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停戰談判從1951年7月10日正式開始,到1953年7月27日結束。在兩年多的談判時間里,可以說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1951年7月10日談判開始,雙方代表進入會場。中朝方面的代表團坐到了面向南的一面,椅子也略微高一些,“聯合國軍”方面的代表團因此必須坐在面向北的一面,椅子也低一些。“聯合國軍”方首席代表喬埃見狀,立刻面露慍色,堅決提出抗議,要求換成兩樣高度的椅子,否則不肯就座。雙方代表入座后,“聯合國軍”方拿出一面小的聯合國旗立在談判桌上,中朝方面卻沒有這個準備。當天下午,中朝方面立起了一面比聯合國旗約高10厘米的旗。面對中朝方面的這些無意識的舉動,“聯合國軍” 方又一次非常激動。7月11日,“聯合國軍”方立起了一面又比中朝方面約高10厘米的旗幟。從此,一個比賽旗幟高度的競賽開始了,一直到旗子頂到屋頂雙方才以同樣高度打了個平手。
8月10日下午1時30分,朝鮮停戰談判舉行了第20次會議。會談開始,喬埃提出:“將‘三八線’作為軍事分界線的考慮和討論到此終結。”中朝方面首席代表南日立即反駁說:“對方沒有理由拒絕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的建議。”喬埃聽后默然置之,拒不發言,會場上一片寂靜。喬埃一會兒用兩手托腮,一會兒又玩弄起面前的鉛筆。偶爾和南日目光相遇,他便避開,從口袋里掏出香煙點燃,然后緩緩地吐出縷縷煙霧,就是不說話。而他的助手們也一個個抽煙,不抽煙的就用筆在紙上胡亂涂抹,或抬頭直盯著中朝代表。中朝方面代表盡管對這種做法非常憤怒,但卻冷靜沉著。南日嘴里叨著象牙煙嘴,眼睛直瞪喬埃;鄧華和解方、張平山都不抽煙,就靜靜地坐著;李相朝低頭畫圖。在靜坐將近1小時的時候,坐在參謀席上的柴成文按照預先商定的方案,離開會場,到距會場僅百米遠的地方,向李克農作了匯報。李克農指示:就這樣“坐”下去。柴成文回到會場后,在紙條上寫下了“ 坐下去”三個字傳給中朝代表。這場“靜坐”一直僵持了132分鐘。最后,喬埃終于開口說話:“我建議休會,明天上午10時繼續開會。”
10月25日的談判會議上,美方代表亨利·霍治說: “如果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根據地形,‘聯合國軍’在東線后撤之后難以重新攻取;而中朝軍隊在西線后撤之后,則易于重新攻取。”中朝方面代表解方當即指出: “我們在這里是在討論停止戰爭、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還是在討論停火一下,再打更大的戰爭呢?”中朝方面的反詰使得霍治無言以對。這天,雙方為了使談判向深入發展,都帶來了新的提案,可是對首先由哪一方提出來出現了爭執。霍治又提出:“我建議用拋擲硬幣賭正反面的方法,由輸的一方先提提案。”“聯合國軍”方代表聞此,都認為這個方法使人感到親切,而不枯燥。中朝方面則表示震怒與吃驚,認為:“如此重大的問題用拋錢來決定太不慎重。”并據理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1952年3月下旬至4月初,第三項議程的小組委員會在限修機場和中立國提名兩個問題上陷入僵局。會議開到4月11日,美方談判代表哈里遜采取了“到會即提休會”的辦法,以阻撓談判的正常進行。設在板門店談判會場的帳篷兩側各有一門,雙方代表都是各自出入自己一方的帳篷口。每天,哈里遜夾著文件包懶洋洋地步入帳篷,不等坐穩便急切宣稱“建議休會”,并起身退出會場。開始時還可以被叫回來聽聽中朝代表的反應,幾次以后,竟叫也叫不回來。這樣,在討論第三項議程的帳篷里,有時只開兩分鐘的會議,后來越來越短,1分鐘,半分鐘。例如4月14日的會談雙方代表是這樣對話的:“貴官方面有什么想要說的呢?”“沒有。”“由于貴官方面沒有意見,本代表提議在明天的規定時間以前進行休會。”雙方會談時間僅為15秒鐘,創造了國際會議短會的世界記錄。
1952年5月22日,美軍少將哈里遜接替喬埃成為聯合國方停戰談判首席代表,拉開了美方逃會的序幕。6月7日,談判會議正在進行的時候,哈里遜提議休會3天,到11日復會。南日將軍當即建議8日繼續開會,哈里遜竟說:“8日你方盡可到會,但我方將不出席。”說完起身離開會場。中朝方面稱這種行為為“逃會”。6月17日哈里遜第二次“逃會”,27日第三次“逃會”。7月13日以后,美方連續單方面宣布休會7天,形成“ 逃會”的第一次升級。9月28日,美方又在戰俘遣返問題上設置障礙,并單方面宣布休會10天,“逃會”再次升級。10月8日,“聯合國軍”方又單方面宣布無限期休會,使談判陷入破裂的邊緣。(完)
信息來源: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