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日本的秘辛大全
文/無風即風
(一) 與日本一起反共是他一生最高理想
(二) 蔣介石兩次差點讓內蒙古成為第二個東北
(三) 蔣介石曾利用汪精衛對日求和并釀成大錯(汪偽自立)
(四) 1945年:蔣介石聳人聽聞的“拯救日本”計劃
(五)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欲留下100萬侵華日軍打內戰
(六) “白鴻亮”—— 日本人中華民國將軍
(七) 臺灣現今的30萬“日本種”與“一個錢都不要”
(八) 大漢奸陳公博《苦笑錄》揭露蔣媚日的滑稽事
(一)與日本一起反共是他一生最高理想
接我上一篇《蔣介石不抵抗全解讀》,已經完全肯定蔣介石在主治大陸期間,至少至1945年抗戰勝利之前,絕對、從來都、沒有動過收復東北的念頭,說其媚日、恐日其實只對了一半,真正最根本的原因無非還是他一生的反共理想,他的出身,他的閱歷,他的圈子,決定了他就是一個資產階級分子以及維護資產階級分子的代言人。依吾之愚見,縱觀整個世界反共人物,論反共精神之徹底與堅決,無人能出其右。
1970年,臺灣的陽明山中山樓,已83歲高齡的蔣介石,仍然扯破嗓子地吶喊到:“人人要做反共倒毛的革命先鋒”!而一年半后他就不省人事,開始進入他人生最后的3年“植物人”生涯。
不了解、不認同蔣介石這一種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存在的“不反共,毋寧死”的精神,便不能理解他的“不抵抗主度”與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惺惺”單“惜。
為何是”單“惜?且容后續解答。
(二)蔣介石兩次差點讓內蒙古成為第二個東北
1934年10月間,蔣介石偕宋美齡在察哈爾省主席、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的陪同下,自張家口乘火車來到綏遠省的歸綏,由后來名震華北的國軍抗日名將綏遠省主席傅作義到車站迎接。
蔣在此逗留了兩天,這是他人生唯一 一次踏上內蒙古的土地。
在這的前一年又三個月,即1933年7月,他曾親自命令10個師進入察哈爾,與日偽軍一起“圍剿”由方振武、吉鴻昌率領的“察綏抗日同盟軍”,該軍前不久才剛剛收復康保、寶昌、沽源、多倫4縣,把日偽軍完全驅逐出了察哈爾省,成為“九一八”后首個收復失地的抗日力量,同時,同盟軍還在張家口成立了收復東北4省計劃委員會,準備進一步對日作戰,聽說有人要收復失地,一時間各路英豪及綠林好漢紛紛提軍前來,計有西北軍、東北義勇軍和原熱河軍閥湯玉麟的散軍共7萬多人加入,形勢一片大好,東4省的民眾聽到后都激動涕泣,日夜期盼著同盟軍盡快幫他們結束“亡國奴”的黑暗日子。
然而,這支實力頗為雄厚的英雄部隊,最后在蔣介石的軍隊與日偽軍的夾擊下,在昌平一帶被蔣軍3個師包圍住,將當時同盟軍僅剩的6000余人殺到還有500號人,同盟軍領袖方振武與吉鴻昌悲慟與無奈之下,為”留得青山在“只得選擇亡命天涯,自此,同盟軍徹底失敗且被收編。
東4省的3000多萬人民陷入了徹底絕望的境地,又是一片哀鴻陣陣……..而為配合日本關東軍“內蒙古工作”的特務機構和漢奸李守信偽軍與內蒙古分裂勢力此時重獲新生,又在察省猖獗了起來,隨后也因利益的沖突與南京政府當地的機構和軍隊造成了一定的摩擦。
這也就是為什么蔣介石此次要親到歸綏的根本目的,他希望通過作為調停人的角色,緩和以傅作義為首的綏遠省政府與內蒙古王公貴族上層的云王、德王為代表的百靈廟蒙政會的緊張關系,以此來維持南京政府對內蒙古盟旗地方微弱的影響力。
也算是他盡的最后一點綿力了吧?
