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作物給我國農業帶來的風險及思考
《 畜禽業 》2011年 2期
吳峴 畜禽業雜志社
來源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QYI201102005.htm
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批量進口美國轉基因玉米以及農業部批準發放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生產安全證書,我國的轉基因作物正從棉花、大豆、煙草、蔬菜、水果擴展到水稻、玉米等主糧作物。在轉基因作物食用安全性、生物安全性、道德倫理等諸多方面尚存在巨大爭議的情況下,我國轉基因作物的進口與種植.再次使轉基因作物的潛在風險問題成為社會廣泛關注和爭議的熱點。由于水稻是我國13億人口的主食,玉米是我國最主要的飼料原料。一旦因轉基因作物出現問題,不僅涉及食品安全和人的健康。甚至還關系到我國種植業、養殖業乃至整個農業體系、國民經濟以及民族生存與發展。因此.充分評估轉基因農產品可能帶來的風險,并且預先做好規避和防范這些風險的準備,已經是決策者和生產者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
自1994年美國種植的轉基因西紅柿在市場上流通到現在.盡管圍繞轉基因作物的各種爭議不斷,然而16年間,農業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和生產應用發展仍十分迅速。~U2009年,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已達l_34億hmz.轉基因作物種類已不少于120種,目前,全球有25個國家批準種植轉基因作物.有32個國家批準進口。目前中國的轉基因作物已達22種,正在研究的轉基因作物種類47種’涉及各類基因103種,已進行規模種植的包括抗病毒甜椒和延遲成熟西紅柿、抗病毒煙草、抗蟲棉等6個品種。2009年8月,農業部批準發放了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的生產安全證書,這意味著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在我國的商業化種植已為期不遠。而繼2003年我國大量進口轉基因大豆后。2010年7月我國開始從美國批量進口轉基因玉米,據有關數據,2010年我國進口的轉基因玉米不少與150萬t。2010年l1月18日,阿根廷總統表示,2011年中國將從阿根廷購買550萬t玉米,而該國種植的玉米80%以上為轉基因玉米。不經意間,我國的轉基因作物正從棉花、大豆、煙草、蔬菜、水果擴展到水稻、玉米等主糧作物.用轉基因大豆生產的食用油以及用副產物豆粕和轉基因玉米生產的豬肉已走上了我們的餐桌。
洶涌而至的轉基因作物和農產品會給我們的經濟社會帶來哪些可能的巨大風險風險呢?
1 轉基因作物或將使我們全面喪失糧食主權
中國人的糧食概念是“糧、油、棉”。稻谷和小麥是中國人的主糧,玉米雖不是中國人的主糧,但玉米是中國支柱產業飼料業的主體。近十年來,我國的糧食不斷經受轉基因技術的沖擊。
1.1 大豆、棉花的前車之鑒
我國是大豆的故鄉。目前大豆種植量與產量均居世界第4位,年需求量約為5 000萬t。國內有1億人口依賴大豆生產.涉及6 000萬農民和近百萬大豆加工企業職工就業。由于對植物油需求,特別是飼料對豆粕需求的膨脹.2003年,我國降低關稅,取消配額,開放了大豆進口。由于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價格低, 出油率比國產大豆高15%左右.進口轉基因大豆迅速占領了國內大豆市場,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09年前7個月內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1980萬t,2010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 100萬t,國內大豆消費的80%以上來自于進口。到目前,我國大豆產品的總自給率已不足1/3,東北大豆主產區只有20%左右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加工企業仍在運行.