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明史本傳》),一說字自如(《黃尊素說略》),廣東東莞人,祖籍廣西梧州。于萬歷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廣東東莞石碣鎮(zhèn)水南鄉(xiāng),年十四隨祖袁世祥,父袁子鵬遷至廣西藤縣(一說出生于廣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縣北門街)。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明末著名軍事家、文學家、抗清(后金)名將、民族英雄。先后取得了寧遠之戰(zhàn)、寧錦之戰(zhàn)、廣渠門之戰(zhàn)等勝利。己巳之變,后金實施反間計,最后被崇禎帝以通敵謀叛等罪名磔殺。《劍橋中國明代史》稱:‘他(崇禎)相信了謠言,于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殺了他最有才能的將領袁崇煥。’”——據(jù)百度百科
袁崇煥曾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遺言:
一生事業(yè)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后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他還有獄中詩作傳世:
入 獄
北闕勤王日,南冠就縶時。果然尊獄吏,悔不早輿尸。
執(zhí)法人難恕,招猶我自知。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辭。……
袁崇煥之死非但是明代一起最大冤案,是袁崇煥的個人悲劇,更還由此導致大明江山亡國之慘的悲劇。所以還可以說是那個曾想勵精圖治、重整大明昔日雄風的亡國之君——崇禎帝也即是朱由檢同志的最大悲劇!
有網(wǎng)作對袁崇煥之死的論述雖因了情緒化宣泄而有失之偏頗,但卻一定意義上可以起到鏡鑒作用。是以擇錄如下:
“悲劇是喜劇的另一面。兩股政治勢力相爭的最終結(jié)局必然是一方的悲劇而另一方的喜劇。如果袁崇煥之死是大明王朝的悲劇的話,那么他的敵對一方大清的慶功宴上皇太極最興奮而又不愿提起的事情,應該是這個曾令他最為頭疼的對手終于死在了他的反間計下。中國歷史上不缺少的就是這種悲喜劇。”
“只是袁崇煥之死遠遠不能以一個悲劇來概括那么簡單。有人將袁崇煥列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冤案,那是因為他相比起岳飛以及大家很熟知的六月飛雪的竇娥來說,顯得更冤。岳飛之冤不但宋高宗與秦檜知道,時人與世人都知道。所以宋高宗只能在風波亭秘密殺死岳飛父子。竇娥被冤殺,連老天都知道用六月飛雪這種奇異的天象來表達自己的憤怒。袁崇煥的被殺,天下人(至少是北京人)都認為他該殺,連明辨忠奸的老天居然也沒有半點表示,由此看來,袁崇煥比岳飛與竇娥冤得多。”
“明末清初文史大家張岱所著的明史著作《石匱書》中曾記載了袁崇煥伏刑的慘情,令人毛骨悚然。但更令人發(fā)指的卻是當時北京百姓都相信袁崇煥通敵,恨之入骨:‘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這種恨,甚至甚于中國歷來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他們的恨是從何而來的呢?是因為忠君愛國嗎?是因為痛恨漢奸嗎?”
“事實恐怕不是這樣的。皇太極的反間計里的一個步驟是這樣的,當清軍圍攻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城外大肆的掠奪,并且揚言是袁崇煥將清兵引來的,而北京居民的產(chǎn)業(yè)恰恰大多都在京郊。還有的就是,明朝雖然奉行的是天子御敵于國門的政策,但真正北京城所遇到的威脅大約只有于謙的那一次。其余的數(shù)百年間,天子腳下,王化之地,從任何一個角度上講都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而清兵居然打到了家門口,讓這些本來應該安居樂業(yè)的良民居然受到了刀兵之苦,袁崇煥簡直罪不容誅!”
