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生存排放?
劉宇凡
這次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能否達成協議,責任當然首先在發達國,尤其是一向最不負責任的美國。他們耗費地球資源最多,排放溫室氣體也最多,當然應該負起主要責任。他們至少要按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所定的、到2020年減排25-40%的標準,而且應該按照這個標準的上限而非下限,因為當年小組為向各個政府妥協,才把減排目標定得太有彈性,為發達國政府逃避大幅度減排預留伏筆。
中國人均排放量很小,但是總排放量已經世界第一。最近中國宣布在2020年前把碳密度減少40-45%。這不是直接減排,只是根據國內生產總值來減少碳排放比例。所以結果不一定會減排,甚至會增排,只要經濟增長足夠多。官方的一貫辯解是中國需要發展,而發展又是為了滅貧。中國評論新聞網一篇文章寫道:
“面對西方輿論質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持續增加排放,中國強調發展國的排放是出于滅貧需要,是“生存排放”,相比下富國的排放,卻屬“奢侈排放”,本質有根本不同?!盵1]
上述文章忘記了,世界上有富國與貧國之分,但每個國家也有富人與窮人之分。中國富人的碳排放當然要比窮人多得多。“奢侈排放”與“生存排放”和平共存于中國?;蛘邠Q一個說法,美國中產甚至富豪的生活方式,與中國農村的匱乏,和諧共處。
一方面,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貧富懸殊已經達到世紀前端。這意味著,中國的“奢侈排放”,其相對奢侈程度更甚于西方;反過來,中國窮人的“生存排放”,也更接近于生存線甚至以下。
2007年,中國城鎮每百戶擁有汽車6.06輛[2],而農村呢,統計年鑒連這個項目的統計都沒有,因為太微不足道了。而在城鎮,大家都知道,只有富人和高官才會有汽車。2005年底,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為3160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為1852萬輛,占六成。[3]其余四成大概就是官府專用了。這個可能占人口不到一成的權貴階級的汽車廢氣排放才真正是“奢侈排放”呢。
從1983年到2007年,24年間中國人均電力消費量增加了超過20倍。中國發電主要依靠煤炭,占總發電量七成五,并因此成為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但是家用電力消費最多的還是富人,他們的碳排放真正是“奢侈排放”。反之,煤炭工人平均工資只有兩千元,還要承擔比美國高100倍,南非30倍,印度10倍的死亡率(以每百萬噸煤的死亡率計算)[4],他們有的工資能夠承擔多少電力?(窮人直接燒煤取暖的話,其量化排放可能比使用電力取暖的住戶更多些。即使這樣,窮人取暖的排放還是“生存排放”。)
官方言論強調,中國不能實質減排,因為中國需要滅貧,需要發展。這是站不住腳的。30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并沒有滅貧,而是相反,養肥了官商階級。當然,如果計算絕對意義上的貧窮,例如人均占有的衣服和糧食,那么中國的絕對貧窮的確減少了。但是,談到貧困問題,絕對貧困不應該是主要的指標,因為經濟在發展,蛋糕一天比一天大,所以應該運用的是相對貧困這個指標,即計算富人與窮人在不斷增加的國民收入中的相對份額。按照后一個口徑,那么毫無疑問,中國社會兩極分化非常厲害,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甚至超過一些發展中國家。而主要原因,又是因為工資與利潤之比30年來不斷下降所致。所以,中國不去實質減排,不是為了全體中國公民,而是為了方便官商階級繼續“奢侈排放”而已。
既然中國環境污染已經那么嚴重,不管有無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中國都應該實質減排,而不是拿甚么“碳密度”來搪塞。由于中國人口特別多,如果不想害人害己,就不應該進行資本主義式的工業化,更不應追求美國富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中國的政商階級,特別是前者,一方面仇視西方人權思想,另一方面,對于西方的消費主義,那種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奢華生活,卻趨之若鶩,這才是中國成為頭號碳排放國家,頭號壓迫工農國家,的主要原因。勞動者需要發展,但不是這種養肥官商,犧牲環境和犧牲勞動者的“發展”。
勞動者追求真正的發展,這種發展與立即減排,并不對立,而是兼容的。這叫生態社會主義。官商階級認為對立,只是因為他們的頭腦完全是侏羅紀時代的暴龍思維,完全給捕獵商機和吞食金錢所占據,無法想象一個沒有異化勞動,又與大自然和諧一體的社會而已。
[1]《哥本哈根峰會今召開 中美角力歐盟靠邊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5/9/2/10115922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59222&mdate=1207090548
[2] 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
[3]《中國私人汽車保有量超過兩千萬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1/4/0/100314035.html?coluid=10&kindid=259&docid=100314035&mdate=0911123624
[4]《溫故知新:中國礦工用生命換工資 大批工人在無聲中死亡》,瞭望東方周刊,2009-11-29。中國工人研究網轉載:
http://zggr.cn/?action-viewnews-itemid-301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