多數企業處于停產、停工狀態。隨著國產大豆被進口轉基因大豆打壓,跨國資本迅速完成了對我國食用油生產銷售產業鏈的兼并與收購。據統計。在中國現有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其中64家有跨國公司參股控股。目前,美歐四大跨國公司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已控制中國75% 以上的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以及其他食用油供應。他們憑借資本優勢,已完成對原料、加工、品牌、渠道、供應的絕對控制權.掌握著大宗農作物市場的定價權。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劉登高表示, 國外轉基因大豆的無限量進口和低價傾銷.正在使我國大豆產業逐漸失去最后的生存底線。中國大豆協會副會長田仁禮表示. 以轉基因大豆低價沖擊我國大豆市場, 只是跨國糧商壟斷中國大豆產業戰略的一部分。由于進口大豆定價權掌握在跨國糧商手中.他們在中國建廠,把中國作為國際貿易利潤轉換的鏈條.一旦中國油脂企業被全部擠垮或兼并之后,跨國糧商將徹底主導我大豆產業話語權,依靠壟斷優勢,在中國市場攫取高額壟斷利潤。
我國的植棉產業和紡織業與大豆有相似的命運:1997年我國從美國孟山都公司引入轉基因抗蟲棉33B以抗棉鈴蟲。2001—2004年的3年間,盂山都的轉基因棉花使得農藥使用量下跌了50%~60% 。種植成本下跌25% ,每畝棉花的產量上升了20% . 農分率達到42% 。但到了2004年以后.繼續種植轉基因抗蟲棉33B出現了問題:棉花質量下跌l0% 、產量下跌10% 、耕地面積減少10%、農分率從過去的42%跌到34% ,同時我們發現,棉鈴蟲雖然消滅了,蚜蟲、紅蜘蛛、煙粉虱等其他的害蟲出來了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2009年9月發布的《全國棉花長勢調查報告》,2009-2010年度。全國棉花總產量將較上一年度下降12.4% 。為7oD萬t,是2000年以來棉花產量的最大降幅,市場缺口約為20o萬t。個中原因其實非常清楚:轉基因抗蟲棉33BI~保證3年時間正常生產.如果要繼續保證生產狀態,必須重新向孟山都公司購買新的種子.否則種出來的棉花會一代不如一代:要殺滅蚜蟲、紅蜘蛛等害蟲,必須購買專用農藥。而農藥只有美國孟山都和他的合作企業德國的巴斯夫特供:棉花缺口怎么辦? 只能從美國進口!從棉花種子到農藥再到棉花,整個植棉產業和紡織業無論原料還是出口定價權均被美國控制。
短短十年時間.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棉花種子以低廉價格沖擊國產大豆和棉花,大豆和棉花產業鏈迅速被跨國集團所控制. 目前國內大豆消費的80%和棉花需求的3O% 均需要進口。從原料到成品價格均受制于美國。
1.2 玉米和稻谷或將成下一個淪陷產業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飼糧作物,盡管目前中國玉米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加上國家的玉米庫存.從總量上保證市場供應沒有問題。但是,與美國、墨西哥等地的玉米相比, 中國的玉米并不占成本優勢。2010年上半年,在國內玉米價格持續高漲的態勢下.我國首次從海外進口價格低廉的轉基因玉米.盡管目前進口的轉基因玉米數量有限。但令業界擔心的是:隨著玉米進口大門的打開,轉基因玉米的進口將會不斷增多.這關乎中國玉米產業是否會重蹈大豆覆轍。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在對華玉米出口中.仍延續了與大豆出口同樣的戰略。一方面低價攻勢,另一方面是美國公司通過大量控股、參股中國的玉米加工企業,逐漸控制玉米貨源渠道。如何避免玉米重蹈大豆覆轍,是當前最應該思考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指出:“中國現已給美國玉米進口開啟閘門,如果放任企業進口,不排除玉米產業淪陷的可能“。由于玉米與我國畜牧業息息相關,我們有理由認為.我國玉米產業淪陷之日即是我國畜牧業淪陷之時!
