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長周小川
財新網報道,據央行官網6月24日消息,央行辦公廳近日向央行各分支機構及主要商業銀行發函稱,當前,中國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處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場變化因素較多,且臨近半年末重要時點,客觀上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上周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利率大幅上揚的局面,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多個因素疊加導致利率短期劇烈波動,但目前流動性總體適度,從總量上看不存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有五個方面的主要因素影響了近期銀行間市場流動性。
一是由于6月商業銀行面臨半年末考核和信息披露,“沖時點”較為明顯,最近貸款增長較快,且貸款結構中票據增加較多,對自身流動性產生壓力。
二是5月底和上周是重要的稅收清繳期,財政存款增加也導致銀行體系流動性減少。
三是端午節假日之前現金需求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會受到一定影響。
四是近期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波動也跟外匯市場的變化有關。國家外匯管理局出臺“20號文”(《關于加強外匯資金流入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后,外匯貸款較多的商業銀行需要購匯,占用了人民幣流動性;同時,銀行購匯較多增加了外匯市場需求,外匯市場的供需相對平衡,也減少了央行購匯注入流動性的因素。
影響近期流動性的第五個原因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的繳存。按照規定,每月5日是一個新的考核時點,金融機構須根據上月末的一般存款余額繳足準備金。由于今年5月末金融機構存款大幅沖高,5月31日一般存款較5月20日增加約1.4萬億元,使得金融機構因補繳法定準備金又凍結了一部分流動性。6月以來金融機構信貸增加比較多,比較急,預期6月末存款“沖時點”現象還會出現,這勢必進一步加大機構補繳準備金的資金壓力。
不過,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指出,銀行體系流動性的時點和季節性波動是一種常態,這次上述多個影響流動性的因素也都在金融機構的預期之中,但由于商業銀行對流動性管理未能高度重視,對流動性狀況的預估不足,流動性管理措施不到位,加劇了流動性和利率的波動幅度。部分商業銀行長期依賴同業資金來源,且期限錯配,也導致流動性管理的壓力加大。總的看,這是暫時現象,一些時點性因素會逐步消除,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是適度的,金融機構也沒有出現支付問題。
此外,還有一些因素導致上周貨幣市場利率劇烈波動。伴隨著貨幣市場利率的攀升,市場謠言四起,如某銀行與某銀行之間出現同業存款違約、某國有銀行違約等虛假傳言,這也不排除與近期一些境外對沖基金做空中國的市場操作行為有關。
6月20日,隔夜利率盤中最高飆升到30%,對此,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說,6月20日盤中出現的高利率,存在個別金融機構的“對敲”行為,還有金融機構在交易系統顯示成交之后就撤單,并沒有按照顯示的高利率進行真正的資金劃撥,但這些行為誤導了市場,加劇了市場的緊張情緒,對這種行為市場監管部門要嚴厲打擊。受到上述非市場因素的干擾,在流動性總量總體適度的情況下,一些流動性充裕的大行出于擔心,不主動融出資金平抑波動,甚至出于謹慎動機還從市場上融入資金,加劇了市場波動。
對于下一步的貨幣市場利率走勢,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隨著時點性因素的消除,以及商業銀行逐漸恢復理性,利率波動和流動性緊張預計將逐漸緩解。從商業銀行的角度而言,應進一步加強流動性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按宏觀審慎要求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謹慎控制信貸等資產擴張偏快可能導致的流動性風險,在市場流動性出現波動時及時調整資產結構。充分估計同業存款波動幅度,有效控制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在加強自身流動性管理的同時,還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配合央行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關于央行如何看待近日流動性的緊張局面,央行有關負責人回應稱,這是市場多因素疊加形成的短期波動,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并不短缺,據估算上周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高達1.5萬億元,是歷史上相對較高的水平,而且還有6月25日法定存款準備金退繳和6月末財政增加支出的因素,本周銀行體系流動性還會增加,預計6月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可能還會在現有水平上繼續上升,應該是相當充裕的。隨著大行開始融出資金發揮穩定市場功能,貨幣市場利率已明顯回落。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同時強調,在銀行體系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的情況下,適中的流動性水平有助于抑制今年以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擴張較快的勢頭,為實現經濟平穩可持續增長提供穩定的貨幣環境。只要商業銀行的貸款是支持實體經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貸款投放符合宏觀審慎要求,規模和進度比較穩健,如果由于資金調度問題帶來暫時的支付清算缺口,央行將提供流動性支持。
對于下一步的貨幣政策基調,6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把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住、發揮好,合理保持貨幣總量,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目標是穩增長、調結構,促進經濟轉型發展。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認為,當前應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在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同時,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更扎實地做好金融風險防范。金融機構要統籌兼顧流動性與盈利性等經營目標,合理安排資產負債總量和期限結構,合理把握一般貸款、票據融資等的配置結構和投放力度,注重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避免存款“沖時點”等行為,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