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大躍進”時期真的讓數千百萬喪生嗎?
Joseph Ball著 張星戈 譯
《批判與再造》
近二十五年來,一些極端過度估計據云是由毛澤東造成的死亡數字,嚴重損害了毛澤東的聲譽。毛澤東終其一生高度受人尊敬的是,他的社會主義政策增加了中國人民的福祉,大大降低了中國貧窮與饑餓的水平,并提供免費的醫療照顧與教育。毛的理論也大大鼓舞了全世界對抗帝國主義的人們。這或可解釋何以右派對他視如寇仇。隨著近年毛派運動的聲勢在印度及尼泊爾的明顯增長,以及毛派運動對世界其它地區的持續影響,右派很有可能變本加厲地敵視、詆毀毛澤東。
大多數詆毀毛澤東聲譽的做法,都集中在攻擊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本文主要關注的正是這段時期。1950年代中國農民就已經開始了合作社式的耕作,到“大躍進”時期,他們加入了由數千人或數萬人組成的大型公社,從事大規模的灌溉計劃,以提高農業生產力。毛的計劃就是要大幅增加農業及工業的生產。有人說,這些政策導致了1959到1961年的饑荒(雖然有些人認為饑荒始自1958年)。用來解釋饑荒的理由形形色色,諸如政府征購糧食過多,或公社食堂讓農民放開肚皮吃飯,造成浪費等等,也有人聲稱,農民顧著搞灌溉工程或忙著搞有名的“后院煉鋼爐”(鄉間建造的小型煉鋼爐),而怠忽農耕。
毛澤東承認這段期間的確出了問題,但他把絕大多數的困難歸咎于惡劣的氣候和自然災害,他承認也有他該負責的政策失誤。
毛死后,中國官方發布的資料意指,有一千六百五十萬人死于“大躍進”。這些數據是在鄧小平政府發動批判“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的意識形態運動期間發布的。然而,這些數據怎么得來的,又怎么保留了二十年之久才公諸于眾,卻疑云重重,也就無從公正地確認這些數據可靠。美國研究者結合中國的證據與他們自己由中國1953年和1964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的推估,將死亡數字加大到約三千萬。不久之前,張戎和哈利迪(Jon Halliday)在他們的“毛澤東:不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一書中說,有七千萬人被毛殺害,包括“大躍進”時期的三千八百萬人。
西方作者研究這個主題,往往對這段時期采取十分偏頗的態度,好像被來源可疑的大量死亡數字所催眠。他們只注意政策的失當,從而可能大大夸大了政策失當所造成的損害。他們一直無法了解,“大躍進”的一些政策,初期的混亂一過之后,實際上是有利于中國人民的。
美國政府從二戰后至今一直在協助反毛澤東思想的學者(也涵括反共學者)。例如,1960年代主編《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的老牌毛澤東思想史學家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cFarquhar)〔譯按:著有《文化大革命的起源》,該書已譯成中文,由河北人民出版社發行〕。該雜志所刊登未經證實的大量餓死的數字,至今一直被人引用。后來,這份刊物從CIA的外圍組織拿錢的證據曝了光,前些時候麥克法夸爾在寫給《倫敦書評》(The London Review of Books)的信中對此坦承不諱(他說,他在編《中國季刊》時,不知道這錢來自CIA)。
有些學者雖提供實質的證據,例如貝克爾(Jasper Becker)寫“大躍進”的名著《餓鬼》(Hungry Ghosts)引用了目擊者的說法,卻沒提供足夠的旁證加以證實。張戎和哈利迪引證的有關“大躍進”的重要文件數據,一望即知是以誤導的方式呈現的。
鄧小平政權提供的數據說,有數百萬人死于“大躍進”時期,是不可靠的。農民的證詞駁斥了所謂毛要為此時期確實發生的死亡人數負主要責任的說法。
美國人口學家向來想用得自中國官方的死亡數據,以及其它人口統計數據,證明一項假設,認為“大躍進”期間有“大量死亡人數”(也就是說,“史上最大饑荒”或“史上最大饑荒之一”發生在“大躍進”期間),但其證據間缺乏一致性,且證據來源整個疑點重重,削弱了“大量死亡人數”這項假設。
關于“大躍進”較為可能的事實
“毛澤東該為種族屠殺負責”的看法,一直被用來作為蔑視中國人民在毛統治期間所獲得的一切成果的起點。然而甚至像貝妮斯特(Judith Banister)這種為“大量死亡人數”假設力辯的人口學家,也不得不承認毛時代的諸項成就。她寫道,中國在1973至1975年間,平均壽命高于非洲、中東、南亞及許多拉丁美洲國家。(注1)1981年她與人合寫一篇文章說,就減少死亡人數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可稱“超級成就者”,從1949年共產黨開始統治以來,平均壽命每年增加將近一歲半(注2),由1949年的35歲增加到1970年代毛統治結束時的65歲。(注3)
讀一讀現代許多評論毛統治的中國的作家(注4),你會以為,毛的農業及工業政策導致絕對的經濟災難,甚至比較有節制的評論家,如經濟學家諾蘭(Peter Nolan)(注5)都聲言,革命后中國的生活水平要到鄧小平掌權才有所提升。固然,生活水平提高并非平均壽命增加的唯一理由,但若說在毛時代平均壽命能增加這么多,而生活水平卻沒提高則是很荒唐的。
例如,許多學者讀了鄧小平在毛死后發布的數據,就聲稱整個毛治時代,每人平均糧食產量沒有增加(注6)。但是這樣的統計數字,又怎么可能與同一批作者所引用的平均壽命的數據協調一致呢?除此之外,這些數字也與其它數據相互抵觸;后毛時代的中國農業部前法政局長郭書田(Guo Shutian)(譯音),對鄧小平改革前中國農業的整體表現,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確實,他寫到,由于“自然災害與工作失誤”,1949到1978年間,農業產量有五年是減少的,可是他也說,1949─ 1978年期間,播種谷糧的土地,每公頃平均產量增加145.9%,而糧食總生產量上升了169.6%,同時中國人口則增加77.7%;依此算來,中國每人平均糧食產量,在這段時期,從204公斤增長到328公斤。(注7)就算依據鄧小平政權所發布的數字,工業生產也從1952年到1976年每年增加11.2%(所謂的文革浩劫期間還每年增加10%);1952年工業產品占全國總產值的36%,到1975年,工業產品則占72%,農業產品占28%。十分明顯,毛被誤認為禍害深重的社會主義經濟政策,為后毛時代快速(卻既不平等又不均衡的)經濟發展鋪好了坦途。(注8)