然而諷刺的是,僅僅8個月后,即1935年的6月,蔣介石又改變了想法,慷慨地“奉獻”了整個內蒙古的主權給日本——《秦土協訂》簽訂,以下是事情的發生與經過:
這等于放棄中國在察哈爾的主權,在日軍一槍未放的情況下,僅僅憑語言恫嚇,蔣介石就一口氣答應了日本的3項要求和6項追加要求,比“九一八”還更不堪,真是不可想象!
這6項追加的要求是:
第(一)和第(二):同意日本支持內蒙古進行獨立運動,可見蔣介石對日本的“滿蒙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名譽還要重要絕非虛言!同時,在蘇聯(侵占了外蒙古)與日本爭奪分裂我國土之時,蔣依然果斷地選擇了后者,其思維與“中東路事件”中如出一轍。
如果你還覺得不夠說服力,那么請來看看4年后,日本全面侵華的第2個年頭,即1939年,在中日秘談的“桐工作”里中國方面向日本提交的《和平意見5條》,蔣介石再度確認日本在內蒙古的特權:
(史料:《桐工作圓桌會議的經過概要》、《今日武夫回憶錄》)
第(二)條明白無誤地表明,蔣介石允許日本在內蒙古有駐兵權。同時他還允許日本的“殖民開拓團”進入長江下游,當然,此是后話,總之,當時如果不是日本軍國主義太猖狂,不愿意接受蔣“恢復七七事變前”(退回長城以北)的要求,內蒙古已經成為第二個東北。
《秦土協訂》賦予日本特務機關可以公開在察哈爾省進行分裂活動的官方權利,而有著強烈的“大元帝國”情結的蒙古王公德王與他的百靈廟政務委員會在一年多以后,也就是1936年,在關東軍的幫助下成立了“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內蒙古從此正式踏上分裂的進程,如果不是因為以下4件事,那么占當今新中國1/10面積的內蒙古可能很快就要獨立:
1、關東軍策劃的偽滿洲國未能得到國際的公認
2、使關東軍再度策劃內蒙古的“大元國”投鼠忌器
3、東4省內有盟旗,如讓內蒙獨立則難以調和偽滿與偽元的民族結構
4、1936年底傅作義在百靈廟擊敗偽蒙軍,使內蒙分裂從此受制。
(三)蔣介石利用汪精衛對日求和并釀成大錯(汪偽)
有的人可能會受不了啦!這事怎么又蔣公又躺槍了??
嘿嘿,還真得有關,請看下文。
1938年初3月,徐州會戰打響,人在美國的五四運動領袖、國學大師胡適收到一封信,上面寫著:
然后,大約是3月底或4月間,香港出現了一家叫“蔚藍書店”的書店,這也就是上面說到的“日本問題研究所”,表面上它只是一家翻譯機構,“書店”開業期間曾出版過漢字版的《日本史》《世界的資源》《日本戰時經濟》等日語書籍。但實際上是它是隸屬于國民黨中央文化部,是蔣介石親自下令文化部成立、交由汪精衛打理的“中日和談聯絡站”,其作用有二:
1、利用香港這個國際情報站,搜集情況并為《中日和約》造勢。
2、 利用香港這個國際空間,為蔣介石利用汪精衛與日接洽提供渠道。
眾所周知,1938年起,日本在對待侵華問題上,分裂成了“主戰派”與“主和派”兩派力量,主和的是日本內閣中的政客,主戰的自然是囂張無比的軍部,在這樣的前提下,蔣介石早已開始蠢蠢欲動謀求與日本講和,一者由于德國派出的”陶德曼調停“毫無進展,而且每欲犧牲中國利益以求全。二者則因正面戰場的國軍連連敗北,沒有奪得一場勝利(當時臺兒莊還沒開打),因此也自然沒有有分量的籌碼去與日軍談條件,于是他便不得不繼續選擇“強硬”,但他又不想放棄與日本講和的任何機會,于是,在他自己親自掌控與日本的開啟秘密談判的同時(蘭工作與桐工作,大概于5月間才開始),他就推出一直都對抗戰抱有極大消極思想、且贊成中日和談的黨內2號人物汪精衛去走另一條投降路線。
