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箱廠職工:廠長把企業倒手賣給自己
據該廠職工介紹說,“鏡箱工藝美術廠”是1954年1月1日成立,詳細地址與注冊地址在保定市南市區樓南街16號,注冊資本金是42萬元人民幣,企業類型為城鎮集體所有制,在南市區工商局登記注冊,原來隸屬保定市第二輕工業局(該局已撤銷),后依照屬地原則改由南市區工促局主管。2009年5月初,由樓南街搬遷至保定市南二環高保路北側辛安鋪村西南處(鏡箱廠新廠)“保定保琪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院內辦公。現有已退休職工85名,在職職工50名,本次“改制”過程中又有35名職工買斷了工齡,解除與“鏡箱廠”勞動關系,還有15名職工認為本次“改制”不合理、也不合法,一直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堅決不同意改制方案。
鏡箱廠職工李剛(化名):不知什么時候,謝作猛宣布“鏡箱廠”歸他自己了,通知職工買斷工齡。他是怎么改制的,又是怎么兼并的,怎么安置職工,“鏡箱廠”到底凈資產還有多少?職工不清楚,鏡箱廠怎么清產核資的也不知道。
2010年1月17日,“鏡箱廠”工會受22名職工委托,向南市區工促局提出要求:既然廠里要改制我們也同意,可具體的改制方案及資產評估和審計報告是否應該讓職工看看。
工促局沈啟晨局長稱,改制時你們職工同意由“八珍商貿”承債式兼并,工促局有你們的簽名材料。
據李剛回憶,在職工多次要求下才看到了2009年12月10日的《保定鏡箱工藝美術廠兼并改制文件》和《保定鏡箱工藝美術廠企業改制項目資產評估報告書》,這時候大家才明白,職工們被騙了。
據一位該廠的老職工說,2009年10月31日,謝作猛作為廠長,自己成立鏡箱廠改制小組,自封為組長,同時自己指定清算小組成員。謝廠長又以自己的名義委托了評估、審計機構。
這位老職工說,謝廠長本人是企業法人代表,同時也是兼并該廠的八珍商貿公司的法人;清算小組他任組長,清算小組的工作人員由他一人指定,并沒有職工代表來參加,更沒開職工全體大會。他自己指定評估公司再把公司賣給自己,這樣不公平,公正也不真實。
這位職工還說,根據鏡箱廠和“八珍商貿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記信息情況,謝作猛作為鏡箱廠的廠長,未經鏡箱廠職工大會討論通過授權,即以法人名義,與自己和妻子二人注冊的私人企業簽署承債式兼并協議,此協議應屬無效協議。
一位職工代表對記者說,我們把以上相關情況向區政府反映后,工促局負責領導對職工代表稱,將停止鏡箱廠的改制工作,重新評估、審計“鏡箱廠”資產,請職工代表參加改制意見;區政府也表示,將針對鏡箱廠現存問題馬上開會研究。但是,鏡箱廠改制小組繼續加緊運行原來的改制方案,改制小組還宣稱:有區政府支持,我們兼并改制勢在必行,有什么問題去區政府反映吧!工促局對職工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職工大會未召開 職工利益無保障
該廠一名50多歲的職工回憶:2009年11月期間,企業改制小組在職工不了解企業改制相關情況下,讓我簽了字。改制小組來到我們家就問我,你想改制嗎,如果想改就在這張紙上簽字。我哪知道簽字前,首先應該召開職工大會!可時間一長,感覺這事不對,我們這個企業還有多少錢,現在是什么樣子,改制后又會怎么樣,大家都不清楚。
記者來到該廠的一位職工家里,這位年近80歲的老職工稱:我們家三口人都是這個廠的職工,我早就不上班了,老頭也沒有工作,兒子今年都50多歲了還沒有成家。我今年都80多歲了,什么也干不了,家里沒有經濟收入,每個月只靠老閨女給的生活費,可她還有家,家里有孩子上學。前一段時間,廠里來了兩人,問答應廠里改制嗎,如果答應就在這簽字。我認為企業改制是件好事,也就簽了;又過了一段時間,廠里給我兒子(他兒子神志不清)說來廠里領錢吧,就剩你一家了,再不領就沒有了;我們拿了四萬多塊錢,就再也不是這個廠的職工了。我雖說有30年沒有上班了,可我們家兩代人都是這廠的工人,對這個廠有深厚的感情。時常想我們這個廠說不定那一天就壯大起來了,我就不用發愁了。
這位老職工最擔心的是,自己都80多歲了,如果那一天不行了,神志不清的兒子怎么辦?他將來自己怎么生活?“希望廠里能幫幫我們家!”這位80歲的老職工哭著說。
據職工代表提供的資料顯示,謝作猛在2008年底,已承諾自己出一百萬給鏡箱廠職工交醫保和養老保險,同時為廠里引進項目。鏡箱廠部分職工認為,廠里多少年不發工資了,欠了多少年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廠子最近幾年的收入都是以向外租賃廠房為主。現在有人出資來救廠子來了,自己出一百萬還引進項目,這可是好事,就讓他當廠長吧。
而另一部分人則堅決反對:謝作猛在1998年到鏡箱廠租一間廠房煮雞雜,有職工懷疑他的能力和目地。2009年5月,鏡箱廠老廠要拆遷,老廠有土地6畝左右,廠房3000多平方米,在沒有召開職工大會的情況下,他以438萬元,私自與拆遷辦簽了協議。
改制操作程序遭到質疑
改制前,當地政府、鏡箱廠并沒有按照職工們的意見妥善處理好公司改制相關工作。企業讓職工去領買斷工領的錢時,職工才醒過味來,現在這個廠不是鏡箱廠了,現在叫保定八珍商貿公司,改制前是否應先召開職工大會?
2010年2月,廠里工作組以挨家挨戶找職工送錢的形式讓職工買斷工齡,每年1450元。這個錢因人而異,有多給一萬的,也有多給兩萬元的,實在不行就答應入干股。同時,改制小組讓李國民(化名)捎話,只要不再上訪,廠里給每人現金40-50萬元,被職工一口回絕。
職工們明確表示:我們不要錢,我們要你給我們一個明白,我們不能不清不楚就這樣把大家的企業,在職工毫不知情下歸了廠長個人,這事我們不答應。
許多職工反映:廠長把企業的現有資產評估為2400萬元,負債2800多萬元,公司的凈資產為負400多萬元。我們職工自己找評估公司評估,我們才知道其實我們廠實際資產已超過3000萬元,負債也就1000多萬元。
大部分職工稱,我們希望企業改制,也希望企業能轉變經營,我們職工大力支持,可企業改制不能欺騙和隱瞞職工,鏡箱廠在改制中沒有按集體企業改制程序進行改制。
據鏡箱廠謝作錳廠長透露,企業在改制前曾與職工采取分別座談的方式找職工簽字,他認為這種方式較為合理。他還說,企業成立的改制小組,由他任組長,廠里的副廠長和辦公室主任是小組成員。
保定市南市區工促局白局長稱,鏡箱廠不會存在先改制再開職工大會的事情,區政府也不會允許這樣的錯誤發生;改制小組是由廠長自己認定還是由工促局認定,白局長稱他不太清楚;在兩個企業改制中同樣都是法人又是當事人,是否應該回避,在這方面政府是否有相關規定或政策?據白局長稱,這方面政府沒有明確規定,好像是可以參加。
目前,在職工的一片質疑聲中,保定鏡箱廠的改制工作依然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事情將如何發展,改制后廣大企業職工的權益能否得到切實保障?本網將對此作進一步關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