發動那場致命突襲前,畢格羅這部關于“追捕本•拉登”的電影就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并預定在2012年10月由索尼公司發行。該影片將試圖描繪出對這個恐怖分子頭目長達十年的追蹤之途。
從表面上看,這對國防部來說似乎不用多加考慮——畢竟這次行動是美軍的一番壯舉。但直到兩個月前,制片人還尚未確定劇本,也沒有宣布外景搭建和拍攝計劃,來自國防部的阻力就是其中一大原因。
有消息指出,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給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分別發了一封信,要求對“白宮是否同意該片制片人接觸機密資料和使用對美國的敵人有用的情報”進行調查。金還表示,影片在2012年總統大選前近一個月時上映,可能會影響競選——畢格羅和鮑爾曾于2011年夏天與國防部情報局的副部長邁克爾•維克見過面。
對此,畢格羅和鮑爾通過索尼公司發出的聲明,他們否認任何政治動機。“我們即將推出的電影項目,融入了三屆政府的共同努力,包括克林頓總統、布什總統和奧巴馬總統,以及國防部和中情局的合作戰略及裝備。
事實上,尋找世界上最被希望找到的人(指本•拉登)這種危險的工作,是由軍方人士和情報界——為了更遠大的利益不顧政治派別,冒著生命危險的人們共同完成的。這是一場美國式勝利,英勇而無黨派之別。沒有依據表明我們的電影就能夠代表這個巨大的勝利”。
最后的結果證明,畢格羅的電影做出了讓步:她修改了劇本,將原本長達十年的追索之戲大刀闊斧縮減到擊斃本•拉登的那40分鐘,原因極有可能在于“這是能夠表現美國軍隊作戰能力而不是本•拉登的抗打擊能力的40分鐘”。此外,電影的排片放在了圣誕節前,這意味著它將錯過美國大選,極為避免該片在大選期間會造成的任何政治影響。
誰來決定美國大兵形象
顯然,五角大樓正在加大力度,他們要對一向無組織無紀律的好萊塢來個“統一思想”,畢竟,美國大兵應該長什么樣,不應該是好萊塢說了算,而應該是國防部的權利。
而鑒于《刺殺本•拉登》所受到的種種“阻撓”,基本可以斷定五角大樓擔心的絕不僅僅是涉密問題,惹麻煩的其實是畢格羅的上一步作品《拆彈專家》。在這部小成本電影中,主角詹姆斯雖意氣用事但比他一味強調紀律的上司更令人喜歡,片中近乎叛逆的個人英雄主義毫無例外地再次得到強調,這引起了來自五角大樓的不滿。
國防部娛樂媒體主管斯楚布就認為:“好萊塢影片中總是出現的一種情況——作為一個英雄,你要無視組織的規則,因為組織紀律是不好的。同時必須是一個孤獨的人,獨自行動和硬拼硬闖似乎是非常流行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但事實上這當然和軍事精神完全相反。團隊合作的整體觀念基本上是我們所做的一切的根本原則。”
由于目前只有不到1%的美國人在軍隊服役,因此公眾關于“什么是軍人”的概念,很有可能是由電影、電視節目和視頻游戲來塑造的。
但不幸的是,相對于國防部希望看到的軍人形象,好萊塢一直在“犯錯誤”——好萊塢影片中,從喬治•C•斯科特在《巴頓將軍》中飾演的神氣活現的二戰鐵將,到同時期《陸軍野戰醫院》中反主流文化的朝鮮戰爭軍醫,再到電影《現代啟示錄》中羅伯特•特瓦爾飾演的精神錯亂的空中偵察隊指揮官,電影中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戰爭英雄,都是傲慢的特立獨行者。
五角大樓早就介入影視產業
很顯然,美國軍方有充足的理由對好萊塢所犯下的錯誤進行糾正,因此,五角大樓主動出擊敲開好萊塢的大門尋找正面的合作,恰是近些年美國軍方“入侵”好萊塢的強硬進攻。
知名記者戴維•L•羅布在《好萊塢行動》一書中就曾指出,好萊塢和五角大樓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五角大樓甚至常常為那些向公眾展現軍方美好形象的影片提供合作。
這是動輒數以百萬計美元的合作,相當于租用軍用直升機、讓噴氣式飛機起飛和在實驗室仿造核動力航母等方面的費用。
因此,五角大樓不止一次地利用其軍事化的手腕決定一部代價高昂的影片是否應該投入拍攝。
甚至美國軍隊每一個分支都有自己與影視行業聯系的中間人,他們在離好萊塢不遠的地方租有辦公室,而國防部則直接監管比較大規模的合作。前一段時間比較出名的好萊塢大片《洛杉磯之戰》就獲得了軍方的大力協助。
事實上這種密切關系可追溯到60多年以前。今年大約62歲的菲爾•施特魯布便是20年來許多好萊塢軍隊大制作影片得以完成的中心人物。
從1989年起,菲爾•施特魯布就是五角大樓負責與所謂娛樂業之間關系的部門負責人。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制片人送來的劇本和合作申請,沒有他的首肯,《世界末日》和《變形金剛》等展示美國軍事科技實力的影片也許根本就不可能拍攝完成。
