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是有的”:趙紫陽的“反瞞產”與“吃干飯”
資料出處:《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趙紫陽罪惡言行匯編》(中山大學革命造反委員會、市委機關遵義公社市黨校兵團,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中國文革研究網錄入〕
(趙紫陽)強行下令“每日三頓干飯”,造成人為的糧荒。為了推卸和掩飾罪責,悍然大搞“反瞞產”, 殘酷打擊基層干部,使群眾生活遭受更嚴重困難。
“廣東今年糧食已經足夠全省人民全年放開肚皮每日吃三頓干飯,并留足明年種子,同時每人還有七百斤的飼料糧和500斤儲備糧。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省委才肯定地宣布:廣東的糧食問題解決了。”
(趙紫陽)(《論農業生產的新階段》。《上游》,1958年第5期)
省委宣布—天吃三頓干飯,對全省農民是一極大的鼓舞。各地一定要堅決貫徹執行,并且一直堅持下去。
(趙紫陽)(《論農業生產的新階段》。《上游》,1958年第5期)
1959年春,一日吃三頓干飯的惡果已經開始暴露,受到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反對時,陶、趙這伙混蛋,仍然一意孤行,蠻干下去。陶、趙兩人還親自出馬,分別到東莞、徐聞兩縣大搞所謂“反瞞產”的試點,在那里創造了所謂“領導下定決心,大反公社干部的‘右傾’,把矛頭對準連排干部,對基層干部施加壓力的“經驗”,向全省推廣,并規定各地、縣委搞出的“瞞產”指標,要求每個縣都召開大規模的干部會議,把基層干部集中到縣,命令地委親自去掌握,查出“瞞產數字”,否則,就要挨斗爭,被撤職,就是詆毀三面紅旗的“右傾分子”。有的縣甚至動用專政工具,把基層干部集中到公安局交代。大搞白色恐怖,打擊了大批農村基層干部。結果,陶、趙一伙真的撈到了不少空頭數字。于是,又以省委名義命令各地: 一定要堅持執行每天吃三餐干飯。這就給當時農村生活安排造成嚴重困難,不少社隊,由于糧食不足,出現了水腫甚至餓死人等現象。
湛江、徐聞反瞞產特點是: 決心大,方法對,只要三幾天的艱苦努力就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高潮。整個湛江可能搞到幾億到10億斤。
從徐聞情況,說明二個問題:一、糧食很多,沒有不瞞產的連(相當大隊),連以下的干部100%都有瞞產。而且生產愈好愈是重點,瞞產愈多……,大體每畝瞞產200斤,多的達500至600斤。二,凡是鬧糧食鬧得愈厲害的瞞產也瞞得愈厲害。看來每個公社搞出千把萬斤糧食是可能的,因此,仍然可以吃三頓干飯。......
全省反瞞產搞出50至60億斤糧食,全省每人平均可搞到100多斤(具體分配任務如下:海南5億,高要10億多,佛山15億,韶關6至7億,汕頭10億,湛江10億)
干部會議要集中到縣上來開,開萬把人的大會,......一要打通思想,二要突破一點,三突破后的干部就放出去斗爭,四要不斷反右傾,整頓隊伍。
(趙紫陽)( 1959.1.26在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拒不交代的,要發動群眾檢舉揭發,給予處分,在運動期間仍然繼續分散隱藏糧食的,要予以法辦。
(趙紫陽)(1959.l《關于雷南縣干部大會解決糧食問題的報告》
趙紫陽58年在徐聞“蹲點”搞反“瞞產”,對干部實行殘酷斗爭結果,結果壓出了一億斤的假瞞產數字(徐聞年產才二億多斤)。省委獎了一部蘇聯小吉普車,趙臨走上車時還狡猾地說:“反出那么多,可能有虛假,但起碼有五成。”
趙對廣大農村基層干部采取扣押法辦力法。1958年12月24日趙說:“不動用行政不行,抓他幾個好不好?”下命令要公安局抓人。當天在大會上就無理拘捕了八個人。有的判刑“勞改”二、三年,有兩個在獄中死了。
(中山大學革命造反委員會《徐聞調查報告》)
看來,在堅決反(注: 指反瞞產)的條件下,用規定上級任務(即包干)的辦法可行。
(對雷南縣下橋公社東方紅管理區解決糧食問題報告的批示)
省委認為趙紫陽同志關于雷南縣干部大會解決糧食問題的報告很好,其經驗是成功的,做法是正確的,....糧食是有的,絕不能有所動搖和懷疑,必須堅決領導和進行好反瞞產,反本位主義的斗爭,徹底弄清糧食真象。
(1959.1.31《關于雷南縣干部大會解決糧食問題的報告》廣東省委的批示)
既然1958年糧食大豐收,為什么許多地方一度發生糧食緊張的現象呢?今年一月以來各地在整頓糧食工作中開展的反對瞞產,反對本位主義的斗爭充分揭露了這一問題的實質。證明糧食緊張完全是假相,主要是由于生產隊和分隊干部(原來的農業社主任和生產隊長)瞞產私分,鬧本位主義引起的。本位主義思想之所以恰恰在現在表現得這樣嚴重,這樣突出,不是偶然的。這是由于人民公社化引起了生產關系的變革,但是人們的思想認識卻跟不上去的結果。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性質和人們的思想還停留在原來小社的水平,處處只有小公打算的本位主義是不能兼容的,因而在公社化后不久就突出起來。
(趙紫陽)( 1959.2.17在中共廣東省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的報告)
把本隊的糧食交給公社,如果別隊不交,自己不是要吃虧嗎?糧食由公社統一掌握,不會被國家大量調走嗎?原來的小社和生產隊干部也是有顧慮,不放心的。這就是造成普遍瞞產和私分的心理狀態和社會根源。另外,秋收前后公社初辦,機構不健全、制度混亂;加上領導上盲目樂觀,沒有抓緊糧食工作;任務分配不夠合理;入庫工作有嚴重的混亂現象等等,就更加漏洞百出,為瞞產私分大開方便之門,以致幾乎沒有一個生產隊不瞞報幾萬斤,十幾萬斤,甚至幾十萬斤,百把萬斤的。
(趙紫陽) (1959.2.17在中共廣東省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的報告)
開展反對瞞產,反對本位主義斗爭以來,僅在各級擴大干部會議上就已經交代出瞞報糧食四十億斤,取得很大勝利,目前運動仍深入發展中。各地經驗證明,凡是決心大,方法對頭,運動已經開展起來的地方,不僅國家的公購糧食任務可以完成,群眾的生活可以安排得更好,而且農村的形勢很快好轉,算帳派和保守分子很快低頭,群眾情緒大為高漲,生產勁頭很快就再度昂揚起來。這就充分說明糧食是有的。
(趙紫陽) (1959.2.17在中共廣東省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關于農業問題的報告)
因趙紫陽反瞞產,克扣農民口糧,造成農村水腫病十分嚴重。按常年統計,一般死亡率為0.6%,而1960年,根據二十個縣的調查,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點五。
資料出處:《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趙紫陽罪惡言行匯編》(中山大學革命造反委員會、市委機關遵義公社市黨校兵團,一九六七年十一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