“十四年后,當李自成大軍兵臨城下時,當年生吞袁崇煥肉的這些百姓,打開了城門迎接李自成入城,這姑且可以認為是因為‘闖王來了不納糧’,但僅僅幾個月后,他們又同樣打開了城門迎接了清兵——當然,他們也是率先留起辮子,成為大清皇帝圣容庇護之下的最早的順民。”
“此時,他們恐怕早已忘記了當年是曾經(jīng)懷著怎樣的憤恨去對待一個在他們看來通敵賣國的人。而且還極有可能會在酒足飯飽之后,口沫橫飛地講述當年刑場之上的精彩以及袁崇煥的該死。”
“他的確該死。袁崇煥的悲哀就在于他愛他的大明王朝,愛大明王朝的人民,而他的人民,他的大明王朝,卻根本不愛他。不但不愛他,還要生吞他的血肉……所以,當他手下的將領買通獄卒給他送去用以減少受刑痛苦的鴉片時,他斷然拒絕了。哀莫大于心死。肉體上的痛苦,永遠也無法超越心靈上的劇痛。”
“凌遲是一種持續(xù)時間很長的痛苦,無法想象袁崇煥是如何面對的。有資料證明袁崇煥自始至終沒有發(fā)出一聲痛苦的呻吟,但卻有人聽到從他胸中所傳來的呻吟,這呻吟絕對不是來自肉體上的折磨,而是一聲長長的無法形容的嘆息!”
“公元1630年的北京鬧市街頭,這一幕慘劇正在上演。深宮中的崇禎不知作何感想?但他一定在等待。因為按照慣例,他要等待監(jiān)刑官向他報告袁崇煥被剮的刀數(shù)以及他受刑的情況,此外,他還要將袁崇煥的首級傳首九邊,就像當年他的兄長天啟對待熊廷弼那樣。”
“這是崇禎三年的八月,按現(xiàn)行公歷應是九月,其時秋風蕭瑟,一派肅殺之象……”
“最終,大明王朝已不得不準備謝幕,因為再沒有誰有能力或者有膽量去承擔這個破碎的山河了。雖然,關寧錦防線其后又存在了十四年,雖然,那支袁崇煥親自訓練的關寧鐵騎依然能征慣戰(zhàn)。但大明王朝的倒下,只是時間的問題。”
……
我們還是將目光拉回至三百多年前的明王朝。
據(jù)《二十四史,明史》記載,袁崇煥,字元素,東莞人。萬歷四十七年中進士。授任邵武知縣。為人慷慨有膽識,喜好談論軍事。遇到年老的軍官、退役的老兵,就和他們談論邊塞的事情,了解守衛(wèi)邊塞的情形,認為自己是治理邊關的人才。
天啟二年正月在京都朝覲,御史侯恂要求朝廷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為兵部職方主事。不久,廣寧的軍隊潰敗,朝廷商議扼守山海關,崇煥馬上單人匹馬到關內(nèi)外察看。兵部里不見了袁主事,覺得奇怪,家里的人也不知他去了哪里。察看之后,他回到朝上,詳細說明了關上的情勢。說:“給我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帶兵就足以守住那里。”大臣們更加稱道他的才能,于是越級提升他為僉事,監(jiān)關外軍,撥國庫銀兩二十萬,給他招募軍隊。
從上述可以得知,袁崇煥雖是出身進士,是習文的,但卻鐘愛軍事,在當時明王朝被后金(大清)覬覦、屢蒙進犯而自保乏力的國難當頭之時,袁崇煥即能銳身自任,不惜涉險歷難,以國家危難為己任,此誠屬難能可貴了。但我們又說,面對斯時情勢,袁崇煥的報國之心只是一方面,既有了此心,還要看是否還有此能耐了。
但在袁崇煥接下來出任邊關職務寧前兵備僉事一職時,即為時任大學士之職并坐鎮(zhèn)山海關的孫承宗所倚重。因為崇煥對內(nèi)安撫軍民,對外整治邊塞防務,成績非常顯著。可以舉出一例以示袁崇煥的整軍舉措與為政方略:崇煥曾經(jīng)核查出虛報軍卒名冊的情況,即時殺了一名校官。為此孫承宗發(fā)怒說:“監(jiān)軍可以擅自殺人的嗎?”崇煥叩頭認錯,他執(zhí)法的果敢決斷與此相類似。
由于袁崇煥在邊關的卓異表現(xiàn),朝廷對他的借重由以下可見一斑:天啟四年,袁崇煥父親死了,但朝廷命他不必去職回家守制,而是素服辦公,繼續(xù)管理政事。不久他憑著五防的功勞,升為兵備副使,再升為右參政。