我們很有理由認為,“大躍進”的各項政策在經過初期的混亂后,實際上對支撐中國整體的經濟增長頗有貢獻。中國得運用自己的資源發展,不能再利用由蘇聯輸入的大量機械設備與科技知識,這點在1950年代末已明顯可見。
1950年代晚期,中國與蘇聯漸漸分道揚鑣,這有一部分是因斯大林死后發生的意識形態爭論。斯大林與毛澤東有許多不同,尤其毛認為斯大林不信任農民,而且過度強調重工業的發展。不過,毛認為赫魯曉夫利用譴責斯大林主義,掩護他在蘇聯逐步背離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與實踐。
兩國分裂也因為赫魯曉夫總愛將蘇聯自己的做法強加于盟國身上。赫魯曉夫不依照社會主義的國際主義精神行事,反而把經濟較不發達的國家當成附庸國。對中國這樣曾為擺脫外國支配而艱苦奮戰的國家,絕無法接受這種主從關系。毛即使想,也不可能說服人民。
1960年兩國沖突達到了頂峰。蘇聯過去曾經為中國的工業化計劃提供大量協助,此時則撤走所有蘇聯的技術顧問,并隨身帶走正計劃建造的各類工廠藍圖。
毛從一開始就清楚表明,“大躍進”的各項政策是關于中國要發展更獨立自主的經濟的政策。中國不依賴蘇聯,就得改采農業與工業并舉的計劃。毛這么做就是要集中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與人民的熱情,運用這些資源可補資本與先進科技之不足。
雖然“大躍進”出現了問題與轉折,持平而論,它對農業的繼續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每當欠收期過后,蓄水與灌溉的措施使農業產量可以持續增加,也幫助農村抗旱防洪。梯田的開辟更有助于逐漸擴大耕地。(注9)
工業發展在“兩條腿走路”的口號下推行,意思是指中、小規模的鄉村工業與重工業齊頭并進。煉鋼爐以外,許多別的車間及工廠也在鄉間設立,旨在使鄉村工業滿足當地人民的需求。鄉村車間支持了公社使農業耕作方法現代化的努力,它們很有效地供給了公社肥料、工具、其它農業裝備和蓄水計劃所需的水泥。(注10)
比起蘇聯日益僵化而集權的經濟體制,“大躍進”是不循舊套的偉大創舉。一般情況下,像水泥、肥料等,均會在離有需求的鄉村地區很遠的都市大工廠生產。窮國家很難獲得必要的資金與機械設備,用最現代的技術來生產這類產品。一旦這類產品生產出來,也必須要有連接都市到鄉鎮的道路來運輸,這些基礎建設本身牽涉到很大的支出,許多較窮的國家遭遇這類問題,結果不是發展很慢,就是根本沒有發展。
“大躍進”時期建立的農村工業,采用勞力密集而非資本密集的方法。在滿足地方需求時,農村工業并不依靠所費不貲的全國鐵、公路建設,來運輸制成品。
事實上,經過初期遭遇的問題后,“大躍進”這些被以為亂無章法的政策,配套得相當好。地方的水泥生產讓蓄水的規劃得以進行。更大范圍的灌溉使肥料可以更大范圍地施放,而這些肥料又由地方工廠提供。農業生產力提高會釋出更多農業勞動力給工業制造部門,有助國家的全面發展。(注11)這個發展途徑常被引述為毛澤東對分工與區域生產專業化等等的經濟效益無知的例子。然而從毛的政策對人的福祉和經濟發展所顯示的積極效果來看,這是中國正確的途徑。
在中國的社會主義時期,并不是只有農業及小規模的農村工業獲得增長,重工業也大幅增長。像“大躍進”時期建立的大慶油田就大大推進了重工業的發展。一片盛產的油田在中國被開發出來( 注12)。這是1960年之后利用本國技術發展出來的,而不是靠蘇聯或歐洲的技術。(精確地說,工人藉助地底的壓力來抽取石油,而不像一般油田,靠建造大量的鉆井平臺)。
有關產量數字的爭論掩蓋了一項事實,即“大躍進”對改變中國人思考方式的影響不下于對工業生產的影響。所謂“后院煉鋼爐”是農民設法生產鋼鐵的小型土法煉鋼爐,因生產低質量鋼鐵而惡名在外,但是這些煉鋼爐替中國工業生產了鋼鐵,也同樣程度地教給了農民一些工業生產的方式。應該記得,毛最常談到的躍進,不是生產數量的躍進,而是人民意識與認知的躍進。錯誤犯了,而人民一旦知道了“躍進”的某些結果令人失望,許多人必然大為沮喪。但中國經濟往后幾年的成就卻證明,并非所有的教訓全都白費。
大躍進與實質的證據
當然,要建立這樣的看法,等于要對抗西方認為“大躍進”可列為世界史上的大災難的主流觀點。然而西方觀點的根據又何在?那些相信“大量死亡人數”論點的人可以證明其論點的一種方法就是,找來可信的實質證據,諸如見證人或文件數據等。然而,確切存在的實質證據并不令人信服。
中國史的學者李斯金(Carl Riskin)相信有非常嚴重的饑荒發生,但他說:“總的看來,饑餓與困乏的各種跡象,尚未趨進可與其它大量餓死的饑荒比擬(如果不是同等規模)的實質證據,包括中國早年的饑荒?!彼赋?,許多當代西方提出的證據,來自右派沒什么說服力的數據,往往該大打折扣。他考慮到,中國政府的壓制政策是否讓饑荒資料無法外傳?不過他說,“這樣的解釋是否充分,仍很可疑,此處還存有難解之謎?!保?注13)
像麥克法夸爾、貝克爾和張戎這些作者,當然認定他們所見到的證據證明了大量餓死的論點,他們論述這些問題的主要著作也的確引用資料來證明,但仍不足以厘清何以他們在書中相信這些資料是真實可信的?
因而,這些學者所提出的說明何以在西方該被視為確鑿的事實?仍是待解的問題。格林( Felix Greene )在他1965年那本談中國的名著《無知的帷幕》(A Curtain of Ignorance)中說,1960年他走遍嚴格實施糧食配給的中國,卻沒看見大量挨餓的事,他也引述一些親眼見證的人相同樣的說法。事實上有可能某些地方真的發生饑荒,但是格林的觀察顯示,饑荒并非全國性的現象,沒大到如貝克爾及其它人所暗示的大災難的地步。大量民眾挨餓并未發生在格林所到過的地方,不過饑荒也許曾發生在其它地方。請問何以貝克爾這類人的說法就那么輕易被相信,而格林本人及他所引述其它人的說法就被打折扣?當然,有人可能會提出格林對毛政權的同情,來解釋這個問題,并可能指他為了政治目的扭曲事實。但是麥克法夸爾、貝克爾和張戎這些人對“大躍進”也有他們自己的視角,請問可有人認真懷疑這些作者不是相當堅定的反共人士?
