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人民日報:路線問題,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抉擇

任仲平 · 2013-10-14 · 來源:人民日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原標題:人民日報:守護人民政黨的生命線

  守護人民政黨的生命線

  ——論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一)路線問題,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抉擇。

  2013年的這個10月,APEC峰會時隔19年重回印尼,“活力亞洲”如何當得起“全球引擎”的期待,21個成員的選擇,決定成敗。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對醫改的分歧仍然難以彌合,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債務上限危機陰云壓頂。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專家小組到達敘利亞,反對派與政府軍的僵持還在延續……世界的前途,籠罩在“不確定性”的云層下。正在太陽系邊緣飛行的“旅行者2號”的留言意味深長:“再見,人類。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在中國,國慶長假剛剛結束,遏止公款消費是它引人注目的亮點。國慶前夜,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會議緊張進行,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程參加活動聯系點專題民主生活會,會上領導干部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令人耳目一新。

  瞻望前景,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備受矚目。在劈波斬浪35年之后,改革開放的中國巨輪,發展如何升級,改革如何深化,開放怎樣擴大?13億人翹首以待。仿佛是一個隱喻,10月1日上午的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在風雨中升起,機遇和挑戰一起在前方等著這個國家。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黨的十八大再次給出了堅定的回答。然而把“五位一體”的布局分解成具體的任務,將“兩個百年”的藍圖變為美好的現實,邁向巔峰的每一步背后,都潛伏著風險乃至危機。面對這么大的一盤棋、這么大的一份責任、這么大的一個中國,我們需要找到得力的抓手,才能完成這艱險的攀爬。

  “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系,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十八大報告道出了走向復興的關鍵。打鐵還需自身硬,全黨必須警醒起來,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習近平總書記的就職宣示,將黨的建設、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置于復興大業悠悠萬事的中心。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這樣在全黨范圍開展起來。

  (二)改革開放,將中國推送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尺竿頭的更上層樓,舉步艱難。

  如果說35年前的破冰,是向人性、向常識、向利益的回歸,思想解放的刀鋒所向,處處都能打開一片新天地,那么今天的縱深推進,則要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發展起來以后的中國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似乎比之前更尖銳也更復雜。

  宏觀層面,體制轉軌遭遇既有格局的強大慣性,發展轉型面臨創新能力和人才培育的剛性瓶頸,政府職能轉變不僅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也不能沒有臨淵履冰的精細和嚴謹。民主的發育,要有法治護航;法治的尊嚴,離開民主又極易專斷。忽視公平共享的“GDP主義”,顯然已難以為繼;過高的期待過急的操作,又可能制造出牽絆發展的“福利主義”溫床……太多的兩難,讓人顧慮重重、舉棋不定。

  微觀層面,地方債居高不下,房價起伏不定,“看得見的手”進退兩難,“看不見的手”難以施展。老齡化浪潮迅速吞噬人口紅利,催生“未富先老”的困境。一邊是就業難,一邊是用工荒;一邊是城鎮建設熱火朝天,一邊是城門高聳樓宇空置;一邊是素質教育高歌猛進,一邊是校外開小灶填鴨式補課;一邊是醫生加班加點嘆收入太低,一邊是患者抱怨看病難看病貴還要送紅包……太多的糾結,累積不高興不和諧不穩定的情緒。

  繼價格并軌、國企改革、政企分開之后,中國的改革發展,再次進入陣痛期。毫無疑問,近幾十年來,伴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億萬人民生活和命運發生了巨大改變,有國外媒體由此判斷,“中國共產黨是迄今最成功的人民政黨”。但也毋庸諱言,多元格局的形成,令“萬眾一心”的改革已成奢求,而腐敗之風所及,公眾對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的信任大為損耗,過去質樸無邪的老百姓有些成了杯弓蛇影的“老不信”。