多年來,好萊塢與美國軍隊之間形成不少成文或者不成文的默契,如果好萊塢的某位制片人想要得到五角大樓的合作,就必須將計劃拍攝的電影劇本提交給五角大樓,他們得到的回報是,負責評估劇本的五角大樓工作人員會注明一些“建議”,以使劇本更符合要求。這些建議包括“應該刪掉”的對話或者人物,甚至整個場景,還有需要重寫的整個結局等。中國導演吳宇森的電影《風語者》就曾遭到野蠻刪減。
也有很多情況下,制片人和軍方的談判沒有結果,影片不得不在沒有五角大樓合作的情況下拍攝。
國防部關于《阿甘正傳》的劇本評估備忘錄是這樣寫的:“劇本給人的印象是,上世紀60年代的軍隊是有一些單純而沒有腦子的人組成的”,這種印象是“沒有根據,是對其形象的損害”。事實是,《阿甘正傳》是在沒有官方合作的情況下拍攝的。
(《環球視野》摘自2012年1月1-15日《讀天下》)
鏈接:好萊塢漸成美軍方“宣傳部”
《壯志凌云2》計劃開拍!湯姆•克魯斯將再度披掛上陣。更令全球影迷和軍事愛好者興奮的是,阿湯哥在新片中的座機已經內定為美軍未來主力、有“世界戰斗機”之稱的F-35“閃電II”。25年前的《壯志凌云》因為宣傳了F-14“雄貓”戰機得到了美國軍方鼎力支持,被譽為戰機“活廣告”,鑒于其強大的公關效應,五角大樓與美國軍工企業對重裝上陣的續集滿懷期待。有評論尖銳的指出:如今好萊塢已成了美軍的“宣傳部”。
軍方用電影“拯救”F-35
事實上,美國媒體在形容《壯志凌云2》對F-35項目的意義時,直接使用了“拯救”這個字眼。作為美軍有史以來最燒錢的武器計劃,近10個參與國對F-35的總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加上嚴重的成本超支問題,很多人對F-35的未來持謹慎態度,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甚至警告說,該機很可能陷入“死亡漩渦”。
去年年底,五角大樓關于F-35的一份內部報告經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披露后,這款“世界戰斗機”的形象再受重創。報告指出了F-35的“13宗罪”-13處危險的設計缺陷,其中就包括對安全著艦至關重要的尾鉤:知情人士稱.在新澤西州萊克赫斯特海軍航空作戰中心進行的模擬著艦試驗中,F-35嘗試了8次都未成功。由此觀之,《壯志凌云2》為突出主角麥德林的高超技巧,刻意安排著艦鉤故障的情節,也算是承認了該機還有諸多不足。
另有分析認為,在無人機越來越顯現出優勢的今天,花這么多錢去打造一款總是被人挑出毛病的傳統戰機完全沒必要。正如香港某網站評論:“F-35本質上是一種返祖產物……空戰的未來屬于無人機,它們更便宜,續航時間更長。”若此話當真,《壯志凌云2》讓X-47無人機扮演“反派”并被F-35指揮擊落.就有些針鋒相對的味道了。
今年初,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走訪多名資深專家,詢問“在如今預算吃緊的情況下,哪個國防項目應被削減”,得票最多的就是F-35。如今,《壯志凌云》續集開拍“恰逢”F-35遭輿論圍攻.五角大樓及軍火商必然試圖借助電影幫該機說好話,哪怕掙回一點同情分也值得。難怪有人懷疑,F-35此次“飛”上銀幕.二者恐怕暗中出力不小。
傍上軍方才能贏
想讓美國軍方為你的一部電影服務,出動大量的坦克和最先進的戰斗機。對不起,這是你花錢也買不到的。
但對好菜塢的導演們來說,卻可以“花小錢辦大事”。
當初,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為拍攝電影《世界大戰》請了400名士兵做群眾演員,在每名士兵身上只需花點兒伙食費。此外,一輛“悍馬”軍車的租金是67美元,而租用一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使用一天,五角大樓僅收取1400美元。
一直以來,好菜塢為電影達到最逼真的效果不惜血本地花錢,但很多時候花錢并不能買到美國軍方的服務。因為五角大樓將形象效益置于經濟效益之上,軍隊的武器庫并非向任何人敞開。
但是,與軍方合作所帶來的實惠又是顯而易見的--從“悍馬”吉普到隱形戰機各式“道具”任其選用,而且,制作成本極其低廉。
在影片《黑影墜落》中,8架直升機、幾名技術最精湛的飛行員和100名士兵的租金共計300萬美元,不要忘了,美國國防部把它們送到摩洛哥參與《黑鷹墜落》的拍攝。
因為有軍方的鼎力相助,反映美軍突擊隊員在索馬里“浴血奮戰”的《黑鷹墜落》一片,在裝備方面耗資也就這300萬美元。與該片高達16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更夸張的還在后面,美國軍方對《變形金剛2》投入了史無前例的熱情:
