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最新公布的9月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9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升至27.52萬億元人民幣,新增外匯占款1264億元,較上月環比增加近1000億元,不僅刷新5月以來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額單月新高,也是扣除FDI和經常項目順差后的首次凈流入。
跨境資金大幅流入再次讓中國陷入多難的政策困境。貨幣政策在平衡國際與國內、實體與金融、利率與匯率之間幾乎沒有多少政策空間。
9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扣除貿易順差和FDI后的金融項目與熱錢凈流入約為17億美元左右。與外匯占款激增相呼應,9月銀行結售匯順差268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順差,且順差額是8月順差額的三倍以上。
此外,三季度外匯儲備激增1600多億美元,至3.66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市場預期,這些都顯示了跨境資金流入中國壓力進一步加大。
跨境資金長驅直入直接導致人民幣匯率“虛高”。9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突破6.16至6.1575之后重拾單邊升勢。10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352,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至此,人民幣自年初以來已累計升值2.4%,超過去年全年升值幅度。
與此同時,世界主要經濟體保持低利率環境,中國利率水平保持穩定,不斷擴大的利差吸引更多資金進入,帶來跨境資金流動加劇和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
眼下,盡管美國避免了在最后一刻出現債務違約,把債務上限臨時提高至2014年2月7日,維持政府開門至2014年1月15日,但違約風險只是被暫時延后,明年兩黨面臨著中期選舉,以政府關門和債務上限為籌碼,兩黨勢必還會展開新一輪拉鋸戰,美聯儲不可避免地需要更長時期作出放緩QE的決定。
在全球貨幣寬松可能繼續深化的背景下,外圍政策的不確定性勢必導致中國貨幣政策陷入兩難境地:如果不收緊流動性,資產泡沫風險可能難以遏制;如果政策緊縮,有可能使并不穩定的復蘇基礎動搖,阻礙中國經濟增長勢頭。
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貨幣及宏觀調控變得更加復雜,這種情形與去年底比較相似。
一方面,在通脹仍在溫和回升,特別是跨境資金流入以及人民幣持續強勢推升房價上漲預期的大背景下,央行可能會開始收緊信貸閥門。
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全國重點城市出現高價地塊131宗,同比增41宗,增幅46%,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城市的部分土地成交價或單價超越了歷史最高值,房地產調控幾乎處于功虧一簣的關鍵階段,總體流動性充裕決定了央行必須維持貨幣政策不放松的立場,甚至有趨緊要求。
然而,另一方面,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日益臨近,四季度政策主基調轉向以結構性改革為主。伴隨結構性改革的深入,以及改革紅利的滯后,國內經濟短期內很可能承受下行壓力。由于經濟內生動力依然不足,政策刺激減弱,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小幅回落,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又不可能大幅收緊。
在這種壓力下,中國貨幣政策更多應該由總量調控轉向結構調控,引導中長期資金進入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長期資金的領域,如城鎮化進程和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中小企業融資等領域,其關鍵是設法穩定這部分中長期的優質資金,提高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的效率,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正收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