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與國民黨內斗
蕭武
《我與蔣介石:張發奎回憶錄》原本是米帝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夏蓮瑛在香港呆了幾年采訪,后來又查閱各種資料后寫的。2006年,這個書被香港一個反動分子鄭義翻譯過來,在香港出版。我看到過正版,但是還是買了盜版,畢竟盜版的省很多錢,而且我也不認為這個書有多么重要,屬于看過就可以扔掉的類型。
總體上說,張發奎給我的印象是素質不高,基本不懂政治,但出身比較貧寒,過過苦日子,所以后來治軍較嚴,北伐的時候也表現還好。他對CP的態度也很曖昧,南昌起義的時候打的就是他的旗號,也確實比較左傾。但對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他都是堅決反對的,廣州起義就是他的部下鎮壓的。
不過,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這個書里的一個注釋,是翻譯者鄭義給加的。
1930年中原大戰中,馮閻初期本來在軍事上占優勢,但是在安徽、蘇北遇到連綿陰雨,一個月未能向前推進,讓國軍緩過了精神,開始反擊。在這個時候,張學良率東北軍入關“調停”,馮閻軍后撤至隴海路開封以西。同時,廣西的桂系李白和張發奎正在待機北進。
這時候出了一個事情,影響了以后的歷史發展。
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后,被規定不能制造軍火。到1930年,歐洲形勢日漸緊張,對德國的禁令仍然沒有解除,德國未免比較緊張。英國此時與日本的英日條約尚在,所以德國認為可以拉攏中國牽制日本,以分散英國的注意力。所以,德國和當時的中國政府,也就是國民政府的關系好起來了。德國與國民政府達成了一個秘密協議,協議的內容包括兩項:德國負責為國民政府訓練二百萬軍隊,中國則允許德國在中國開辦軍工廠,利用德國的機器設備,成品由中德兩國共享。
也就是在那個時期,蔣委員長和德國的關系進入了蜜月期,而且把他的二公子蔣緯國派到德國去學習——這是委員長表示誠意的方式,他的大兒子蔣經國就是在他與蘇聯的蜜月期派去蘇聯學習的,但后來因為肅反的問題,蔣經國被流放了,一直到張國燾因為機會主義受到中共黨內批判,被派往蘇聯,偶然機會了解到此時,才說情將蔣經國放出來。當然,德國當時在中國投資力度挺大,不僅和蔣委員長交好,給蔣委員長派軍事顧問幫助圍剿中央蘇區,也和張學良有交情,和新疆軍閥金樹人也一度頗有交情,包爾漢回憶錄中就提到,他在1930年代初期,因為不被金樹人信任,所以被派往德國,金樹人的兒子也在德國留學。
按理說,這個事情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是個好事,國民政府應該都很支持。但是,當時的情況比較復雜。此時蔣汪胡本已合作,胡漢民為立法院長,汪精衛為行政院長,委員長為軍委會委員長,但汪胡二人對將委員長仍心懷不滿。按照國民政府的慣例,對外協議須有五院院長共同簽署,始能生效。作為立法院院長,胡漢民拒絕簽署。
胡漢民是國民黨右派的領袖,汪精衛是國民黨左派領袖,但是在北伐寧漢之爭后形成的格局中,漸漸形成了汪精衛、胡漢民和孫科合作,一起對抗委員長的格局。胡漢民此時認為,這個協議實際上只有利于將委員長,對別人都不利。原因不難理解,德國的訓練只會訓練中央軍,從這個協議中得到的武器也只會給中央軍,這樣,委員長在國內政治斗爭中的力量就會更進一步增強,而對其他各派勢力極為不利。所以,胡漢民拒絕簽署。隨后,也因為憲政爭議,多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委員長一怒之下,故技重施,就下令將胡漢民拘禁于南京湯山——蔣委員長還因為政治斗爭,突然扣押過李濟深。
然后,委員長不斷派人勸說胡漢民,希望他能支持這個協議,后來派去了與胡漢民較為接近的劉紀文。但胡漢民是個倔脾氣,不但沒有屈服,而且要劉紀文給他帶話出去。
劉紀文帶出去的話是什么呢?要點如下:首先是,西南迅速另組政府,整頓軍備,準備北進,從衡陽直進武漢;同時,他要劉紀文和陳友仁去日本找日本外相犬養毅,讓日本出兵東北,威脅東北軍老巢,迫使張少帥回師東北,這樣,馮閻軍沒了后顧之憂,便可沿平漢路南下,與西南部隊會師,然后一起順流直下,攻取南京,武裝推翻蔣委員長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
消息到達各方后,基本上實現了這個計劃。日軍果然在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一舉占領了東北全境,得到了東北豐富的礦產資源作為戰爭支撐,并獲得了當時亞洲最大的軍工廠沈陽兵工廠;李白和張發奎的第四軍也迅速發動,由湘桂邊界出兵,進占衡陽,甚至一度占領了長沙。但他們卻沒能會師武漢。
為什么呢?在北方,蔣委員長買通了閻錫山和馮玉祥的幾個部屬,馮閻反蔣聯盟瓦解,也就不能進取武漢了;同時,要張學良不要急于回師東北,靜待國聯調停,繼續在華北幫他彈壓馮閻;在南方,原第四軍系統出來的陳銘樞、蔡廷鍇從福建進至廣東,威脅桂軍與張軍的后背,桂張軍不得不撤回廣西。這樣,胡漢民的計劃就失敗了。
日本人進占東北后,按照原來的約定,事成后就要退出東北。但這時日本國內政治也形勢大變,少壯派軍官在政治上越來越有眼球,而文官系統對軍隊的節制也越來越形同虛設。計劃既然已經失敗,胡漢民只好寫信給犬養毅,要求日軍撤出東北。其實,犬養毅算是當時日本政府中的對華友好人士,倒是主張撤兵,但是沒多久他被日軍少壯派刺殺了,日軍對東北的占領遂成事實。
但這件事一直沒有對外披露,胡漢民偷雞不成反蝕米,給人留下了把柄。胡漢民被釋放后,便去了歐洲游歷。1935年,中央迭電請遠在歐洲的胡漢民回國服務,胡漢民便轉道回國。到香港時,當時占據廣東的南天王陳濟棠親自前往香港迎接,以示忠誠。胡漢民隨陳濟棠到廣州后,陳濟棠對他又陽奉陰違,有如曹操之對漢武帝,只是留著以后反蔣做旗幟用。胡漢民要求去上海、南京,陳濟棠就威脅他公布前面引敵入寇的秘密,胡只好克制,最后在1936年郁憤而死。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鄭義在這個注釋里說,這個說法來自杜月笙的秘書胡啟五,可信度到底如何,尚待方家考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