在處理數據來源的證實問題之前,有必要先弄清討論有關“大躍進”這些議題的背景。共產主義是個招致強大反對的運動,西方國家發動炮火密集的反共宣傳戰。共產黨政府掌權后,剝奪了大量人數的資本與土地,橫跨歐亞大片地區的地主及商人階級被奪走了社會權勢與地位,難怪招致極大憤恨。許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出生在這些國家,至今仍有詆毀共產主義的動機。我們對這些寫共產統治時代的人,要求他們花功夫求證以確保資料來源是報導事實,而非提供已經被反共偏見所扭曲或偏頗的證言,其實并不偏執。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的確有興趣提出對中國共產主義和全世界共產主義的負面宣傳。司空見慣的是,這種求證的討論往往被貶為“陰謀論”置之不顧,而有關真相的證據也未獲廣泛討論。
不過美國公然力圖詆毀共產主義乃是斑斑可考,美國情報機關常想方設法與那些出書討論共產政權的人連系。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他們想聯系的人僅僅是文化打手,付了錢就可以攪和出廉價的聳動故事,絕非如此。例如,1960年代《中國季刊》所注銷的許多文章,至今仍經常被引用來證明中國的生活狀況,以及中國政府政策的成功或失敗。該刊1962年一篇由艾索普(Joseph Alsop)所寫的文章聲稱,毛試圖藉饑餓掃除全國三分之一人口,以促成他的經濟計劃!這篇文章之后被非常認真地引用在許多討論這個主題的著作中(例如下面要討論的《中國的饑荒》這篇文章),作為“有大量死亡人數”這項假設的當代證據。
《中國季刊》的編輯是麥克法夸爾,他寫了許多論述中國共產黨政府的重要著作。麥克法夸爾所編的《劍橋中國史》(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第十四冊涵蓋1949到1965年這段時期。他還寫了《文化大革命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Culture Revolution),其中有一冊討論1956與1957年的事件,也有一冊討論“大躍進”,提出“大量人口死亡”的說法。他也編了一本《毛澤東的秘密談話》。《中國季刊》內頁明載,該刊由代表“文化自由委員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CCF】)的“信息公報有限公司”(Information Bulletin Ltd)出版。1967年5月13日“文化自由委員會”,在遭《壁壘》(Ramparts)雜志揭發之后,發布新聞稿承認,該委員會由 CIA提供資金。(注16)
麥克法夸爾被我問到時說:
我受邀擔任《中國季刊》(CQ)的創刊編輯時,他們對我說明,“文化自由委員會”的任務是,鼓勵西方知識分子組成致力自由交換意見的學社。蘇聯想方設法吸引西方知識分子進入其各類外圍組織,“文化自由委員會”旨在提供組織性的對抗?!P于資助刊物的事,我只被告知,“文化自由委員會”有廣大的各方基金會支持,包括有名的“福特基金會”,而這些基金會中,“遠野基金會”(Farfield Foundation)是CIA外圍組織的事實則并未透露。
麥克法夸爾在2006年1月26日出版的《倫敦書評》中寫道,“《中國季刊》在1960年創刊,當時我是編輯”,他又寫說,“來自CIA的秘密款項(由“遠野基金會”藉出版《中國季刊》、Encounter和許多其它雜志的“文化自由委員會”,轉手)提供《中國季刊》部分的資金 - 我是直到1960年代末,事情公開披露后才知道的。”
問題還不僅止于像麥克法夸爾這種為“文化自由委員會”發行的期刊工作的人。據稱其它雜志更經常從CIA接受資助,例如曾在CIA局長辦公室工作的前任官員馬切逖(Victor Marchetti)就寫說,CIA成立“亞洲基金會”每年資助高達八百萬美元,支持“各亞洲國家反共學者的工作,在全亞洲傳布中國大陸、北越、北韓的負面形象。”(注17)
當然這問題不是黑白分明的。例如,麥克法夸爾就指陳,他容許來自政治光譜上各界的百家觀點在他的期刊上鳴放,并辯說,即使他拒登艾索普的文章,別家也會登,而他也刊登了反駁艾索普論點的回應稿。
這也許是真的,但麥克法夸爾這類人所刊登的是CIA一般樂見的那類東西(否則CIA何以會給錢支持?),且重點在于這些人擁有西方國家的資金來源,而其它持不同觀點的人卻沒有。
最近這幾年,一些新一代的作者發表了據稱是親眼目擊或文件的證據,來證明“大量人口死亡”論點。主要問題還是在如何證實資料來源,這些作者在本文所引述的著作中,并沒有提出足夠的證據顯示其來源確鑿。
貝克爾在他論述“大躍進”的《餓鬼》一書中,引用一大堆證據說,中國在“大躍進”期間有大量人民餓死和人吃人現象。應該注意的是,這些證據只在1990年代才出現。當然那些更聳人聽聞的食人故事,沒有被“大躍進”期間實際出現的任何證據證實,其實許多年后也沒有這樣的證據。許多貝克爾所引用的大量人民餓死及人吃人的說法,是來自一份600頁的文件《鄉間三十年》(Thirty Years in the Countryside),貝克爾說那是1989年由中國走私出來的秘密官方文件。他寫道,《餓鬼》的資料來源包括1989年流亡海外的知識分子偷運出來的文件。對此讀者有必要被告知,何以那些明顯是異議份子的人在鎮壓期間逃離國門,卻能偷運出有關30年前事件的官方文件?
貝克爾本來也應該更全面的探討,為何他相信《鄉間三十年》及其它文本是證實無誤的。2001年他在《倫敦書評》中評論《天安門文件》,(注18)該書聲稱是黨的內部文件,由一位異議份子偷運出國。據云那些文件顯示了天安門廣場屠殺期間黨領導階層的想法。在他的評論中,貝克爾很認真地論斷,這些記錄可能是贗品。那么同一個貝克爾就有必要在《餓鬼》中談談,何以他認為自己書中所引述的文件是真實的,卻判定別人所走私的官方文件可能是不真實的?
同樣,貝克爾還引述一份聲稱是中國解放軍自1961年以降的內部期刊,作為“大躍進”期間眾多不人道禍害的證據,這份雜志的報導的確提及有相當重大的災難影響中國軍隊的士氣。但這份期刊是真實的資料嗎?它是1963年由美國國務院發布,收在“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1996年出版的《中國紅軍政治》。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注19)說,“它們(這些期刊)已經在美國手里有一段時間了,不過不會有人透露數據是如何獲得的”。貝克爾和許多研究“大躍進”的作者引述了這些刊物,就有必要說明為什么他們認為這些資料是真實的。
貝克爾書中還用了“大躍進”時饑民的親身說法。1990年代中期,他在中國大陸與香港訪問了一些人,在西方國家也訪問了華僑。他說他在中國大陸“很難得(如果有的話)被允許與農民暢談”,當地官員在訪談前先“輔導”了農民,訪談時陪在一旁,有些問題還替他們回答。既然這些官員很有可能設法使證據偏向“大躍進”的非鄧小平路線,那么告知讀者書中哪些訪談是在這種情形下進行的,而哪些不是,當然就很重要。貝克爾在《餓鬼》中沒這樣做,全書他都沒有向讀者詳細證明他所引用的說法真實可靠
有好幾年的時間,批評毛的人認為《餓鬼》是本出色的著作。但是《毛澤東:不為人知的故事》2005年在西方出版,且被極力促銷。書中的說辭甚至比貝克爾更加極端。該書把七千萬人的死亡歸咎給毛澤東,而其中三千八百萬人說是應該死于“大躍進”。此書取材極為依賴一套非官方出版的毛澤東談話記錄與聲明,據稱是由毛的隨員紀錄,經不明的管道轉至西方。作者常取用談話記錄中的材料,試圖證明毛澤東的狂熱和不恤人命。這批談話記錄在1980年代由美國的“中國研究資料中心”(Center of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CCRM】)贊助結集成冊,供人研究,有些原文已經被翻譯成英語,以《毛的秘密談話錄》(Mao』s Secret Speeches)之名出版。(注20)
契克(Timothy Cheek)在這部書中寫了一篇論文,評估這些材料的可靠性。他寫道:“這幾冊材料來自各類不同的路徑,其精確出處無可考…”,他論說,有兩個理由相信原文可能是真的,首先,“中國研究資料中心”(CCRM)所收到的部分原文,早先曾刊登在中國大陸的其它版本上;其次,在CCRM所收到的某一冊材料中出現的內容,也在其它至少一冊里出現。我無法明顯看出,何以這兩項事實足以作為有力證據,證實書中所有材料都是真實的?