五角大樓不但讓劇組使用美軍的白沙導彈試驗場,而且還讓他們跟隨呼嘯而過的戰斗機從空中拍攝;
有一部分場景是在海軍的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上拍攝,拍的是海軍陸戰隊也加入攻擊部隊對抗來犯的變形金剛一幕;
此外,接動用的資源大致有:2架A-10戰機,6架F-16戰機,10輛裝甲悍馬,“金騎士”軍方跳傘隊,2輛MIA2坦克,2輛M3A3坦克,2輛自行導彈發射車.2輛裝甲車,軍用炸藥和炸彈,休假的軍人。
有人開玩笑說:《變形金剛2》動用的美軍資源,足以應付一場小型戰爭。
這部電影是有史以來美國海、陸、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最大的一次聯合拍攝行動,如果單純的計算花費.恐怕再多的錢也買不到這樣的效果。但在美國軍方的支持下,一切都實現了。
在軍方的幫助下,導演也有了專業的技術顧問。隔行如隔山,將文字轉為影像,說外行話,做外行事,勢必影響票房。倘若得到美軍的支持,情形就大有不同?!秹阎玖柙啤分?,飛行員在機艙中地道的對白,就是由軍方技術顧問親自改寫的。
此外,有了美軍的支持,也有了倍增的宣傳力度?!逗邡棄嬄洹飞嫌呈字?,國防部長親赴影院觀看,一時成為熱門話題,為影片拉動了不少人氣。美軍全力支持的大制作《珍珠港》獲準在陣亡將士紀念日登上海軍“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舉行首映禮,迪士尼公司甚至透過美軍公關邀請來了小布什親自主持。
日趨緊密的“良性互動”
20世紀40年代,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夫蘭在美國陸軍中以電影實驗法驗證了傳播的勸服效果,這一研究讓美國軍方有了醍醐灌頂之感。此后,美國軍方公共關系部門開始關注電影形象傳播,試圖通過影響好萊塢達到美化自己的效果。
二戰結束后,戰爭片的娛樂價值不可估量,戰場外的人們渴望了解戰史,戰爭親歷者們沉浸于追憶往昔,美軍毫不猶豫地為《中途島戰役》、《虎!虎!虎!》等影片提供了支持,形象宣傳立竿見影。
此后,從《巴頓將軍》到《壯志凌云》再到《拯救大兵瑞恩》,雙方的相互支持曾成就一批傳世的名作。
在美國軍方的引導下,好菜塢軍事電影不外乎三大共性--光榮、英雄氣概和技術為依托。類似影片有:幫助招募士兵的《金牌天兵》;讓少數民族融入軍隊的《風語者》;改寫越南戰爭的《越戰忠魂》;重建人們對美軍不可戰勝信念的《壯志凌云》;為反恐戰爭提供依據的《真實的謊言》;讓觀眾對“世界警察”美國的軍事行動習以為常的《美國戰隊:世界警察》;讓世界對使用微型核彈做好準備的《世界末日》等。
相關鏈接:美國軍方對電影也挑剔
一直以來.美國軍方對資助電影拍攝有一個不太明確的方針,即電影必須有助于民眾“理解軍隊”或者有利于“國家利益”。
為拍攝《珍珠港》,美國海軍為好萊塢提供了20艘退役戰艦:為了電影的首映式.還將“斯坦尼斯”號航母從加利福尼亞派往了夏威夷。但軍方斷然拒絕為《現代啟示錄》的拍攝提供合作。因為在這部電影里,一名軍官接到了殺害另一名軍官的命令。
《火星人玩轉地球》也被拒絕,因為拯救地球的不是士兵.而是一首民歌。在《獨立日》中,電影中的軍官束手無策也妨礙了和軍方的合作。盡管《阿甘正傳》對越南戰爭的描寫沒有過失,但它也沒有獲得軍方的合作,因為它讓人想起招募低智商士兵的“十萬”計劃。
對一些禁忌主題,美國國防部也是拒不理睬,比如生物武器實驗室(反映在電影《極度恐慌》中),批評領導層(描寫古巴危機的電影《驚恐13天》中的勒梅將軍),以及嘩變、種族主義、錯誤行動、性騷擾、濫用毒品和美軍士兵的戰爭罪行等。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賦予了好萊塢導演們新的靈感,也讓一度沉迷于“炒冷飯”的戰爭片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主管協調工作的美國軍人們也比以往忙碌了許多。
為盡量搞好關系.軍方早在2003年曾邀請一批“影壇大牌”親赴前線觀摩。然而,由于這場戰爭隨著時間推移而愈發不得人心,連審查人員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今為止收到的伊戰主題劇本幾乎沒有一個合乎五角大樓的胃口。
相比之下,《我們曾是士兵》、《黑鷹墜落》等“一路合作愉快”的電影,就成為官方推薦的入伍軍人必看片,并且作為“主旋律”作品在市場上大行其道。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65期,綜合新華社、《都市文化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