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攘攘的“兩會”終于勝利閉幕了,熱烈祝賀。
不看“兩會”我也知道,教育及教育公平問題肯定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之所以熱議還不是說明教育確實出了大問題,教育公平確實已經不存在!
還是厲以寧委員有真知灼見,他說:“要縮小收入差別,一定要教育機會平等。教育機會不平等,就業就不平等,工資收入就不平等,會造成下一代生活條件的不平等。”
真是聽厲委員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誰說“肉食者鄙”?這話說的多靠譜!社會財富分配為什么不均?貧富兩極分化為什么那么嚴重?都是他媽的教育不公惹的禍(我知道這并不是厲委員要表達的本意)!
教育不公平罪莫大焉?! ?/p>
先不探究教育不公平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也不忙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還是先來看看教育主管部門前一陣子、這一陣子以及將來N陣子在鬧騰什么?! ?/p>
在鬧騰什么?全社會不都在聲討教育主管部分不作為,占著茅坑不拉屎嗎?不都在聲討教育不公、教育機會不平等嗎?好,順天意、從民欲,姑作為一番為大家均之。發紅頭文件,劃分施教區,一律就近入學,嚴禁擇校(領導及富豪子女不在此列)。此招一出,效果立竿見影,近年紛紛從偏遠農村涌入小城的求學“移民”陸續打道回府。公平了吧!沒有擇校了吧!但是優秀教師資源城鄉還嚴重不均衡呢,怎么辦?再發紅頭文件,動用行政手段在區域內推動教師的流動,特別是優秀教師的流動。確實好手段!城區那些正直、敢講真話、不畏強權、不懼淫威的老師幸運的被“優秀”,成了踐行“教育公平”的先鋒隊、排頭兵。校座大人更是借此大牛特牛,牛氣沖天,動輒揮舞“流動你”的大棒“訓導”身無一技之長、手無縛雞之力的部屬們。下面失聲了,局面穩定了,學校也和諧了。
是不是禁止了擇校、流動了教師這教育就公平了、教育機會就平等了?未必!
去看看被紅頭文件從小城“遣返”的求學“移民”們的就近入學狀況吧。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十幾年來,農村小學被上邊砍了又砍,減了再減,七八個甚至十幾個成建制村莊僅僅擁有一所完小,許多村莊連初小都不存在。六七歲的孩子個頭尚不如自行車高就得“騎”上自行車到四五里路以外的學堂去讀書,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不說,就算風和日麗四季長春,上學路上的安全問題就不是問題嗎?另外一方面,農村孩子的父母為生計問題絕大多數外出打工,一去就是大半年,孩子誰來管,靠孩子的爺爺、奶奶能管得住嗎,能管得好嗎?孩子缺少了父母的有效管理和監督,距離學校又那么遠,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上不到三年兩載就多數成了“問題生”“雙差生”。小學這樣子,中學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初中,基本上十萬人口的大鎮一所學校,孩子上學跑上二十里路三十里路的不在少數,十一二歲的孩子就得住校,擠食堂,睡集體宿舍的大通鋪。我就不明白了,讓農村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就近”上學與城區有爸爸媽媽早晚關照在家門口就近上學的孩子相比有什么公平可言!
其實,我是并不主張農村孩子來城區“留學”的,因為我知道農村孩子到城區“留學”絕對不是他們的福氣。從個人成長上來說,這些孩子年齡幼小,自制力差,城區不良誘惑多,沒有父母管著,很容易學壞;從生活上來說,為了減輕生活壓力,他們都是在爺爺或奶奶的看護下在學校附近租簡易狹窄低矮民房居住,吃飯穿衣也都因陋就簡,僅僅溫飽而已,營養問題免談,不利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發育;從心理健康來說,在同學眼里他們是農村學生,在左鄰右舍眼里,他們是農村娃娃,就是在老師眼里他們也屬另類,關注、看重之類是八輩子也不可能輪到他們頭上的。在這樣處處滿布“歧視”的環境里長大,他們的心靈不自卑、壓抑、偏狹才怪!還有為數不少的父母將七八歲的孩子送入公寓萬事大吉。我許多次看到住公寓的小孩子們每天由生活老師接送上學,一個個蓬頭垢面、脖子黢黑,可憐巴巴的樣子讓人看了鼻子會不自禁發酸……
就是這樣的求學也被以“擇?!钡拿x禁止,是因為它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
不要認為農村人銀子已經多的花不了把孩子送到城里來湊熱鬧,更不要認為農村人吃飽撐的閑著沒事干非得擠到城里來硬分城里優質教育的一杯羹。他們是無奈,純屬無奈,因為他們不是不想孩子就近入學,現實情況是他們就近沒學校?! ?/p>
現在回到厲以寧委員的“高見”上來。在此,我很想請教一下厲委員:家門口有學校和離家十幾里沒學校算不算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千萬不要拿城市和鄉村有差別、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中國特色中國國情等做說辭。請明明白白的回答,是平等還是不平等?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給出回答,那么劃片招生、就近上學、流動教師還有什么意義?教育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還有沒有存在的客觀基礎?
不能不想起我上小學、初中的時代。那時村村有完小、有戴帽初中,各鄉鎮都有高中,教師調動正常有序。盡管那時農村經濟大大落后于城區,農村師資更不能和城區同日而語(農村小學、初中有大量的民辦教師),但高考升學率并不比城區差多少,人才也沒比城區少出來多少,“擇校”這個詞兒更是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p>
所以,竊以為,學校布點的不公平才是教育最大的不公平。為什么農村就不給建學校?現在對教育不公問題,政府喊的洶洶專家學者也跟著起哄,但真正該解決的問題恰恰給忽略了。這就好比一邊抱怨母雞亂哄哄的擠在一起下蛋卻又不壘足夠的雞窩,反而下命令必得就近下蛋,不許“擇窩”,你說是母雞可笑還是命令混蛋?
好在教育不公問題政府已經在喊而且近年喊的挺響,不過喊得響亮并不代表干得漂亮。據我多年觀察,越是政府喊得響的越說明問題的嚴重也越是做的稀松,比如提高教師待遇問題,法律、條例都寫得很分明教師工資原則上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但是喊了多少年了,高過公務員了嗎?恐怕還低了不少吧。再比如提高農民工待遇問題,這幾年是不是也喊的山響?農民工待遇提高了多少,地位提高了多少?不開胸驗肺連公道都討不回來,這是哪門子的待遇提高?再比如三農問題,各級政府、各屆政府哪個不喊,哪個喊的不響?結果呢,一場干旱露原形了吧,喊了幾多年,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個豆腐渣工程都沒上去,這還不說,幾十年前的水利設施都人為地破壞殆盡,農業生產遭到了空前的災難,你說那些管事的,從國庫里領出了專項銀子卻只是喊口號喝號子,最終禍了國殃了民,那紅頂子該不該拿下?
我不敢想下去了。但是,又不能不做杞人之憂,如果哪一天,哪個超有想象力的公務員大人撐得三天沒睡著覺,有感于農村缺師少校的現實,鼓搗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送學校下鄉”活動來最后解決教育公平問題……
會有那一天嗎?
當“送學校下鄉”成為現實,各位讀者朋友,你接著寫吧?!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