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石建勛老師《2008-12-22 | 周小川獲評最偏離預測者說明了什么 》的博文代表了中國有真知灼見的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正義和勇敢。同時不言而喻,不言自明地從反面也給出了昏官、庸官、官僚、貪官、買辦們是多么的鮮廉寡恥,禍國殃民,遺害無窮;普羅大眾是多么的善良,純樸,可欺,可憐。中國為什么落后于人?中華文明可能是主要產生不了日本,韓國那些上吊、自殺以謝國人有自尊、自愛、有面皮的悲情壯士吧?感懷于斯重貼“2008-03-13”日的舊文《加息能解決中國的通脹嗎?》于石文之下:
石建勛:2008-12-22 | 周小川獲評最偏離預測者說明了什么
入選評語:“周小川關于提高利率對抗通脹的表態被連續大幅度降息無情地淹沒。”這對周小川和中國的貨幣政策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這樣的評語是比較客氣的,給這位掌握中國經濟貨幣政策決策權的人民銀行行長留足了面子。如果是一位普通的學者對經濟預測經常發生偏差對社會的影響有限,而作為制定貨幣政策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如果經常對經濟走勢的預測出現誤判的話,無疑對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是個災難。一年來央行的貨幣政策前后矛盾,大折騰,在某種程度上對導致中國經濟在一年內大起大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應該反思一下,這是為什么?為什么堂堂大國的央行行長對經濟走向這么缺乏預見性?央行應該承擔什么責任?不能把責任都往美國金融危機上推卸。
從2003年起就關注通脹問題的周小川,在今年5月CPI數據退回8%以下后表示,“提高利率仍然不失為對抗通貨膨脹的一種選擇”,甚至在8月15日發布的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堅稱,“目前引發價格上漲的因素依然存在,通貨膨脹形勢要高度關注”。當時的經濟工作方針,卻已由“雙防”轉為“一保一控”。
今年初,針對南方出現的冰凍雨雪災害和實施新《勞動合同法》造成的大批企業關閉,筆者和許多專家呼吁,希望央行改變從緊的貨幣政策,我曾經在今年一月份撰文指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有可能惡化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嚴厲的宏觀調控政策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還應當考慮進行適當的反向操作,以避免經濟出現意料之外的衰退。”
遺憾的是,我們的貨幣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像偏執狂一樣,把抑制通脹作為宏觀調控的唯一調控目標,沒有區分去年以來的通脹與過去的通脹的特征是完全不同的,單純依賴貨幣政策和“通脹即加息”的固化調控思路,在發生了四川特大地震災害后,仍然繼續采取從緊的貨幣政策,在熱錢已經預期在不遠的將來做空人民幣的情況下,仍然加速人民幣升值;在國內商業銀行和本土企業資金鏈已經極為緊張的情況下,反而更加緊縮貨幣,讓本土金融和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被迫停產休克。
本來在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下,企業利潤開始下滑,經濟減速跡像已初步顯現,外部需求的劇降,出口和宏觀經濟的下滑,然而在整個上半年,國內宏觀調控的重心還放在控制通脹上,為此一再加息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未能預見到即將到來的經濟減速。即使在7月經濟減速的跡像已很明顯,中央做出了一保一控的調控主題后,從緊的貨幣政策一直延續到9月份,才跟著美國降息。錯誤的貨幣政策滯后效應,使得中國經濟減速比預估的要快,特別是第三季度GDP首次降到9%,說明宏觀決策部門對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沖擊以及對股市的影響估計不足,對中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反應過慢,未能及時調整政策。
10月26日,在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的情況下,周小川行長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所作的加強金融宏觀調控有關情況的報告中再次表示:今后通脹或出現交替和反復,央行還要繼續和通脹戰斗。這樣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在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主要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下跌,中國經濟滑入通貨緊縮境地概率不斷加大的今天,還在談通貨膨脹就的確有誤導之嫌了。誤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果將這種對通貨膨脹的警惕帶入現時的貨幣政策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毋容置疑的是中國經濟正在減速,但或許在周小川眼里,這樣的經濟減速更多的可能是“調整”,而非經濟滑坡,如果是這種認識,那么很難想象今后的宏觀調控政策措施能有多少力度和針對性。
不能把美國金融危機當成筐,什么都往里面裝,今天中國經濟面臨大幅度下滑的危險,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倒閉或停產,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提前返鄉,就業壓力驟增,這固然與國際經濟形勢變化有一定的關系,但就周小川獲評為最偏離預測者和由他主導的貨幣政策來看,說本輪中國經濟出現的嚴重衰退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也未嘗不可。今年以來宏觀調控政策存在著重大失誤,錯誤的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健康運行如同“自殘”或“自廢武功”,這方面的存在的失誤央行應該承擔責任,并深刻檢查、總結經驗教訓。
加息能解決中國的通脹嗎?
加息能解決中國的的通貨膨脹嗎?不能。
加息對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解決通貨膨脹確實是一個有效的工具。稍微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明白,也是西方初級教課書中的小常識。加息主要作用是引導人們的儲蓄傾向,加大融資成本,抑制投資,減少消費支出,抑制需求,從而達到供需平衡。
從2007年開始至今,每當中國官方即將公布或公布CPI,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官僚、什么洋買辦、證券分析師的加息之聲便不絕于耳,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長了一顆電腦。困為電腦只能按程序運行,沒有思考的功能,只有人腦才能對紛繁復雜的事物進行剖析思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2月份CPI公布前后,各路電腦便各顯神通紛紛猜測,加息之聲又按程序重新運作起來。
當前中國的通脹成因是什么?當前中國的通脹成因很多,但除三高,既高固定資產投資,高順差,高放貸外,主要的是國際通脹美元貶值。煤炭、原油等能源漲價,鐵礦石漲價,糧豆漲價傳導到國內,引發PPI、CPI提高,從而傳導消費品、投資裝備、農業生產資料、飼料漲價,進一步引發糧油、肉蛋禽等生活必須品漲價。
這種成本推動型,而非需求拉動型通脹,是加息能解決的嗎?
加息是中國解決通脹的有效工具嗎?不是。正如郎咸平教授所言,“加息對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確實管用,這是國外大學一年級課本的內容,在中國不管用。因為國外是一元經濟,中國是二元經濟。中國的二元經濟,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超財力大搞形象工程,與利益集團搞房地產開發賣地追求GDP的過熱,另一方面是中小企業在連續提高存款準備金,加息擠壓下,資金越來越短缺不足,現有資金成本又不堪重負,營商環境不斷惡化的過冷”。
在當今中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基尼系數不斷升高的客觀現實下,中國不是消費需求過渡,而是內需消費不足。中國的老百姓在社會保障、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得不到保障,低工資廉價勞動力,相當于賣血生產出口產品的情況下,根本不敢消費,只是維持溫飽,這也是中國高儲蓄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中國現今把加息作為調控通脹的工具,引導儲蓄傾向,抑制內需不但無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因此,所謂的經濟學家、官僚、什么洋買辦、證券分析師,在科技發展沒有達到電腦智能化前最好還是暫停程序運行,讓位給能思考剖析解決問題的人腦吧!
深諳中國通脹成因的人,才是有能力解決通脹的人,人們只能把希望寄予他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