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PI長期徘徊于負增長過程,這實際已經說明中國工業品處于通縮狀態。但是,中國的貨幣政策卻緊緊盯住CPI,這實際體現了中國貨幣當局的教條。現在的情況不免讓人更加擔心,中國通縮會不會加劇?我看概率很大。因為,石油價格開始下跌。其實從歷史看,中國CPI增幅與CRB有著較強的相關度,而CRB當中,石油價格權重很大。而目前中國的CPI、PPI低位運行與CRB關系密切,而我們看到,一段時間以來,CRB跌幅巨大。
為什么中國物價情況與CRB密切相關?因為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我們需要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大量資源品加工生產商品。所以,在過去20年里,國際市場價格對中國物價的影響越發明顯。
新一輪CRB走低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的,而這也是中國CPI開始大幅回落的關鍵時點。9月份中國CPI只有1.6%。而國家統計局的地區數據顯示,中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CPI出現環比回落。北京市9月CPI增速僅為1.1%,是2010年4月以來54個月最低水平;天津和黑龍江最低,僅為1%。與全國1.6%的平均增速相比,河北、廣東等15個省(區、市)的9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全國,浙江省和重慶市的增速持平,僅有上海、海南、甘肅和青海4個省(區、市)的CPI增速較8月回升。
長期以來,食品價格上漲一直是中國CPI上漲的主動推手。不過,現在食品價格的上漲也出現的疲弱、甚至負增長狀態。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9月受需求疲軟影響,豬價再度出現下滑,全國生豬(外三元)出欄均價為14.83元/公斤,環比回落1.53%,同比下滑6.44%。中秋過后,食品企業屠宰量呈現明顯縮水。據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統計,由于9月中旬終端屠宰場備貨行情結束,收購任務完成,另外部分地區陸續投放4月國家儲備肉,養殖戶恐慌性出欄,生豬價格出現持續下跌。
PPI持續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反應出當前中國工業需求疲弱,實體經濟處境艱難,經濟下行壓力很大;而CPI增幅下降,尤其是非食品價格已經處于“準通縮”狀態之時,這說明中國總需要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
很遺憾,我們的貨幣當局不承認現實,依然要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將是很大的問題。我不知道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哪本教科書的理論,所以實難讓人理解。難道我們一定要放棄貨幣政策的靈活性、針對性?本來,貨幣政策就是短期政策,是依據經濟現實不斷進行調整的政策。但我們居然把它搞成了長期政策,這明顯違背經濟規律。
尤其是在美國即將退出QE之時,中國將以怎樣的姿態和政策對沖美國的“風險溢出”,這不是一件小事。我認為,我們必須在美國退出QE 之際放寬貨幣,壓低利率和人民幣幣值,給中國企業以休養生息的機會。而絕不能在這個時候讓經濟滑出正常軌道。
一說到這兒,一定有人會用調整經濟結構的論調反駁。這是中國的一個大問題,經濟學家不具備獨立判斷能力,而是整天盯著高層言論隨聲附和。我一點都不反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但這并不排斥對經濟總量的關注。結構性政策正確,一點也不排斥總量政策的正確。現在,有人有意將總量政策和結構政策對立,這是要不得的,是會極大傷害中國經濟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