  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的執政者,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多樣的利益需求,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重任,要在這場“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繼續取得勝利,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奮力前行,只有以對自身的高要求不斷刷新形象,通過真摯誠懇平等的互動,撫慰群眾的情緒,滿足群眾的訴求,鞏固群眾的信任,爭取群眾的支持,凝聚群眾的智慧,來闖過眼前的深水險灘。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這便是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現實背景。

  (三)遍觀當今世界數以千計的政黨,若論凝聚力和戰斗力,無出中國共產黨其右者。

  長征路上,衣衫襤褸,缺槍少彈,九死一生,一聲“救亡圖存”,應者綿延兩萬五千里,最終涓滴匯海而成大潮流,眾志成城而為新中國。為緩解糧食壓力、減少工資支出,上世紀60年代初全國精簡職工近2000萬,壓縮城鎮人口2600萬、吃商品糧人數2800萬,沒有補償,甚至不用動員,當事者竟幾無怨言。毛澤東由衷贊嘆:我們的中國人民、我們的廣大干部,好呀!兩千萬人呼之則來,揮之則去,不是共產黨當權,哪個黨能辦到?

  為什么能辦到?

  斯諾去陜北尋找答案。“我看到毛澤東住在簡陋的窯洞里,穿的是打了補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飯和辣椒土豆絲;周恩來睡在土炕上;彭德懷穿的背心是用繳獲敵人的降落傘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線繩系著斷了一只腿的眼鏡;林彪請我吃的是‘面條宴’;紅軍大學學員把敵人的傳單翻過來當作課堂筆記本使用……他們堅忍卓絕,任勞任怨,是無法打敗的。”

  就是在那里,朱德寫下真摯的悼文:“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973年,得知甘肅定西連續22個月沒下過透雨,數十萬人缺水,數百萬人缺糧,病中的周恩來在報告上連續寫下9個“不夠”和3個感嘆號:“口糧不夠,救濟款不夠,種子留得不夠,飼料飼草不夠……必須立即解決。否則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響勞動力!!!”

  1958年,在重慶綦江,輕車簡從的鄧小平臨行前從車窗伸出頭來,叮囑年輕的區長:“小王,不要忘記農民,人民要吃飯,人民要吃飯,人民要吃飯。”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價值取向和政治路線。面對群眾,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應有任何特權,為人民謀幸福從來都是黨的立身之本和力量源泉。正如學者所分析,其他政黨之所以沒有完成“近代中國國家建構的歷史任務”,原因正在于“都與民眾不生關系,都成了水上無根的浮萍”,而共產黨從一開始就是“聯系人民群眾的黨”,因而才能穿越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艱難行程,走向復興、走向輝煌。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循著群眾路線的脈絡,我們黨所展現出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欲望,那種熱情……是人類歷史本身的豐富而燦爛的精華”,是西方人眼中磁石般的“東方魔力”,是暗夜中照亮征程的“興國之光”,也是我們今天攻堅克難、接續夢想的動力之源。

  (四)從革命黨到執政黨,條件變了,環境變了,黨的群眾路線必將面臨嚴峻考驗。對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而言,尤其如此。

  戰爭環境下,黨的生存直接取決于群眾對黨的態度。執政之后,政治地位的改變,對整個國家機器的掌握和支配,使黨有了前所未有的豐厚資源。在某種程度上,群眾生活能否改善、生產能否順利發展,都反過來依賴于黨的路線政策,依賴于黨的各級機關的工作態度,依賴于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這種依存關系的轉變,往往成為官僚主義滋生的土壤。

  當黨政干部執掌了大量公共權力而又缺少相應的制約,“官僚主義”的壞風氣便可能冒頭甚至蔓延。黨注意作風建設時,領導干部會自覺聯系群眾,幫助群眾解決困難;而當黨風不正時,“突出官權、泯滅民權,以官為主、以民為仆,以官為本,唯官是從,官民嚴重對立”的官本位思想就會像病菌一樣四處流布,黨的生活變得隨意化、庸俗化,黨內自由主義與好人主義盛行,一些黨員甚至擋不住誘惑、守不住底線,掌握大權的領導干部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