袁崇煥東巡的時候,要求馬上收復錦州、右屯等城,孫承宗認為時機未成熟,沒有進行。至天啟五年春天,孫承宗和崇煥商議,派部屬分別占據(jù)錦州、松山、杏山、右屯的大、小凌河,修繕城廓進駐。從這時起寧遠也成為內(nèi)地,恢復了二百里國土。十月,孫承宗被罷免,由高第來代替。認為關外必定守不住,命令全部撤回錦州、右屯等城的守備,將那里的將士移入關內(nèi)。督屯通判金啟倧就此事寫信給崇煥說:“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都是前鋒要塞。倘若撤兵,已經(jīng)安定的民眾又再搬遷,已經(jīng)取得的疆土又再淪喪,關內(nèi)關外經(jīng)得起幾次退守呢!”崇煥也力爭不能退兵。說:“用兵應該有進有退,三座城池已經(jīng)收復,怎可以輕易撤出?錦州、右屯不穩(wěn)固,寧遠、前屯就會震動驚慌,山海關也失去了保障。如今只要選派良將駐守那里,一定不會有什么可擔心的。”但高第的意見很堅決,而且想一并撤掉寧遠、前屯兩城。崇煥說:“我是寧前道,在這里做官,應該死在這里,我一定不撤走。”高第無法責難他,就撤走了錦州、右屯、大、小凌河和松山、杏山、塔山的守備,將屯兵都趕入關內(nèi),拋棄米、粟十多萬擔。兵、民沿途死去、逃亡的不少,哭喊聲震動曠野,民眾怨恨而軍隊的士氣更加不振。為此崇煥曾要求免職,未許。
由于高第這樣的經(jīng)略膽怯無能,更加助長了大清軍隊的氣焰。天啟六年正月派大軍向西渡過遼河,二十三日抵達寧遠。崇煥得知,與守將召集將士發(fā)誓死守寧遠。崇煥更刺出血來寫血書,用忠義來激勵士氣,向?qū)⑹肯掳荩瑢⑹總円捕颊埱蟛幌б运纴韴笮摇T诔鐭ㄈ绱思钆c親率下,清軍對寧遠的進攻終于被解圍。
起初,朝廷知道邊關警報,兵部尚書廣泛召集大臣們商議攻防策略,但沒有好辦法。經(jīng)略高第與總兵楊麒都擁兵在山海關卻不去救援。朝廷內(nèi)外都認為寧遠一定守不住。當崇煥上書報告戰(zhàn)果,朝廷上下非常歡喜,馬上提升崇煥為右僉都御使。在此之前大清用兵,所到之處沒有不被攻破的,明朝各將軍都不敢議論攻防的事。而議論攻防,還是從袁崇煥開始。
雖是袁崇煥如此戍邊之功,但他也深知官場之險惡復雜。恐怕朝廷大臣猜忌自己,曾上書道:“陛下把關內(nèi)外分由兩位大臣管治,用遼人駐守遼地,邊防守邊進攻,邊筑城邊屯田,屯種的收入,可以稍為減少海運軍糧。主要以堅壁清野為根本,有機會就進攻敵人薄弱的地方,雖然兵力不足以進攻,但防守就有余;防守的兵力有余了,進攻的力量就不會不夠。但是勇猛地進攻敵人,敵人一定痛恨,很快地立功,眾人一定妒忌。任勞就一定招怨,帶罪才可以立功。被怨得不深功勞就不會顯著,帶的罪不夠大就立不了功。誹謗的奏章裝滿了箱子,詆毀的言辭每日里都傳來,從古以來都是這樣,希望圣上和大臣們對我能有始有終。”
那一年冬天,袁崇煥等巡視錦州,大、小凌河,大興屯田,逐漸收復了高第放棄的土地。
這里有必要說起袁崇煥所謂的通敵、議和之罪了。
在大清太祖高皇帝死的時候,崇煥曾派使者吊喪,并且試探其虛實。清太宗文皇帝派使者回復他,崇煥想議和,將書信托使者帶回。由于當時大清軍隊準備征討朝鮮,便想借議和阻擋袁崇煥的軍隊,從而一心一意南下而無旁顧之憂。崇煥開始議和的時候,明廷并不知道。及至奏報,下旨批準了。后來又認為不合適,頻頻下旨禁止。因為袁崇煥想利用議和修復以前的疆土,所以堅持的更加厲害。為此袁崇煥曾上書:“關外四城雖然南北綿延二百里,北靠著山,南到達海,東西才闊四十里。現(xiàn)在屯兵六萬,商戶平民數(shù)十萬,地方狹窄人口稠密,哪里去找口糧?錦州、中左、大凌三城,修筑一定不能停止。已經(jīng)遷來的商戶平民,廣泛開展的屯種,倘若城池未完工而敵人攻到,勢必要撤回,這樣就功敗垂成了。所以趁敵人在江東有戰(zhàn)事,姑且用議和的講法拖延他們。等敵人知道,那三城已完工,戰(zhàn)與守又在關門四百里外,城池更加穩(wěn)固了。”