也就是說,蔣的投降是“暗線”,而使汪的投降則是“明線”(可知其投降的欲望是多么強烈,絕不是神馬“研究《蔣介石日記》30年的某老專家說的那樣”:“蔣介石只是為了緩和壓力(正面戰場)”)。
但是,蔣斷斷沒有想像到,他這樣做不是高明,而是在玩火,他親手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將本已經雪上加霜的抗戰救國大業推上更深的深淵。
寫信者是高宗武,是汪系的心腹之一,也是國民黨內的“第一日本通”,與高宗武一起在蔚藍書店鼓噪投降主義的、還有后來的大漢奸梅思平”及“未遂漢奸“陶希圣等人,這些人本身就是“七七事變”前著名的投降組織“低調俱樂部‘的骨干,是一貫的媚日投降派,因此,”書店“的工作進展得很順利,很快就與日本軍部核心人物搭上了線,6月23晚,高宗武與另一名”低調骨干“周隆癢化裝成日本人,一起來到日本駐香港領事館并登上了一艘日本輪船,一天后,高周二人在東京秘密謁見了陸軍軍務課課長影佐禎昭、參謀次長多田駿、陸軍大臣板垣征四郎及陸軍省中國課課長今井武夫等人。
根據高的《回憶錄》,此次他攜周隆癢東渡日本沒有得到蔣介石的同意,是時任他上司、代理宣傳部長周佛海讓他先去的,蔣介石對這些人的動向把握得倒很準確,22日的《日記》中他對高破口大罵“此人荒唐“并立即停了高的活動經費,然而卻沒有要處罰高擅自赴日,仍令其返港(仍做情報與輿論造勢)。
但是“徹悟”的蔣介石此時已經沒有后悔藥吃了。
7月,日本內閣五相會議根據大本營陸軍部的建議,通過《適應時局的對中國謀略》,決定采取“推翻中國現中央政府,使蔣介石垮臺”的方針,“啟用中國第一流人物”,“醞釀建立堅強的新政權”。目標瞄準了汪精衛、唐紹儀、吳佩孚等人,其中前兩者均是蔣使其與日本秘談者。
大錯已經釀成!
深知難逃罪責的高宗武不敢去武漢,遂使同伙周隆庠7月22日下午拿著高宗武與影佐禎昭及今井武夫等人鼓搗出來的《報告》(此份報告就是后來全面出賣全中國利益的臭名昭著的《日汪和約》的初稿),到達漢口并交給了周佛海,周佛海按下不表,但迅速交給了汪精衛。
后來就是世人皆知的汪精衛叛逃云南,在“云南王”龍云的默許下潛逃越南河內,與自上海土肥原賢二公館“重光堂”攜《重光堂密約》前來的高宗武、梅思平等人會合,躲過蔣介石的刺殺后到達南京并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建偽政府。
從此華中、華東地帶一下子淪為日寇之手,加之前的東4省與內蒙及河北、冀東在內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日寇侵略中華創造了無比優越的地理條件和以及支撐著日軍攫取資源的以養活侵華日軍和支援日本國內戰爭機器。讓全世界觸目驚心的“第一偽軍大國”(50萬余人,比早期在華日軍還多)就是這樣產生的。
蔣介石本意是想借汪精衛之手幫他促成與日和談的,未料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使得20位國民黨中央委員、60多位中、高級將領叛逃敵國造成黨的分裂,還使得他失去了“招安”的價值。
是不是覺得很諷刺?
