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兩種處理方式,一是簡單事情復雜化;二是復雜事情簡單化。把一個簡單的問題拆散成許多邏輯因子--復雜化;把這些邏輯因子,聯系,順序,量化等。從而把一個不可控的問題變成可控,不可知的問題變成可知---簡單化。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是事物分析法,而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是事物內在規律的歸納法。人們的思維和行動方式,不外乎這兩種之一。
為什么中國人是世界聰明人種而中國并不發達?為什么有人認為國企改革有參照和邏輯,有人卻還是遵循一貫的“摸石頭”?實際上就是分析和歸納上邏輯思維的顛倒,也存在處理問題上的邏輯思維的故意為之的顛倒。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民營企業,都是來自于作為企業頂梁支柱的技術人員具有超強綜合管理能力。
將復雜的問題進行簡單化的歸納后,作為一個企業界管理人士,筆者深刻明白,困擾世界企業的問題其實只有兩大基本問題,那就是企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問題。但時下強調資本化國企改革之人,究竟是出于競爭力還是生命力問題,行家是不用過多分析就知道這是這種國企醫治是庸醫所為。而這種庸醫之術就是來自于厲以寧的資本化的所謂經濟管理理論。他們完全忽視企業的生命力,完全忽視對技術與產業(產品開發)的緊密結合以及適用市場的技術更新換代創造了最為關鍵的企業生命力,忽視對企業頂梁支柱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能力培養等是國企改革的重點和核心問題。
與世界企業一樣,中國國企問題也是受生命力和競爭力兩大問題制約。在一系列國企改革動作上,筆者沒有看到提升國企生命力和保護競爭力的任何很有效的措施,相反,拆分國企很明顯是極大降低國企對抗國外跨國企業的競爭力。
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樣,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是很容易被人故意混淆的兩個概念。
長期以來,中國的國企問題不是在缺乏競爭力問題上,而是在國企改革上根本不注重企業的生命力。
與表現在三個層面的企業競爭力不同的是,企業生命力指的是為適應環境變化的、生存和發展的、新陳代謝的企業自我組織力、修繕力。簡單說,企業生命力指的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尤其是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
提高企業競爭力,是為企業發展提供生存條件和提高生存的水平條件。而企業生命力包括生存和發展兩部分,非競爭環境中引致的企業經營危機,其實就是最重要的企業生命力欠缺。企業生命力所適應的環境有競爭環境和非競爭環境兩部分構成,而競爭力限于應對競爭實踐環境。
企業生命力是自身內在的新陳代謝的過程,是有內在生命周期的過程。競爭力的周期變化主要是由外在競爭決定的。
作為產業個體的企業,其生命力除了“意志、形態、組織、素質、交流、反饋”六方面的自組織統一外,適應市場需求、適合社會正確發展方向的產品技術突破或產品更新換代是最能夠體現企業生命力的特征。
筆者搞不懂的是,為什么中國政府領導人動不動就拿計算機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志性人物喬布斯鼓勵國人?甚至有前領導人為國外企業做廣告。經濟戰略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略,在戰略決策上,“長他人志氣”等同于“滅自己”。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到了如此地步,很難想象經濟改革能夠順利。
懂企業管理之道的,就知道代表了民族品牌企業的華為和三一重工創始人并不比喬布斯差。喬布斯領導下的企業在產業技術研發速度及其技術重大突破并沒有比華為強在哪里。
華為公司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先生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研究所領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08年提交了1737項PCT國際專利申請,超過了第二大國際專利申請大戶松下(日本)的1729項,和皇家飛利浦電子有限公司(荷蘭)的1551項”。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其網站上公布2008年全球專利申請情況,華為公司2008年名列PCT(全球《專利合作條約》)申請量榜首。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專利申請世界之最。華為的知識產權部早在1995年就創立。從2000年起華為國內專利申請量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長,2004年將超過2000件。在國外專利申請方面,累計PCT申請或國外專利申請已經超過600件,申請國內外商標也超過600件。
華為專利數以平均每天申請六個的速度增長,對于中國公司來說,很少有如此高數量的專利申請量,而且質量也比較高,在華為申請的專利中超過85%都為發明類。
三一集團是建國以來湖南省首家銷售可能快要過千億的民營企業。三一重工作為上市三一重工作為上市公司,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是老大。博士學歷出身,中國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作為董事和執行總裁,教授級高工易小剛是個管理層的奇跡之一。1985年至1995年在機械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機械工業部二等獎二次;1996 年加盟三一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歷任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三一重工執行總裁。
2007年,三一重工的66米泵車創造了最長臂架泵車吉尼斯世界紀錄。兩年后,三一重工刷新了自己創造的這一紀錄,臂架長度增至72米,這一紀錄至今仍無人打破。目前三一重工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泵車制造基地,年產泵車達4000余臺。三一重裝掘進機(160以上型號)銷售數量和銷售額均遙遙領先于其他對手,穩居國內行業第一;掘進機產品連破紀錄、屢創新高。
毫無疑問,三一重工和華為代表了中國最具生命力的民營企業。而它的極強生命力在于對技術極其重視的技術型超級管理人才的有效管理上。美國對這兩家的封堵和“重點關顧”,從反面證明了其強大的生命力讓美國也驚恐。
從國企腐敗案例上分析,我們應該知道國企管理被家族政治勢力化,導致腐敗蔓延,嚴重制約了國企的發展。而從華為和三一重工集團的管理構成和體系分析,我們完全知道中國國企改革方向在構筑企業生命力的管理上,但偏偏被人視而不見。以至于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相關產業的發展。
出于綜合戰略考量,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信息化產業和機械制造業最為關鍵性作用是構筑了國家戰爭實力和戰爭潛力。
國家機械制造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協調發展。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所以,機械制造業技術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總體性的科技水平,機械制造業水平規模是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單純的產業戰略已經制約了產業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快速進步,信息產業、機械制造業走向了整合后的組合化技術研究領域,IT加機械制造即將成為當代技術組合型產業。由于IT產業的加入,技術組合型新機械制造業更新換代的頻率在加快,誰掌握了時代的節奏,誰就有極強的生命力。這也說明產品升級換代對企業的生命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具有高端技術,又有極強的企業管理水平,這樣的人才在中國民營企業領域是很難找的,所以,中國的民營企業生命力總體顯示是脆弱的。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走向世界就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如果政府職能運用到位,國企解決這一問題就很簡單。這也說明了國企的政府外圍管理的不可欠缺性。
從中國近年不斷出售高端軍事武器的一系列動作看,中國的軍事戰略就應該遵循“醒獅”(示強)戰略。“醒獅”(示強)戰略所帶來的優勢經濟戰略就是大部分軍工科技可以緊密結合技術保密性極強的國企,運用到產品開發以及產品升級換代上。但中國卻沒有這么做,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懂經濟戰略與軍事戰略的耦合,還是有人出賣了國家戰略?我們知道,中國的3D打印技術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成熟,卻遲遲未然運用到市場產品的開發上,表面上看是技術研發與市場不接軌,實際上是職能上的嚴重欠缺,缺失讓相關重要技術、人員的優化組合進入企業最高管理層次,或許有人根本不想讓極強管理能力的重要技術人員安置在企業最高管理層面,而是繼續維持國企的政治家族勢力或者在拆分中分一杯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