水稻是中國13億人口的主食,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2009年8月17日國家農業部批準發放了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這意味著轉基因水稻在國內大規模商業種植已成為可能。據綠色和平第三世界網絡對中國轉基因水稻專利的專項調查顯示,我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在研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沒有任何一種擁有自力的自主知識產權,上述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至少涉及了28項國外專利技術。這些專利分別屬于美國孟山都、德國拜耳和美國杜邦三家跨國生物公司。2009年8月通過農業部轉基因生產安全證書的兩種轉基因水稻,即屬于這8個轉基因水稻之列,至少涉及了11項國外專利。這些涉及國外專利的轉基因技術用于科研沒問題,一旦貿易化就會被索要昂貴的專利費.這將給我國糧食問題帶來三方面的惡果:(1)種子價格上漲,農民生計受到影響。其他國家的例子已經證明.轉基因作物的種子價格會遠遠高于常規非轉基因作物種子價格,種子價格上漲會增加農民的種植成本.減少收入.并影響到他們的生計;(2)價格傳導,物價上升,社會影響巨大。種子價格的上漲和農民生產成本的增加.必然會最終影響到消費者購買糧食的最終價格;(3)面臨法律訴訟的威脅。世界貿易組織(WT0)要求所有成員國都必須嚴格承認對包括生物技術在內的任何技術的知識產權。中國已被美國和歐盟要求對知識產權保護執行“較高標準”。此外.轉基因農作物對農藥化肥具有特殊要求,只能使用轉基因種子公司指定的農藥化肥。而以美國孟山都為代表的西方種子跨國公司.迄今為止已經申報了五百多個轉基因產品的專利,幾乎涵蓋了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所有外部變化因素, 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十年之內。處于絕對的專利壟斷地位。可以預見.中國一旦通過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這些品種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外專利持有人的制約。這些專利持有人所收取的額外費用將轉嫁到中國農民的身上。轉基因水稻被商業化種植后可能帶來種子價格的大幅上漲,農民所承受的成本將大大增加, 中國政府多年來減輕農民負擔的努力也將被卷入國際專利的陷阱而事倍功半。中國老百姓將為碗中的每一粒米支付專利費!
2 轉基因作物帶來食用安全風險
2.1 轉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尚存疑由于轉基因作物的存在只有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許多 長期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因此其食用安全性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
目前世界上轉基因作物運用最多的主要有Bt毒蛋白和抗除草劑兩大類.這兩大類轉基因作物均存在巨大的不確定風險。轉基因作物支持者認為:Bt殺蟲蛋白在中腸道堿性環境下水解成具有殺蟲活性的毒性多肽分子.與腸道受體蛋白結合后形成穿孔。目前發現,只有鱗翅目害蟲的腸壁細胞上含有這種蛋白質的結合位點,而人類腸道上皮細胞沒有該蛋白質的結合位點,且人的腸道微酸性環境,因此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來自免疫方面的研究認為:人體的消化系統如胰液pH值是8.2,膽汁pH值是7.4,小腸液pH值是7.6,大腸液pH值是8.2,所以人體整個消化系統幾乎都是堿性。完全可以滿足BT溶解和發揮生物學作用的需要。蛋白質與細胞的結合,可以通過吸附作用,而不一定需要結合受體,比如紅細胞對青霉素和磺胺藥等的吸附,等等。而且,現在沒有發現受體并不等于不吸收,例如三聚氰胺可以進入人體.現在是大家公認的,但是它的腸道受體又是什么呢?誰也不知道,Bt蛋白也可能如此。而抗除草劑的轉基因成分為草甘膦、二惡英,其對動植物生殖系統有立竿見影的破壞效果。作物引入抗除草劑基因后.將造成轉基因作物種子可以發育但無法生育,使轉基因作物表現為無性植物特征,從而對于除草劑反應遲鈍。幾乎所有的轉基因生物都無法繁殖,其原因就是轉基因技術離不開輻射手段。因此,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實際上是人工“絕育”手術的結果。人們擔心,的是:一旦抗除草劑轉基因成分進入動物或人體.是否會導致動物或人體絕育!中國是世界上人FI最多的國家,假如轉基因作物對人類的繁衍和發展具有潛在的危害,那么這種危害就不僅僅是危及中華民族,甚至是對整個人類造成毀滅性的災害。