依蔣介石《日記》里透露的“和約底線”,即“恢復七七事變前”的標準來看,如果汪精衛沒有先與他與日本締結和約,而日本軍國主義真的同意了回到長城以北,那么,我想問問天下諸公:我們今天還有“960萬平方公里的新中國”嗎?是不是早就已經變成了“大和民族”的一分子?還是大日本帝國的“附屬國”?與印度一樣的三流亞洲國家,臟、亂、差、窮?
歷史可真是吊詭得讓人不寒而栗!一個軟骨頭的領導人最終竟然是自己把自己玩成“有骨氣”的人!這真是實在太TM不可思議!無語!!
(四)1945年:蔣介石聳人聽聞的“拯救日本”計劃
1939年12月2日,蔣介石當天在《日記》寫下這樣一句話:
這一條日記,可以說是道出了蔣一輩子的心聲,即回應本文開篇講到的,蔣對日本由始至終都是惺惺”單“惜,為什么說是”單“惜呢?
顯然,不管是從最早期他在日本當兵時,還是后來加入孫中山辛亥革命,還是到后來成為北伐軍總司令,再到統一全國的政府首腦、”濟南事變“、”九一八事變“、”長城抗戰“…….. 一直到全面抗戰,他都沒有認識到,以“脫亞入歐“這種以結束亞洲朝貢體系(即打敗中國)為目標并從此加入歐洲的狂熱國家主義,其本質就是侵略與征服,他絕不僅僅只是孫中山、蔣介石等人口中的”同文同種“的兄弟之國,他絕不愿意與中國這個”千年師尊“共主亞洲,正如“脫亞入歐“的理論發明者福田諭吉和推動”明治維新“的日本明治天皇說的那樣——”失之于美俄,則取之于朝鮮與中國“,日本由始至終的根本目標就是要滅亡中國,滅亡中國后統治亞洲,也就是日本軍國主義崇尚的”大東亞共榮主義“。
日本侵略者,就是要來置中國人于死地的!但是孫中山與蔣介石一直都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日本會竭誠和他們合作共同反共,都不知道哪來的自信。一心幫國民黨推翻滿清皇朝、幫助中國人對抗窮兇極惡的沙俄的大日本帝國,顯然不是中國的”回紇“,因為你國民黨、孫中山、蔣介石等人都不是”天可汗“!民國不是大唐帝國!
然而,蔣介石顯然不這樣認為,于是,聳人聽聞的”拯救日本“在1945年抗戰勝利曙光已經很耀眼的時候出現了!
繆斌(上圖左),字弼丞,號丕成,中國江蘇無錫人,綽號“小道士”。1921年,繆斌考入南洋公學(現上海交大)電氣科,之后加入國民黨。曾在北伐時擔任過第1軍副黨代表,26歲時出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但因貪污瀆職被去職。抗日戰爭爆發后,他賣身投靠日本人,當起“華北新民會”的副會長。
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和歷史的丑角,卻被蔣公介石視為至寶。
1945年1月28日,中國遠征軍、駐印軍和盟軍于緬甸畹町舉行會師典禮。蔣介石在重慶電視上播講《中印公路開辟之意義》,宣布該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同時,他的“噩夢”也基本上結束了,讓國民黨損失60萬兵力,146座城市、20余萬平方公里領土的日軍的“一號作戰”(即中方的“豫湘桂會戰”)暫告一段落,讓蔣介石驚心動魄的“黔南事變”最終以日軍退出貴州境內結束,日軍已是回光返照。同時國際戰場上納粹德國也已覆亡在即,東南亞戰場上,眼看日軍也將跟隨德軍的命運,應該來說,蔣介石對抗戰勝利的信心是開始恢復并逐漸增強的,1945年2月9日,他在《日記》里寫到:
”大事“指的就是當天由美、英、蘇三大巨頭召開的雅爾塔會議,此次的會議議題是”戰后秩序“,因此同盟國將會日本帝國主義作出最后通牒,這對于中國和蔣介石來說當然是大好事,也所以其志得意滿之情溢于紙上,然而諷刺的卻是,這個身位為4大強國+即將來到的勝利者,又再一次打起了“中日親善(簽訂《和平條約》)”的主意,又再一次顯示出了他對日本的“真愛”,他命令心腹戴笠開始尋求與日本和談的可能性,他要繞過同盟國與日本談判。
真是夠奇葩的,7年前你打不過人家想與人家和談尚可理解,7年后勝利在望,居然又是蔣介石自己主動求的,這跟投降有何異??
