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5月份開始,中國政府推出了一波又一波救樓市的政策。這些政策不僅內容大大超出市場預期,而且出手之頻繁,也讓市場措手不及。比如,各地方政府紛紛放松各種住房限購限貸政策。
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不僅全面到了極致,而且知不可而為之(即許多本來不在地方政府職權范圍的政策,也一起出臺)。接著,央行的房貸新政,完全放棄多年所堅持的遏制住房投機投資的原則,采取對住房消費全面泛化的方式,實際上是鼓勵住房投機投資者,利用信貸優惠政策涌入市場。接著是住房公積金信貸政策全面放開,及低無可低的住房交易稅也將減免等。
中國政府救樓市政策如此頻繁與過度,如此違反常理,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這種違反常理的救樓市政策及方式,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有可能會物極必反,造成住房投機投資者的恐慌預期。
首先,無論是救市之前的中國住房市場,還是救市后優惠政策所關注的對象,這個市場基本上是由住房的投機投資者所主導。比如,之前中國住房市場銷售突然急劇下跌,房價卻不下降或僅是些許下降,之后,政府的優惠政策主要是針對持有住房但沒有銀行貸款的購房者。住房市場為何會出現銷售突然急劇下跌,就在于投資者認為,中國住房市場已經沒有投資價值,而退出市場或不敢再進入市場。
在中國住房市場的價格頂在天花板上,銷售又急劇下降時,政府突然出臺一系列過度救市政策,一定會讓住房的投資者十分質疑,住房市場是不是出現嚴重的問題?否則,政府為何會如此救市?既然中國住房市場問題嚴重,如果投資者在這個時候利用各種優惠政策進入市場,在購買住房之后是否能夠脫手,應該是相當不確定的。
如果不能夠脫手,或不能讓下一波的住房投資者來接手,而把購買的住房套到自己手上,房地產市場巨大的風險,不是套在自己身上了嗎?如果這樣,就如2007年上海綜合指數6124點泡沫破滅之后,所有的股票投資者都被套牢,這一套已經有七至八年了,哪一個投資者可以解套?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救市政策不僅不能讓住房市場預期回轉,反之會強化住房市場向下調整的恐慌預期,住房投資者不敢進入市場。
其次,政府這些過度的救市政策出臺后,房地產開發商、住房投資者、地方政府及銀行之間的利益博弈十分明顯。相關利益的每一方都希望利用救市政策,來讓自己利益最大化,把風險轉嫁他人。比如,房地產開發商希望這些救市政策,能夠讓自己在高房價的庫存去除,暴利落袋;地方政府則希望重造2008年131號文件后的房地產市場繁榮,讓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風險掩蓋、土地財政又快速增長;商業銀行則要把住房按揭貸款風險轉移出去,又能有好的利潤;而住房投資者則希望利用優惠政策,讓房價一輪又輪上去,以便從中獲利。實際上,政府救市后的市場利益博弈十分激烈,這肯定會嚴重弱化救市政策的效果。
再次,當前中國的住房市場,由于早幾年的房地產暴利,自然會吸引各種各樣的資源涌入住房市場,生產了大量的住房。這不僅把全國住房市場的價格全面推高,也造成了全國住房市場的供應嚴重過剩。可以說,當前中國住房市場的供應過剩問題,并不在于出現了50個死城,而在于城市住房全面供應過剩,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如果沒有好的政策(比如農民的土地制度放開及全國戶口制度取消,但要推出這些政策目前還沒有看到跡象)全面吸引農民進入城市來,要想靠城鎮居民消化這些嚴重過剩的住房供應,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為何政府著急要過度救樓市的原因所在。
一旦住房投資者意識到各地的住房市場供應嚴重過剩,住房投資沒有價值,住房投資者還會進入市場嗎?住房投資者反之會退出市場,落袋為安。讓極少有支付能力的住房消費者進入市場,想消化這過剩的住房供應是不可能的。從溫州、鄂爾多斯等城市的情況可以看到,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調整了幾年。
在這過程中,這些城市不僅房價持續暴跌,而且住房銷售也全面下降,但是這些城市的住房市場并沒有復蘇,反之越來越陷入困境。這種情況已經開始向全國許多城市蔓延。對此,中國住房投資者一定會十分明白,人算不如天算,溫州及鄂爾多斯等城市的住房市場,政府救市都回天乏力,難道其他城市的救市會有效果?
退一萬步說,假定這種過度救市的政策,在一些城市會回光反照,或出現住房市場的短期效果,比如一線城市的住房市場又開始繁榮。但是這種繁榮是建立在把房價頂在天花板上不調整,僅是利用政府住房優惠政策,引誘投資者進入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會讓房價越推越高,房地產泡沫越吹越大,及房地產市場風險上升。這不僅會強化住房投資者的恐慌預期,也可能讓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提前破滅。如果這樣,中國政府救樓市的政策只能是弄巧反拙。
總之,最近政府的過度救樓市及中國住房市場所面對的激烈利益博弈,正在強化中國住房投資者的恐慌預期,而不是讓當前的住房市場預期回轉,就如前幾個月,地方政府迫不急待出臺各種救市政策所導致的結果一樣。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