……
后人論及袁崇煥被殺,有說是崇禎中了清的離間計,有說是由于魏忠賢余黨政治陷害,等等,無論什么釋義推測,似乎都有一定的理由依據(jù)。但熹宗之因說被忽視,卻不免要流于片面。因為不久熹宗駕崩了。而在封建王朝,決定官員命運的最不可猜測與起最關鍵作用的還是皇帝。而熹宗駕崩,莊烈帝(即崇禎)即位。正是由于這個即位后大力鏟除閹黨,勤于政事,節(jié)儉樸素,并六下罪己詔,被時論稱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朱由檢同志的導致下,袁崇煥的命運才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崇禎無疑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jù)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發(fā)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執(zhí)政時期,對于后金,群臣分為主戰(zhàn)、主和兩派。崇禎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zhàn)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guī)模對后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曾經(jīng)強盛的明帝國已經(jīng)風雨飄搖,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確實難尋可用之人。崇禎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助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quán)利膨脹。
崇禎與臣子的關系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以及抵抗后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明史·流賊傳》中這樣評價崇禎: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shù),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于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我們知道,朱由檢由于出身故致使性格孤僻,即位后于風雨飄搖的明王朝求治心切,其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鏟除專權(quán)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在眾大臣的吹捧下,崇禎高估了袁崇煥,誤信了袁崇煥“五年復遼”的大話,以傾國之力打造了一條寧錦防線。結(jié)果后金卻從蒙古繞了過來,遂使明王朝面臨巨大的軍事威脅。但此時并非不能救。也非是不能為。誰知朱由檢竟而發(fā)了昏,誤殺袁崇煥導致眾叛親離。戍邊之才也會因了袁崇煥之死而心生寒意,能急國之事救國之才者越發(fā)告竭,只能使情勢愈發(fā)的危急了。