接上話題,戴笠找到的正是當時任汪偽政府考試院副院長的繆斌,見到有”反正“的可能,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自然是十分賣命,他很快就抵達重慶,并受到了蔣的親自召見,蔣給繆發了一個”特派繆斌為代表同日本政府協商和談“的手令,”指示他利用”身在曹營“之便與日本進行接洽,繆斌也很快就成功與日本當時的小磯國昭內閣搭上了線。
也就有了上面那張繆斌與日本皇室東久邇宮稔彥親王會晤的照片,同時他帶去的還有蔣開出的《中日全面和平實行案》:
然而,蔣的如意算盤卻遭到了日本中國派遣軍的阻攔,狂妄的日本陸軍此時不僅對滅亡中國依然死心不息,而且表示要與美國誓不兩立,不共戴天,這個時候蔣介石做出了一件已經無法用世上所有語言去形容的事,他通過了線人給當時身在上海的日本中國派遣軍最高司令官、侵華戰爭的頭子岡村寧次捎去一段話:
這就是蔣介石的“拯救日本”計劃!
蔣介石與日媾和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不僅依然考慮為日本保留滿洲特權,置我3000萬“亡國奴”東北同胞于不顧,甚至還不處置汪偽漢奸政府!對我因日本侵華而慘死的3500萬同胞冤魂全然不顧!真是枉為中國人!
但是,天佑中華,由于蔣始終不露面,又沒有給繆斌發委任狀,此時正全力欲作困獸斗以及部署“本土保衛戰”的日本軍部便以“他只是個江湖騙子,是政治掮客”為由堅決拒絕與中國和談,因此岡村寧次也沒有去理會蔣介石的傳話,而外務省方面,日本“3朝老臣”重光葵表示“正全力促請蘇聯出面(與美國)議和,其它方式暫不予考慮”。
于是,蔣介石的“拯救日本(帝國)”計劃破產,繆斌被趕回中國大陸,1946年他成為抗戰勝利后第一個被槍斃的漢奸,當他死后的3小時,國民政府最高法院的宣判令才送到蘇州監獄。
蔣介石“拯救”我中華民族不共戴天之仇敵的罪狀昭然若揭!不言自明!
