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昨日閉幕。全會通過并公布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會后,多位專家接受采訪,從不同角度,簡要闡述了各自對三中全會公報內容的理解。
進一步理順政企關系
湯敏(友成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這次公報的一個亮點就是提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目前來看,在中央和地方,省級與縣級的關系中,存在很多事權和財權不匹配的問題,例如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社保多屬于縣市政府的責任,但財權則多由省一級和中央政府掌握。要實現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一個途徑是把部分中央、省級財權往下放,另一個就是將一些有必要由國家統籌的事情交給中央統一來做。
例如,從中央層面統籌處理環保、食品安全、養老社會保障等問題,能更加公平有效。
周天勇(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我比較關注公報中對于“活力”這個詞的提法。這次公報提到的活力既指向國有經濟,也包括非公有制經濟,也就是要通過改革釋放全社會的創新發展活力。從公報來看,中央對于國企的老問題有深刻認識,要求國企不能只有影響力、控制力,還要有活力,才真正符合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受困于內外經營環境,中小民企近年也存在活力不足的問題。而要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有待于進一步出臺財稅方面的積極措施。
同樣在看待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關系上,這次公報還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混合所有制概念值得關注。我認為,隨著改革深化、資產重組不斷進行,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未來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情況,這對于國企和國民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因為國企一方面會通過混合所有制加強企業治理監督機制,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走出去,既破除國企在境外監管難的問題,又可以規避一些國家針對我國國企、央企的各種限制,有效推動中國企業成長壯大。(本文由曹磊采訪、整理)
考驗膽量、技術和耐心
張維為(春秋研究院研究員、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上海社科院中國學研究所所長):剛剛結束的三中全會重申了中國將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確實是一條成功之路。三中全會規劃和部署了下一步的全面改革,并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和統籌協調,這將有利于中央從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來推進和協調改革大業,從而為中國的全面崛起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會議還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國內外安全環境十分復雜的情況下,這種制度安排對于中國的迅速崛起和長治久安非常重要。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使我們可以謀長遠、做大事,可以進行西方模式下多數國家想都不敢想的必要改革,相信通過這些改革和制度安排,中國社會必將更加活力四射,百姓將得到更多的實惠,中國方方面面的工作將更上一層樓。
雪珥(旅澳華人學者,中國改革史專家):三中全會公報出爐,再次表明務實改革主導中國。通觀公報內容,談及的都是具體改革技術層面的“操作”問題,沒有空話大話,可以看成是關于一臺國家機器的檢修報告。機器需要耐心的技術調節,改革也同樣需要,而我們這個民族,最缺的就是這種“技術耐心”。公報所涉及的每個方面,看上去都是如何操作的技術問題,但每個問題都牽扯到整臺機器的調整,牽涉到利益結構的調整。
公報開出了一張清單,這張清單既是黨中央自我加壓的考卷,也是這個民族的考卷,考卷上的每道題目,都很艱難。對于今天的中國而言,天地雖廣卻早已充斥車水馬龍,任何動作都要牽扯到無數的利益關系,此時的考驗,不僅在于膽量,更在于技巧和耐心。
對自由貿易的強有力支持
梅新育(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異軍突起的對外直接投資大國,中國對開放經濟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全球開放經濟的成色;在許多國家程度不同地退向貿易保護之際,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發展開放經濟、擴大對外開放的承諾是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強有力支持。
公報提出,要放寬投資準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其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是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全國區域發展平衡的重要內容。但擴大內陸沿邊開放不等于內陸沿邊地區都要趕自貿區的時髦,都指望拷貝國內外某一個或某幾個發達地區的發展模式。我認為,那些條件、稟賦差距太遠的地區,與其徒勞地游說中央,索取種種特惠企圖建設自己的自貿區,不如多考慮如何與上海自貿區和在此之后最有潛力的自貿區候選者對接,借力發展自己。
三中全會公報開出了一張清單,這張清單既是黨中央自我加壓的考卷,也是這個民族的考卷
鄭風田(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在繼續對外開放之外,我們還應關注內部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這個問題是目前制約我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不但使城鄉生產要素交換不平等,而且形成一個巨大的抽水機系統,單向地把農村的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抽向城市。尤其是農村每年大量的土地被低價征收用于工業與城市建設,而給予農民的補償卻極低。農村失血比造血多,長此以往,只能造成城市畸形繁榮,農村陷入衰落。
過去幾千年來我國城鄉差距一直不大,主要原因是城鄉雙重循環制度在起作用。我國目前出現的空心村等農村衰落現象都是因為單向的資源流動造成的,必須在制度上進行探索,期待三中全會之后,我們能通過不斷的改革,讓城鄉要素實現平等交換,城鄉互動,實現城鄉雙重循環回復的鏈接,從而真正地實現城鄉一體化夢想。(本文由曹磊采訪、整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