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從這里走來(圖文連載九)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
華北記者團和新聞干部培訓班
初創時期,《人民日報》先后成立了三個“記者團”,任務各有不同,有調研,有采訪,也有新聞培訓。
劉少奇指示,創辦華北《人民日報》有一個明確目的,就是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央機關報進行干部準備,還要抽出骨干力量,去解放后的北平、天津這樣的大城市創辦黨委機關報,甚至還包括向華北地區的一些大報派出骨干。
在西柏坡陳家峪參加為期三周的集中培訓期間,“華北記者團”近30名成員密集聆聽了當時中央領導人的講話,收獲甚豐。
1948年6月10日,根據張磐石的指示,新華社晉冀魯豫總分社決定,由若干名記者組成“北上記者團”,采訪土地改革、整黨和生產情況。這是第一個記者團。
6月16日,任務發生了變化,記者們徑直前往新的人民日報采訪部所駐的獲鹿縣東焦村,領受新任務。原來,新的《人民日報》創刊后,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候補書記彭真下達指示,要人民日報完成有關土地改革的調查研究任務。彭真當時負責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工作。6月25日,已到彭真處工作的、時任華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的鄧拓專程趕到東焦村,向記者團明確工作任務。這是第二個記者團。
6月26日下午,記者團 9名成員來到彭真的辦公室。彭真說,記者不好當。稿子署名張三李四,是某一個人寫的,可是稿子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代表著黨的政策,一個字也不能馬虎。黨的政策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你們下去,頭一條要有階級觀點。要撥開重重云霧,看到事物的本質。這就叫站穩立場,也就是對事物作階級分析。現在的稿子,缺乏階級分析,觀察得不深刻。分析方法包含兩個內容,一是階級分析,一是全面分析。記者觀察問題的時候,凡是應當肯定的首先要肯定,然后對應當否定的加以批判。這是方法。彭真再三囑咐記者們要收集能夠幫助黨決定政策的材料,材料要正確可靠,主要是四個方面的問題:土地改革,生產,建政,整黨。
1948年6月27日,記者團繼續開會討論如何將新聞報道與調查研究相統一的問題。副總編輯袁勃、安崗、王亢之都參加了。
在講話中,安崗轉述了毛澤東最近針對新聞工作講的一句話:“不能輕視辦報?!卑矋徴f,我們辦報的人一定要做好工作,才會不被輕視。這次記者團如果做得好,可以創造新聞工作配合全黨工作的新經驗。
在整個 7月里,記者團始終在做調研,至 7月底告一段落。
8月 1日,鄧拓代表彭真前來聽取了蕭航的匯報。鄧拓對記者團的工作表示滿意。至此,這個奉彭真之命組織的記者團結束使命,另行組織記者團采訪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
32.照片:1949年春,時任中共北平市委書記的彭真★
33.照片:鄧拓(右)和趙毅敏1949年春攝于北平。1949年2月進入北平后,鄧拓擔任北平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委宣傳部長趙毅敏南下武漢后,鄧拓于5月接替趙毅敏擔任北平市委宣傳部長,兼任北平解放報社社長★
人民日報里莊舊址陳列布展籌備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