(備注:雖然蔣介石因未被通知參加《雅爾塔會議》以及得知美國私相授予外蒙古給蘇聯而受到打擊,但是這不是作為戰勝國要與敵國和談的理由,應該更加爭取對日利益以彌補損失才對,所以有些人說蔣1945年還想和日本和談是為了對抗蘇聯,這是歪曲事實,此時的蔣介石已非8年前的吳下阿蒙,有美國撐腰,蘇聯絕不能再隨意拿他怎么樣了)
(五)1945蔣介石欲留下100萬侵華日軍打內戰
1945年8月15日,陪都重慶的智育電影院正在播放著電影《出水芙蓉》,突然屏幕斷片,打出7個大字——“日本無條件投降”,頃刻間,前一秒還在默默觀看著電影的人們一下子就沸騰了起來,發瘋似的沖出電影院,涌上街頭,與街上早已經蜂擁起來的人民會合并組成了“游行隊伍”, 胡同下的老人家抱頭嗚咽痛哭,流下了苦盡甘來的淚水,鬧市上的年輕人們載歌載舞,揮舞著從發報員手中搶來的《號外》,大聲呼喊到:“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我們贏了!我們贏了!”,在總統府以及各政府機構的森然門前,純真善良的人們舉著孫中山與蔣介石的巨幅頭像,聲嘶力竭地喊到:“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 “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 “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聲音震破三江的夜空,傳到了九霄云外,5億中國人民終于迎來結束8年暗無天日的戰亂苦難生活,看到了真正的光明………
然而在沙坪壩的林園官邸里面,一個身著軍服的瘦高個子的軍人,對著正襟危坐的一眾人說了5句話:
此后,在準備受降儀式的一個多月里,我們看到了以下極其荒唐的幾幕:
1、 何應欽:受降儀式上我們要用“圓桌”(南京)
2、 孫蔚如:這是中國的月餅,長官托我送來的(漢口)
3、 湯恩伯:可真是麻煩“您”了(上海)
4、 孫立人:干杯,慶祝和平到來(廣州)。
說那5句話的人當然是蔣介石,而那4件事則是“國軍受降的好玩事”,但是,還有比這更荒唐的。
1945年9月2日,中國山西,一個日本人突然驚訝地說到:
“不是吧??”
“是的,日軍雖然戰敗了,但素質優秀,希望能留下一部分日軍負責保安工作。”
咋呼的是日本中國派遣軍第一軍參謀長山岡道武,提請求的人是山西省政府主席以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5大巨頭(另4大為何應欽、馮玉祥、白崇禧、徐永昌)之一的閻錫山。這次就是發生于抗戰勝利僅僅只有19天后的“閻山會”,會后,山西留下了15000余名原日本侵華日軍,此部日軍打后多次參與國共戰場,直到1948年3月,在臨汾戰役中,被徐向前元帥指揮的華北野戰軍消滅的“山西國民革命軍暫編第十總隊”。
荒唐吧?
還有更加荒唐的——沒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1945年8月15日10時10分,身在上海的岡村寧次接到東京發來的關于天皇陛下已決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陸第六十八號密電指示中國日軍投降,同時還有一封大本營密電:
岡村寧次接到這個命令后,卻不置理會,反而非常重視以“中國戰區受降統帥(包含越南、緬甸、泰國)”蔣介石發來的電令,蔣介石要他讓部隊原地待命(等國軍過來),不許向共產黨軍隊投降。
岡村寧次迅速給蔣介石回了一封密電:
而這個建議,蔣竟然同意了?。。。。。?!
對于蔣公介石,我已經徹底無語了!?。?!須知就算不算上犧牲的2000多萬中國平民同胞,就他自己率領的忠于他的軍隊就有380多萬人成了這100多萬日軍的刀下鬼!!這個統帥到底有沒有良心的???竟然這么麻木不仁??
幸好,又一次天佑中華,在美國人的察覺下,蔣介石與岡村寧次的天大陰謀沒有得逞,遣返日軍戰俘的計劃如常進行,含日本移民在內,蔣介石為此動用了中國當時海運80%與全部空運的力量(見《岡村寧次回憶錄》),為了送他的“日本徒手官兵”回國,竟然連累了他與共產黨爭奪東北的計劃(見《張發奎回憶錄》),這真是!蔣介石又一次刷新了我的底線!
于是,就有了后來的《營救日軍岡村寧次》的事,蔣介石1945年12月23日親自召見了雙手沾滿中國老百姓與軍人鮮血的侵略劊子手岡村寧次,蔣全程用日語和岡村交流:
岡村當時那個感動啊,可真是“深感欽佩(他的回憶錄)”,當年中秋節,他還收到了蔣委員長給的中國月餅和美酒…….