  形式主義是官僚主義的孿生兄弟。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顛倒了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的關系,對上唯唯諾諾,時時盯著領導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甚至不惜通過弄虛作假、竭澤而漁、寅吃卯糧來換取所謂“政績”;對基層群眾的感受卻不敏感、不關注乃至不在乎。對上“看天氣”,對下“耍霸氣”,辦公室里“找靈氣”,卻唯獨不到群眾中“接地氣”。要讓他們為了群眾利益去堅持原則得罪人、動自己的奶酪,更是連門都沒有。

  權力對于執政者的侵蝕是致命的。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公權”與“私利”的界限很容易變得模糊,“打江山”是人民的江山,“坐江山”卻可能有“家天下”的錯覺。面對從手中汩汩流過的財富和資源,主觀的自覺與客觀的監督只要有絲毫松動,要抵御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誘惑,就變得難上加難。

  不是沒有前車之鑒。最令人震撼的蛻變,發生在曾令帝國主義聞風喪膽的社會主義蘇聯。十月革命后的糧食危機時期,有權調撥千百萬噸糧食的人民委員瞿魯巴卻因吃不飽飯,昏倒在會場。列寧不得不倡議設立“療養食堂”,強迫黨的高級干部在那里“為人民吃飯”。到赫魯曉夫時期,這些療養食堂已變身為遍布各加盟共和國的“小白樺”商店,為近百萬特權階層專供各種稀缺和進口產品。“專門的醫院、專門的療養院、漂亮的餐廳和賽似皇宮盛宴的特制佳肴,還有舒服的交通工具”,葉利欽回憶,作為政治局候補委員,他配有3個廚師、3個服務員、1名清潔女工,還有1名花匠,“如果你爬到了黨的權力金字塔的頂尖,則可以享受一切——你進入了共產主義!那時就會覺得什么世界革命、什么最高勞動生產率,還有全國人民的和睦,就都不需要啦。”

  到今天,有著74年歷史的蘇聯,已經解體22年。20多年來,對于蘇共亡黨亡國的反思,在社會主義中國從未停止。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防住了經得起,我們就能涉險過關,實現長治久安。防不住經不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盛行,所帶來的不僅是“載舟覆舟”的千古警思,更有亡黨亡國的滅頂之災。

  正是站在這樣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強調: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就有可能發生毛澤東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別姬”。

  (五)理想信念的動搖,是脫離群眾的根源。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障礙,比任何經典著作的描述更為復雜。

  “打江山”、“鬧革命”的老一輩,許多來自備受壓迫的社會底層,還有不少則是大戶人家的“叛逆”。他們對百姓的感情十分真摯,對群眾的疾苦了如指掌,與平民大眾“天生就是一家人”。

  周恩來到河北農村做調研,一屁股就坐在農民家的門檻上。這一坐,坐來的是農民張二廷掏心窩的話。那之后,愿聽真話的周恩來信守承諾,年年都派人到伯延村,代他看望那位敢說真話的農民朋友。彭德懷回鄉搞調查,晚上座談,干部說糧食產量多高多高,他拎起手電就往稻田里跑,掐穗搓粒,要的就是個眼見為實。

  如今,老一代的風范已成記憶。不少在相對優越的和平時期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領導干部,對黨與群眾唇齒相依、生死與共的血肉聯系缺乏切身感受,一些人片面強調“精英治國”、“專家治國”,忘記了群眾這個根本。更有眾多“出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的“三門干部”,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對基層情況不甚了了。一些領導干部,或者把百姓視為管理學上的對象,對群眾感情不深、關切不夠;或者缺少處理基層復雜問題的能力,“不想下基層去”的畏懼與“想下基層下不去”的尷尬并存;更有甚者,將“密切聯系群眾”變成了密切聯系錢權,將自己的利益凌駕于群眾利益之上,把“魚水關系”變成了“油水關系”甚至“水火關系”,干群之間的距離被愈拉愈遠。