也許更重要的是,張戎和哈利迪在敘述“大躍進”的章節里,用誤導的方式,從談話記錄中斷章取義。張戎聲稱,1958年毛澤東嚴加處置他所謂的“不受管制到處亂跑的人”。接著作者稱,“以前饑民流往有糧食的地區逃荒的機會被堵死了”。但這段誤以為毛抱怨人民“不受管制到處亂跑”的“秘密”談話,根本與防止人民在國內流動無關。讀完被作者斷章引用的整段話,就可以明白,作者是在誤導,毛其實意思如下:
【有人】從邯鄲農業生產合作社開車到鞍山鋼鐵廠,不給鐵就不肯走,每個地方都有很多人到處亂跑不管,這要完全禁止?!疚覀儭扛骷壉仨毦挥行颍鸺壣蠄?- 公社報告縣,縣報告地區,地區報告省 - 這就叫做社會主義秩序。(注21)(譯按:這段話未找到原文,根據英文直譯)
此處毛是在講增產鋼鐵的運動,部分利用小規模的農村工業生產,有人未經授權到鞍山鋼廠要鐵,幫助他們合作社達到鋼鐵生產的配額。看來毛是在說,這種自行其是的方式是錯的,他似乎在主張一種層級比較嚴明的社會主義計劃體制,人民必須向上級申請完成生產目標所需的原料。很清楚,他并沒有在這里主張全面禁止所有中國人在全國走動!
第二項嚴重誤導的引述,出自討論“大躍進”那一章的結尾處。首先張戎 和哈利迪寫道,“我們現在可以打包票說毛當時準備犧牲多少人”。然后該段引了一些據云是毛說的,關于戰爭時期死多少中國人是可以接受的話作為例證,緊接著那一段劈頭就說,“毛考慮的不僅是戰爭的情況”,然后引用毛在武昌會議中的談話,“像這樣子干法,要完成這些計劃,中國非死一半人不可”。這一段話出現在該章的標題上,作者引用這段話的方式,彷佛毛在說,中國可能真的需要死一半人,來實現他增加工業生產的計劃。然而從真正的談話原文來看,毛很明顯是用很夸張的說法在警告“大躍進”期間過度勞動與勁頭過熱的危險。毛是明白表示,他不要任何人死于他所推動的工業化。毛在這部分的討論中談到,要一舉完成發展所有工業與農業主要項目的想法。被作者斷章引述的全文如下:
“這樣一來,我看中國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萬人,廣西死了人(作者按:1955年),陳漫遠不是撤了嗎?死五千萬人,你們的職不撤,至少我的職要撤,頭也成問題。安徽要不要搞那么多,你多了也可以,以不死人為原則?!保ㄗ?2)
幾句話后,毛說,“明年三千萬噸鋼,究竟要不要定這么多?搞不搞得出?要多少人上陣?會不會死人?”
全面檢查張戎和哈利迪用以寫書的資料是非常重要的,別處早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死锼雇懈#∟icholas D. Kristof)在《紐約時報》上評論此書時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他談到毛的英文老師章含之(毛晚年曾嘗試學英文),張戎和哈利迪說他們為寫此書訪問了章含之,可是章含之告訴她的朋友克里斯托福說,雖然她與兩位作者見了面,但她不愿受訪,也沒提供他們什么材料。(注23)克里斯托福呼吁兩位作者在網上公布他們的資料來源,以便讓人公正評估。
鄧小平反毛澤東遺產的運動
1960年代有一些人支持“大量死亡人數”的說法,但正如格林的《無知的帷幕》所指出的,反共人士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早期,幾乎每年都聲稱中國有大饑荒。而關于“大躍進”造成大量死亡的說法要到1980年代中國新領導階層支持這種看法時,才真被當成一回事,也因此才讓貝克爾及張戎之流的說法在西方獲得采信。
1979年中國領導階層開始抨擊“大躍進”,鄧發動批判“極左思想”的意識形態運動,指使官方報紙抨擊毛的支持者(注24)。正如邁斯納(M.Meissner)在對鄧小平時代的研究中所說,“大批學者與理論家被布置任務,闡述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的小資產階級急性病的社會及意識形態根源。”(注25)
之所以要這樣貶損“大躍進”,與后毛時代的權力斗爭及反對重回1949年至1976年間的社會主義政策息息相關。1976年毛死后,華國鋒掌權,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譯按:即所謂“兩個凡是”)的方針。1978年鄧小平罷黜華國鋒奪取領導權,極需為此作政治辯解。鄧給毛的正式評價是“七分正確,三分錯誤”,但這不過是他有別于幾位前任領導人,對歷史及意識形態采取實用方法的一種方式。(鄧實行市場導向政策,表示他其實相信毛大概八分是錯誤的。)
中國共產黨極盡所能地宣傳“大躍進”是極左政策造成的災難。葉劍英在1979年的一次重要講話中,談到“大躍進”時期由左傾錯誤所造成的一些災禍(注26)。1981年中國共產黨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說,“我國國民經濟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發生嚴重困難,國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損失”。學術界也加入抨擊行列,1981年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劉真選擇性地提出1954至1978年死亡率的數字,這些數字發表在公開的學術集會里,引起西方很大的注意。他公布的1958至1961年的數字表示,這段期間多死了一千六百五十萬人(注27)。同時,中國知名的經濟學家孫冶方公開提醒大家注意這些數字說,“大躍進”犯的錯誤“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價”(注28)。
鄧不單搞黨內斗爭,他還要藉推行資本主義或他所說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倒轉所有毛的正面成就。抨擊“大躍進”有助于為扭轉毛的“左”傾政策提供意識形態的辯解。鄧在1980年代初期就解散了農業公社,這些農業公社在“大躍進”后就已經開始提供免費醫療及教育等福利措施,而公社解體就意味結束這些福利。Warren Wilson 學院助理教授韓東平在其關于“大躍進”的文章中,引述載于紐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的一篇“幽默”報導說,河南省一位農夫付不起醫藥費治療他染疾的睪丸,痛得引刀自宮,差點丟了性命(注29)。這類事件就是鄧的農村“改革”的真正后遺效應。
