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年來,很多人對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斗爭發表議論,甚至不顧歷史事實,隨意詆毀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游擊隊、東北抗日聯軍等人民抗日武裝力量 實施的敵后作戰對抗日戰爭的重要作用。事實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斗爭,與國民黨的正面抗戰相比,只消耗了很少的資源,卻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打擊,甚 至在抗戰中后期起了主導作用。敵后戰爭的巨大威力,就連日軍內部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因為他們用盡各種可能的方法,甚至包括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都無法撲 滅敵后戰場的抗日斗爭。當日軍集中部隊攻擊敵后戰場時,敵后抗日武裝總是避實就虛,使日軍找不到發力點,但是這股軟綿綿的力量又在不斷吞噬日本的戰爭力 量。隨著局勢發展,日軍漸漸認識到,他們原本忽視的游擊武裝正在成為將他們推向失敗深淵的可怕力量。
抗日戰爭的第二戰場
當 日本氣勢洶洶地入侵中國,并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時,國內有人驚呼“中國要亡國了”!在這些人看來,貧窮落后的中國“武器不如人,戰必敗”,甚至在抗日 戰爭爆發快一年以后,還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再戰必亡”。而另外一些人則對抗日戰爭的前景盲目樂觀,并且過高估計外國援助的作用,認為再堅持幾個月“國際局 勢一定變化,蘇聯一定出兵,戰爭就可解決”,認為日軍根本打不到山西。就在人們陷入莫衷一是的爭論中時,毛澤東以戰略家的眼光對這兩種論調進行了批判,他 認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既不會導致亡國,也不會在外國的幫助下迅速勝利,而是一場持久戰,將通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最終戰勝日本。在戰爭模式上,毛 澤東提出了“兩個戰場”的設想。他于1938年5月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針對中日兩國綜合實力的考慮,指明第二戰場的戰略意義,明確提出在 戰爭初期一個強而小的國家攻擊一個大而弱的國家,“敵人在我們這個大國中占地甚廣,但他們的國家是小國,兵力不足,在占領區留了很多空虛的地方,因此抗日 游擊戰爭就不是在內線配合正規軍的戰役作戰,而是在外線單獨作戰”。這樣,“兩個戰場”的構想就非常清晰了。毛澤東同時指出第二戰場游擊戰爭的重要價值, 科學預計“假如我們的敵人少估計了這一點,他們就一定要在這一點上面觸一個很大的霉頭”。
為了從戰略上籌劃好敵后作戰,毛澤東確立了抗日游 擊戰爭六個方面的戰略問題:一是主動地、靈活地、有計劃地執行防御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和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二是和正規戰爭相配合;三是建 立根據地;四是戰略防御和戰略進攻;五是向運動戰發展;六是正確的指揮關系。他認為“這六項是全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綱領,是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 驅逐敵人,配合正規戰爭,爭取最后勝利的必要途徑”。這六個戰略問題的確立,給游擊戰爭確立了一個科學的框架。根據毛澤東的安排,從1937年底開始,八 路軍就開始從山西向整個華北日占區拓展敵后游擊戰。1938年5月,新四軍也進至上海與武漢之間的長江南北日占區開辟抗日根據地。同年10月,武漢淪陷前 后八路軍和新四軍又在華北和華中先后開辟了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山東、蘇南和江北六個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第二戰場正式形成。兩個戰場的形成,迫使日 軍除了在他們擅長的模式(正規戰)下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作戰,還不得不在他們不擅長的模式(游擊戰)下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作戰,從而始終處于兩線分 兵的不利戰略態勢。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游擊隊,在毛澤東游擊戰略的引領下,開始了長期艱苦而又戰功卓著的敵后抗日戰爭。
