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思想才算不上思想偏激?
今年5月以后,北京大學將在全校推廣實施對“重點學生”進行學業會商的制度,包括學業困難、思想偏激等十類學生將被納入會商范圍。其中對于“思想偏激”學生進行會商,引起了不少北大學生的爭議。
什么是思想偏激?每個人必然都有不同的標準,北大也有自己的標準。北京大學學工部副部長査晶就表示,關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學生,主要是因為一些學生經常夸大學校工作一些細微漏洞,“比如動不動因為食堂飯菜漲兩毛錢就批評學校”。原來北大的“思想偏激”指的就是只要對學校工作有所不滿抱怨幾句就夠得上“偏激”的標準了。那在這樣一個物價飛漲的時代,對物價上漲不滿的民眾抱怨個幾句是不是也算是思想偏激了,那豈不是全中國都在“偏激”,沒幾個正常人了?
好,我們不去苛責北大所謂“思想偏激”的標準,回歸正題,“思想偏激”就該被會商、被約談、被干預嗎?眾所周知,人之思想自由是天生的,不可撼動的,它是指進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張、意見和想法的權利。簡單來說,我怎么想、怎么思考是我自己的事情,任何人不得干涉我的思想。而北大的這種會商制度顯然是越界了,是對人思想自由的一種干涉,而從所謂的標準也不難看出,“思想偏激”就是學校不喜歡的思想,而這種思想又常常包含著獨立判斷與創新精神。
其實北大在近年來也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兒了。2007年11月,北京大學校方拆除了“三角地”,這個存在了幾十年的大眾發表見解,表達觀點的民主陣地自此消失;2009年國慶前夕,北大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禁止學生私自打出諸如1984年“小平你好”那樣的橫幅……越來越多的“規矩”,越來越多的“循規蹈矩”讓北大早就失去了本應一直秉承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包括北大在內的所有中國的大學,現在沒有一個配得上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著稱的。無論是“新文化運動”還是“五四運動”,無論是蔡元培先生治下的北大還是困難時期大后方的西南聯大,它秉承的自由、獨立、不拘一格……都在一次次的運動中被擊落的粉碎,就算在上世紀80年代時曾有過短暫的復興,但是在市場化的大潮下,一切都屈從于權力、利益,大學也越來越習慣于自我閹割。
大學最重要的是培養“獨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一個開放的大學是成就一個開放的社會的最重要的基石??上?,現在的中國大學已經習慣于用利益去衡量、用世俗去判斷,以權力和金錢為信仰才使得中國大學墮落到今天的這種地步,過多的權力介入早已使大學失去了獨立之人格?!八枷肫ぁ敝皇情_始,沒有獨立思想的大洋國也許才是終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