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法國通訊社、英國廣播公司等歐洲媒體相繼報道了有關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重新倡導網絡自由的消息。此前一天,希拉里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演講中提出,美國政府將以一種“風險投資的方式”,即投資2500萬美元以撬動更多私人資本的方式,“開發技術工具,使‘壓制性國家’的網上活躍分子、持不同政見者和一般公眾能夠繞過網絡檢查”。此前,《華盛頓郵報》報道,希拉里曾宣布,要把“毫無控制的網絡進入”作為一項最高外交政策的優先目標。法通社認為,希拉里已經將“網絡進入”變成了“克林頓新教條”。
從英國廣播公司的新聞廣播中可以聽出,希拉里在宣布美國國務院的決定時使用的是一種宣戰式的語言。她宣稱,要讓壓制網絡活動的國家付出經濟代價,并且面臨像埃及和突尼斯一樣的動亂威脅。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演講中,希拉里公開點名中國、古巴、伊朗、緬甸、敘利亞和越南是“實行書報檢查、限制網絡自由、逮捕批評政府的博客人的國家”。她說,美國政府將支持“網上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繼續向處于“壓制網絡環境”的人民提供可以繞開網絡檢查的技術,繼啟動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推特”(社交網絡及微博客服務)之后,宣布啟動中文、俄文、印度文的“推特”計劃,等等。
希拉里的戰書引起了一系列的反響。“推特”的創始人之一和主席阿列克·羅斯說:“政府對促進技術國際化的參與程度是史無前例的”。“個人民主論壇”(有關技術和政策的年會)的創始人安德烈·拉西耶說,希拉里對網絡自由化的提升標志著美國外交政策的關鍵性轉型。“從20世紀的世界觀轉移到21世紀的現實”。支持伊朗反政府的組織歡呼這一新動向,AccessNow.org(一個幫助反政府力量把錄像和信息傳輸到伊朗網絡封鎖線以外的機構)的執行主任布賴特·所羅門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發展,它加強了改變政治議程的新技術的力量”。希拉里也認為這是美國外交的重大轉型。她說,這是美國政府在一個關鍵的時候做出的關鍵性選擇。
希拉里的上述宣示,包括2009年她關于互聯網自由的演講,的確道出了美國外交的新方略:在美國硬實力的世界地位明顯下降的時代,更多地動用軟實力,巧用軟實力,以達到美國的外交目的。這就是被希拉里稱為“網絡自由化”和跨國界“社會網絡化”的方略。
其所以說美國是在“巧用”軟實力,是因為美國一方面高調宣示致力于網絡自由化,把握時代特點,搶占輿論道德制高點,例如美國國務院宣布資助網絡技術開發項目,使公民能把他們的政府服務像餐館服務一樣貼到網上,在網上給政府打分,以促進政府透明化。另一方面又把網絡自由化作為一種世俗圣戰工具,如美國國務院計劃向世界各地推動網絡自由化的基層組織提供財政支持,作為美國繞過國家主權壁壘,在海外長期推動民主化的關鍵一環。在主權國家政府試圖限制抗議者的網絡溝通時,美國國務院的目標就是為抗議者提供繞過數碼圍堵,把相關錄像和“推特”信息發送出去的技術。可以說,在網際領域里,美國要打一場無國界戰爭。
在這場“巧實力”戰爭中,美國目前占據著明顯的優勢。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體現在說服力和影響力等軟實力方面。這種軟實力的使用對外是不要邊界的,提倡跨國界的自由網絡進入,對內則是有界限的。比如眾所周知的維基解密事件,希拉里稱維基解密披露美國秘密外交電報是“偷盜行為”,高調主張網絡進入自由化似乎并沒有阻止美國政府獲取與維基解密連接的推特賬號所有者的信息。甚至有美國參議員表示,應將維基解密網站認定為“恐怖組織”,美國的網絡公司亞馬遜停止向維基解密提供服務器。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竟因涉嫌在瑞典實施“性騷擾和強奸”而被國際刑警組織發布全球“紅色”通緝令。阿桑奇稱美國政府的這種行為是“奧巴馬政府對‘推特’美國顧客個人隱私和言論自由權利的不可容忍的攻擊”。當美國國務卿呼吁“信息自由流通”之際,可否反觀一下自己對維基解密的態度?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中國互聯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中國網民3.84億人,網站達百萬之多,博客2億多,網民每天發布博文超過400萬篇,互聯網普及率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尊重國家法律的前提下,中國網民在互聯網上有充分表達觀點的自由。網絡議政、網絡問政在中國已成為風尚。
眾所周知,維護信息安全依法流動是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前提。對于網上有違公共道德、有害世道人心的不良信息,對于捕風捉影、造謠惑眾、蓄意對政府和個人污蔑謾罵的言論,對于無中生有、憑空捏造、惡意煽動群眾情緒的言論,對于宣揚腐化墮落生活方式、淫穢色情、低級下流等有害信息,都應依法管制并及時刪除,這是國際通例,是各國或地區監管互聯網的普遍做法。網絡管理權是國家主權的一部分,任何政府都有責任維護網絡安全和網上信息安全。
希拉里的宣戰促使我們全面評估21世紀我國外交面臨的社會挑戰。毫無疑問,我國的外交同樣面臨著從傳統的部門外交向社會化外交的轉型。新的社會化外交包括眾多的交往渠道和交往主體。網絡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何通過網絡以及其他社會渠道,講述能夠讓國內和國際社會都信服的“中國式故事”,成為一項極其迫切的任務。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所長、研究員)
**********轉載請注明來源:求是理論網,原文網址:http://www.qstheory.cn/hqwg/2011/201108/201104/t20110427_78514.ht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