敵后抗戰的卓越斗爭
平型關大捷遺址
在 抗日戰爭初期,敵后戰場的作戰主要是配合國民黨軍隊的正面抗戰。不過正面戰場的初戰并不順利,國民黨200多萬軍隊在15個月內遭受104萬余人的重大傷 亡,出現了正面戰場的大潰敗,并丟失了華北、華中大片國土和華南要地,計13個省的大中小城市340余座。就在正面國民黨軍隊潰退之際,共產黨領導的敵后 武裝卻按照游擊戰略的安排,逆敵勢而上,迅速挺進華北、華中和華南敵后,變日軍的后方為前線,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敵后抗日根據地。這種在日軍戰略進攻 之際的“反進攻”行動,在精神上振奮了全國軍民的意志。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主力首戰平型關告捷,一舉殲滅日軍精銳5師團21旅團 1000余人,取得全國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沉重打擊了日軍的猖狂氣焰,振奮了全國軍民抗戰的斗志和信心。有人以平型關大捷殲敵數量有限為由,認為這 次勝利算不上“大捷”,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平型關大捷的意義不在于殲敵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它是中國軍隊的首次勝仗,與正面戰場上那些殲敵數量更多的 “殺敵三千自損三萬”的敗仗相比,其意義不言而喻。隨后,敵后武裝實施的大量游擊作戰有效動搖了日軍在淪陷區的統治,使其無法有效使用這些地區的資源投入 正面戰場。據日軍軍官回憶,日本華北方面軍獨立旅團1938年與八路軍進行了50次作戰,非但沒有消滅八路軍,反而使八路軍越打越強。敵后戰場的英勇戰 斗,使日本控制區一片混亂,有效牽制了日軍對正面戰場的作戰。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武漢后,正面戰場的節奏慢了下來,日軍開始使用更 多的軍力對付敵后作戰的共產黨武裝,使敵后戰場逐漸演變為抗戰的主要戰場。日本防衛廳研究所戰史室的資料顯示,1939年日軍中國派遣軍共24個師團,其 中華北方面軍9個師團、13軍4個師團的主要任務是在華北和華中與八路軍、新四軍作戰,21軍的4個師團只起到戰略牽制作用,只有11軍的7個師團主要同 國民黨軍隊作戰。1939年,日軍華北方面軍為對付敵后抗戰實施的“治安戰”達17457次之多!如果日軍將全部在華軍力用于對付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 情況可想而知。這些數據足以讓那些不顧史實,無端貶低敵后游擊戰爭的人無話可說。
1940年上半年,日本加緊誘降蔣介石的“桐工作”。 1940年8月,八路軍投入105個團,策動了著名的百團大戰。參戰的八路軍在廣大民兵和群眾的配合下,向華北敵后主要交通線發動攻擊,并配合各根據地軍 民進行反掃蕩作戰。這次戰役持續3個半月,進行大小戰斗1800多次,攻克敵人據點2900多個,打死打傷日軍33830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軍用物 資,使日本華北占領區通信中斷、交通癱瘓,給日軍沉重打擊。蔣介石稱贊八路軍“貴部發動百團大戰,不惟予敵寇以致命打擊,且予友軍以精神之鼓舞”。敵后武 裝憑借正確的戰略指導和戰術指揮,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充分發揮了游擊戰爭的優勢,不斷消磨日本的侵華軍力,推動抗日戰爭向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
日軍無法撲滅的抗戰烈火
岡村寧次首先提出“三光”政策,但此人后來被蔣介石無罪釋放且聘為顧問
岡村寧次
百 團大戰使日軍認識到敵后武裝的力量,并開始將作戰重點轉移到對付共產黨領導的敵后作戰上。日本華北方面軍決定“一切施策均集中于剿滅中共勢力”。1940 年,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占領區進行“治安戰”達20123次。為了消滅敵后作戰,日軍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實施了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發動空前殘酷的 “總體戰”,并構筑大量的封鎖溝和封鎖墻試圖分割消滅敵后武裝。到1942年10月,日軍在華北修筑的封鎖溝長達11860多公里,比萬里長城還要長,相 當于地球圓周的1/4。1941~1942年,日軍調集重兵,在華北和華中對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空前殘酷的掃蕩和清鄉作戰,使敵后武裝遭受重大損失,八路軍 和新四軍由50萬人減少到40萬人,抗日根據地的人口由1億減少到5000萬。1943年9月,日本在華北設置了華北特別警備隊,簡稱北特警,開始用“秘 密戰”對付敵后游擊戰。這個特務組織雖然給敵后武裝造成了一些困難,但是由于中共領導的敵后武裝力量得到群眾的廣泛支持,因此日軍的“特務戰”最終不能奈 何敵后武裝。除了這些手段,日軍為了打擊敵后武裝,用盡一切可用的辦法,甚至突破人類的道德底線,使用滅絕人性的殘酷手段,確實給敵后武裝造成了巨大的破 壞,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消滅敵后武裝。