袁崇煥曾上書崇禎帝:“憑我的能力,管理全遼有余,卻不足以管制大家的言論。一出國門,就是萬里之遙。猜忌賢能嫉妒功勞,難道沒有人嗎?即使不用權(quán)力去掣肘,也會用意見擾亂我的謀劃……”這時崇禎尚且還能倚重袁崇煥,曾賜予其尚方寶劍、莽玉和銀幣等。
等清軍繞過薊州向西進發(fā),袁崇煥帶兵入關護衛(wèi)京師。部隊駐扎在廣渠門外。崇禎馬上就召見,還賞賜御用飯食。但當袁崇煥因為兵馬疲乏,要求入城休息,崇禎多疑性格決定了不予批準。當時清軍入關的關口是薊遼總理劉策所管轄,而袁崇煥一經(jīng)得知情況就千里趕來救援,自認為是有功無過。但京都百姓突然碰到兵災,紛紛說出許多怨恨誹謗的話。說袁崇煥擁有軍隊卻縱容敵軍進攻。朝廷大臣因為他以前曾傳遞過和議,就誣陷袁崇煥勾結(jié)敵軍迫和,準備簽城下之盟。崇禎聽了這許多,沒有辦法不懷疑。又有清朝設計離間,說和袁崇煥秘密達成協(xié)議,故意讓被捉的宦官知道了,暗地里將他放走。那人跑回去向皇上報告崇禎于是就相信了不再懷疑。十二月初一再次召見,就下詔縛了袁崇煥入獄。
三年八月,就在市中心肢裂(凌遲處死)了袁崇煥。將他的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抄了他的家。崇煥沒有兒子,家里也沒有剩下資產(chǎn),天下人都認為他冤枉。
自從袁崇煥死了以后,邊關的事務更加沒有人才,明朝滅亡的征兆已經(jīng)決定了。
大明江山為什么容不得袁崇煥?即如前文中提到的官職遠高于袁崇煥的高第等庸官、狗官之流,也沒聽說他們被怎么治罪,更別說是肢裂之類的凌遲之刑了。但面對危境銳身自任、舍己報國的袁崇煥卻被明王朝殘忍處死。我們知道當時明王朝面對的最大禍患就是外患了,而如袁崇煥這樣的安國定邦之材實在是難得。當初熹宗起用袁崇煥即出此目的。但誰料想如此的倚重與信任卻最終成為袁崇煥被致死的前因。而如此一個容不得好人、好官的沒落王朝,任由投機鉆營之輩、蠅營狗茍之徒為非廟堂,作惡天下,它的“壽限”又還會遠嗎?
崇禎本非亡國之君,但明朝天下卻亡于其手。為什么?
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難解之謎。是否崇禎在另一個世界還會這樣說:步朕后塵者,非蠢之過。實屬太看重了放不開丟棄不了的利益。但國既亡,人自經(jīng)(吊死),崇禎悔恨絕望赴死之后無論是所謂的龍子龍孫、金枝玉葉,在滿清八旗的鐵騎踐踏、蹂躪過處,他們除過做亡國奴才、亂世離人,又還能做什么?
用先前貪占的金銀財寶享受?大概是亡國之世、離亂之人,怕也沒有此等心情了。即便是有,后來得天下的蠻夷之邦那些志驕意滿、殺伐無算的辮帥、辮兵們還能給他們逍遙享受的機會不?
三百多年過去,袁崇煥仍以當年報國的忠貞之為,殉難時的英烈之舉深刻地影響著人們,依然為后人、今人追崇敬仰而感懷不已。而那個曾享帝王之尊又不幸成為亡國之君的崇禎帝,除過飽受后人的指責與非議,在煤山那顆枯樹下冷冷地注視著山下滿目繁華的京都,他還會做什么?
那個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又還是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而治國的、抱定了復興大明昔日輝煌榮光夢想的崇禎亡帝朱由檢同志,大概也只好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下抱恨終天繼續(xù)做他的復興迷夢了。
我們知道,歷史沒有如果,也不存在假設。但若是沒有當初自毀棟梁、自棄干城錯殺袁崇煥的那次愚蠢之舉,說不定那個風云飄搖的大明王朝還不至于那么迅疾就亡了,也自然就不存在崇禎以身殉國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