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獨家分析)
三中全會解析之一:關鍵詞是“深化制度改革”。提及最多的三個詞:改革59次,制度44次,深化30次,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財稅、國防、科技、行政、司法、執法、教育、醫藥、衛生、編制、人事等17個方面,反映了改革是民心所向的大意愿、總趨勢。
三中全會解析之二:改革有了頂層設計。“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推進與落實。這呼應了此前有知名學者提出設立“改革委員會”的呼聲。溫馨提醒,切忌以改革之名擴編增容。
三中全會解析之三:改革再確定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上屆政府頻繁提及的“加強黨的執政能力”改為“治理能力”,且9次提及“治理”,是國家政治話語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三中全會解析之四:改革的動力來自社會。“社會”(不包含“社會主義”)提及29次,“社會治理”5次。可以預見,各類社會組織和功能將被激活,社會活力是繼“思想”、“生產力”之后第三個被“解放”的對象。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中提到了“毛澤東思想”,聯系“兩個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論斷,可以認為,包括群眾路線在內的前三十年積累的政治元素會得到某種重啟式的再挖掘。
三中全會解析之五:改革的核心是發揮市場作用。“市場”提及22次,且強調市場的決定作用。“小政府、大市場”的理念得到推廣,地方政府將逐漸退出開辦企業的行列。市場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將會進一步加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報中兩個新提及的“市場”:金融市場、建設用地市場。
三中全會解析之六:改革執行標準是“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回應此前輿論中“前后三十年相互否定、改革各部分有矛盾”的說法。反對GDP主義,反對“一俊遮百丑”,以民為本,注重提高群眾整體生活質量、人民幸福感。由此,傳統的官員政績觀將逐漸被顛覆。
三中全會解析之七: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首次提出公共服務均等化概念,主要解決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不均衡的問題,預計政府將會加大公共服務的投資,這也是本屆政府關心民生的表現。
三中全會解析之八:經濟改革思路更全面。即“市場經濟 公有制主體 創新型國家 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一句話,要建立“創新驅動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中全會解析之九:民主政治要搞,但不是西方那一套。即“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再次確認社會主義不是不要民主,而是要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且是以“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為基礎。民主要搞,但要以健全的法制為基礎,民主也要有法可依,不能搞民粹。
三中全會解析之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這顯示中央決心很大,要打破地方保護主義、諸侯經濟。這不但給大型企業發展機會,還給中小企業廣闊的上升空間。總之,該公告可謂“一字千金,處處商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