常有人說,鄧的農業改革改善了農民的福利。公社解散后的確帶來五年的農業加速增產,但是接下來卻是好幾年人均糧食產量的下降(注30)。盡管糧食產量下降,西方評論者往往還是稱解散公社在經濟上是完全成功的。
事實上,解散農民公社是使農民生活陷入真正困境的肇因。鄧借著鼓勵中國統治階級把“大躍進”說成害千百萬人喪生的大災難,得以發展一條使他在農村的倒退政策看起來合理的政治路線。
鄧小平將饑民死亡歸咎于毛澤東
鄧要讓自己的路線取得優勢,不僅須證明1959至1961年間有大量人死亡,而且要證明這些死亡主要是錯誤政策造成的。“大躍進”后,中國政府官方對饑荒定的調子是,七分天災,三分人禍。這個調子被鄧小平政權倒轉了過來,1980年代他們宣稱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但是假如真是毛的措施導致數百萬農民死亡,農民肯定了解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然而證據卻是他們并未把“大躍進”期間所發生的大部分問題歸咎于毛。
毛死后好久,韓東平教授走訪了山東及河南這兩個在1959至1961年間受災最嚴重的省份,他發覺受訪的大部分農民,都寧取七分天災,三分人禍的解釋,而不是鄧派的說法,也就是說,他們不認為在大躍進期間所受的苦難主要該怪罪毛(注31)。這并不表示沒有發生可悲的錯誤。韓東平論及在農村公社推行的公共食堂。一開始這是很受農民歡迎的政策,事實上,1958年許多農民都說這輩子從沒吃這么好過。問題是這種新的表面豐足造成對收割與消費糧食掉以輕心,人民似乎開始認定政府能保障糧食的供應,而他們自己則可以不必再為確保糧食來源操心。
以1950年代晚期中國的貧窮狀況,這項錯誤注定要導致嚴重的問題,而共產黨領導階層本應該采取更迅速的步驟糾正這項錯誤。三年惡劣的自然災害令情況更糟。受災最深地區的個別公社成員想在作物收成之前(譯按:指偷割青苗和未熟的莊稼),先據為己有,就破壞了公社的團結,這更使雪上加霜。不過,必須強調的是,農民自己并沒有對韓東平說,建立公共食堂的錯誤是他們遭受饑荒的主要原因。倒是韓東平本人嚴厲批評毛“大躍進”期間的冒進政策所造成的結果,然而他自己也說:“我在山東、河南訪問了許多工人與農民,從來沒遇見一位農民或工人說毛不好的,我也和安徽【據說是饑荒最嚴重的地方--作者】的一位學者談過,他恰好是在鄉下長大,一直在安徽做研究,他從未遇見一位說毛不好的農民,也從未遇見一位說鄧【小平】好的農民。”(注32)
或許可以辯說,韓東平對毛至少有部分的支持,這可能會影響他對農民談話的詮釋,但是也要注意,他的兩位祖父母都在“大躍進”期間死于與饑餓相關的疾病,而他對毛在這段期間的政策往往比他訪問的農民更具批評的口吻。
大量死亡?人口統計的證據
農民在回想“大躍進”時對毛比較支持,這必然使人懷疑那些表示這段期間餓死數千萬人的統計數據。西方學術界似乎一致確認這種證據,甚至連對它質疑的人,如李斯金,作結語時總堅稱,所有“可取得的證據”都指出這段期間發生很高比例的饑荒。
事實上,肯定有來自許多資料的證據指出這段時期發生了一次饑荒,但關鍵的問題是,它是不是讓三千萬人喪生的饑荒?要是死了三千萬人,那還真是史無前例。雖然我們常讀到報紙這類頭條:“非洲饑荒有數千萬人面臨饑餓”,卻從未聽說一次饑荒真有死數千萬人的。例如1974至1975年間孟加拉國的饑荒,是該國史上極為悲慘的事件,孟加拉國官方發布的餓死人數是三萬人(而當年全國總人口是七千六百萬人),不過非官方資料估算餓死人數有十萬人(注33)。相較之下,“大躍進”期間據稱死三千萬人,當年全國總人口估算在六億六千萬到六億七千萬之間,就比例來算,這就意味“大躍進”的死亡人數比孟加拉國饑荒高估的死亡人數還多了將近35倍!
所謂所有“可取得的證據”都證明大量死亡理論確實可信,是相當誤導的說法。事實的真相是,所有說“大躍進”有數千萬人死亡的估算,全依據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的死亡率數字,這些死亡率數字并未從這段時期的其它數據得到可靠的證實。
問題是,1940年至1982年的死亡率數據,像中國大部分人口統計資料一樣,在1980年代初以前一直被中國政府認為是國家機密。我們將會看到,由于無法確定這些死亡率數據是如何收集來的,就嚴重削弱了該資料作為確鑿證據的地位。直到1982年那年,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死亡率數據才公布出來(見表一)。
所稱數據顯示死亡率從1957年的每千人死亡10.8人,上升到1960年的每千人死亡25.4人,再掉到1961年的每千人死亡14.2人和1962年的每千人死亡10人,這些數字顯然表示,由于1958年至1961的饑荒,多死了將近一千五百萬人(注34)。
美國人口統計學者與中國統計數字
中國關于饑荒死亡人數的資料為一群研究中國人口問題的美國人口統計學者所引用,他們就是柯爾(Ansley Coale)、 艾德(John Aird )和貝妮斯特,他們可以說是首先讓“大量人口死亡”的假設在西方廣為流傳的三個人??聽栐诿绹丝诮y計學界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1980年代他出版論述中國的書時任職于由洛克菲勒基金會出資成立的人口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Population Research);艾德曾是美國人口普查局(U.S. Bureau Of The Census)研究中國的專家,1990年他寫了一本書,由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出版,該所就是個推動新自由主義政策的機構,這本書叫做《屠殺無辜》(Slaughter of the Innocents),批評中國的一胎化政策;貝妮斯特也曾是美國人口普查局的員工,她從該職告假寫書,書中討論到“大躍進”的死亡人數(注35),艾德讀了該書的清樣并提供建議。
貝妮斯特提出的數字明白表示“大躍進”時超量死亡三千萬人,這幾乎兩倍于中國官方所明示的統計數字,她認為官方統計低估了總死亡人數,因為中國居民在這段時期低報了死亡人口。
貝妮斯特在算這段時期低報的死亡總人數時,先計算實施過人口普查的1953和1964年之間的總出生人數,所用數據取自人口普查和1982年實施的一項回顧生育調查(受調查者被詢問1940年至1981年間的子女生育數)。一旦知道1953年和1964年的人口,以及這兩年間的總出生人數,就有可能算出會在這期間死亡的人數,她用這種資料算出的這十一年的死亡總數就遠高于官方發表的死亡率。