  “脫離群眾”,有主觀努力的不足,也有環境變化帶來的實際困難。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出現競爭、流動、分化的趨勢。打破單位、地域、城鄉、所有制的界限,“流動中國”擴大了人們的交往,增添了社會活力,也讓人民內部矛盾的范圍更加廣泛。

  同樣是流動人口子女就學,農村孩子希望進城分享名師名校優質教育,城里家長擔心稀釋教育資源加劇升學競爭。同樣是小商小販沿街叫賣,有人認為便利了生活,有人認為攪擾了秩序,有人覺得有礙市容應該懲處,有人覺得弱勢群體需要保護。同樣是治理城市交通擁堵,騎車者為自行車爭路權,開車者為車位鼓與呼,家境寬裕者反對限行搖號,低收入者認為征收擁堵費是以錢劃線歧視窮人……

  這些態度截然不同、意見南轅北轍的人,都是群眾的一分子,都是黨和政府的服務對象。面對如此多樣、多元、多變的利益格局,群眾工作的困難與日俱增,挑戰前所未有。近年來,規模可觀的上訪人群,時有耳聞的群體事件,一方面說明,群眾對自身權利的焦慮和利益敏感不斷上升,我們黨統籌協調群眾工作的難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一些黨員干部在群眾工作中“失語”,在群眾方法上“失效”,在群眾路線中“失位”,聯系群眾的能力在下降。二者相互疊加,使得黨群干群關系面臨空前嚴峻的時代考驗。

  (六)我們常說,發展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這個發展,是廣義的發展,其中也包括群眾工作的創新、執政能力的提升。

  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在黨員數量上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截至2012年底,黨員總數突破8500萬,年增幅超過3%。按照這一增長速度,中共黨員數量幾年后就將突破1億,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

  與過去相比,我們的黨員隊伍力量大大提升了,我們擁有的經濟實力和財力大大提高了,我們掌握的各方面資源大大增加了,我們可以運用的科技手段大大豐富了。但全黨同志務必謹記,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不代表人民利益,不秉持群眾觀點,再雄厚的實力、再龐大的隊伍,也只能是無基之臺、無本之木、無源之流。全黨同志務必謹記,在執政64年之后,我們所擁有的更多財富、更多資源、更多渠道,只能說明我們在把握群眾所思上,在解決群眾所憂上,在滿足群眾所盼上,應有更大決心、更多智慧、更多方法。

  史可為鑒。1990年,蘇聯《西伯利亞報》曾以“蘇共代表誰”為題,在部分群眾中進行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認為蘇共代表勞動人民的只占7%,代表全體黨員的只占11%,而認為代表官僚等的卻占85%。一個被人民群眾認為并不代表他們利益的黨,不管它的歷史多么輝煌,其最終垮臺也勢在必然。

  有外國觀察家指出,在中國共產黨的所有概念中,“群眾路線”是最復雜和最帶普遍性的概念,“包含著中共全部的秘密”,是“最為重要的軟實力”。確實,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緊密聯系群眾。群眾路線是我們這個政黨保持先進性、純潔性,鞏固執政地位、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生命線。如何呵護好這一黨的生命線,保證黨的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脫離人民群眾,以維護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是新時期執政黨建設需要繼續探索和解決的重大課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這張我們黨交出的時代答卷上,這一代共產黨人都應嚴肅自問:我們該有怎樣的書寫?