緊接著,蔣介石召開會議對幕僚說到:“岡村寧次我們是一定要保的。日本投降后,據我們情報機關截獲日本大本營作為正式指令發給岡村寧次的密電稱:‘此際莫如將紅色勢力引進中國本土,使之與美方勢力發生沖突,引起東亞之混亂,從而日本可坐收漁翁之利。’這封密電說得再清楚不過了,日本大本營要求岡村寧次放手讓中共接收日本在華軍隊、軍備,使其實力進一步增強,與我們國民黨爭奪天下。但是,岡村寧次想方設法拒絕了大本營這一要求,采取了與我們國民政府緊密結成一體、斷然對付中共、日軍全部向我投降的方針。因而,岡村寧次對我們說來是一個有功之臣,一定要全力保他。”
最終,岡村寧次這個3500萬中國人的不共戴天之仇得以安享晚年,1966年,岡村寧次死于東京。
雖然100萬日軍沒有能留下來,但是“光頭將軍”岡村要“知恩圖報”,因此被蔣介石指示“戴罪立功”,于是,他穿上了國民革命軍上將軍服,佩帶上青天白日勛章和領章,頭帶青天白日帽,出現在1947年1月2日的中國山東魯南地區,成了魯南戰役國民黨軍方面的最高指揮官,然而他的戴罪立功之千秋大夢破碎,是役,勇不可擋的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用時18天,殲滅國民黨兩個整編師、一個快速縱隊,共53000余人,繳獲坦克24輛,榴彈炮48門,汽車480輛,各種小炮400余門,繳獲重機槍若干。
一次臨汾,一次魯南,可以說,揚眉吐氣解放軍終于為中國人民報了仇!特別是粟裕打敗了岡村寧次,可以說是標志著共產黨帶領的中國軍、民的崛起之初影!
而蔣介石,依舊對日本人,沒有仇恨,只有無法言語的喜歡,荒唐的事仍然在繼續…….
(六)白鴻亮一半骨灰在臺灣的日本人中華民國將軍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灣宣布“復位”,他又當上了總統,在講話中它提到一句:
我曾說過東亞之繁榮唯有中、日親如兄弟可為之,然而卻不幸鬩墻,其結果必然是“同歸于盡”,今果言中矣(大意)。
不久,他在陽明山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岡村寧次住進高級別墅,出任研究院高級教官,此后,陸續有83名含原侵華日軍在內的日軍將領來到臺灣組建了臭名昭著的“白團”,讓蔣介石感動得流下眼淚的“古寧頭(金門)戰役”就是白團的教官“林保源”(原中國派遣軍將領根本博)指揮的。此后這83人為“報恩”參與到了蔣介石在臺灣的“國軍改造計劃”,為蔣介石政府鞍前馬后、殫精竭慮十幾年,其團長富田直亮系原日軍朝鮮軍參謀、第23軍參謀長,來臺后他化名為“白鴻亮”在臺灣生活了20年,1972年被臺灣國民政府授予中華民國陸軍上將,1979年返日猝逝,享年80歲。臨終前他要求妻子將自己的骨灰分為兩半,一半置于日本,另一半則放在臺灣臺北縣樹林鎮(今新北市樹林區)的海明禪寺。(他也是赫伯村的老師)
兩個字:真愛。
(以上史料來自《鳳凰大視野》薩蘇談日本投降)
(七)臺灣的30萬“日本種”與“一個錢都不要”
1、1945年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
2、1950年11月,菲律賓總統特使來臺灣拜會蔣介石,在談到日本賠償問題時,蔣介石問菲方做如何準備:
意思就是:我們中國都不要,你們也別要,誰都不能要日本的錢。
看到這里,我不禁也要替蔣公高呼到:天皇萬歲!
1945年8月10日,離日本宣布投降還有5天,但消息已經傳到重慶,蔣介石在他的《日記》中寫下14字:
心但有憂懼與恥辱,毫無快樂之感
(八)大漢奸陳公博《苦笑錄》揭露蔣媚日的滑稽事
請看附件(另一條長微博,轉載),去見識一下蔣公對日本的“真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