為了估算在“大躍進”時的死亡人數,貝妮斯特回頭去用官方統計的死亡率。即使她認為就絕對數字而言,這些數字過低,仍假定這些數字顯示了中國在這段期間的實際死亡趨勢。例如,她假定官方所公布的1960年每千人有25人死亡的死亡率確實顯示該年的死亡率暴增,但是她把這個數據與她所估算的1953至1964年低報的死亡人數結合起來,搞出了一個數字說,1960年每千人有45人死亡。用這樣搞法,沒被宣稱有饑荒的年份,死亡人數也一樣會增加。例如,她把官方公布的1957年每千人死10.8人的死亡率增高到每千人死18人,然后比較修正過的豐年死亡率與修正過的所謂饑荒年份死亡率,就得以搞出“大躍進”期間超量死亡三千萬人的估計(注36)。
對中國統計數字的質疑
各式各樣的中國的數據被引用來支持這個發生大型饑荒的論點。一些聲稱可以顯示毛要為饑荒負責的統計數字也被引述,其中包括一些聲稱“大躍進”時死亡率增加造成一些省癱瘓告急的數字(注37),一些數字顯示同期間榖類生產大量減少(注38),也有一些明顯表示饑荒不該怪惡劣氣候的數字(注39),這些數據全都在1980年代初鄧小平“改革”時發布。
但這些數據有幾分可信?我們已經知道,數據是在1980年初期尖銳批判“大躍進”與人民公社時發布的。中國在鄧的獨裁統治之下,想方設法嚴格管制信息外流民間。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一個持續干預媒體報導公共事務的政府,只要合乎他們需要也會干預統計數字的編制。艾德在1982年寫道,全國人口數據之所以如此少出現于中國的數據中,主要因為中央的新聞檢查。沒有先經過國務院授權,全國人口數據是不能公布的,甚至國家統計局的官員未得許可也不能使用這類數據(注40)。
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國家統計局在什么情況下得出這些死亡率數據。美國與中國學術界所提出的“大躍進”死亡總數,都依據那幾年關鍵的死亡率統計數字。
當然,假如我們詳細知道,死亡率資料在“大躍進”期間是如何收集到的,我們也許能夠更肯定數據是精確的,問題是我們無從得知,我們只得權且相信中國政府說他們的數據是真的。此外,艾德和貝妮斯特所提出的說法也表示,她們認為死亡率數據是估計值,而不是根據報上來的死亡數字實際計算的。
艾德說:“發生【大躍進】危機的那幾年的關鍵【出生率與死亡率】數據,官方發布的一定是估計值,而其根據則不得而知。”(注41)
貝妮斯特則寫說,中國的確在1954年開始戶口登記,但是非常不全面,“在估算1955年到1957年的死亡率時,若有引據死亡登記系統之處,那也只得之于那些有建立這種系統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比較先進或都市化?!保ㄗ?2)
貝妮斯特表示,這種情況在“大躍進”期間或之后并沒多大改善,她寫說:
“1960年代末期以及之前的多半年份,經常性的人口登記及通報系統也許不全面且準確程度各地不一,全國或各省的統計人員必須概略估算全部或部分的人口總數,特別是1950年代,經常性的人口登記及通報系統才剛開始設立,起先并不涵蓋全國人口,1950年代所有的全國人口總數,除了人口普查(譯按:1953年有過一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總數以外,都可能是根據不完整的地方報告,靠估算補充的。(注43)”
她還寫說:“1975年以前無論哪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粗估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出生時的生命預期值、死亡原因等數據不是付諸闕如,就是沒用,最好的情況也是低估了實際死亡率。(注44)”
艾德、柯爾和貝妮斯特依據官方的死亡率數字,何以能自信滿滿地斷言數千萬人死于“大躍進”,讀遍他們的著作根本找不到任何說明。這些作者并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如何收集的,而且他們,尤其是貝妮斯特,又顯然對官方的數據并不怎么相信。
所謂“大躍進”時期的兒童早夭
有些人口統計學者試著計算嬰兒的死亡率,以左證“大量人口死亡”的假設,不過所提出的證據往往越描越黑,而非為死亡率提供確證。
用這種方法計算死亡人數的算法出現在1984年的一篇文章〈中國的饑荒〉(注45),這篇文章回顧了艾德、柯爾和貝妮斯特先前的著作,接受他們幾位的論點,認為在整個“大躍進”期間有大量人數死亡。不過作者們也嘗試分開計算這段期間兒童與成人的死亡率。該文章設法拼湊的證據非常多次被那些撰寫這個年代的人引用。
〈中國的饑荒〉的作者們計算嬰兒死亡率時采用了1982年的“回顧生育率調查”,他們利用這項調查計算“大躍進”時每一年的出生數量,一旦每年的出生數量估算出來,就有可能計算那些生于1958年至1962年的人有多少存活到被列入1964年的人口普查中,這可以與出生于未遭饑荒年代的嬰兒存活率相比較。
他們用生命表來計算有多少在普查前生命垂危的嬰兒,在饑荒的每一年里死掉,然后把這數字轉換成在饑荒時期十歲以下兒童每年的死亡數字,這個最后的數字是用生命表和這一時期的死亡水平算出的。
這篇文章的作者們論證說,饑荒開始于1958與59年間,他們算出有4,268,000十歲以下兒童在這期間超量死亡,呈現兩倍于這一年齡層的死亡率(見表二),然而就在同時,另外一個超量死亡的數字卻說,十歲以上的人只多死了216,000人(在一個超過六億人口的國家里,這數字肯定是在合理的誤差范圍內),對于過量死亡的解釋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配糧機制,這期間的兒童都任其餓死。但是每遇饑荒,一向都是最小的和最老的挨餓,但在這一年卻只有小的挨餓。然后在1960至1961年間,十歲以下兒童的超量死亡數字減到553,000人,而十歲以上超量死亡的數字飆高到九百萬人,甚至更怪異的是,1961至1962年間算出兒童超量死亡4,424,000人,十歲以上的人竟然沒有超量死亡。
這顯然矛盾不合道理。根據中國所提供的死亡率,1960年整年是饑荒最嚴重的一年,死亡率從饑荒前的每千人死10.8人增加到1960年的每千人死25.4人,如果這是事實,我們就可料想1959至1960年與1960至1961年這兩個財政年度兒童死亡數字最大,但根據作者所言,這兩年十歲或十歲以上的人有98.75%的超量死亡,相對的,卻只有26.4%的兒童超量死亡!
