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家跨國企業雙重環保標準 污染中國被曝光
2008年01月10日 南方報業網—21世紀經濟報道 王世玲
環境污染已成中國經濟運行中一個突出的問題,而遍布全國各地的跨國公司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中消協發出警示,呼吁消費者不要相信先交錢的中獎活動……
1月9日,國家環保總局對外公布了130家曾經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跨國企業名單,其中三家由于整改不力再次違反環境法規,被國家環保總局重點曝光。
據國家環保總局介紹,進入污染"黑名單"的這130家企業,是環保部門對2004年至2007年間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跨國公司進行專項督察后得出的結果。
環保人士分析,中國環境標準、法律法規與監管漏洞等原因,使得跨國公司找到了"投機"空間,導致其在環保問題上采取有別于本國的雙重標準。
對此,國家環保總局表示,跨國公司應努力提升自主環保守法能力與水平,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環境管理體制與機制,積極承擔企業社會環境責任。今后,國家環保總局將通過持續加大政府環境執法力度,以嚴格執法促進企業守法。
130家跨國企業曾進入"黑名單"
"我們相關負責人今天不在,沒法回答相關問題。"1月9日下午,面對本報記者采訪,上海中遠川崎重工鋼結構有限公司行政科有關人士答復。
該企業和其他兩家企業——歐諾法裝飾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今麥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一起,上了國家環保總局"黑名單"。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海中遠川崎重工鋼結構有限公司,是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COSCO)與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KAWASAKI)共同合資組建的集專業鋼結構設計、制作、安裝、銷售于一體的企業。國家環保總局通報該企業的主要原因是"噪聲超標"。
據本報記者調查發現,上海市寶山區政府網早在2007年9月,就公布了該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
上海寶山區2007年環保專項行動掛牌督辦環境問題基本情況明細表顯示,該企業與"四高小區"和廠區緊靠,噪聲、粉塵嚴重影響周邊居民,已成為環境投訴難點、熱點。
為此,當地環保部門曾要求該企業限期治理,確保廠界噪聲達標排放,并要求上海市住宅發展中心按環評審批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徹底解決噪聲、粉塵嚴重擾民問題。時間是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達標治理。
而其他兩家"上黑榜"企業中,歐諾法裝飾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是由于重油爐煙塵超標排放、二氧化硫超標;、今麥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是因為污水超標排放,環保設施未經驗收。
這三家"上榜"企業,均是之前就有環境違法行為,已列入地方環保部門要求整改并進行督察的范圍內。此番,國家環保總局開展的"后督察"("環保后督察"是促使對環境違法的處罰措施落實到位的一項新制度,包含四內容:公開環境處罰決定、加強督辦、強制執行、追究責任)后,又重新發現新問題的企業。
而從環保總局公布的信息看,2004年至2007年間有130家跨國公司存在環境違法行為,地域涉及河北、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19個省區,包括食品、發酵、化工、機械制造、電子、造紙等行業。
國家環保總局稱,這130家跨國公司多數來自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既有世界知名品牌,也有"世界500強",擁有較好的環保口碑。
"之前媒體報道出現的有名氣的跨國公司,都在我們的名單中。"1月9日,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該人士介紹,目前跨國企業主要環境違法行為集中在:排放超標、建設項目違反環保規定、違反排污申報登記管理制度等方面。
當日,國家環保總局同時公布,這130家跨國公司目前已全部查處到位,即之前的環境違法行為如超標排放等已全面整改到位。
據本報從國家環保總局了解,130家曾被列入"黑名單"的跨國公司只是局部統計數據,并不意味著目前只有130家跨國企業有過"環保問題"。
跨國企業環保雙標準
環保違規的跨國企業很多在國際上都是以注重環保自稱或著稱的,為何進入中國后會放棄其環境承諾,降低環保標準?
"外部環境和公眾輿論不一樣。"1月9日,公眾與環境中心主任馬軍對記者分析。日前,他所在的民間組織因為發布了一份"水污染地圖",而引起了輿論和公眾關注。其中,一長串位列其名單中的跨國企業,更使跨國公司的污染問題納入了公眾熱議的焦點。
馬軍認為有兩點原因促使跨國企業在環保上執行雙重標準。
其一,目前中國整體環境監管弱,處罰力度小,導致企業違法成本降低,而守法成本比較高。
其二,公眾對企業環境行為不關注。也就是說,在國外,企業因為環保問題會導致品牌受損,遭到民眾"拋棄"。而在中國,公眾只關注企業產品質量和價格,環境問題并不影響其對企業產品的選擇。
除此,上述國家環保總局有關人士判斷,還可能存在另一個因素,即很多跨國公司在華企業是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可能會存在一個問題:"合資"的中方企業是一家本地老企業,歷史負債比較多,如果完成環境達標,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或還來不及建設環保設施。
而馬軍跟一些合資企業"溝通"時發現,外方經常表示:我們和中方只有商業、經濟上的關系,至于環境問題我們具體不參與。
"分利潤有關系,而環保卻沒關系了。"馬軍指出,一些跨國公司在華企業已經到了"沒有一家不出問題"的地步。
如此次國家環保總局點名的企業——今麥郎食品(成都)有限公司(前身為"華龍日清(成都)食品有限公司"),外方為日本企業"日清"公司。
以"日清"冠名的企業,在馬軍的"水污染地圖"中搜索,該公司在華的其他企業(廣東順德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華龍日清食品(哈爾濱)有限公司、上海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邢臺))全部在列。
"沒有一家不出問題,說明該企業環境意識已非常淡漠了。"馬軍稱。
相對于日清這樣的食品企業,馬軍認為,一些公眾并不"熟知"的跨國企業,可能存在著更大的污染問題,如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跨國企業。
如在他最近剛"繪制"完成的"空氣污染地圖"中,約有40家跨國企業名列其中。包括殼牌、米琪林、卡博特、杜邦、汽巴(瑞士)、凱諾斯(澳大利亞最大乙烯生產商)等等。
對于跨國公司執行"雙重環保標準",國家環保總局有關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按我國環保法規,跨國公司要履行"從嚴標準",即如果該公司所在國的環保標準與要求比我國嚴格、高,那么該企業按其所在國環保標準履行環保義務。如果我國環保標準高于其所在國,按我國標準執行。
"原則上是,但還是懲罰力度不夠,導致企業寧肯違法。"該人士稱。
對此,環保總局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推動企業承擔社會環境責任工作。今后,環保總局將通過持續加大政府環境執法力度,以嚴格執法促進企業守法。
"今后,在'后督察'中要繼續開展對跨國公司污染情況的檢查和整改督辦工作。"上述環保總局人士表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