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不是幻象
2009年02月05日 《中國報道》
周立
引言:將農業功能單一化,將糧食屬性單一化,潛伏著巨大的糧食危機隱患。
據報道,200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0570億斤,是40年來第一次實現糧食總產連續5年增加。連續5年增產,似乎使國人有理由對應對全球糧食危機,有個樂觀而明朗的態度。但是,應該看到,危機的引發因素都還存在,對這些因素的關注,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
本文從農業功能的單一化、糧食屬性的單一化角度,來審視糧食危機的引發因素。
農業功能的單一化
農業是提供食物的部門,但又不僅僅是提供食物的部門。除了提供食物這一生產功能之外,農業至少還有生態、生活、就業、文化教育、穩定國家和社會運行等多種功能。如果僅僅把農業理解為一個產業部門,就不可避免地片面強調其產業功能,從而損壞了其他功能的發揮。
當前,作為多功能的農業,被單一化為產業部門,就不得不走上與二、三產業同臺打擂的道路,從而導致了農民成為弱者,農村成為弱勢,農業成為弱質。
農民是弱者,因為他們擁有的生產規模通常非常小。農民的一畝三分田,在資本面前,根本沒有發言權,甚至沒有發言的機會。農村也是弱勢的。相比城市和工業,農村同樣沒有發言權。而農業又是弱質的產業。在缺乏保護、組織的情況下,農民們面臨著比制造業和服務業更大的市場風險,而且他們還承擔著二、三產業部門極少具有的自然風險。因此,在雙重風險襲擊下的農業,就變成了一個弱質部門。
從市場的供求關系來看,農業同樣處于天然的劣勢。
首先,從需求來看。人們對工業品的消費能力,本質上來講可以無限的擴張。但每個人在農業需求方面的擴張能力十分有限。農業相對于工業品和服務業,在消費需求這個微觀基礎上存在巨大差異。而且,食物是供人類食用的,人類的再生產周期很長,且具有黏性,在短時間內難以出現人口爆炸性的增長,這決定了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在短期內難有大幅度的增加。
其次,從供給上講,農業是唯一一個人與自然相交換的部門。自然力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人們在農作上投入的資本、技術和勞動,對農產品產出的影響,居于次要地位,而且短期內也難有大的突破。農業的自然依賴性,更表現為農產品的生產周期,尤其是糧食的生產周期,幾乎不可能壓縮,其流動性遠遠無法和工業品、服務品、投資品等相比。所以,從現象看,農業的投資回報率基本上不可能高過二、三產業。這自然滿足不了資本流動性獲利的追求,由此,資本不會自動向農業集中。
由于農業的擴張能力有限,不符合資本本性。因此,即使是農產品處于短缺經濟的狀況下,資本也不太愿意進入。當多數國家農產品已經進入過剩經濟狀態的時候,不僅是資本更加不愿意進入農業,連勞動力也不愿意過多地進入農業了。勞動力的閑置,不僅是生產能力的閑置,同樣也是消費能力的閑置。這使得所有處于生產過剩狀態下的勞動者,都面臨著勞動中斷和消費中斷的威脅,無法和資本所有者形成對等的談判。于是,二者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我們早已進入了事實上的過剩經濟,如果讓資本自由選擇,資本大多數投向的不是農業,而是工業或是第三產業。所以,如果讓市場來配置,肯定會出現農業的相對萎縮。
所以,要解決農業問題,首先要認識農業的多功能性。起碼要認識到,農業具有生態環境保護功能,城市的生態系統基本上是不可持續的,必須靠農村提供清潔的水、空氣和陽光,提供食物和原材料,并消化其形形色色的有形無形垃圾,才能維持下去。城市對于鄉村,是一個絕對依存的系統。
還要認識到農業的文化傳承功能、農民就業功能、農村社會活動和農民生計維持功能。從宏觀上講,農業還有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功能。此外,還有醫療功能。2008年11月我去意大利做農業考察,最大的收獲是看到歐洲興起了社會農業,利用農業治療城市的現代病。比如說抑郁。在歐洲,有大量的城市人口,患上抑郁癥等現代病,他們可以被安排到社會農場,在社會農場里面干一些簡單的農活,和牲畜接觸一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療法,他們的狀況就好轉過來。
農業補貼的必然性
實際上,僅就其產品而言,農業不僅是一個產業性的生產部門,而且是一個提供全社會生存必需品的公共部門。農產品也不僅僅是單純的私人物品,不應該僅僅由市場來提供。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必須通過政府加大對農業的投入。
