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下半葉以來,英、美、法、德、意、日等國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進入了帝國主義時代。一戰是帝國主義列強間矛盾的總爆發。在戰爭起因問題上,德國并不負有特別的歷史責任。
帝國主義列強均具侵略性
一戰前,德國發展迅速,對英國的世界霸權構成了威脅與挑戰。但并不因其后來居上,德國就具有更多的侵略性和擴張性,就一定具有發動世界戰爭的主觀意圖,對一戰的爆發承擔更多的歷史罪責。
首先,德國的經濟不是最具擴張性的。在壟斷經濟的規模方面,德國的企業家們一直以美國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作為效仿對象。在資本輸出方面,一戰前的英國居于絕對的領先地位,相當于德法兩國的資本輸出總和。在外貿方面,英國在歐洲外部的貿易占其貿易總和的2/3,而德國的貿易主要發生在歐洲。因此,很難從全球經濟擴張的角度得出德國更具侵略性的結論。
其次,在爭奪殖民地方面,德國也居于下風。從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到1914年一戰爆發前,德國共搶占了100萬平方英里殖民地。與此同時,法國搶占了400萬平方英里。而至一戰前,英國更是在世界上1/5的陸地面積建立起殖民統治,號稱“日不落帝國”。在爭奪殖民地時,德國常常不敵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維護其海外殖民利益,德國擴建了海軍。但在一戰前,德國海軍的年度預算還不到英國的二分之一,也不及美國和俄羅斯。
最后,德、奧、意軍事同盟條約是防御性的。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與俄國在巴爾干半島上的爭端,與奧匈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雙方約定共同防御俄國的進攻。1882年,德國又利用意大利與法國在北非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將意大利拉入德奧同盟中,共同抵御法國攻擊。這樣,初步形成了一戰中同盟國的一方。1892年,法俄簽訂軍事協定。1904年,英國與法國就爭奪殖民地簽訂了協約,1907年英國與俄國就劃分勢力范圍簽訂了協約,至此,一戰協約國一方也見雛形。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同盟、協約主要是防御和妥協性的,并非為了發動世界大戰而簽訂。
綜上所述,雖然德國在一戰前后來居上,與英國展開激烈競爭,但并不能因此說明德國就更具擴張性,就更傾向于挑起一場戰爭來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在戰爭爆發上,帝國主義列強負有同等的、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全面大戰不期而至
一戰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發生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的刺殺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不少史書認為,德國想利用這一事件挑起大戰,借此改變國際利益格局。事實上,德國只是在局部危機上支持奧匈,并沒有和列強大打的意圖和準備。
20世紀初葉,巴爾干半島政局日益動蕩。1908年奧匈帝國兼并波斯尼亞。而早已獨立且不斷壯大的塞爾維亞也想掌控這一地區,從而獲得亞德里亞海的出海口,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國。為了爭奪波斯尼亞,奧塞矛盾日深。更復雜的是,沙皇俄國是塞爾維亞背后的支持者,它正打著支持“泛斯拉夫”兄弟的旗號,在巴爾干半島擴張勢力。而德國是奧匈帝國的軍事同盟國。在奧皇儲被刺后,奧匈認為刺殺絕非個人行為:事件是在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策劃的;兇手的槍支來自于塞軍方;人員和武器的過境都是由塞邊檢機構安排完成的。塞政府對此有推脫不掉的干系。因此奧匈帝國決定懲治塞爾維亞。因為知道此舉必然牽扯到俄國,奧匈便開始與德進行接觸,尋求盟友支持。
西方史學家稱,在這次接觸中,德皇給奧匈開出了一張“空白支票”,即無論何種情況,即便是與俄國開戰,德國都將義無反顧地支持奧匈到底。事實上,在涉及俄國的關鍵問題上,德皇所表達的意思是前后矛盾、模糊不清的。他說:第一,德國支持奧匈嚴懲塞爾維亞;第二,不懼俄國干涉,為此德國已準備多年;第三,俄國一定會三思而后行,不會大打出手。可見所謂的“空白支票”,也可以理解成“空頭支票”,因為德皇的許諾是建立在俄國不會大打的判斷上的,西方史家眼中的“無限的支持”,實際上是不會發生的。根據這樣的表態,只能說,德皇誤判了形勢,客觀上激化了奧塞間的矛盾,對一戰的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從中并無法看出德國具有挑起大戰的主觀意圖。