很難了解為什么1958至1959年會有這么高的嬰兒死亡率。大家都同意,即使谷物生產數字有夸大浮報,1958年也是大豐收的一年。中國農作物多半在秋天收成(注46),所以很難看出為什么1958年年底會開始有大量人口死亡,甚至為什么這么多人會全在1959年的頭三個月里死亡。如前所見, Warren Wilson 學院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韓東平在山東、河南兩省詢問1959至1961年間最受災害的農民,他們說從來沒有像1958年大豐收之后吃得這么好過(注47)。官方的數字顯示,死亡率從1957年的每千人死10.8人些微上升到1958年的每千人死12人。為什么照人口統計學者所提出的數據1958至1959財政年度的嬰兒死亡會那么嚴重?為什么被聲稱為黑色饑荒的那一年情況卻改善了?
〈中國的饑荒〉的作者聲言,那是因為實施了一種糧食配給體系,只幫助工作年齡層與未達工作年齡的人,而任憑老人死掉。的確,有證據指出,工作年齡的年輕人因為干體力活,領取比老人多的配糧(注48)。
然而在1961至1962年這段作者聲稱饑荒還沒過去的時期,十歲以下兒童的死亡數字飆升到4,424,000人,而十歲以上的人死亡率卻降到零。他們說這段時期配給制度已松弛,才讓年輕的死掉,可是并沒有解釋為什么沒有老人也在這段時期一并死掉?難道作者是在說,中國家庭在饑荒時讓小孩死,而不是讓老人死?對他們的分析中這個反乎直覺的涵義,作者沒有提供證據。
他們想用號稱顯示1953年與1964年兩次人口普查之間較年長的年齡群人數減少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其論證就是,在一個以健全方式發展的國家里,老人數量應該是增長而非下降。他們辯說,由于老人在“大躍進”期間沒給配給糧食,中國在這段時期老人的數量下降。
但是他們所引用的數據與某一年齡層因配糧不足而造成的大量死亡人數并不符合。作者說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在不同年齡層人口中,超過45歲的男性和超過65歲的女性的增長率有所下降。到底何種配糧體系會造成這樣的差異?難道只配糧食給45歲至65歲的女性,而不配給同樣年齡的男性?此外,即使在65歲以后,婦女的數據也與他們所說的配糧體系不一致。75歲至79歲的婦女人數在提出的數據中增長了0.51%,它與65歲以下婦女人數的增長率還真有得比,例如,20歲到24歲的婦女人數增長0.57%,45歲到49歲則增長0.55%。婦女的數字并未顯示出與歧視老人的配糧體系相符的模式。作者提出的數字之所以令人困惑,應是統計資料的來源有誤,這種解釋看來遠比他們令人難以相信的配糧體系的假設合理。
這篇論文并沒有為大量餓死的說法釋疑。作者們的確可以指出他們所提的證據有些獲得了確認,例如, 1982年的“生育率調查”所給的出生人數與據稱由1953至1964年搜集的出生率數字,兩者確實有合理的關聯;另外,出生于饑荒年的同齡嬰兒至1964的人口普查年的存活率與他們至1982的人口普查年的存活率確實有合理的相互關系。
如果由大概是各自獨立收集來的不同證據有相互關聯,便多少可證明作者的假設是對的。但就此文而言,看來也許是個難辨成敗的僵局,一方面在上述這一點上證據之間確有相關,另一方面在所謂的饑荒年的兒童死亡率與成人死亡率之間卻極其捍格不入。
不過我們必須記住,毛死后中國政府所發布的人口統計數字的全面正確性遭人存疑,鑒于這些不確定因素,出生率數字與“生育率調查”數字之間的關聯就不具關鍵意義。中國各種人口數據之間還有別的相關性,業經人口學家考察過。貝妮斯特提到被以為是各自獨立進行的中國人口調查之間“相互依存”(mutual interdependence)的可能性。她指出,1982年的人口普查數字與取自1982年戶口登記的人口數字被以為是各自獨立收集的,但是兩者之間卻有極大的相關性(注49)。那么就不應該排除“生育率調查”數字與出生率數字之間“相互依存”的可能性。
另外還必須說,〈中國的饑荒〉的作者們只對“大躍進”時出生的嬰兒存活率提出一種估算,柯爾于同一年刊登的文章(注50)說明,1958─1959年出生的嬰兒到1982年人口普查的存活率有尚稱顯著的下降,但幅度遠小于〈饑荒在中國〉所提出的數據,這就表示“大躍進”時期的嬰兒“超量”死亡數要少得多。而且柯爾的數據表明生于1961至1962年的嬰兒到1982年普查的存活率并未降低,這有別于〈饑荒在中國〉所提出的數據。
對存活率證據的疑問連同對死亡率證據的疑問,大大動搖了我們對“大躍進”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既有看法。整個說來,檢視文獻后,讓我們感到大量人口死亡這個沒有堅實論據的假設已被變造成未經真正合理證明的確鑿無誤的事。
對中國人口普查數據的質疑
最后一項證明大量人口死亡論點的證據是來自人口普查的原材料,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瞧一瞧,出生在1959至1961年間又存活到下一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數,比起據稱沒有饑荒的前后那幾年,其數目字有多大。這項證據可以由“大躍進”以后各類不同的人口調查中取得。這些人口調查數據確實顯示,在饑荒年出生的嬰兒數量,與其它那些年份相較,大大減少。
就算此事為真,也未必是表示大量死亡的數字。鄧小平政權發布的出生率數據顯示,“大躍進”期間生育率大量減少。我們可以假設,出生數量大幅減少,而這并不必然表示也有千百萬人死亡。當然,如果生育率真下降這么快,必有其因。很明顯,饑餓會有重大影響。人們怕再多一張口吃飯,就會延遲生育,直到食物供應有所改善。顯然,假如人們有此顧慮,就表示營養不良的現象加深,這多少會增加兒童的死亡。然而,這絕不能證明“世界史上最嚴重的饑荒”發生在毛統治下。1944至1945年荷蘭的饑荒導致生育率減少50%,1974至1975年孟加拉國的饑荒導致出生率減少將近50%(注51)。這與鄧小平時代發布的“大躍進”期間生育率下降的數字類似。雖然孟加拉國與荷蘭的饑荒都極悲慘,兩國并沒有像前面提到的關于“大躍進”的情況那樣,鑿空立論,泡制出沒有確實證據的死亡數字,大加宣揚,以訛傳訛。孟加拉國只死了數萬人,而非數千萬人。
不過我們不應該不假思索地認為單一年度年齡分布的數據是正確的。所有想從1953與1964兩年的人口普查中單一年度年齡分布的數據取得數據的作法,都有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數據只在所有其它責怪毛害死千百萬人的數據都已浮現的1980年代初(注52)才出現。以后的人口普查(例如1982年的、1990年的等等)都繼續顯示一些人口短少,但還是得小心看待。貝妮斯特提到1953、1964、1982三年的人口普查之間年齡-性別結構的一致性,每一年齡群從前一個普查到次一個普查具有看似非常合理的存活模態。她寫道:“令人驚訝的是,中國的三次人口普查呈現出幾乎同等的完整。頭兩次普查是在較不理想的環境下進行的,照料想應會漏計許多人。1953年的調查是中國首次現代的人口普查,是在國家統計局新成立不久,只用半年時間準備就著手的….1964年的普查則是在極秘密下進行的…還包括詢問人民的階級成分…那也許令一些人逃避調查。”(注53)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ombia)的何炳棣寫說,1953年的人口普查至少有一部分是靠估算的,而不是真的計算人口,“就技術定義而言,不算人口普查?!保ㄗ?4)但是此次普查的年齡結構與所有后來的人口普查極為相關。
更添混亂的是,艾德從1960年代中國非官方的學術資料取到1953年人口普查的年齡-性別分布的材料。他發現這數據不可靠,并說5至24歲者的數字低于應有預期值,而那些超過75歲者的數據又太高了。他建議用一個假設性的年齡-性別結構取代這些數字,以便學術論辯(注55)。
從這樣的疑慮看來,年齡-性別結構的連續保持一致性當然就有可能受到紀錄之間一定程度“相互依存”的影響。
通覽證據一番就再明白不過地顯示,任何在政治上有爭議的歷史問題,絕不會由“學術研究”或“官方統計數字”得出確定無誤的結果。政治斗爭總是影響統計數字的呈現,而歷史向來都是由勝利者來撰寫的。就中國來說,追隨毛的社會主義政策的人顯然不是勝利者。
結 論
現代寫“大躍進”的作者采取的方法是荒謬而片面的。他們不懂得“大躍進”的失敗與成功之間的相互聯系,只扭住1959至1961年間的嚴重問題。他們不明白這些年所完成的事業也為中國社會主義不斷全面成功改善人民生活奠下基礎。他們未能認真看待表明“大躍進”期間的死亡多半是因為自然災害而非政策錯誤的證據。此外,還必須把“大躍進”的死亡數字和中國人在整個毛澤東時期防止其它許多人死亡的成就相互對比衡量。平均壽命的提高也救了千百萬人的性命。
我們也必須思考,假如沒有這次“躍進”,假如沒有采取自力更生的政策,一旦與蘇聯決裂,會發生什么后果?中國太窮,不能僅因蘇聯拒絕援助而容許農業及工業發展停滯不前。這并不是在辯說,事情不能做得更好?;蛟S若有較好的計劃,較不過度樂觀,更小心行事,有些死亡也許原本可以避免。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很難對許多年前別人在困難的環境里所做的事下判斷。
當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應該注意毛對這段時期所犯錯誤的自我批評,但毛的自我批評絕不可以給那些堅持相信這段時期的荒唐死亡數字的人提供有力論據。很希望將來有一天,能舉行一場針對這些議題的理性辯論。
假如印度的平均壽命能像1949年以后的中國有那么大的提高,應該有千百萬人可以免于死亡,這一點甚至連毛的批評者也承認。也許這表示我們應該譴責尼赫魯和他的那些繼位者沒有實行毛澤東思想的政策,“導致千百萬人死亡”,所以“比希特勒還糟”。但也或者,這么說會是評價印度獨立后的歷史的一種幼稚而愚蠢的方式,其愚蠢的程度可能正如二十五年來針對毛的指控一樣。◎
