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空前的金融危機,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美國是如何的呵護股市。它們為什么這樣做?因為它明白資本、尤其是股權資本在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核心地位,明白當債務危機出現時唯一的解決路徑就是通過股權資本增加對高額負債加以平衡。也正因如此,它們不惜血本,就算大規模發行貨幣也要挺住股市。事實證明,美國贏得了主動,股市屢創新高之下,美國“次貸爛賬”被大量覆蓋,經濟恢復快于歐洲。
危機發生在美國,那為什么現在歐洲的情況遠不及美國?這與德國的觀念有很大關系。它們不肯放貨幣,而是用“歐債危機”去平衡歐元和美元。結果,整個危機過程中,歐債一分錢也沒有減少,反而增加;而不斷下跌的股市,讓歐洲國家和企業失去了平衡債務的可能性。當歐洲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之后,立即開始貨幣投放,股市隨之上漲,不僅歐債危機一夜歸零,而且經濟活力開始擺脫歐債陰影,走向恢復。
這是明擺著的事實,但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的認知實在不敢恭維。許多智囊機構在異常市場狀況下,拼命鼓吹市場原教旨主義,用盡伎倆阻止政府適度的貨幣投放,甚至威逼其緊縮,無條件遵從“華盛頓共識”,而使中國經濟陷入異常困境,而且越走越難。他們美其名曰:這是正常的放緩,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
這是胡說。如果是正常的放緩,如果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那中國為什么會出現內生性經濟增長動力不斷弱化,而不得不靠被動性政府投資穩定經濟。請問:內生性經濟增長動力弱化,難道不是中國經濟結構更大的扭曲和惡化嗎?再去看看我們的金融結構,長時間緊縮貨幣是不是已經導致中國金融結構嚴重扭曲?是不是大量資本市場資金逃向貨幣市場?
長期以來,我們一些領導者只知道股市是“企業投融資場所”,而不知道它是中國資本定價的場所,不知道股權資本對市場經濟發育的核心價值,不知道“股價非理性”下跌意味著國家資本和經濟實力的弱化,不知道“股價非理性下跌”會使中國財富變成國際列強魚肉的對象。
不錯,最近在“國九條”中顯示,中央對股市的認知已經發生明顯轉變,但我們只看到中國證監會在積極響應,而其它金融管理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現在,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但我們為什么聽不到“最后的吼聲”?甚至連應有的“正能量”——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都看不到?央行需要“定力”,但“定力”不意味著不作為,更不意味著可以肆意貽誤戰機。
中國股市——中國經濟的實力、中國經濟的核心價值在熱切期盼著資本歸回,熱切期盼著“降準”——釋放能夠支撐實體經濟良性發育的長線資金。但就是有人“蹩腳”,就是有人無視中國股市的死活,為什么?難道中國資本市場不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工具嗎?哪些天天高叫“用貨幣政策支持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人,你們不懂得該如何作為嗎?那為什么現在總是“反作為”?
我們聽到了大量境外唱空的聲音,前幾天是瑞銀,今天又是德銀,而境內一些機構“隨聲附和”。這是善意還是惡意,我們說不清。畢竟,我們長期錯誤的宏觀政策已經導致了嚴重的后果,好端端的雞蛋已經被硬生生磕出了裂縫,蒼蠅不來叮那才是怪事。
我們已經多次論證,如果不趁著股市還“有口熱呼氣”,下大力氣推高中國核心資本定價,給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以平衡資產負債表的機會,中國金融必定“休克”,經濟必定危機,金融隨之垮臺。這就是現實,一個別無選擇的現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