目前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懷疑:(1)產生毒素或增加食品毒素含量。一些研究學者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增加微量毒素的含量.嚴重的會導致某些遺傳類疾??;(2)營養成分減少。英國倫理和毒性中 tL,的試驗報告說。轉基因食品中對人體有益的成份減少了12% 至14% ;(3)引起人體過敏反應,造成不可預知的后果。而天然食品卻不存在以上的缺點,對人體是相對安全的。食用轉基因食品就如把自己當作小白鼠,有不可預測的風險。
2-2 轉基因作物或將給我國畜牧業帶來巨大沖擊
由于我國的農作物實施大面積機械化種植難度大,以及農作物品種的退化.致使許多農作物特別是用于飼料業的農作物如大豆、玉米等產量較低,飼料業成本加大,也使得畜牧養殖業和加工業的成本相應較高。目前我國配合飼料的產量已經達到1億t以上,豆粕需要量為2 000萬t,玉米耗用量在8 000萬t以上。而國產大豆可供飼料用用量僅為l000萬t.而國產玉米2010年產量為1.63億t,目前尚能保持自給,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預計N2o2o年國內飼料用玉米的需求量將達到2.24億t。我國用于飼料生產的大豆和玉米大規模進口將成為一種常態。
轉基因大豆和玉米由于產量高、成本低,所以價格也相對便宜,相應的轉基因大豆豆粕價格也會便宜, 隨之可以帶來飼料成本降低。從而給飼料加工業、畜牧養殖業、養殖專業戶等也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然而,轉基因農產品飼用安全性問題~ 直是爭議的焦點。據英國土壤協會2008年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用轉基因農作物飼料喂養的雞生的蛋、用轉基因農作物飼料喂養的牛的牛奶與肉類檢測出含有轉基因物質,也不應該作為人類的食品!一些養雞農戶說,雞飼料中轉基因豆粕含量超過一定比例,產蛋率就會明顯下降。有養魚農戶則反映,魚飼料中轉基因豆粕如超過20% ,魚就爛腸子。用含轉基因成分的飼料喂養生豬。因存欄期僅3 5個月,問題尚不及暴露;但以這些飼料喂食母豬、種豬,就會出現生育率顯著下降?;疾≡黾拥犬惓G闆r?!狈▏⒌聡⒍砹_斯等國的獨立試驗報告均有飼用轉基因作物導致動物出現免疫系統受損、生殖能力下降的報告。有科學家擔 心,一旦因飼用轉基因作物導致動物出現健康問題,通過禽、蛋、魚、肉、奶等畜牧產品,轉基因成分將直接帶人人體,對動物有害的成分難道對人體會無害嗎?此外。還有人擔心,盡管國內對轉基因作物的管理規定轉基因飼料作物必須在封閉的環境中使用,除了用著飼料使用外,副產物必須就地銷毀。而在目前的條件下,這一點很難實現。很可能因管理不善而流入釀造、食品、肥料等行業,對消費者健康和我國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將無法估量。
3 轉基因農作物對環境安全有巨大隱患
3.1 轉基因作物將破壞自然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任何環節遭到破壞都會危及到整個系統。有人擔心,。大量的轉基因作物進入自然生態系統中。會淘汰原來棲息的物種及其他遺傳資源,加劇品種的單一化.造成生物數量劇減,甚至會使原有物種滅絕。從而造成物種減少、退化乃至滅絕.使原有的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遭受破壞。
3.2 轉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變為農田雜草
由于導入新的外源基因,轉基因作物獲得或增強了生存競爭和繁殖能力,使其在生長勢、越冬性、耐受性、種子產量等方面.都強于親本或野生種。若被推廣種植,這些轉基因作物釋放到自然環境中的機會特別大,因其又具有野生植物沒有的各種抗性,將會迅速地成為新的優勢種群.進而可能演變成農田雜草。
3.3 基因漂流影響其他物種
轉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劑、殺蟲劑和病毒的抗性基因就有可能通過花粉雜交等途徑向其同種或近緣野生種轉移.使其獲得轉基因生物體的抗逆特性,進而出現對其他作物構成嚴重威脅的“超級雜草”和侵染力、致病力更強的“超級害蟲”。目前加拿大已出現雜草化油菜植株.美國也有因種植轉基因植物出現不下十種“超級雜草”的報道。
云南財經大學教授顧秀林還認為.轉基因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是永遠不可能清除的,因為基因有活性,它能自我復制、流轉。也能和它所侵入的宿主一起復制繁衍。它會變異,但永遠不會滅亡、不會消失,微生物是永恒的。轉基因一旦釋放到環境.就永遠不再能被人類控制。
4 對我國發展轉基因作物的幾點思考
4。1 轉基因作物技術并未達到預期
