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農村老家,了解到,有許多老人不再愿意續交醫療保險。
究其原因,一是逐年上漲的醫保費用,成為一些貧困家庭的負擔,去年增到380元;再就是,如果一旦生大病,即使給報銷一部分,一些家庭也難以承受。還不如有了小病找土法偏方,有了大病干脆不治,反正也治不好,還避免傾家蕩產。他們這樣做其實也是無奈,實在讓人心酸。
都是中國人,都是一條命,差別怎么就這么大呢?這養老、醫保是怎么設計的?你說農民沒有養老金吧,它還真有點,每月百八十元,你說有吧,它這點錢頂個屁用?你說農民沒有醫療保障吧,他說有“新農合”,你說它有醫療保障吧,它又是個“套”,年年給你要錢。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個官員交過醫保,可人家看病全報銷;也從沒聽說過城里人退休后還交醫保費。只有老農民的醫保費,讓你一輩子交到死。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
經常聽他們宣傳說:城鄉一體化,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人人平等,要統籌兼顧、和諧發展。可為什么一到實事兒上就變樣了呢?
大家知道,中國搞市場化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是從90年代初開始的。那么,為什么當初不一視同仁?非要把城里人和農村人區別對待呢?如果當初設計不合理,為什么30多年了沒一點改進呢?
有專家說,農民以前沒有繳納過養老費,就沒有養老金。這個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請問,1992年之前,國家公職人員、企事業單位職工繳納過養老費嗎?沒有!但是政策規定“視為交納”,什么叫視為交納?就是實際沒有交,當作你交了,國家財政替你交。但是并沒有給老農民這份待遇,這公平嗎?有專家又說了,企業工人納稅了?為國家生產產品做貢獻了。同樣,農民沒有繳稅嗎?農民沒生產糧食讓你吃?沒有貢獻嗎?
其實,農民的貢獻比哪個階層都大,他們吃苦耐勞,純樸善良,奉獻最多,回報最少。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應當得到尊重和善待。如今勤奮一生,養育了一群兒女,為新中國創造了無數財富的30后,40后,50后及60后老農民們老了,仍然不得不為衣食生計憂心奔波。但凡有點良知的人,難道不應該給他們一個幸福的晚年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