曾經有人批駁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政策。但是,由于農業本身經營的特征,已經決定了有條件應付市場失靈的發達國家,必然要進行高補貼,中國也必然要走向補貼,甚至高補貼。
中國自2004年起,就轉換了農業工作思路,開始從汲取農業走向補貼農業。2008年底,在糧食價格面臨下行風險的情況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繼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努力穩住農產品市場價格,同時加大農業補貼力度,2009年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都要繼續增加。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所以,中國一直以來,都要實行世界上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同時還不斷加大補貼力度。種種措施,已經反證了中國的糧食安全壓力,十分巨大。
糧食安全的不確定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綠色革命發生后,一些國家相繼走出了幾千年的糧食短缺,開始進入糧食過剩狀態。這使得各國和世界糧食的供求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TIPS: 綠色革命
20世紀中期,一些發達國家和墨西哥、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開展培育和推廣高產水稻、小麥、玉米等新品種為主要內容的生產技術活動,其目標是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糧食問題。
具體到中國,1996年以后,開始出現“增產不增收”的現象,糧食價格明顯下跌,谷賤傷農的情況普遍發生。當這種現象連年持續時,農民棄耕、拋荒或轉作其他作物生產的意愿開始形成并增強。在中國,這種狀況發生在1998-2004年。
當農民種糧意愿普遍下降,而一國糧食需求卻無法縮減,反而伴隨收入上升,而進行營養升級時,肉禽蛋奶生產的間接用糧大量上升。國家的糧食安全,促使政府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或者是行政命令,或者是最低收購價托市,或者是大量提高種糧補貼,提升農民種糧意愿。
而在財力不足和意識不夠的糧食市場緊平衡國家,政策調整的代價,往往由農民和市民承擔。要么是谷賤傷農,要么是米貴傷民。
已經維持了糧食多年緊平衡的中國,大體上處在這樣一種狀態。進入21世紀以來的全球糧食供求狀況,大體也處在這樣的狀態。
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對糧食屬性的認知,出現了單一化的趨勢。這與農業基本功能的單一化趨勢,是相伴而生的。在農業產業化的主流趨勢下,只有生產功能被強調。同樣,在糧食市場化的主流驅使下,只有私人物品屬性被強調。由此帶來巨大的認知偏差,潛伏了巨大的隱患。因此,糧食屬性亟待認知。
糧食至少具備三種社會屬性:
首先,糧食是生存必需品,而不僅僅是生活必需品。在人類參與生產的產品之中,唯獨糧食具有這一屬性。因此,生存必需品,是糧食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屬性,其他屬性都建立在這一屬性的基礎之上。
糧食的第二個社會屬性,是戰略品。人類分邦列國之后,糧食就由于其生存必需品的第一屬性,衍生出其作為戰略品的第二屬性。需要注意的是,糧食的第二屬性不能超越第一屬性,如若不然,就會使得國家喪失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國家糧食主權。
糧食的第三個社會屬性,是國家公共物品。一個國家如果缺上一天甚至一頓的糧食,就會引發恐慌。一旦面臨搶購風潮,中國的糧食體系就會遭到暫時性的坍塌,國家安定和社會秩序,馬上受到嚴重威脅。因為中國的糧食體系處于緊平衡狀態。所以中國農民在提供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上扮演的角色,是“不帶槍的士兵,不領餉的警察”。沒有他們,就沒有國家的長治久安。但是這一點并沒有被充分認識到。
抽文:農民提供的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國家安全功能,并沒有被認識到。
以上是糧食的三個社會屬性。除此之外,糧食還有三個經濟屬性。
第一,準自然品。糧食雖然不像空氣、陽光、水那樣,可以自由取用,但給它支付的費用很低。糧食的生產過程,是人與自然相交換,自然因素居于主導地位的過程。在消費過程中,糧食也是唯一一個具有生存必需品屬性的人類參與制造過程的產品。所以,糧食是一種準自然品。