事實上,德皇和帝國政府隨后的一系列行動,也可證明當時德國并沒有掀起世界大戰的準備。德皇在發表聲明后,就像往常一樣,到北歐度假去了。其政府要員,包括總參謀長毛奇在內的官員也正常休假了。德國媒體得到當局的指示,不要渲染戰爭氣氛,避免發出錯誤信號。因此,當塞爾維亞于7月25日有條件地接受奧匈帝國的最后通牒時,德皇當時還松了一口氣,認為奧匈已經獲得了道義上的大勝,取得了輝煌成就,“進行戰爭的所有理由都已經消失了”。對當時的德國來說,戰爭的烏云正在散去,這場危機就算過去了。
德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德國挑起戰爭的說法中,還有兩條重要依據。一是德國早就制定了攻擊法俄的戰爭計劃。二是德國率先宣戰。我認為,這些并不能說明德國擁有挑起戰爭的主觀意圖。事實上,德國是在戰爭不可避免情況下,才決定首先開戰的。
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奧塞間的戰爭瞬間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29日,俄國軍隊進行了局部戰爭動員,30日擴大為總動員。在此期間,德國總理霍爾維格一直敦促奧匈與俄國進行直接談判,以阻止戰爭的擴大。31日,奧匈帝國進行了總動員。同日,威廉皇帝向沙皇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于12小時內撤銷動員令,并要求法國承諾,如果德俄開戰,法國須在18小時之內宣布中立。但法國卻在8月1日下午進行了戰爭動員。至此,對德國來說,戰爭不可避免,法俄前后夾擊德國的局面已形成,德國為搶得戰爭先機,決定立即執行施利芬計劃。
1905年,德軍總參謀長施利芬提出了較為完備的戰爭預案,史稱“施利芬計劃”,目的是為了應對腹背受敵的最壞情況。按這個計劃,德國應在戰爭爆發的6—8周內,傾其主力,首先擊潰法國。因為俄國幅員遼闊,工業化程度低,組織動員慢,完成全國總動員需要6—8周。在這段時間內,德國東線的壓力不會太大,可以專心對付法國;在攻擊法國時,不從正面攻擊法軍的防線,而是迅速向西穿過比利時,然后南下直取巴黎;在速勝法國后,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再將大軍調至東線打敗俄國。這個計劃的關鍵是時間,如果德國遲疑,將失去這個時間差,也就失去了獲勝的唯一機會。因此,德國必須率先動手,贏得戰爭先機。德國正是按照這個預案來展開戰爭的。在無法阻止俄法的戰爭動員后,德國于8月1日17時,即法國動員半小時后進入全國總動員,并于同日晚向俄國宣戰。3日向法國宣戰。4日,德軍入侵比利時,同日英國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與其他列強一樣,德國也是“卷入”戰爭的,說“卷入”,不是說德國不負戰爭責任,而是說它不應該負“挑起”戰爭的主責。一戰是帝國主義國家間爭奪霸權的戰爭,它們均對戰爭的爆發負有責任。在經過百年的歷史沉淀后,人們會更加冷靜地認識這段歷史,更加客觀地評價德國的戰爭責任問題。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鏈接〉〉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于1914年至1918年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卷入這場戰爭。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成為一戰導火索。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國、奧匈帝國等國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4年多,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被卷入戰爭中,它對人類造成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害,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爭霸性質的掠奪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 奧匈帝國徹底瓦解;英法雖取得了勝利,但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受到削弱;美國在戰爭中牟取暴利,一躍成為經濟強國。戰后帝國主義奴役掠奪戰敗國和宰割弱小國家的《凡爾賽和約》等分贓條約,雖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關系,但沒有消除它們之間的根本矛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戰爭并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卻引起了革命。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