據估算,到2020年中國人口數量達到l4.5億。即使維持現有的耕地面積(18億畝)和人均糧食需求量(433 kg)計算。2020年中國的糧食需求量將達到6.3億t,而2009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僅為5.3億t。要在短短十二年內使中國糧食總產量增長26% ,轉基因作物商業化被許多人認為將是唯一的終南捷徑。但是,十多年的轉基因作物應用證明,轉基因作物技術應用效果遠未達到預期:(1)轉基因技術并不能提高糧食產量:影響糧食產量的因素包含“水、土、肥、種、密、保、管、工”八個方面,轉基因僅在“種”上做文章。轉入某種控制蟲害或者除草劑的基因可以。但轉入提高產量的基因很難。中國糧食產量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在于耕地退化程度嚴重;(2)轉基因作物不能降低生產成本:據2009年9月美國農業部統計報告.廣種轉基因作物的頭幾年,種子、化肥和農藥的投入略有下降,而以后至今多年則是年年增,無論是玉米、大豆還是棉花,轉基因作物的農藥使用量均高于天然作物;(3)農業產出增長率下降:1948-2008的60年,美國農業產出平均增長幅度為1.58:廣種轉基因后的三、四年里,美國農業產出增長率有所提高;但是,從1999年到2008年期間.美國農業產出增長幅度大約為0.58.大大低于6O年平均幅度。美國紐約時報2009年l1月指出:越來越多的美國玉米農拒絕繼續種植Bt轉基因玉米!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指出:我們放棄推廣非常成熟的雜交水稻的優勢.而轉向風險重重的轉基因水稻,實非明智之舉。
4.2 亟需加強對轉基因作物研究與發展的監管
2010年3月10日,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組織的集體采訪中曾表示:農業部從未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種子進口到中國境內商業化種植。目前,國內也沒有種植任何轉基因糧食作物。但是隨著農業部批準發放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生產安全證書,對轉基因作物的監管已經成為現實問題,由于轉基因作物的不可逆轉性,一旦出現失控,其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4.3 完善轉基因技術管理法律體系
建設我國目前尚未制定專門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涉及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立法主要包括:2009年《食品安全法》、2001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02年《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以及2007年《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等等。但目前這些管理辦法在轉基因技術的飛速發展中已顯得不夠全面和細致。據北京科技報2011年1月6日報道,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在有關報告中提出建議,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對立法涉及的糧食轉基因管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爭取2011年將糧食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茖W而健全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包括轉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及其有效實施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現實的或者潛在的風險。
4.4 大力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作物品種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出.今后利用生物技術開展農作物育種是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轉基因技術是分子技術中的一類,因此必須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沒有技術就沒有地位。對待轉基因產品,科學慎重的態度并不是拒絕的態度。謝華安院士也指出,發展生物技術,與傳統優勢技術緊密結合,拓寬育種途徑。提高育種效率,對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壯大民族種業。鞏固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和供給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目前我們擁有的轉基因作物,特別是轉基因主糧作物的專利技術還很少,目前獲得轉基因作物生產安全證書的兩個水稻和一個玉米品種的轉基因專利幾乎全部來自國外,一旦推進商業化種植,必將陷入專利陷阱,其后果是將我們的口糧控制權拱手讓人,是將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交由別人支配。大力發展轉基因作物的前提首先是擁有自主的轉基因作物知識產權。