1943年,中共敵后戰場的形勢開始好轉,抗日根據地人員由5000萬人上升到8000萬人,敵后抗 日正規軍由40萬回升到47萬人。敵后戰場與正面戰場一道,穩定了全國抗戰的戰局,也有力牽制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到了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 場節節敗退。為挽回敗局,日本計劃在中國戰場發動大規模的“一號作戰”,以打通大陸交通線,敵后戰場的壓力得以減弱,敵后抗日根據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為 此,日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敵后武裝的反攻。
1944年是在華日軍對中共敵后斗爭轉攻為守的關鍵時期,之后中共領導的敵后武裝開始了局部 反攻。1944年底,日軍占領區開始向城市和重要交通線兩側收縮,敵后戰爭得到顯著擴展,并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有利戰略態勢,抗日根據地人口從 8000萬上升到9000萬,抗日武裝正規軍由47萬上升到65萬。1945年,敵后戰場開展了以攻占戰略要地為目標的春季和夏季兩大攻勢作戰,使敵后根 據地快速擴展到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廣大區域。到了1945年4月,敵后戰場抗日根據地人口近1億,抗日武裝正規軍達91萬人,此時日軍已經無力與敵后武裝 進行“治安戰”,抗日敵后戰爭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敵后抗戰的重大意義
從戰略效益來看,正面作戰的國民黨擁有全國政權,掌握國家絕大部分戰爭資源,盟國提供的援助也主要落入國民黨手中。而敵后武裝只消耗了極少的戰爭資源,卻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戰績
近年來有人不顧歷史事實,貶低抗日戰爭敵后作戰的重大功績和戰略價值,對敵后戰爭的事實和數據無端猜疑。但是看一看抗戰真實的歷史,這樣的懷疑就會不攻自破。
在 抗日戰爭初期,中共領導的敵后武裝主力只有區區幾萬人,到了抗戰后期,中共的正規部隊就已經發展到近百萬人。在那個“裝備基本靠搶”的年代,中共的軍隊如 果不進行大量的作戰,是無法獲得武裝這么龐大軍隊所需的武器裝備的。難道隨時提防中共的國民黨政府會主動撥出裝備給中共軍隊加強武裝嗎?
從兩個戰場的對比來看,正面作戰的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初期擔負了主要的抵抗任務,但是在中后期,中共領導的敵后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從戰略效益來看,正面作戰的國民黨擁有全國政權,掌握國家絕大部分戰爭資源,盟國提供的援助也主要落入國民黨手中。而敵后武裝只消耗了極少的戰爭資源,卻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戰績。資料顯示,八年抗戰,敵后戰場共作戰12.5萬次,斃傷日偽軍170多萬人,牽制了半數以上的侵華日軍。
除 了直接殺傷日偽軍,敵后戰爭還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由于敵后游擊作戰的廣泛存在,使得日本占領的中國領土越廣,抗日武裝的敵后戰場就越廣闊,“將敵人的后方 也變成他們的前線”,日本受到游擊戰打擊的面就更廣。這樣,日軍對中國縱深領土的占領得越多,日本力量的消耗也就越快。
敵后作戰的廣泛存 在,還使日本無法集中力量對付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壓力得到極大緩解。敵后戰場的開辟使日軍無法有效利用占領區的資源對付正面作戰的中國軍隊。 1943年3月,日本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指出,“中共軍隊不僅在華北,而且在全中國都妨礙著日軍的行動”。
除此之外,由于敵后戰爭消滅和牽制了大量的日軍兵力,日本把中國作為其實施太平洋戰爭的基地的企圖落空,無法實現“以戰養戰”,同時,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