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專家學者養尊處優 百姓期盼"平民專家"多起來
2010年10月24日
來源: 《工人日報》
一些專家學者衣食無憂甚至于生活富裕,哪能感知到通脹給普通百姓造成的壓力和艱難,哪里又能體會到普通工薪階層捉襟見肘的苦澀.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6%,創下近23個月來新高,環比上漲0.6%。這是CPI連續第三個月在3%以上增長,此前8月和7月的CPI分別為3.5%和3.3%。就是在通脹壓力初顯的情況下,不少經濟專家學者在不同場合竟然建議提高通脹警戒線,力稱中國應該忍受更高的通貨膨脹。
有的專家說,只要通脹沒有傷害到增長,就需要容忍。如果中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邊界是10%,可能通貨膨脹最高也能容忍小于或等于10%。有的專家提出,政府對價格控制的目標不宜定得太低,可考慮上調至4%左右,以此為推動資源價格改革創造寬松環境。還有更著名的經濟學家指出,從中國近期來看,維持9%的經濟增長率,還把3%的通貨膨脹率作為一個警戒線,會給經濟帶來很多問題。所以通貨膨脹率應該提到4%到4.5%之間,4.5%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是可以的,是社會可以承受的。
聽到這些高高在上的聲音,不知有多少普通工薪階層要痛心了。考慮到這些名頭很大的經濟學家們的建議對政府決策的影響,真的叫人格外憂心忡忡,實在不知道這些專家打的什么主意?一些經濟專家學者衣食無憂,甚至于生活富裕,哪能感知到通脹給小老百姓造成的壓力和艱難,哪里又能體會到普通工薪階層捉襟見肘的苦澀,觸摸到工薪階層的疼痛。當然,他們不必擔心通脹,他們抗通脹風險能力強,把錢投在樓市,抑或購買黃金等資源,坐等豐厚收益,哪里會想到有人會為物價上漲而吃不起蔬菜?哪里會想到小商小販為成本上漲幾元錢而睡不好覺?
通貨膨脹具有再分配國民收入的功能。對于收入水平不同的社會階層,通脹的影響是不同的。一般來說,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體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會變小,而這些固定收入者絕大部分都是普通工薪階層、領取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其中也包括不少低收入者,他們是通脹中的敏感群體,抗風險能力最差,壓力感知最深,利益受損最多。相比之下,高收入者中不少人由于收入來源較多、資產分布較廣,投資能力較強,相應的抗通脹能力要強得多。再加上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貧富差距明顯,如果如多位經濟專家、學者所建議的那樣提高通脹警戒線,很容易形成“窮者越窮、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令通脹成為擴大貧富差距的“助推器”。
所謂“社會可以承受”,言下之意,就是說老百姓是可以承受的物價漲幅,即物價上漲并不影響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這些經濟專家、學者靠什么得出這個“社會可承受”的結論?如果依據的僅僅是漂亮的數據和理論,依據的是社會平均財富和收入,如果沒有深入地研讀普通工薪階層的生活賬本,聽聽他們的感受,這樣的“社會可承受”恐怕是信口開河。
高增長、低通脹是所有國家追求的目標。更何況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百姓對高物價的承受力更低,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社會保障完善,救濟制度較為齊全,通脹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但不會危及生存,而在中國,物價稍有上漲,大多數市民的生活就要受到影響,更可能危及那些低收入者的生存問題。更別忘了,在中國,中低收入階層占絕大多數。
大概兩三個月前,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一針見血地指出,“窮人把錢存入銀行,實際上是補貼富人。”聯系實際來理解這一觀點,可謂振聾發聵。普通工薪階層省吃儉用將錢存在了銀行,目的就是通過以小積多應對房價、醫療、教育的巨大開支。結果卻是越把錢存入銀行,越難應付這些開支。富人們卻在通脹的預期下,輕易地通過貸款享受著財產性收入的盛宴。
林毅夫的觀點更是一種警示。期盼我們的經濟專家們多一點窮人意識、窮人觀念,多考慮民生艱辛,而不是動輒靠那些與百姓感覺相差很遠的數據和理論去談什么提高通脹警戒線,置百姓的現實感受和呼聲于不顧。更期待“平民專家”多起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