★作者約瑟夫˙波爾(Joseph Ball)住在英格蘭,20年來投身政治及工會的積極行動,他主要興趣在于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的組織。
譯自http://monthlyreview.org/comment.htm
注 釋:
1.J. Banister,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J. Banister and S. Preston 'Mortality in China'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7, No. 1, 1981.
3.M. Meissner, The Deng Xiaoping Era. An Inquiry into the Fate of Chinese Socialism, 1978-1994, Hill and Way 1996.
4.For example see J. Becker, Hungry Ghosts. China's Secret Famine, Murray 1996.
5.see J. Eatwell, M. Milgate, P. Newman (eds) Problems of the Planned Economy, Macmillan Reference Books 1990.
6.ibid
7.see Guo Shutian 'China's Food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an China Feed Itself? Chinese Scholars on China's Food Issu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4.
8.M. Meissner, The Deng Xiaoping Era. An Enquiry into the Fate of Chinese Socialism, 1978-1994, Hill and Wray 1996.
9.see for example the report of the American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Delegation, Chair Dwight Perkins, Rural Small-Scale Indust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and E.. Wheelwright and B. McFarlane The Chinese Road to Socialism, Penguin 1973.
10.ibid
11.ibid
12.see W. Burchett with R. Alley China: the Quality of Life. Penguin, 1976.
13.C. Riskin. 'Seven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Famine of 1959-61'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 9, no.2. 1998.
14.see R.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vols, 1974, 1983, 1997, J. Becker 1996 and J. Chang and J. Halliday Mao :The Unknown Story, Johnathan Cape, 2005.
15.J. Alsop 'On China's Descending Spiral' 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1, (July-September 1962)
16.F. Saunders Who Paid the Piper? The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 Granta, 1999.
17.V. Marchetti, The CIA and the Cult of Intelligence, Johnathan Cape, 1974.
18.London Review of Books, Volume 23, no. 10, 24 May 2001.
19.Daily Telegraph 06/08/63.
20.R. MacFarquhar, T. Cheek and E. Wu (eds) The Secret Speeches of Chairman Mao. From the Hundred Flowers to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1.ibid.
22.ibid.
23.New York Times 23.10.05.
24.M. Meissner, 1996.
25.ibid.
26.ibid.
27.A. Coale, ‘Population Trends, Population Polic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in China.’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7, No. 1. 1981.
28.J. Arid ‘Population Studies and Population Policies in China.’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8, No. 2, 1982.
29.H. Dongping, ‘The Great Leap Famin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ural Reform: the Lessons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http://www.chinastudygroup.org/article/26.2003
30.M. Meissner, 1996.
31.H. Dongping, 2003.
32.ibid.
33.R. Sobhan ‘Politics of Food and Famine in Bangladesh’ in E. Ahmad (ed) Bangladesh Politics, Centre of Social Studies, Dacca University, 1979.
34.J. Banister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5.ibid.
36.ibid.
37.P. Xizhe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in China’s Provinc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13, 4, 1987.
38.ibid.
39.ibid.
40.J. Arid 1982.
41.ibid.
42.J. Banister 1987
43.ibid.
44.ibid.
45.see B. Ashton, K. Hill, A. Piazza, R. Zeitz ‘Famine in China 1958-1961’ i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ume 10, No. 4, 1984.
46.see C. Riskin 1988.
47.H. Dongping 2003.
48.ibid.
49.J. Banister, 1987.
50.A. Coale, Rapid Population Change in China 1952-1982. Committee on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 Report No. 27, 1984.
51.J. Bongaarts, ‘Does Malnutrition Affect Fecundity?’ in Science 9 May, 1980.
52.B. Ashton et al 1984.
53.J. Banister, An Analysis of Recent Data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ndi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1983.
54.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Harvard East Asian Studies 4,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59.
55.J. Ar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Mainland China.’ In Joint Committee of the U.S. Congress. An Economic Profile of Mainland China. Praeger, 1968.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