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春秋》不學無術的編委們,苦心孤詣推出尹保云論“歷史虛無主義”不象樣的文章打先鋒,目的想倒打一耙,反過來將馬克思主義定義成歷史虛無主義,伸出爪子要搶歷史虛無主義的解釋權,以便扭轉打擊歷史虛無主義的大方向,逃避滅頂之災。其實這是大大的失策。
尹保云用什么法寶完成這任務?這廝情急之下,瞎抓到“啟蒙思想路線”這六指釘耙,指控馬克思的歷史觀“顯然脫離了啟蒙的思想路線,陷入歷史虛無主義了。”這一指控不打緊,尹保云居然為自己掘了一個下九泉的深坑。
什么叫“啟蒙思想路線”?不就是歐洲啟蒙思想運動的發展路線嘛!
在西方,從公元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至16-18世紀的作為資產階級革命前導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解放運動,皆屬于啟蒙運動階段。
歐洲啟蒙思想運動的發展路線是:啟蒙運動思想家們,最初用自然神論最后用無神論來反對上帝和宗教迷信;在哲學上以機械唯物論批判中世紀的經院哲學;經濟上主張以自由放任對抗封建官僚機構的束縛;政治上以社會契約論否定王權神授,用理性的原則、自由平等的原則批駁中世紀的等級特權;用知識、科學清除人們的愚昧無知、糾正傳統偏見,打破舊的風俗習慣;從而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障礙,在思想上、理論上為建立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制度鋪平道路。
《共產黨宣言》說:“從封建社會的滅亡中產生出來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它只是用新的階級、新的壓迫條件、新的斗爭形式代替了舊的。”但是,“資產階級時代,卻有一個特點:它使階級對立簡單化了。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就是說,歐洲啟蒙思想運動的發展,同時產生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這對矛盾統一體,它們誰也離不開誰,相依為命。
與此相關,歐洲啟蒙思想運動的發展,產生了現代社會主義。恩格斯指出,現代社會主義的產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物質經濟來源。它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對立的認識的產物,是階級斗爭的產物,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認識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二是思想理論的來源,恩格斯說:“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十八世紀法國偉大啟蒙學者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說明十九世紀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來源于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而科學社會主義來源是十九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請看:
康德(1724-1804年)說:“啟蒙運動的重點,亦即人類擺脫他們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狀態,主要是放在宗教事務方面”,“使人發現按照人的尊嚴——人并不僅僅是機器而已——去看人;……”(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1991年版,第29、31頁。)從康德論述看來,啟蒙運動第一是擺脫人的不成熟狀態,第二就是要擺脫宗教所造成的愚昧,第三,要用人的眼光看人,更徹底的發展是勞動者應當有作為人的尊嚴。
法國啟蒙運動小資產階級民主派的代表人物是J.-J.盧梭(1712-1778年)。他在《論人間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指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但他并不主張廢除私有制,只想建立一個沒有貧富之分的社會,更徹底的發展是即沒有兩極分化的共富社會。
閔采爾(1490-1525年)農民和城市貧民領袖和思想家,他就是恩格斯所說的“德國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時期的托馬斯·閔采爾派”。他們這種不成熟的反對封建制度的革命群眾運動,是近代無產階級前身——勞動群眾反封建斗爭中不斷出現的獨立運動之一。他用宗教的形式來宣傳以暴力推翻封建制度和建立一種“沒有階級差別,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高高在上和社會成員作對的國家政權的一種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14頁)
巴貝夫(1760-1797年)他要求在法國建設立一個“沒有私有財產”、“人人平等的社會”。格拉古·巴貝夫的理論是空想的,但卻是以最初的還不明確的形式反映了法國工人階級的利益和需要。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巴貝夫的著作是近代大革命中代表無產階級要求的文獻。
社會主義的最初代表摩萊里(生卒年代不詳)和加布里埃爾·馬布里(1709-1785年)也屬于啟蒙者之列。摩萊里在《自然法典》一書中指出私有制是一切不平等和暴君的根源,幻想建立一個沒有私有制、人人都有勞動權的理想社會。馬布里的代表作是《論法制和法的原理》,反對私有制下的貧富分化,認為只有恢復公有制才能消滅一切不良現象。
馬克思和恩格斯說:
“18世紀的法國啟蒙運動,特別是法國唯物主義,不僅是反對現存政治制度的斗爭,還是反對現存宗教和神學的斗爭,而且還是反對17世紀的形而上學和反對一切形而上學,特別是反對笛卡兒、馬勒伯朗士、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的公開而鮮明的斗爭。”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9頁)
“從中世紀的自由思想者到18世紀的啟蒙運動者,流行著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一切宗教,包括基督教在內,都是騙子手的捏造。但是,自從黑格爾向哲學提出了說明世界史中的理性發展的任務之后,上述觀點便再也不能令人滿意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7頁)
恩格斯說:“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注:恩格斯:《反杜林論》,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6頁。)
“在18世紀人民是旁觀者,到了19世紀他們變成了演員。社會主義在啟蒙運動時期是少數個別人的一種文學上的一種烏托邦,如今成了一種世界的因素:起初是一種思想,后來成為一個黨派和一種改革,最后成為一種世界觀。”(保羅·亨利·朗格:《19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版,第1頁
這里保羅·亨利·朗格所說的世界觀,包含唯物史觀,即歷史唯物主義:
正如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講話所指出:“正象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象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換句話說,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是他把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統一起來成為唯物史觀,列寧把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獨創叫做“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觀指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會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現為階級矛盾、階級斗爭。掌握階級和階級斗爭的理論,是正確認識階級社會各種現象、各種事物的金鑰匙。
因此,《共產黨宣言》說:“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確切地說,這是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這就是馬克思的歷史觀。
如上所述,馬克思的歷史觀只能是“十八世紀法國偉大啟蒙學者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似乎更徹底的發展”,怎能陷入歷史虛無主義呢?
終于,尹保云只能自己掘坑自己埋了,還需再說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