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千百年豬肉我們的耳朵沒有長大”
——評轉基因專家密集發言,技窮矣!
一位院士電告,讓關注最近媒體密集發表的轉基因文章。嗨!《科技日報》從5月16日至27日,連續刊發多篇轉基因專家訪談錄,還有北京晚報、農民日報等。可以說包攬了經常登臺表演有頭有腦的轉基因專家:黃大昉、萬建民、戴景瑞、林敏、楊曉光、羅云波、朱禎等等。看來是舉辦“全國記者轉基因培訓班”后的蝴蝶效應。試圖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有組織地再次掀起轉基因神話的新波浪。
我退休后相對空閑,每篇訪談都要認真閱讀,希望獲取一些新信息。很遺憾,第一感覺是和尚念經,缺乏新意;二是調門降低,沒了底氣;二是不講科學,胡言亂語。
原因是,這兩年轉基因主糧商業化深陷泥沼,四面碰壁,只有喘息余地,沒有歌唱之力了。
第一,轉基因專家不再強調轉基因主糧商業化了。“中國的轉基因水稻受困于負面輿論的影響,遲遲不能商業化。”感嘆“如中國不進行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相當于每年放棄了200億元的收入”。中科院黃季焜算賬:轉基因水稻能節約農藥80%,(折算下來)增產6%-9%。這種空穴來風的“正面輿論”才是真正的謊言。眾所周知,轉基因水稻本身根本沒有增產作用。
第二,轉基因專家說:“玉米成為中國批準轉基因市場化呼聲最高的作物”。“出于糧食安全等方面的考慮,這是放行轉基因玉米安全認證的主要背景。”“如果不推廣轉基因玉米,到2020年玉米供需缺口在2000萬噸以上。”是誰批準轉基因玉米商業化了?是誰的呼聲最高?新世紀中國玉米每年大約增加1000萬畝,今年已經超過5億畝了,很多地方玉米已經富余下來了。還要說明,轉基因玉米不增產,農民不會歡迎,不可能批準進入商業化。
第三,“中國因為沒有推廣轉基因大豆,從大豆出口國淪陷為進口國。”中國科學院朱禎說,啊!啊!信口開河,蒙騙公眾。實際情況是,中國人口增加,糧油爭地,大豆產量低,含油率低,農民種豆收益低,種植面積逐年減少。1957年中國大豆面積最多,為19 122萬畝,到2010年還有12 7740萬畝,50年減少6300多萬畝,特別是東北地區減少最多。這些年開始進口大豆。而玉米產量高,用途廣,“東方不亮西方亮,不種大豆種玉米”。須知,如果中國要完全實現大豆自給,就要重新拿出3億畝耕地種大豆,這對人多地少的中國簡直是“天方夜譚”。奉勸轉基因專家學一些點農業知識,了解一下國情,別把“進口大豆”故意和風馬牛不相及的“沒有推廣轉基因大豆”聯系起來。
第四,中國農業大學羅云波發言更是駭人聽聞:“我們吃了千百年的豬肉,我們的耳朵沒有長大,我們的鼻子也沒有長長,我們吃了豬的基因了,怎么沒有影響我們呢?”(北京晚報5月9日35版)。實在不敢恭維,一個大學教授竟然在公眾面前脫下馬甲,亮相一個馬戲團丑角的噱頭,博得一場哄笑。中國有句古語:“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是說我們的先人前仆后繼犧牲多少性命才為國人換來水稻、谷米和大豆等今天的食品。轉基因技術培育作物才有幾年?用小鼠做實驗才有幾代?這位教授竟然以“吃豬肉沒有長豬耳朵”笑料來比喻轉基因食品更安全?技窮矣!。
2009年農安會發放了兩個轉基因水稻和一個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農業部一再聲稱,頒發安全證書不等于商用,農業部從未批準轉基因糧食種子商業化。安安會僅是一個咨詢組織,無權決定任何農作物品種的推廣應用。依據《種子法》,品種進入市場必須經過品種審定程序。特別是2012年初轉基因專家又遭遇到《糧食法(征求意見稿)》出臺,近乎當頭棒喝,前景渺茫了。
農業部科教司和轉基因專家最近采取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計“科普”轉基因:一是大量發放轉基因明白紙,二是舉辦全國記者轉基因培訓班,三是召開轉基因專家報告會。讓報紙和記者連篇累牘地發表采訪文章,造聲勢,掀氣氛。重復地以強詞奪理的話語,說教轉基因“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利益驅動,專家教授應該埋首書齋,潛心科研,怎么也輪番出臺異口同唱“就是好”呢?
還要質詢表現突出的《科技日報》:媒體是公眾的代言人,應該公平、公正、客觀地反映社會真情。新聞真實的基本含義就是報道的事實必須同客觀事實相符合。《科技日報》充當謊言的放大器,為什么不能發表不同觀點和意見的文章呢?有交流,才有共知;有討論,才知分歧,有了健康的科技評論,才能促進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科技日報》主編,不是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