4.5 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生產一定要慎之又慎
作為一個有著13億龐大人口的國家,解決吃飯問題是頭等大事。至今國外對主糧的轉基因品種一直沒有進行商業化生產,美國等國家雖然批準了玉米、大豆的轉基因商業化生產。但主要用于飼料和榨油,而用于主糧的轉基因小麥研究雖然早已成功。但是一直沒有批準為商業化生產。因為小麥是西方的主糧,相當于中國的水稻。因此,我國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生產也一定要慎之又慎。在轉基因水稻食用安全尚未得到充分證實的情況下.絕不能將l3億人作為“試驗小白鼠”。轉基因水稻及玉米的試驗性種植必須嚴格放在與傳統作物充分隔離的有限區域內進行。并杜絕轉基因種子商業流通。
相關鏈接1
轉基因作物的兩個生態事件
大斑蝶(或稱帝王蝶)事件大斑蝶(或稱帝王蝶)事件
1999年5月,美國康奈爾大學副教授約翰·羅西領導的一個研究組在(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聲稱轉Bt基因抗蟲玉米的花粉飄到一種名叫”馬利筋”的雜草上。用馬利筋葉片飼喂美國大斑蝶,導致44%的幼蟲死亡。論文據此推斷,轉Bt基因玉米花粉含有毒素.并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
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兩名美國研究人員David Chapela、David Quist分別于2OO1年9月和11月在英國著名的((Nature)雜志上發表文章,聲稱在墨西哥發現轉基因玉米,并且在墨西哥Oaxaca~區野生玉米中發現了外源基因入侵。這一令人震驚的結論表明“受污染”的植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雜交種,轉基因可能會破壞傳統玉米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相關鏈接2
長期種植轉基因作物會給農業經濟帶來無法糾正和彌補的副作用
2010年4月,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的研究報告《轉基因作物對美國農業可持續性的影響》中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并沒有消除雜草,反而使除草劑用量持續上升,給環境安全造成威脅。除了超級雜蘋,轉基因農田里還出現了超級蟲。由于轉基因作物不針對次生害蟲,這使得一些次生沖漸漸成為作物的主要害蟲。而除草劑讓這些害蟲有了抗藥性。變成超級蟲.農民雖然投入更多的藥物治理害蟲,卻仍無濟于事。美國國家科學院說:長期實踐證明。所謂防蟲害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需要拿出農田的2O%套種同類天然作物。以便讓害蟲“有飯吃”,避免它們成為抗體“超級害蟲”。就是說,轉基因作物不但沒能防害蟲,反而促使原本是小蟲害的害蟲變成“超級害蟲”。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用16年的實踐事實和統計數據明確說明,長期種植轉基因作物會給農業經濟帶來無法糾正和彌補的副作用。
相關鏈接3
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吸引力可能有限
轉植酸酶基因玉米是獲得我國轉基因生產安全證書的玉米品種,我國的培育是從曲霉屬的一種真菌中分離出了能產生植酸酶的基因,并把它插入玉米中。經過七年繁殖.科學家們終于得到了能穩定遺傳的轉基因植酸酶玉米.不過我國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參與者、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陳茹梅博士表示,與傳統玉米種類相比,這種轉基因植酸酶玉米在種子發芽率、生長速度和產量上都沒有區別,如果是這樣,那么該種玉米種植優勢不明顯,對于農戶來說吸引力可能有限。
相關鏈接4
美國醫生提示病人應避免食用轉基因食品
2009年5月,美國環境醫學科學研究院推出的報告強烈建議:轉基因食品對病人有嚴重的安全威脅,號召成員醫生不要讓他們的病人食用轉基因食品。并教育所在社區民眾盡量避免食用轉基因食品?!耙恍﹦游飳嶒灡砻?,食用轉基因食品有嚴重損害健康的風險.包括不育,免疫問題,加速老化,胰島素的調節和主要臟腑及胃腸系統的改變.”美國科學院環境醫學研究院得出的結論是,“轉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響之間不是了無關系.而是存在著因果的關系?!笔澜缰飳W家普什帕米巴而加在審查了600多個科學期刊后得出結論:轉基因生物是令美國人健康急劇惡化的一大因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