  (七)“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自上而下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開展至今,已經催生一些變化、取得明顯成效。

  但從活動開展以來所反映出的問題看,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依然認為“四風”問題與己無關,對待群眾正如鄧小平當年批評過的,“困難時依靠,順利時就不依靠;需要時依靠,不需要時就不依靠;口頭上依靠,思想上并不依靠”,因而學習教育流于形式、淺嘗輒止,把學習當成額外的負擔;聽取意見怕丟面子怕損權威,缺少聞過則喜、聞過即改的胸懷和魄力;查擺問題“怕”字當頭,“批評上級怕打擊報復,批評同級怕引火燒身,批評下級怕丟選票,批評自己怕自毀形象”;整改落實瞻前顧后、左顧右盼,唯恐限權控權的措施一旦制度化,會讓自己受制約不自在。

  這些表現再次提醒我們,群眾路線所體現的黨群關系需要進一步具體化、明晰化、規范化。正因此,中央強調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定要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活動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制度,從根本上解決黨內存在的“四風”問題,解決黨群關系存在的問題,而且“制度一經形成,就要嚴格遵守,執行制度沒有例外”。

  實際上,改進作風、清掃“四風”,不僅僅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制度上的探索”。“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作風建設的小切口,打開的是一個大的工作面。

  一方面,作風問題切實關系人心向背,從突出問題改起,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改起,才能積累起更多政治信任;另一方面,無論是重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法寶,還是提出“開門辦活動”、“開好民主生活會”,都是我們黨的民主建設的原則體現。正如政治學者的觀察,群眾路線是“一種逆向公眾參與模式”,強調的是決策者必須主動深入人民大眾,傳遞的是執政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決心。

  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也是各個領域改革的推動力。在經濟領域,作風建設擠壓公款消費的泡沫,倡導健康文明的消費行為,形成可持續、有效率的消費規則,為發展凝聚起更強大的正能量。在政治領域,改作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通過權力的規范運行、機制的調整優化、制度的創新完善,堵住政治運行中的漏洞。在文化、社會領域,改作風無疑能在全社會倡導一種質樸、清新的社會風尚,筑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以改進作風為目標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確可謂“蝴蝶的翅膀”,掀動起一場影響深遠的深刻變革。而這場變革的中心,關涉一對至關重要的關系——權利與權力。

  還記得抗戰勝利前后,美國軍事考察組結束延安之行,曾經向宋美齡盛贊中共治下的延安新風。宋美齡聽后不屑地說,那是中共還沒有真正嘗到權力的滋味兒。這不屑的質疑,如同一面鏡子,警醒著走向全國執政的共產黨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人民服務”的金色大字鐫刻在新華門的影壁上,更鐫刻在數千萬黨員的心里,西柏坡“兩個務必”的告誡如大呂黃鐘,余音不絕。

  我們黨做什么事都要看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時刻不忘人民囑托,始終堅持從嚴治黨,努力踐行90多年前的那個“最初的諾言”。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抓作風建設一絲都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能停頓”……不斷深入的教育實踐活動,凝聚著執政為民的政治信念,熔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倫理,體現了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居安思危的歷史自覺。

  (八)1956年,黨的八大召開之際,一位詩人寫下這樣的感觸:

  “不要忘山鄉水村的那些母親,不要忘一同睡過破炕席的兄弟,也不要忘縫縫補補的姐妹情誼,他們的煩惱和困難要多多深思。這是我們的本色也是我們的來歷,把它像石碑一樣刻在心里!”

  過去的90多年里,我們黨在擁有50多名黨員時,能將無數人吸引到共同的旗幟之下;在擁有120萬名黨員時,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擁有近450萬黨員時,建立了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中國;在擁有3500萬黨員的時候,以改革開放催動追趕世界的腳步;在擁有8000萬黨員的時候,領導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了8500多萬黨員,正帶領13億人民,向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浩蕩前行。

  新中國50周年大慶時,天安門城樓上,一位老一輩革命家看著連綿不絕的國慶游行隊伍,曾意味深長地說道:“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過去、現在與未來,所有的一切,都源于這樣的承諾——

  “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任仲平)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匠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7.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8.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9.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0. 為了歪曲偉人的理想,資產階級開始選擇性的歌頌無產階級革命者的事業···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朝鮮領導落淚
  7.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8.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9.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