第二,準私人物品。從微觀角度看,一個人的糧食消費,會對其他人產生影響。糧食具有明顯的私人物品屬性。
糧食的第三種經濟屬性,即糧食消費具有明顯的準公共物品屬性。事實上,除了糧食以外,還沒有哪種產品具有數量安全(糧食安全)、質量安全(食品安全)、國家和人民主權(糧食主權)這三項國家安全職能的。
糧食的多功能性不僅于此。若再詳細論述,糧食消費還具有信任品等屬性。信任品指消費者在食品消費之后,對食品給自己帶來的健康等長期影響部分,仍然無法了解。就信任品屬性而言,市場徹底失靈,政府干預也難以做到真正有效。必需借助誠實生產、誠實加工與健康消費,才能保證。這需要社會、制度、文化、信仰等底層結構的健全,才能提供支撐。
不幸的是,我們的糧食,現在只有一種屬性獲得廣泛認可,那就是私人物品屬性。對于這一屬性的過分強調,和對其他屬性的忽視,是爆發糧食危機、食品危機和其他問題的基本原因。
食物體系的四個主角,以及組織的極度不對稱性,帶來了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問題。
食物體系的不平衡性
當糧食僅僅被當作經濟物品里的私人物品,農業僅僅被當作產業部門時,糧食和農業是必然傾敗的。而食物體系的四個主角,以及組織的極度不對稱性,則帶來了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問題。
一開始,在食物體系里只有兩個主角——生產者和銷售者。
在糧食處于短缺狀態時,人們雖然每天都要消費大量農產品,但其意見不會被重視。原因是糧食短缺條件下,食物體系是一個純賣方市場,人們拿著錢,都不一定能買到食物。此時,食物體系里只有兩個主角——生產者和銷售者,銷售者是要討好生產者的,所以某種程度上,他要與生產者結成一種聯盟。這種討好的方式,要么是支付一個合理的價格,提供好一點的服務,要么是配合一些重農主義的文化表達。
此時,食物體系的市場力量,大體是平衡的。在人類幾千年的食物短缺時代,都是如此。
一旦出現糧食和農產品過剩,第三個主角——消費者就出場了。銷售者(此時已經轉化為中間商)很快認識到,此時稀缺的,不是生產能力,而是消費能力。所以,他們開始轉向消費者。此時,生產者就慢慢地被棄置一旁了。中間商也常常用消費者的需要,來要挾生產者。
正是這種組織的極度不對稱,使得中間商對上壓,對下欺,不斷擴充自己的利益邊界。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中間商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力量。
在兩端力量弱小、中間力量獨大的食物體系不平衡的條件下,第四個主角——政府出場了。政府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力量,如果它能夠站在生產者或者是消費者一邊,與中間商形成一個抗衡,食物體系就平衡了。但是,政府卻很難自覺地站在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一邊。因為政府的政策目標和政府官員的私人目標,常常是與中間商相一致。因而,政府的出現,常常加劇這一不平衡。
由上分析,我們不可能期待市場解決糧食問題,市場制造了這一問題,但沒有能力解決。我們可以期待政府在加大農業補貼上,起到一定作用,但這只能保證數量安全(即糧食安全),卻遠遠不足以保證質量安全(即食品安全)。
所以,打破食物體系的不均衡性,需要政府行使其提供公共物品的責任,企業家行使社會責任,生產者來履行社會承諾。但是,這遠遠不夠。必須提倡消費者社會責任,對消費者進行有效的組織和賦權,才能進一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綜上所述,認識農業的多功能性,認識糧食的多種屬性,克服把農業僅僅當作一個產業部門的簡單認識,和把糧食當作經濟物品的認知,才可能對解決糧食危機提供基礎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探討有效的糧食危機解決之道。
注:本文研究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7CJY06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7JZD0009)、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07&ZD048)、國家985工程二期“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2006XNZD010)支持。
周立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